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第168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68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之后,洛阳城内诸位大臣揉着干涩的眼眶,装模作样地嚎了几嗓子之后,首先讨论的不是如何埋葬旧皇帝,而是辅佐新皇登基这一大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皇储太子辨理所应当地被众人拥戴上了皇帝的龙椅,年号定为光熹,中平九年于是又被称为光熹元年。

    高坐龙庭的小皇帝刘辨聚臣议事的第一个话题,自然是如何为先皇治丧。经过一番讨论,先皇谥号为“灵帝”,这与历史倒是相吻合。朝中大臣考虑到皇帝已经薨于西都长安,于是建议就近选择陵寝安葬,由留守西都的太尉樊陵全权负责治丧事宜,而新皇帝因为初登大宝,为避免国体动摇,只在洛阳北宫设下祭堂,早晚遥祭先皇,以托哀思。

    正在洛阳诸臣商议新皇登基之后,如何大赦天下的时候,长安又传来急报,说三位皇子全部失踪,如今去向不明,有重大嫌疑的十常侍等人皆被内执金吾崔毅关进天牢,等候东都发落。

    朝堂之上,群臣哗然,于是众人开始相互攻讦。有的人建议立即罢免太尉樊陵,革除内执金吾崔毅之职,追究皇甫规和皇甫郦的责任;有的人建议将十常侍开刀问斩,以谢天下;有的人建议立即派大军前往长安震慑宵小

    吵闹的过程,是各方争取利益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尽管十八岁的新皇帝刘辨经验不够丰富,但仍然看得出来没有几个人真的在为几位皇子的失踪而着急上火,其实,他自己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皇甫嵩主动请辞司隶校尉和光禄勋之爵,承担荐人不明的责任,毕竟皇甫规是自己叔叔,皇甫嵩是自己从子,这一点怎么也绕不过去。

    既然皇甫嵩主动请辞,别有用心的众人自然表示认同。于是皇帝将樊陵、皇甫嵩、崔毅等人一起免职,仅保留爵位。一下子空缺出好几个重要的职位,尤其是这太尉和司隶校尉的职位,绝对是让人眼红的不得了地职务,一个主掌兵权,一个掌控司隶地区,绝对属于实权派。

    发现面前有了大肥肉,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客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太尉一职由卢植担任,卢植原本担任的廷尉一职由刘备担任,刘备继续录吏曹尚书事。司隶校尉一职由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担任。内执金吾这个和九卿相同级别的职务则由袁隗举荐的杨彪担任,而杨彪的女儿正是袁术的正妻。

    于是,把持朝政的外戚、士人、军方三股势力分别瓜分了空缺出来的职位,而辞去司隶校尉一职的皇甫嵩,皇帝并没有言明要夺走他的兵权,所以皇甫嵩凭借光禄勋的爵位,手中握着七万兵马,仍然屹立不倒。

    卢植从九卿之位更上一层,如今与司徒王允、司空张温一起位列三公。他这太尉的职务,与没有兵权在长安混日子的樊陵完全不同,卢植手下如今可是有着八万北军,绝对属于大汉王朝的第一大股东,在朝堂之上,已经无人可以压制。

    太傅袁隗尽管名义上是新皇帝的老师,地位比三公还要高,可他在司隶地区没有兵权,单打独斗的话,根本搞不过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小组,如今又加上了一个刘备,更是无处下手。不过袁隗有个铁杆的盟友,那就是一直想要将赵兴扳倒的张温,而且袁家如今有两个子侄各掌一州,在地方上的势力无人匹敌。

    外戚出身的何进,如今将自己兄弟何苗也弄进了朝堂之中,顿时心里踏实了不少,加上与司徒王允若即若离的关系,还有妹妹何太后的撑腰,一段时间内也算是权倾朝野,不惧别人。

    太尉樊陵被撸掉了官职,西都长安负责治丧的人选就得重新定夺。几方势力如今都死死盯着洛阳,谁也不愿意轻易离开权力中心,前往长安那个被人有意冷落的地方。

    没想到光禄勋皇甫嵩自告奋勇,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愿往,也算是变相的戴罪立功,不过人家说得婉转,但意思很明白:三位皇子是在长安失踪的,想要寻找回来,总得有人手才行。于是皇甫嵩带着原属自己的七万兵马,打着为先皇治丧、护卫长安、守卫汉家陵园、寻找失踪太子等多重旗号,义无反顾地去了长安。

    这些破事处理完毕之后,新任廷尉刘备私下里向小皇帝提出建议:如今各州牧私下里大肆囤积兵马,很难辨认忠奸,不如趁先皇驾崩一事,通令各州,要求各州牧、镇守一方的将军本人或者其嫡长子亲往长安吊唁,以示忠君。能来的自然是拥护朝廷的忠臣,推三阻四不来的人,绝对有问题。

    对皇叔刘备言听计从的刘辨,自然觉得这是个好计策,自己刚刚登基,确实需要看看天下各州是否拥戴自己,以免今后出现图谋不轨的叛逆时,朝廷没有准备。

    第二日,朝堂之上,刘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得到新任太尉卢植和卫尉朱儁以及大将军何进、司徒王允、司空张温等人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辨别忠奸的好机会,太傅袁隗觉得袁家心中没鬼,也就勉强着投了赞成票。

    新皇的第一道旨意,在获得全票支持的情况下,很快发往各州。

第310章 众诸侯进京吊唁() 
皇帝要求各地州牧进京为灵帝送终的命令发往各州之后,最先接到的是身处陈留的兖州牧曹操。

    如今的兖州,在老曹和他手下一班能吏的治理下,流民归田,百姓乐业,气象焕然一新,颇似第二个并州。

    曹操此人尽管有许多毛病,但在治理内政上绝对不是庸人。他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且能听得进去手下幕僚的建议,虽然有时疑心病重了些,但绝对能分清良莠。在治理内政上,他充分放权给荀彧和程昱等人;在训练兵马方面,充分信任于禁等人;在处理豪门世家与失业流民的关系上,也没有赵兴那么狠辣,而是尽量两边安抚,使得各阶层能够相容。

    经过了近十年的经营,兖州如今府库充盈,人才济济,绝对是仅次于并州的第二强州。

    拿着朝廷的通令,以曹操的政治眼光,当即便看出了卢植和刘备等人的用意。看样子朝廷是准备向尾大不掉的并州动手,所以才整出这么一出戏来,看看到底谁是忠,谁是奸。与荀攸、程昱等人一番商议,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曹操亲自前往长安吊唁,向西经过洛阳的时候,对新任皇帝表示敬贺,并且送上兖州的贡赋。

    曹操一见众人所谋与己相同,于是立即备下礼品,带着五百护卫,由夏侯渊、曹洪和曹仁三人护卫着,第一时间赶往洛阳。

    第二个接到皇帝命令的是袁绍。在这之前,袁家通过暗中的渠道,已经将袁隗的密信送到。袁隗将如今朝中的形势向袁绍仔细分析了一遍,建议袁绍不仅要来,而且要大张旗鼓地带着大儿子袁谭一起来,让天下人看到袁家的忠诚。

    袁绍与手下谋士沮授、许攸等人一番商量,觉得袁隗分析的很有道理,他袁绍又没有什么不臣之心,倒是并州那位一直都不安分,所以便遵从叔父袁隗的意见,带着嫡子袁谭欣然前往洛阳。

    第三个接到皇帝命令的是赵兴。这个顺序也是按照地域远近来的。上党距离洛阳确实不远,也就隔着一个河内郡而已,所以赵兴就成了第三个收到皇帝命令的人。

    赵兴连贾诩等人的意见都没有征求,直接让人对外宣称,卧虎城最近发现瘟疫横行,镇北将军巡游在外时不幸染疾,如今困于府中,危在旦夕。朝廷已经明着暗着对付并州六年之久,赵兴要是相信自己前去会安然而回,那真是见鬼了。

    别人可能不清楚皇甫嵩故意辞去司隶校尉的目的,可赵兴看得明白。开什么玩笑,有带着七万兵马前往长安治丧守陵的吗?赵兴敢打保票,只要自己去了长安,不出三个月就得被廷尉刘备新帐老账一起清算,直接整死在长安城。

    当然了,赵兴压根不会前去长安这个结果,刘备等人一开始就估计到了,大家装模作样地整这么一出,不过是在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第四个收到朝廷命令的是董卓,他有十万大军环伺着长安,根本不怕自己亲往长安吊唁会被人拘禁起来。这三辅之地,还是董卓的实力最强,就算皇甫嵩带着七万人马来了,那也不是为了对付他,而是为了防备上郡的镇北军团。

    随后相继收到皇帝命令的是:徐州牧陶谦、青州牧孔融、荆州牧刘表、扬州牧袁术、幽州牧刘岱、吴州牧孙坚、益州牧司马防、交州牧刘勋,至于一直就没有赴任的凉州牧乔瑁,他一直就呆在长安呢。

    陶谦和孔融本来就没什么野心,得了新皇的命令之后,立即将手中事务交待给手下幕僚,便动身前往洛阳。刘表和孙坚分别派了长子刘琦和孙策亲往洛阳。

    袁术和哥哥袁绍如出一辙,自己前往洛阳不说,还带着大儿子袁曜一同前往。益州的司马防派出长子司马朗直接前往长安吊唁。

    远在交州的刘勋,朝廷指名道姓不让他来,只需摆下香案,遥祭一番便可。

    幽州的刘岱也是亲自前往洛阳,途经冀州时还特意绕了一点道路,跑到上党感谢了一番赵兴,然后从箕关南下去的长安,至于洛阳嘛,这家伙竟然没去。

    落潮之后,才能看出谁光着腚。这次赵兴是彻头彻尾地没穿衣服,本人不去长安吊唁不说,连八岁的大儿子赵振邦也不派出来代表一下自己!要是朝中的诸位大臣知道赵家大公子最近正忙着在自家后院里头收拾三皇子刘镕的话,估计都能气出病来。你让赵振邦代表他老子去长安,他哪里有空啊。

    治丧委员会“主任”皇甫嵩清点了人头,发现该来的都来了,不想来的也指望不上了,于是将被冰镇了一个夏天的刘宏从地窖里面掏出来,装进笨重的棺椁之中,率领一帮文武亲自送进了陵寝。

    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完结。参加完送终仪式的各路州牧或者代表,被皇甫嵩派人护送着又到了洛阳,由皇帝亲自接待了众人,狠狠地褒扬了一番,并且有意无意地提到大家都是忠臣,不像有个家伙,得了先皇那么多赏赐,现如今竟敢托病不至,真是目无君上,无法无天!

    皇帝接见完毕之后,太尉卢植又邀请众人前往太尉府叙话,这一说就是整整一天,也不知道聊了些什么。

    跟太尉套完交情,大将军又来邀请众人赴宴,宴会上何进又是一番拉拢和利诱,开出的价码也是让人心动不已。

    目无君上的赵兴,则冷眼看着卢植和刘备等人下一步会玩出什么花样来。说实话,等了六年的赵兴有些按捺不住了,既然朝廷需要一个对并州动武的借口和理由,赵兴干脆主动送过去一个,坐等着好戏开场。他现在非常期待文采非凡的陈琳会写出如何洋洋洒洒地一篇讨伐并州的檄文,这种待遇想当年也就老曹享受过呢。

    自从新皇帝的命令到来之后,赵兴已经命令各军进入了二级戒备状态,所有探家休息的人员都被召回,现如今都在等着赵兴的下一步命令。

    对于起兵造反这事,所有并州一系的文武心里清楚的很,就连州牧刘虞和几位郡守,如今都是看得明明白白。只可惜他们手里没有兵权,对于赵兴的所作所为,只能听之任之。自从进入并州为官之后,这些人的家人便被赵兴接到了卧虎城安顿下来,名义上是照顾,实际上是控制。只要刘虞等人安分守己,大家便相安无事,若是想掀起什么风浪来,那就另说。

    朝廷觉得如今兵强马壮,又有各州支援,正是剪除赵兴的大好时机。赵兴觉得再等下去,自己都要奔三十了,等到一统天下的时候,还不老的掉牙。既然双方都不愿意再等下去,那就抓紧时间磨利刀枪,凭拳头说话吧。

第311章 陈琳与祢衡斗法() 
朝廷的动作,比赵兴预想之中来的还要快一些。

    大汉太常丞陈孔璋(陈琳)的一篇为大汉讨赵兴檄,在各路州牧返回时,便捎带着传遍了各州郡。檄文洋洋洒洒数千言,从赵兴的祖宗开始骂起,前后揭露赵兴所犯罪状多达三十余条,一时间赵兴大有成为千夫所指、万民不容的势头。

    赵兴具体犯了那些罪过呢?陈琳是这么骂的:

    罪其一,目无君上。先皇过世,各州牧或自来,或派嫡子前往长安吊唁,惟独并州赵兴不往,更为可恨地是,竟然扣住宗亲刘虞不让其前往长安吊丧,如此大逆不道,天理国法难容。

    罪其二,擅改律法。在并州擅自将子民改为公民,公然叫嚣“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置大汉王室于何地?

    罪其三,擅改祖治。在并州只设妻,不设妾,颠倒伦常,有违天理。

    罪其四,嗜血好杀。并州四遭到处都是赵兴命人修建的人头景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