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战略逼近中国(1)-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战略”从大豆开始
所谓“粮食战略”即是以美国为首的粮食出口国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采取控制世界粮食市场的策略,在攫取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控制粮食进口国的目的。
“大豆高位买单”风波发生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美国单方面决定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中美经贸关系面临贸易战边缘。当时我国向美国派出大豆、棉花等农产品采购团,由于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为定价参考价,我国大豆采购团的每次购买都是芝加哥价格上升之时,使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全面亏损80亿元以上。大豆行业和媒体认为是芝加哥交易所内国际投机基金狂炒“中国因素”的结果。参与采购的我国油脂企业因无力消化高额成本或无力清偿贷款而陷入经营困难。此时被称为“ABCD”的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jil)、路易斯
“粮食战略”逼近中国
几年前我国选择了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又无力在农业补贴上同以美国为首的“粮食帝国”竞争,因此,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注定是粮食供给靠国产,自由贸易靠谨慎。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穿丝制品衣服而只让百姓种粮不植桑。蚕丝价格猛涨,鲁、梁等弱国纷纷弃粮种桑,然后齐王又下令只穿布衣,不准卖给临近弱国粮食。结果鲁、梁等弱国因缺粮而大乱,齐国不战而扩疆。以美国为首的“粮食帝国”一方面巨额补贴农业,另一方面加速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一些国家无力与美国在农业补贴上进行竞争,不得不减少粮食生产的补贴甚至放弃种粮而依靠进口。人口只占世界1/4的发达国家却拥有49%的粮食生产量。发达国家悄悄将发展中国家的“胃”系在自己的战车上而操纵世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2007年大豆产量占世界的31。93%,玉米产量占43。29%,小麦产量占11。6%,而粮食出口量占产量的40%-50%。加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推动粮价上涨,其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美国,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粮食进口国是受损国。美联储不断降息及房地产低迷释放的大量的投机资本进入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市场。自2007年11月以来已有4000多亿美元投机炒作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而世界大量的粮食储备掌握在实力雄厚的国际基金炒家手中。这是导致近两年世界粮价飙涨的主要原因。
从2008年开始,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经结束,跨国大粮商开始悄悄地进军粮食流通与加工领域,跨国大粮商如果取得粮食流通的控制权,将会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机制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占据我国小包装食用油60%…70%的市场份额,呈垄断地位。近几年在粮食主产区建立、收购大型面粉、大米加工企业和大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基地,并通过食用油的渠道销售面粉及大米,进一步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跨国大粮商不仅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而且通过食用油已经建立起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树立了一系列的品牌优势,而国内没有大型粮食企业与其抗衡,使国家宏观调控失灵。例如,2007年国庆节前后,中储粮抛售了20万吨储备食用油,但对当时油价并未产生多大影响。跨国大粮商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和建立起的一系列品牌优势,操控我国粮食市场,对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带来强大的杀伤力。然而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热衷于招商引资,其优惠政策普遍存在外资优于内资,致使跨国大粮商发展迅猛。照此发展下去,少则3年、多则5年全国粮食加工企业的领头羊将不是我国企业而是跨国大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