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46部分

山渐青-第146部分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枉然。

    伟人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即使是后世那种资讯发达的时代,尚且需要领导亲下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自己作为这次浩大工程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光坐在京城里听报告算个什么事?

    每年春秋两季,大宋各地都会有迎神赛会,京城也不例外,所谓的迎神赛会,就是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进行祭祀,以求消灾赐福。

    而京师各衙门按贯例,也会在这一天将衙门库存的不用之物及废纸卖掉,作为本衙门官员及吏役聚餐费用,大家合乐痛饮终日。司农寺如今百事繁杂,哪里还顾得了这么多。许清不清楚这些,他这个少卿大人不提,也没人敢乱来。

    进奏院里却是另一翻景象,进奏院是各地藩镇在京城的官邸,类似后世的驻京办事处,置有进奏官,负责奏章、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传。

    苏舜钦这个进奏院提举如今也是意气风发,他今年只有三十四岁,得范仲淹举荐入主进奏院。苏舜钦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杜衍的女婿。而且他一直也主张新政,所以他这个职位虽不是最关键的,却是革新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今日迎神赛会,难得放松一下,苏舜钦按惯例把进奏院一些不用之物卖掉后,准备和吏员宴饮一翻,然而进奏院里都是跑腿办事的小吏,精于诗词文章的人不多,苏舜钦自觉无趣,想起许清和集贤院的王益柔等人来,于是吩咐几个小吏去请人,王益柔等人很快便到了进奏院,去司农寺的小吏却扑了个空,回报说许少卿进皇宫去了。

    王益柔也是个豪爽之人,跟许清也算相熟,他对苏舜钦说道:“莫管他了,子澄如今怕是没空闲来赴宴了,据说司农寺如今连小吏走路都带着小跑,今日迎神赛会,各个衙门皆设酒宴,唯独司农寺还在忙碌着。”

    史馆检讨王洙也笑道:“比起夏宁侯,我等惭愧啊!不过苏提举既然把我等请来了,这宴席还是要开的。”

    是这么个理,苏舜钦一看,好家伙,这人来的可不少,集贤院校理于约、江休复;太常博士周延隽;太常丞、集贤院校理章岷;著作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吕溱;校书郎、馆阁校勘宋敏求;将作监丞徐绶等全都来了,这些人平时智趣相投,都属于革新一派,其中几个和他一样,还受过范仲淹举荐。苏舜钦看看进奏院卖废纸所得的十来贯钱,这哪够啊,他只好把负责置办宴席的进奏院右班殿直刘巽叫进来,自己掏了十贯钱垫上。

    王益柔一见乐了,朗笑说道:“本以为你们进奏院比集贤院好点,没想到也是穷得丁当响,今日难得各位聚在一起,咱们不如各凑十贯银钱,请些歌妓来一起助助兴!”

    各人纷纷应和,苏舜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既如此,那就让各位破费了!”

    负责置办宴席的刘巽拿到银子,正想出去,太子中舍李定正好走进大门,他扬声说道:“等等,本官也凑个份子!”

    苏舜钦本就不耻李定为人,上次和许清那官司打到开封府,闹得人人皆知,加上李定平时爱摆官威,欺压良善,虽是晏殊外甥,苏舜钦等人却不愿与之为伍,他皱了皱眉头说道:“我等这种粗劣小宴,只怕会坏是李中舍的胃口,李中舍还是移驾其它衙门吧!”

    苏舜钦这话便是明着拒绝李定的加入,刘巽听了径直出去了,李定脸色不停变幻着,除了尴尬,更多的是恼怒,他一拂袖子,冷哼一声出门而去。

    “痛快!与李定这种人共饮,没得败了咱们的酒兴!”王益柔看着李定灰溜溜的走出进奏院,大呼痛快起来。

    没多久,刘巽便让附近的酒楼把酒宴送了进来,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僚相邀入席;暖暖的阳光照在梧桐树上,请来的歌妓散坐树下,鼓瑟调琴,随着绵绵的乐韵,歌舞翩翩。

    “自范公入主中枢以来,与夏宁侯大兴农桑,与韩枢密裁撤军中老弱,我大宋中兴可期矣!来,各位同僚请满饮此杯,共贺之!”

    苏舜钦话一落,王益柔等人纷纷举杯豪饮,对他们这些主张革新的人来说,目前朝中形势一片大好,确实让人心怀大畅,喝起酒来爽快异常,一群人畅谈着朝中的革新,一边推杯换盏。

    在悦耳的舞乐声中,不觉半醉的王益柔那种文人的狂放尽现,击桌高歌起来: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趋为奴……

    酒酣耳热的众人纷纷叫好,相互唱和起来;许清若是在此,说不得又要感叹这时代的公务员真幸福。

    酒宴一饮便是一个多时辰,等进奏院的小吏全部散去,便只剩下王益柔十来个人,意气未尽的王益柔提议道:“咱们不如将这些歌妓遣去,另招军中女妓来侍酒如何?”

    苏舜钦答道:“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太白常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今这京里哪个衙门不在欢饮?”

    一对十,苏舜钦被说得心意放宽,便让刘巽去把军中女妓请来,散坐席间,一时莺歌燕语,再次把气氛带上了**。

    ┏━━━━━━━━━━━━━━━━━━━━━━━━━┓

    ┃�网�������������������┃

    ┃�������������������������┃

    ┃��┃

    ┃�������������������������┃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迎神赛会 文字更新最快……】@!!

第一百九十八章 舜帝故里

    小小的山包上,一片松林在四周落叶乔木的映衬下,更显得苍翠欲滴,西风掠过,卷起阵阵如浪的松涛,一只苍鹰静静站于高枝上,锐利的眼神紧紧盯着树下的洞穴,一只肥头肥脑的灰兔,正在洞口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一遍遍地打量着四周,苍鹰耐心地等待到,只等兔子离窝稍远一些。(手机访问:)

    突然,一阵轰隆的马蹄声自小山包后面传来,大地也为之轻颤,受惊的兔子一闪便窜回洞中,高枝上的苍鹰啸鸣一声,仿佛箭矢一般冲天而起,于淡淡的云天之上,俯瞰着大地,只见山包背后近百铁骑,如同一阵疾风从松林边卷过,路上卷起的黄尘如蒸腾的气浪,翻涌不息。

    “侯爷,过了济水,再前行不远便是齐州了,咱们是否在齐州停留?”奔驰的马背上,荆六郎大声问道。

    黑寡妇以它一惯高傲的本性,通常都不容别的马匹跑在它前面,所以一路过来,许清总是一马当先,此刻听荆六郎问起,许清回过头答道:“齐州滨临济水,济水两岸是重要的产粮区,这次自然要好好查看一翻!”

    许清次此出京,赵祯临时给他冠了一个巡察使的职务,和巡察御使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巡察御使是朝中常设官职,他这个巡察使跟招讨使差不多,都只是个临时官职,事了回京就会撤销,近似于钦差大臣的味道。他这次主要任务是巡察各重要产粮区的水利兴修情况,对六品以下官员有权直接罢免。

    身后紧随的是龙卫军的一都人马,个个都是身高近六尺的壮汉,除了沿途保护许清这个巡察使外,还负担着私下查探的任务,毕竟许清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到一地都须把这百人撒下去,亲到田间地头查看水利整修情况。

    许清此次砸下一百五十万贯,他可不想这些钱便宜那些贪官污吏,提举司的无所作为令他恼怒异常,他深感光在京在坐等消息不是办法。于清泉也被他一脚踢出了京城,沿着京兆府一线直下成都府,成都平原自古就是重要的产粮区,将来若征伐西北,成都府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后勤供给地之一。从成都府运粮出关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路上的损耗。所以此次大兴水利,在资金上成都府是重点照顾的地区。

    许清则亲自奔赴东南,先察看京东一带,然后南下江淮,司农寺留下张正在京主持,加上还有范仲淹这个寺卿在背后坐镇,许清不虑有失。

    自出京开始,沿路察看了许多州县,花了近十天,终于进入齐州地界。

    济水之上架有索桥,许清一行牵马而过,然后并不急着入城,而是沿河而下,先行查看一翻,河边沃野千里,不少村落点缀其间,鸡犬相闻。民间将十月欲称小阳春,这是寒冬到来前一段和暖的时间,正是最适合大修水利好时节。

    “老规矩,两人一组,天黑前在齐州北门汇合!”许清在马上大手一挥,身后一都人马化作四出的侦骑,向各个路口飞驰而去。

    许清带着身边剩下的荆六郎和五个护卫,也沿着济水飞驰东去。刚走两三里,就看到河边新建起了近十架高大的水车,水车带起的河水沿着新修的渠道轻快地奔流着,田间还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在护理着新种下的小麦,许清勒住缰绳,下马来到水车旁仔细察看起来,这边敲两下,那边踢两脚,感觉还算结实,然后从马背上拔出长刀,往新修的水渠挑砍了一番,光是肉眼看还不行啊,豆腐渣工程一般表面同样光鲜的。

    不远处一个老农早就注意到几个人的怪异行为,荆六郎几个人高马大,虽然一身风尘仆仆,却更显彪悍,老农本不敢上来搭话,但见到许清还有破坏水渠的意思,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道:“这位大官人,使不得啊,这水渠知州大人刚带人修好,附近数个村子的田地还指望着他浇灌呢。”

    许清把刀扔给荆六郎,抬手示意一下,荆六郎几人跳上马,沿着水渠一路察看下去,许清拍拍手上的泥土,在河渠边坐下来,对老农人说道:“老伯放心,我只是查看河渠修得是否结实,不会真个破坏了河渠的,老伯,这块地是你家的吗?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见只剩下许清这个读书人,还笑得一脸和善,便也放松了警惕,放下手中的锄头答道:“劳大官人动问,这地正是老汉家的,今年收成还过得去。”

    许清折下一根草叶,放在嘴里轻搅几下,嚼出点淡淡的草叶香才接着问道:“老伯,坐,咱们聊聊,家里还有几亩地,打的粮食够一年食用吗?”

    “还有七亩,遇到年景好这粮食还够吃,若是年景不好,那就不够了。”

    等老农人也在几尺远的河渠边坐下来,许清仍随意地问道:“老伯,我听说明年起,农户可向朝廷贷取低息青苗款度过荒年,不知道老伯你们这里听说没有?”

    老农人听了一脸风霜皱纹展开了不少,乐呵呵地答道:“这事老汉倒是听说了,城门也贴出了榜文,只是不知道可真有这等好事?往年啊,一到荒年地里没了收成,各家只得卖地来度过饥荒,这若真有这什么青苗款可贷,那就好喽!”

    许清笑笑道:“老伯,我还听说朝廷的司农寺在各州县,都派有专人发放青苗款,若真到那时,老伯不妨去问问就知道真假了。”

    “真到那田地肯定要去问问的,家里就剩下这几亩地,可不能再卖了。”

    “老伯方才说这河渠是知州大人亲自带人来修的?那村里可曾出劳役?”

    “没出劳役,没出劳役,知州大人是个好官啊!亲自带着州里的厢军来修河渠……”

    许清嘴角微微的翘了起来,能从农户口中听到这种确凿的消息,最是让人舒心,如今的大宋冗员众多,但同样有不少好官,这就是希望。

    从老农人的口中得知齐州知州李汝南,带着人还在下游修水利后,许清招回荆六郎等人,上马向下游飞驰而去。

    “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这句话描述的是舜帝当年亲自下地耕作的情形。历山就在齐州城南,从这一点来说,齐州也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许清知道,由于齐州位于济水之南,从汉代开始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济南,只是到是宋代,才改叫齐州。

    关于舜帝,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个妻子,娥皇与女英,二女共侍一夫,他们组成的家庭可谓是几千年来五好家庭的典范。夫妻恩爱不说,娥皇、女英还是非常好的贤内助,嫁给舜帝后一直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

    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着要和舜帝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