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称后+番外 作者:袖橘(起点2013-11-24完结)-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萧莫迟,果然和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人非常相似!就是容貌,已经有六七分的想象,更何况眉梢眼角还有这么一份一模一样的豪情和坚决。想起那人,直叫李世民暗暗感叹不已。
待行礼已毕,李世民大手一挥,给李恪和莫迟赐座,随即状似无意的开口道:“莫迟,朕昔日微服出宫,曾听人说起过一些对国事的见解,其一是要减轻赋税徭役,其二是要注意掌握谏臣之度。但朕非常好奇,不知这后面还有哪些?”
“……”莫迟本想装作若无其事,做出初次见面的模样,可李世民这话,摆明是想继续二人之前的话题了,莫迟沉吟片刻,一时不知该不该开口。然而李恪虽未看向她,唇边却浮起了一个淡淡的笑意,明显是在暗示她不需要太多考虑。
得到李恪鼓励,莫迟微微一笑,长身而立,站在李世民面前,躬身一礼,而后道:“此事儿媳倒也知道一些。其一,概括起来,乃是爱护人民;其二,乃是广开言路;其三则是善用人才。我朝承袭前隋科举取士,科目虽多,然只有明经、进士两科为常设科目,天下读书人莫不以此为晋身之途。然秀才、明法、明字、明算等科,实用性不在明经、进士之下,有所荒疏,实在可惜。”
“儿媳此言有理。”李世民点了点头。读书人多在经学典籍上下功夫,因此如大儒学者,朝中此类人才不少,但若说机变数算、法律法令等学问,朝中专精于此的人才实在不多,之前朝中修订大唐律,李世民就深感不便,至于机变数算之学,更是知者寥寥。
“另外,有才之士往往因官位所限,不得伸展所长报效国家,时间久了,郁郁不得志,白白消磨了人才。其实官职,当有才居之,才高而位下者,应有机会越级升迁,这样才能让有才之士尽情一展所能。”
“好!”这种不限于身份地位限制,唯才而用的思想,深得李世民的欢心。若只是论身份,他这个次子也轮不到这个皇位。他有雄心争夺皇位,还是自恃自己才干人望均在兄长李建成之上,所用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不像李渊重用的大臣那般出身高门显贵,这个观点可说是正中他的下怀。
李恪在一旁听得也是兴味盎然。他之前虽然听莫迟转述了和李世民论政的事情,也对莫迟赞赏无比,但却没想到莫迟的话竟然让父亲一见面就问起后续,可见父亲对莫迟政见的欣赏。如今听莫迟有条不紊的一一道来,说的父亲点头不已,一想到这样的女子成了自己的妻子,李恪的心中更有种别样的喜悦感觉。
李世民和李恪父子听的津津有味,可一边的杨晏筠已经暗暗的皱起眉来。她就觉得这个萧莫迟很像那个武才人,现在看来真是越发相似了,那种一个女人家对政事兴趣十足的模样,简直如出一辙。更令杨晏筠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如今竟然成了李恪的王妃!她心心念念希望儿子远离政治,如今自己偏偏答应儿子娶了这样一个女人……难道说……
她心神不定的正想开口,宫门外的小宦官却已经惊惊慌慌的大叫起来:“启奏陛下、娘娘、王爷、王妃,长孙大人到!”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长孙无忌竟不报而入,急匆匆奔到御驾前跪倒道:“微臣失礼,然陛下可忘昔日先皇后之言?”
六十七 谁能栖身旁帝王
更新时间2013…7…2 23:13:49 字数:3189
长孙无忌的突然闯入,显然让殿内正在谈话的四人吃了一惊。莫迟旋即停口,退回李恪身边站着,而那些侍卫和宦官早都把头垂得低低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放长孙无忌如此大剌剌闯进来,若是皇帝陛下有心降罪,他们罪责不小,有性命之危。
“陛下,微臣以为,妇人干政,甚是不妥。”然而长孙无忌像是完全没有感觉到殿内沉重的气氛一般,继续滔滔不绝道。
虽然两仪殿常被用来当做君臣之间商议国事之处,但今日李世民与杨晏筠在两仪殿是为接受儿媳的见礼,长孙无忌就算是再怎么出入宫廷习以为常,也不该这样贸贸然不等内侍传唤就主动闯进来。更何况他不止是闯进来,还完全不顾礼节,肆意进言,实在有违为臣的本分。
不过,凡有些眼色的人都知道,满朝文武之中,如果说起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大约莫过于他的这位妻舅长孙无忌。只是长孙无忌虽然深受皇帝信任,位高权重,自己位极人臣,妹妹为**至尊,但为人处事却仍是谨慎小心,并不张扬。今日这般偶然在君前失仪,想来李世民倒也不会见怪——若是寻常他们君臣单独相处,当是如此,但今日的情形却有些不同。
这无忌今日怎么如此不知进退!李世民暗暗皱了皱眉,沉吟不语。若是平时,就算是长孙无忌再肆意狂放些,李世民自问自己看在昔日旧情份上,也不会放在心上,说不定反而还会觉得高兴:他不时还嫌这位昔日好友如今对自己太过恭谨呢!
可偏偏是在此时此刻,长孙无忌却在杨晏筠的面前,如此贸然的重提昔日长孙无虞的话,这叫李世民就有些为难了。长孙无虞和杨晏筠之间的相处他多年来一直看在眼里,两个女人多年来各有各的委曲,才有了他后院始终太平无事的局面。今日本来是杨晏筠喝上一杯儿媳敬酒的好日子,此时为教训她的儿媳提起长孙无虞的话,岂不是颇为扫兴?
莫迟虽然从长孙无忌闯入就恭谨的站到一边垂头不语,心里却是一惊:难道自己进宫时的那种不祥预感应验了?这长孙无忌,莫非天生就是李恪的克星不成,自己才想施展计策,让李世民和李恪父子之间的关系改善亲近,这长孙无忌就突然闯进来,坏了眼前莫迟的事不说,甚至有可能将莫迟这个抒发政见以拉近关系的路彻底堵死。
李世民面色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谁知殿中打破这尴尬局面的,却是李世民身边的杨妃杨晏筠。“陛下,臣妾以为,皇后姐姐的见解十分有理,长孙大人提醒得正是时候。女子议政,并不适宜,小辈无知,倒是失礼了。长孙大人也是一时心急,忘了此时乃是陛下与臣妾受新媳妇家礼的场合,虽然贸然闯入,陛下也不要怪罪才是。”
这番话绵里藏针,说的十分恰当,何况杨晏筠对长孙无忌的话淡然处之,并未露出不快的神态,更是给李世民吃了一颗定心丸,顿时心神大定。他看了看站在一旁正眼观鼻鼻观心的莫迟,又看了看一脸焦躁不安的长孙无忌,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杨晏筠这话固然说的漂亮,可是她这句话已出口,长孙无忌再没了能补上一句请安的机会,失礼一事算是坐实了。
“恪儿,那你觉得呢?”李世民的目光在下首三人的身上巡视一圈,突然把问题丢给了李恪。因为他发现,自长孙无忌进来之后,李恪的动作都丝毫不曾变过。他没有起身,也没有因为莫迟被长孙无忌当面指责而慌了手脚或是恼羞成怒,这让李世民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李恪的另一面,他好奇之下,决定把这个问题丢给了儿子,看看他会如何处理。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立刻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吴王。他这才发现,本该在这场风波中心的李恪,竟然自始至终笑意不减。
听到李世民询问,李恪这才不慌不忙的起身,先对李世民和杨晏筠深施了一礼,而后又对长孙无忌也施一礼,才开口道:“长孙大人方才既以先后殿下之言为证,自然是有道理的。贱内也只是擅长些记问之术,微时听来的许多百姓的看法,都还记得。今日父亲问起,自然要回禀清楚。”
“喔?如此说来……”长孙无忌想到李恪会为莫迟开脱,却没想到他一开口就推得干干净净,想要说上几句,却又一时想不到更好的说法。话从口出,可是谁能分辨出这说出口的话是说话者自旁人处听来的,还是他自己的脑袋里想出来的?
“父亲向来广开言路,天下子民不论男女,皆是父亲治下。”李恪面带笑容,不慌不忙道:“何况贱内乃是父亲儿媳,只不过代为传禀两句,又不左右国策,远远算不得牝鸡之晨吧?”
“算不得,算不得。”长孙无忌还未回答,李世民倒先哈哈大笑着点头道。“爱卿不知,儿媳说的那些话,甚是有理,朕正想叫爱卿也来听听看呢!既然你错过不少,来人呐,奉上文房四宝,请吴王妃将所闻所知一一写下,供朕和无忌同阅。”
“儿媳遵旨。”莫迟规矩本分的在书案前挥毫而就,不多看长孙无忌一眼,也不露出曾见过的惊异神色。
反倒是长孙无忌,此时忍不住认真打量起莫迟来。莫迟见他时毕竟戴了幂离遮盖,因此他一时间倒是没想起那天的贾小姐,就是眼前这个吴王妃,也正因如此,反而叫他直接想起一个人来。实际上若不是因为他对那个人并不熟悉,早在那日刚刚见到贾氏时,他就应该想起来才对。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了看莫迟,又望向李世民。在得到皇帝一个肯定的眼神之后,长孙无忌终于喟然叹了口气。自己这次这步棋看来是走错了,在皇帝身边呆久了,他实在变得太过敏感,也太心急了,以至于竟然在自己最不想露出狼狈相的杨妃母子面前出了丑。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只好硬着头皮道:“臣其实并非指得是王妃殿下。”
“喔?”
“臣所说的,乃是陛下最近宠爱正盛的那位武才人。”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长孙无忌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才好挽回自己的失误。“臣听说,武才人因圣眷正隆,常出入陛下处理政事的神龙殿,因此臣才急于上谏,一时失礼,还望陛下和娘娘恕罪。”
“武才人?”李世民的脸色却蓦地一变。长孙无忌不提还好,一提不免让他想起了武氏那两个恶心的兄弟,“朕因爱这女子写得一手好字,故此留在身边侍奉,爱卿多虑了!”
“陛下圣明。”听到李世民硬邦邦的放下这么一句话,长孙无忌顿时喜上眉梢。听皇帝话中意思,对那个武氏也并非特别爱宠,只怕也不过一晌贪欢,一段时间里尝个新鲜罢了,自己果然是太过小心了。
杨晏筠却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李世民。她生活在宫闱之中,最是清楚内情。之前李世民对武才人的宠爱确实非同寻常,就连她都有些妒意,如何现在又弃之敝屣?
唯有莫迟知道内情,一边奋笔疾书,心中却也无奈。历史上武则天为何在太宗时失宠已经不得而知,这次这件事却是和自己分不开。只是如果按照历史发展下去,在场的众人中谁能想得到,这位阴差阳错失宠的的武才人,未来竟会大肆杀戮李唐皇室,最终以女儿身称帝登基,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伟业呢?
莫迟边想着,边将三条政见一一写下,随后自有宫娥接过,呈交给李世民。李世民一见这一手漂亮的小楷,就先是眼前一亮。“儿媳倒是写的一手好字。”说罢,就将莫迟写下的内容交予长孙无忌观看。“无忌,你也看看,看朕欣赏得是否有理?”
听到两人有意商谈国事,杨晏筠和李恪母子极有默契的起身告退,李世民也不挽留,安抚了李恪夫妻几句,就放他们回府休息去了,只在最后轻轻附在杨晏筠耳边低声道:“朕一会儿去你宫中。”
“今日委屈你了。”和长孙无忌商谈之后,李世民果然依照之前说定的,来到了杨晏筠处,帝妃二人同席而坐,李世民伸出手,温柔的搂着杨晏筠的肩头,轻轻的抚摩着。“难为你在那时候说出那样一番话来,其实无忌始终不懂,无虞并不是他想像中的那种女人……唉……”
“陛下不要这样说。”杨晏筠倚在丈夫怀中,“臣妾这样说,并不是委屈了自己,而是肺腑之言。”
“哦?”李世民姿势不变,眉头却不由一跳。
在他怀里的杨晏筠自然看不到李世民的神情,而是淡然道:“臣妾以为,女子心软,容易感情用事,国事则需干脆果决,皇后姐姐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
听了杨晏筠的话,李世民隐隐觉得似有所失,他不欲在这个话题纠缠,不禁换了个话题。“说起来,恪儿是真长大了。看来有了莫迟,他也总算可以收心,好好的做一番事业了!”想到今天李恪的表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说到莫迟……陛下以为,等到恪儿之蕃时,把莫迟留在长安如何?”杨晏筠声音虽轻,却隐隐带着一股冷意。
“什么?!”
六十八 怎肯冷血拆鸳鸯
更新时间2013…7…3 21:56:01 字数:3340
对于杨晏筠的话,李世民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一句“什么?”也是脱口而出,丝毫不掩饰他内心的惊愕与意外。
他松开抱着杨晏筠的手,用一种探究的神情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