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囊煌蛉艘彩歉龈龉也省⑷巳烁荷耍衷谝驳搅司A叩那榭觯惹行枰行菹ⅰ
第二日,正当曹仁愁眉不展地不知如何突出重围之时,忽然听到哨探前来报告说:“启禀将军,有大军从黄河南岸而来,距离吾军还有不到三十里。”
曹仁听了这话,心里不由一咯噔,围困甄城的吕布军和典韦军来的可真迅速。
到了此时,曹仁自然知道大势已去,败亡已成了无法逃脱的命运。前方是赵云亲自率领的数万步骑联军,身后是吕布和典韦亲自率领的六万步兵和骑兵,就算是子牙重生、张良再世,也无法扭转这场战争的结局。
第970章 河北从此无战事()
夏侯惇的败亡,如一抹无法化开的阴影,笼罩在被围的五万曹军心头,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之后,变得更加沉重。
在顿丘郊外围住曹仁的几路部队,除了赵云亲自率领的延州土兵名声不响以外,其余的飞虎军、雄武军、黑山军等部队,皆是久经沙场磨炼的强军,任何一支部队拉出来,都足以让曹军感到压迫和胆寒。如今几路强军齐聚,拦路的又是那位无敌将军赵云,可想而知曹军的士气会低落到什么程度。
当日夜里,曹仁收到了赵云命人送来的劝降书。在给曹仁的信中,赵云如是写道:战至今日,将军已经无路可退,岂可为了成全忠贞死节之名,而置数万兄弟性命不顾?自古胜败兵家事难料,将军之败非己之过,何必定要战至一兵一卒方肯罢休?
赵云还婉转地提醒曹仁,自曹军与晋国部队正面作战以来,鲜闻将领不战而降,这种做法固然使得曹军赢得了赞誉,却也使得晋国大军不得不以更加强硬的手段和态度对付曹军,以至于连神武大将军炮这种武器都被投入使用。如果曹仁能够主动带领麾下曹军士兵投降,虽然对于他本人的声誉会有影响,但却为今后的曹军留下了一条生路,包括为曹氏一族也留下了一条生路。
赵云的劝说,虽然语句不多,却像一柄凿子一样,狠狠地凿在了曹仁的内心深处,使得这位败军之将整整一夜都无法合眼,痛苦地做着思想斗争,难以定下准确的策略。
关键时候,于禁的一番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史之中,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不得已而投降,结果后半生受尽魏国君臣的奚落,落魄郁闷而死。这一世,看样子于禁仍然不怎么赞同毫无意义的牺牲,在明显必败无疑的情况下,他倾向于保全麾下数万士兵的生命。
于禁是这样劝说的曹仁的:“子孝,虽说当兵便要打仗,但也分跟谁打、打什么样的仗。曹公与平西王因为政见不同,所以起了兵戈,却不是亡国灭种无法化解的天大仇恨。如今吾军军心士气已不可用,晋国方面又一贯善待降兵和俘虏,如果仍然驱使将士们与晋军进行殊死搏斗,吾只怕他们会临阵倒戈,反倒损了将军的一世英明!”
如果别人这么跟曹仁说话,只怕正在心焦的曹仁会拔剑砍了他的脑袋,可说话的人却是一直陪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于禁,曹仁这次却是真的被说服了。
曹仁知道于禁说的没错,如果现在还以为自己手中有五万士兵,还可以与围困己方的晋国大军进行一场气壮山河的殊死大战,那就是大错特错。于禁是练兵的高手,对于一支部队能否作战、能否获胜自然看得很清楚,既然他已经觉得曹军士兵有了临阵倒戈的危险,那就说明军心士气确实已经跌至低谷,根本无法再战。
晋国对于降兵的安置之好,早已传遍天下。不论是哪一方势力投降的士卒,只要是汉家子弟,体格强壮、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供职,一般都会被晋国大军留下来,经过一番训练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了晋国官兵;至于那些被裁汰的士兵,要么送回乡里做个平民,要么迁徙至西域或者东北分给大片土地,成了一个农场主。
总之,晋国从不杀降兵,而各路投降晋国的降兵,这些年来也没有闹出任何事情,这就是硬梆梆的道理,比任何劝说和诱降都来得管用!
曹仁强忍住心中的痛苦,缓缓对于禁说道:“文则之言有理,今日吾便派人前往赵云军中递上降表,后面的事情,却要辛苦于你了!”
说完这短短的一句话之后,曹仁却已经红了眼睛,再也无法往下说。整整五万大军却要在他手中投降,这样的打击已经让曹仁彻底丧失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和意志。
于禁见曹仁说完这话之后,已是一脸的死志,顿时心中大感不好,急忙说道:“子孝昨夜一宿不曾合眼,先休息吧,诸事由吾来操办即可。”
将曹仁送进内帐之后,于禁赶紧找来亲兵,对亲兵悄悄吩咐了一番之后,便亲自前往赵云军中谈判。
赵云听说曹军副将于禁前来,于是出账相迎,倒是给足了于禁的面子。
二人坐定之后,于禁起身向赵云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说道:“曹子孝将军已经同意率军投降,但他有个要求,还请赵元帅可以成全!”
赵云一脸平淡地问道:“于将军不妨说出来听听,如果我能做到,答应了也无妨;若是做不到,却只好作罢!”
于禁不敢跟赵兴绕圈子,接着说道:“曹将军希望贵军派出五万步兵带着吾方五万兄弟同赴西域,在中原大战没有结束之前,这十万人不再返回关内”
赵云听了于禁这个要求,顿时笑了,笑得很开心。看样子,曹仁到最后还想为曹操争取时间。虽然五万曹军投降了,但却吸引了五万晋国的步兵同时退出战场,直到大战结束才返回,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不跟同归于尽一样么?
赵云这么一笑,可把于禁吓得心里只跳。为了救下曹仁一命,于禁打着曹仁的旗号给赵云提要求,万一赵云不同意,岂不是把事情搞砸了。
不等于禁解释,赵云开口说道:“于将军,你觉得在正常情况下,五万曹军步兵能够胜得了三万编制的雄武军或者黑山军么?”
于禁略作思索,老实回答道:“无法获胜。”
“我同意你刚才的要求,便让三万雄武军随五万曹军降兵同赴西域,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诚意了!”赵云忽然间释放出浑身上下的煞气,仍然不怒不喜地说出这句话来,差点没把于禁吓得两腿发软,倒在地上。
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于禁内心十分满意,于是急忙返回本阵,将这个令人感到解脱的好消息传遍各军。曹军士兵听说终于可以不用再与晋国部队打死打生,顿时相互之间抱头痛哭,也不管接下来会去万里之外的西域。
曹仁被亲兵送来的一碗稀粥麻翻在床,整整过了三天才醒过来。等到他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张行军马车上,身边正做着只穿了便服的于禁。
曹仁晕晕乎乎地问于禁说道:“文则,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于禁一脸苦笑,回答说:“子孝啊,你可勿要怪我,咱们这是要去西域”
第971章 兄弟同心贵如金()
当心如死灰的曹仁听完于禁的解释之后,心中直觉得既怅惘又感动,一时五味杂陈,竟然不知说些什么。
三天前,曹仁本来打算等于禁接手了投降的剩余事情之后,便于帐中自刎以谢曹公的。结果于禁看出了曹仁的求死之心,便劝他到后账之中休息,不久之后又喝了一碗亲兵送来的稀粥,然后一觉醒来便看到自己躺在马车里,而于禁却在身边陪着。
曹仁没想到于禁看出了自己的求死之心,更没有想到于禁为了让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竟然打着自己的旗号跟赵云谈条件。最让曹仁没有想到的是,赵云竟然真的答应了于禁的条件!
虽然不是一开始的五万部队护送曹军前往西域,但硬生生从兖州战场之上将雄武军给拽到西域,而且直到中原大战结束之前都不再返回,但这么做也确实对得起曹操了。谁敢放言凭借五万步兵,便能胜了晋国雄武军这种一等一的强军?
事已至此,曹仁自然不能再辜负了于禁的一番好意,于是说道:“文则兄,这次却要感谢你留下了我这条贱命,如今我们远离中原,倒也省去了许多烦恼,只是不知曹公来日有会是何下场?”
于禁倒是明显比曹仁乐观,他轻松地回答说:“还别说,当时我跟赵子龙谈条件的时候,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似乎为有生以来最沉重的一次!赵子龙果然是天神下凡一般的雄奇男子,如今想来还让人好生佩服。我在去西域和东北两地上反复琢磨,最终却选择去西域,可知为何?”
曹仁见于禁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也不着急,有些懒洋洋地问于禁说:“却是为何?”
于禁一脸向往地说道:“子孝可曾听说西川兵马都督张任被俘之后,如今被赵国昌委以开拓极西之地的重任?我们这五万兄弟可不是西川那群士兵可比,只要简单经过休整,摆脱顿丘战败的阴影,便可以成为一支强兵!只要我们在极西之地为赵国昌立下战功,他自然会考虑善待曹公,以期更多的朝廷部队转投他的麾下,从此为他效力。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可以做到两全?”
曹仁被于禁的情绪所感染,脸色变得好了许多,于是说道:“前去极西之地开拓,虽然艰辛一些,却也可以继续驰骋疆场,而且还不用面对汉家袍泽,倒是一条好出路!昔日袁绍手下颜良、文丑、逄纪等人,似乎便是先去的西域,然后如今皆得重任,而且也保全了袁氏一族?”
于禁连连点头,宽慰曹仁说:“正是这个道理啊!你我兄弟二人,个人武力或许不及颜良、文丑,但若是比起兵法战策来,他们却是拍马难及!昆仑军主将徐荣,一身武力便是普通平常,如今却极受赵国昌的器重,可见平西王用人,首重的还是将帅的统兵指挥才能。子孝与吾到了西域,怎么也要与那张任一较高下,且不可坠了咱的威风!”
五万全部解除装备的曹军,在三万武装到牙齿的雄武军护卫之下,先北上壶关,然后从壶关向西直达晋阳,随后沿着晋阳通往西域的官道而行,两个月内便可以顺利抵达西域。
如今晋国至西域这条万里长廊之上,太平安宁的简直让人无法相信。昔日袭扰祸患西凉地区的各路马匪和造反羌人,如今早已不见了踪影。定远军留守于威武姑臧的一万黄轩骑兵,人数虽然听起来不甚夸张,但却足以保证这条黄金大道的安宁。
黄轩族经过不断的壮大,如今人数已经有四十万之巨,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仍然无法与晋国和凉国的汉人想比,但在北方也算十分重要的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如今已经抛弃了所有乱七八糟的的信仰,而是专心致志地奉平西王赵兴为他们心目中的神祗,从此成为赵兴最为忠诚的跟随者。
黄轩成年男子,个个善于骑射,四十万的大族却只有一万骑兵的编制,可见如今想要加入黄轩骑兵该有多么困难。正因为胡车儿始终保持着本族这支骑兵的精良和纯正,所以他们在稳定西凉地区羌人部落后裔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只要有黄轩骑兵镇守西凉,那么就没有人敢于起来闹事和作乱。
身在洛阳的赵兴,收到东路军赵云亲自发出的战场捷报之后,不仅拍案叫好,大声说道:“知我者,四弟也!”
赵云未经赵兴同意,便拍板同意了于禁的投降条件,而赵兴得知此事之后不仅没有怪罪的意思,反倒是为赵云的临机果断而大声叫好,足见这两兄弟的信任和情谊之深。
赵云当时答应了于禁的条件,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他做出这样的决断,那是在对今后中原大战的形势做出了认真思考之后,得到的准确判断。同时,赵云也是因为受到了赵兴从西路军团接连抽调苍狼军和西凉军的做法之中受到的启发。
在别人看来,各路军团的兵力那是归于本路元帅所辖,轻易不可来回跨军团的调动。比如苍狼军和西凉军,那可是属于关老大的骑兵精锐,赵兴连问都不问,便直接越级命令这两支部队出洛阳前去支援赵云指挥的东路军,虽然马超和臧霸高兴了,谁又知道关羽会不会有意见?
同样地,赵云没经赵兴和关羽的同意,便让三万原本不属于西域战区的雄武军护送着五万曹军降兵前往西域,这也有些说不过去啊?
然而,这些在外人看来很严重的问题,在赵兴、关羽和赵云之间,却压根不是问题。除了因为他们兄弟之间情深义重、不会争个你高我低之外,最主要的便是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昆仑军和平西军如今正在南阳鏖战,西域之地只有张任率领的十万“益州建设兵团”和马岱率领的一万汉人骑兵听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