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658-医学传心录 >

第8部分

658-医学传心录-第8部分

小说: 658-医学传心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气饮

流气饮(木)香(紫)苏,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白)术,腹(皮)槟(榔)(木)瓜(枳)壳莪(术),(白)芷(官)桂藿香(菖)蒲。

五子十皮饮①

五子十皮饮,车葶腹紫香,加桑苓大橘,瓜米木青姜。



①此方因限于参考书籍,一时查不到出处,故不加旁注,仅将《冯氏锦囊》所载十皮五子饮方附后,以供参考。

附:十皮五子饮(见《冯氏锦囊》)

茯苓皮牡丹皮五加皮甘草皮木通皮草果皮地骨皮大腹皮木瓜皮生姜皮菟丝子车前子紫苏子葶苈子大腹子

调经散

调经(当)归益母(草),生地与丹参,牛膝丹皮(元胡)索红花三几分。

败毒散见17页

补中益气汤见17页

藿香正气散见28页

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

噎膈之病,由于七情过伤,饮食失节,食因气逆则食不下降,气因食阻则气不运行,气、食、痰涎互相凝结,留于咽嗌者为噎,留于胸膈者为膈,妨碍饮食渐为呕吐,翻胃之病也。

丹溪有云: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窝囊。此症若不早治,必为难愈之疾。初起者五膈宽中散,日久者二陈汤加减。

噎膈翻胃通用二陈汤加姜汁、竹沥为主。如气虚肥白之人,加人参、白术。如血虚瘦弱之人,加当归、芍药、桃仁、红花。如胸中热闷,加土炒黄芩、黄连、瓜蒌、桔梗,去半夏。如因七情郁结者,加香香附、川芎、木香、槟榔、砂仁。脾虚不运化者,加人参、神曲、麦芽以助之。如大便燥结者,少加酒蒸大黄、桃仁泥以润之。大抵噎膈病,血液枯燥,胃脘干枯,难服丸药,宜煎膏子服之。

五膈宽中散

五膈宽中散,青(皮)陈(皮)丁(香)木香,(白)蔻砂(仁)香附(厚)朴,甘草与盐姜。

二陈汤见7页

喘急有虚有实

暴病发喘谓之实;久病发喘谓之虚。脉滑而四肢煖者易治;脉涩而四肢寒者难医。原夫喘动便有痰声者痰也。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者火也。气从脐下起,直冲清道而上者,阴虚也。呼吸短促而无疾声者,气虚也。恶寒发热而喘,脉浮紧者,风寒也。胸中滚滚有声,怔悸而喘者,水停心下也。大抵患病至于发喘,已为恶候,未易治也。

治喘经验方,总用苏子降气汤为主,痰喘加竹沥,火喘加栀子、枯芩,阴虚加知母、黄柏、竹沥,气虚加人参、阿胶,风寒加苏叶、麻黄、杏仁。水喘用椒目焙研为末,生姜汤下二钱。痰火喘嗽,常服玉露霜①可除病根。



①玉露霜:荔枝实之产于广东新会县崖门山者,其实白壳丹肉,经冬不落。功能降肺火止嗽.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汤,二陈(汤)桔(梗)(五)味(子)桑(皮),瓜蒌同枳壳,喘嗽即时康。

按:喘之虚实,宜细心诊察:四肢不温脉细固属虚象,但察其脉有滑意舌有厚苔大便秘而痰多者,不当以虚症论。往往以豁痰肃肺之剂佐苏合香丸,则脉转滑大手足转温。倘误认为虚,予以人参、阿胶等品,则痰愈塞气愈喘矣。

痉症有阴有阳

痉①症者,颈项牵急,腰背反张,如鸟之张翅,故名痉痓②。有因于寒者,令人无汗恶寒,名曰刚痉,属阳。有因于湿者,令人有汗不恶寒,名曰柔痉,属阴。俱用小续命汤;但有汗去麻黄。或因发汗太过,或因失血太甚,致筋无血养,筋急而牵,百节强痉者,十全大补汤。

小续命汤见19页

十全大补汤见6页



①痉:jing4(音敬)。筋肉收缩痉挛。

②痓:chi1(音池)。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瘲。

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

五脏为积,六腑为聚。积属阴而有定处,聚属阳而无常形。肝之积曰肥气②。心之积曰伏梁③。脾之积曰痞气④。肺之积曰息贲⑤。肾之积曰奔豚⑥,世人谓之气块。丹溪论曰:块乃有形之物,气不能成形,俱是痰与食积、死血也。在中为痰积,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妇人腹中有块,多是死血。不能移动者曰□(病去丙换征),能移动者曰瘕。大法咸以软之,坚以削之,行气开痰为主,溃坚汤、溃坚丸治之。外用琥珀膏、三圣膏贴之。



②肥气:在左胁下,状如复杯,有头有足.

③伏粱:起脐上,大如拿,上至心下。

④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

⑤息贲:在右助下.复大如杯。

⑥奔豚:起于少腹,上乘于心,或冲咽喉,如豚之奔突状。

溃坚汤

溃坚枳实(当)归,半(夏)陈(皮)白术随,香附(厚)朴山查,砂仁木香陪。左胁有块加青皮,右胁有块加莪术。血块加桃仁、红花,肉桂去半夏。食积块加神曲。痰块加海浮石、瓜蒌去山查。瘦人加人参少许。

溃坚丸

即溃坚汤加海石、瓦楞子、鳖甲,共为细末,另将阿魏用醋煮化和入药中,生姜汁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黄酒送下。

琥珀膏

用大黄、芒硝等分为末,以独头大蒜捣膏贴之。以线束住,鼻闻臭气则效。

三圣膏

用未化石灰半斤为末,瓦器中炒令淡红色,撤火,候热少减入大黄末一两,在炉外拌炒。候热减,再下桂心末五钱,略微一炒,人米醋同熬,搅匀成黑膏。调药厚摊。烘热贴。

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五劳者,五脏劳伤也。六极者,皮焦、肉脱,筋痿、骨重、津枯、脉数也。大抵劳怯之人有此症。皆因二火①无制,煎烁天真,气血精神日渐衰弱,遂成六极。

凡治劳之法,须当辨其何脏虚、何脏实、气虚、血虚、气热、血热,真知灼见,治始无差。脏之虚者,其脏之脉,必虚而小。脏之实者,其脏之脉,必实而大。气虚者,面白而无神。血虚者,面黑而枯

瘦。气热者面红而光,声确而清,病甚于昼,脉浮而数。血热者面赤而黯,声确而浊,病甚于夜,脉沉而数。气血俱热者,病则昼夜俱甚,气急而津枯。依此辨之,无不中的。

气虚用四君汤。血虚则用四物汤。气血俱虚者用八珍汤。清气用麦冬、竹叶、银花、柴胡、知母之类。凉血用天冬、生地、胡黄连、黄柏、黄芩之类。安心神用茯神、远志、酸枣仁之类。壮筋骨用牛膝、杜仲、虎骨之类。补阳用鹿茸、枸杞子、锁阳、肉苁蓉、菟丝子之类。补阴用山药、丹皮、龟板、柏子仁之类。降相火用黄柏、知母。涩精用龙骨、牡蛎粉、鹿角霜、山茱萸、楮实子、赤石脂之类。

四君汤见5页

四物汤见6页

八珍汤见6页



①二火:君火、相火。

吐血出于胃腑

吐血出于胃也。其因:有饮酒过伤者,有负重损伤者,有跌扑损伤者,有因劳损伤者,有劳心过多者,有大怒气逆者,种种不同。必须诊脉问明,方可施治、以犀角地黄汤为主。酒伤加葛根、黄连、茅根、藕汁。内伤加当归、桃仁、红花、韭汁。房劳加当归、熟地、知母、黄柏、桅子、竹沥。劳心伤加酸枣仁、茯神、玄参、当归。怒伤加青黛、黄芩。如精神壮健,大便燥结,吐血不止者,加炒黑大黄、桃仁泥、童便。如吐血过多,形容脱色,脉微欲绝者,以独参汤饮之,乃血脱益气之法,气旺则能生血也。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丹皮赤芍襄,能医诸失血,加减服之良。

衄血本乎肺经

衄血者,血出于鼻也。鼻为肺之窍,故曰本乎肺经。治用犀角地黄汤加枯芩、茅根、柏叶、藕节。或用荷叶蒂、藕节各七个捣碎,水煎服。

痰涎血属于脾脏

脾生痰,痰中带血出于脾也。犀角地黄汤加白芍药、茯苓、瓜蒌仁、竹沥。血色紫黑者,加桃仁泥、韭汁、当归。

咯唾血属于肾经

咯血者,咯出血屑也。唾血者,鲜血随唾而出也。惧属肾经。犀角地黄汤加知母、黄柏、元参、熟地治之。

牙宣者阳明之热极

齿缝中出血谓之牙宣,乃阳明经之热也。足阳明之脉,贯于上龈;手阳明之脉,贯于下龈。阳明湿热上蒸,则齿龈腐烂出血。用黄芩、连翘、薄荷、栀子、甘草,水煎服。外用百草霜、龙骨、炒盐为末,

敷之。

舌衄者少阴之火生

舌上出血,名曰舌衄。用槐花炒为末擦之。有舌长出口者,用冰片敷之即效。

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

肥人自觉腹中窄狭,是湿痰流注胃腑,用苍术、香附以燥饮行气。瘦人自觉腹中窄狭,是热气熏蒸胃腑,用苍术、黄连以开郁清热。

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

胸中烦热,实热者须用栀子仁。若虚烦须用人参、白术、茯苓、黄芩、白芍、麦冬。

惊悸痰迷恐惧所致

惊悸者,痰迷心窍也,多因恐惧所致,治用二陈汤加茯神、远志、当归、柏子仁、酸枣仁、人参。或用八物定志丸、补心丹。

二陈汤见7页

八物定志丸

八物定志安心神,镇惊补气牛黄(人)参,远志茯神菖(蒲)(茯)苓(白)术,麦冬蜜丸朱(砂)衣吞。

补心丹

前人遗下补心丹,善治惊悸睡眠难.(当)归(生)地(天麦)二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丹人元)三参(茯)苓桔(梗)(五)味(子)为丸。

健忘血少忧郁而成

健忘之病,因忧思过度,损伤心包,以致神舍不清,故令人转眼遗忘。宜归脾汤、八物定志丸。

归脾汤

归脾汤四君①,(木)香(炙)芪远(志)枣仁,元肉(当)归姜枣,健忘效如神。



①四君:即四君汤。


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

心热极则癫;肝热极则狂。癫多喜;狂多怒。脉浮大者吉,沉细者凶。癫宜清心养神,宁志化痰汤主之。狂宜去风除热,防风通圣散主之。

宁志化痰汤

宁志化痰(汤)(人)参,天麻(黄)连胆星,茯苓陈(皮)半夏,枣仁菖蒲根。

开迷散

妇人患癫狂,桃仁赤芍当(归),柴(胡)(茯)苓甘(草)远(志)(白)术,苏(木)(生)地合一方。

防风通圣散见19页

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

痫症大抵属痰火与惊,不必分五等治法。大率行痰为主,用黄连、南星、瓜蒌、半夏。寻痰、寻火,分多少治之,无不愈者。有热者,以凉药清其心。有疾者,必用吐药,吐后用安神丸及平肝之剂,如柴胡、青黛、川芎之类。

安神丸

安神丸朱砂,甘草当归加,黄连生地黄,痫症效堪夸。

便浊有赤白之异

便浊者,小肠经之热,膀胱之结也。血热则赤;气热则白。治用清心莲子饮,赤加木通、黄柏;白加赤苓、滑石。

清心莲子饮

清心(石)莲子(黄)芩,车(前子)柴(胡)地骨(皮)(人)参,麦(冬)

(赤茯)苓(黄)芪甘草,便浊服之清。

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饮,乌药与菖蒲;草梢兼益智,茯苓必同居。

汗出有自盗之名

自汗者,时常无故濈濈①汗出,动则更甚,属于阳虚。盗汗者,寐②中汗出,醒后汗止,属于阴虚。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自汗用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浮小麦。虚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方中升麻、柴胡俱用蜜水炒,以制其升发之性。然非升麻、柴胡不能领参芪至于肌表,故用之耳。盗汗用当归六黄汤。



①濈:ji1(音吉)。濈濈:汗出和缓的样子。

②寐:mei4(音妹)。寐中:睡眠当中。

当归六黄汤

盗汗六黄汤,当归二地黄,(黄)柏(黄)连(黄)芩酒炒,黄芪七味良。

独圣散

独圣散五倍(子),为末津调配,脐中敷一宵.汗出登时退。

补中益气汤见17页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

心疼,即胃脘疼也。古云心痛有九种:一虫、二疰、三风、四悸、五饮、六食、七寒、八热、九去来痛。予考其言,虽有其名,而无其注,故医者认治不真。子既知之,敢不开示后学。

夫虫疼者,懊憹(右边是简体的农)不安、口吐清水、面多蟹爪纹路,用白矾、雄黄、槟榔为末,汤水调下。疰病者,平日无心痛之症,忽然作痛,妄言谵语,脉来乍大乍小,用银花一两水煎服。风痛者,因暑天露卧,风邪入于脾中,脾痛连心,上下不定,多兼呕吐,用藿香正气散。悸痛者,其痛不甚,但觉胸中隐隐然如痛之状,此因惊风乘心也,治用二陈汤加茯神、远志、黄连、积实、当归。饮痛者,因痰饮留于胃脘,阻塞气逆,故作痛也,其人眼下必如灰烟之染,胸中常如冰水之停,甚者以滚痰丸下之,轻者以导痰汤加苍术、香附、川芎。食痛者,胸中痞满,或嗳气吞酸,恶闻食气,用平胃散加枳实、山查、莱菔子、神曲、

麦芽之类。寒痛者,客寒犯胃,其痛大作,四肢清冷,六脉沉迟,蟠葱散主之。热病者,积热在胃,心烦身热,大小便不利,二陈汤加栀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