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八' '一九' '二○' '二一'
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 ,放歌破愁绝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二二'。霜严衣带断,指
'二三' '二四'
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嵲 。蚩尤塞寒空 ,蹴踏崖谷滑。
'二五' '二六' '二七'
瑶池气鬱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
'二八' '二九'
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
'三○' '三一' '三二'
贡城阀 圣人筐筐恩 ,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 ,君岂弃此物?
'三三' '三四'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傈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
'三五' '三六'
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三七'!
'三八' '三九'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翠兀 。疑是崆峒来
'四○',恐触天柱折'四一'。河梁幸未拆'四二',枝撑声窸窣'四三'。行李相攀援,
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四四',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四五'!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四六'!所愧为人父,无
'四七' '四八'
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
抚迹犹酸辛'四九',平人固骚屑'五○'。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
掇洞不可掇'五一'!
* 这是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正当安禄山作乱的前夕,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妻子时所作,
在杜甫创作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他的热爱人民的思想,所以题目虽然是“咏怀”,却忠实的反
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并大胆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实际上是一代的史诗。全诗可分三大段,首
段叙述自己一贯忧国忧民的志愿。咏的是过去的怀抱。第二段叙述自京赴奉先,途中所闻所见,咏的
是当前的感怀。第三段叙述到家后的事情,咏的是将来的忧怀。“穷年忧黎无”,是杜甫的中心思想,
也是贯串全诗的骨干。因为“穷年忧黎无”,所以能够从“朱门酒肉臭”联系到“路有冻死骨”;能
够在“幼子饿已卒”的情况下而“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这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所
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了。《长安志》:“奉先县,西南至京兆 (长安)二百四十里”。
'一'杜陵在长安南,杜甫在此住过家,故每白称“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
'二'拙,笨拙也,此句即俗话所谓 “越活越回去了”。其实是反话。杜甫是越活越顽强的。
卢元昌云:“凡人老大,则工于世故,杜陵布衣独不然,至老弥拙。盖由许身愚,动以稷契自命耳。”
'三'“许身”犹“自期”或“自许”。稷是周代的祖先,教百姓耕种;契是殷代的祖先,推行
文化教育。《孟子》:“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四'濩音护,波落,即廓落,大而无用之意,居然,犹果然。
'五'契阔,犹辛苦。
'六'《韩诗外传》卷八:“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阖棺即盖棺。诗意是说“死而
后已”。
'七'凯音记,希望之意。豁,达也。是说只要不死,总望达到自己的志愿。
… 页面 42…
'八'穷年句是说一年到头都关心人民。
'九'翁字外示尊敬,实含讥讽。弥,益也。旁人越是笑我,我却越坚决、越慷慨。
'一○'比唐玄宗。玄宗初期曾出现“开元之治”,李白亦尝称玄宗为“圣明主”。
'一一'永诀是长别。
'一二'这以上四句是比喻的说法。廊庙具,比喻朝廷百官很多都是栋梁之材,构造大厦难道
就少我这块料?但我的忠君爱国,出于天性,就象葵花的向日一般,所以总想为国家尽点力。《淮南
子·说林篇》:“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向之诚也。”后来诗文多葵藿连
文。藿是豆叶,葵向日,藿并不向日,这是一种“复词偏义”。把自己的忠君比作葵花的向日,这里
有着杜甫的阶级烙印和时代烙印。
'一三'蝼■辈比那班自私自利奔走干谒的人。顾惟,犹言转头一想。
'一四'大鲸是自比,应前“窃比稷与契”。胡为,为啥要。渤,渤海,海水溟溟无涯,故称溟
渤。二句自嘲自怪。
'一五'以兹误生理,是说因此耽误了自己的生计。
'一六'是说以从事钻营为可耻。用一“独”字便见得从事干谒之流,天下皆是。干谒,指登
门求见,所谓“干谒走其门”,杜甫曾多次向权贵们投诗,究与干谒不尽相同。
'一七'兀兀,穷困之意。忍为句是问话语气,正是说不能甘心忍受。”
'一八'巢是巢父,由是许由,尧时两个隐士。毕竟不肯学他们的清高,所以说终愧。但并不
是真的感到惭愧,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一九'节就是节操或意志,也就是上文的“白比稷契”。其字,杜甫自谓,不指巢由。
'二○'是说聊且以洒自消遣。
'二一'放歌,放声而歌。鲍照有 《放歌行》。愁绝,犹愁极。“破”一作“颇”,按《寄刘峡
州》诗:“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则作破者是。
'二二'天衢,天空。杜诗“冰雪耀天衢”。中夜发,夜半动身。
'二三'音迭。嵲,山高貌,指上骊山。骊山距长安六十里。这时玄宗和杨贵妃正在骊山华
清宫,他们每年于十月到温汤避寒,所以有“御榻”的话。
'二四'蚩尤是黄帝时的诸侯,黄帝与蚩尤战,蚩尤作大雾。这里是把蚩尤用作“雾”的代语。
杜甫凌晨过骊山,正是晓雾未开之时。这句可能也兼影时时局的昏暗。
'二五'瑶池气,即温泉上升之气,鬱律,水气氛氲貌,唐玄宗诗:“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
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可与此句互参。
'二六'《唐会要》:“垂拱元年置羽林军”,是天子的卫兵。相摩戛,言其众多。
'二七'殷,盛也。胶葛,天空广大貌,是说乐声彻云霄。
'二八'长缨,指权贵。郑嵎 《津阳门诗》云:“宫娃赐浴长汤池。”自注:“宫内除供奉两汤
池,内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仇注引 《明皇杂录》:“上尝于华清宫中置长汤数十,
赐从臣浴 (令本《杂录》无此四字)。”按《旧唐书:安禄山传》:“玄宗宠禄山,赐华清宫汤浴。”
则赐从臣浴盖实有其事。短褐,贱者所服。
'二九'彤是红色的装饰。彤庭即朝廷。张衡 《西京赋》:“玉阶彤庭。”《通鉴》卷二百一十
六,“天宝八载二月,引百官观左藏,赐帛有差。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杨钊 (国
忠)奏请所在糶变为轻货,及征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藏充牣,古今罕俦,故上 (玄宗)
帅群臣观之,上以国用羊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这便是以下几句所反映
的历史事实。罗大经说:“彤庭数句,即‘尔傣尔禄,民膏民脂’之意。”
'三○'城阙,指京师。京师有阙,故得称城阙。
'三一'唐人称天子通曰“圣人”,是一种习惯语。筐篚,都是盛物的竹器。筐篚恩,是指夭
子将聚敛来的锦帛赏赐群臣的恩惠。
'三二'至理,即上句“实欲邦国活”。忽是忽视。
… 页面 43…
'三三'是说凡是稍有良心的朝臣,看见这种滥赏浪费的情形都应该为之战慄惶恐,因为这样下
去,是一定要出大乱子的。这以上几句,明刺群臣,实讽人君。
'三四'天子宫禁日内,亦称大内。唐有东内、西内、南内。内金盘就是宫中统治者所用的金
盘。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时的外戚,故以比杨国忠。
'三五'舞一作有。神仙是指女乐说的。唐人多谓美女为神仙。烟雾,形容衣裳的轻飘。杜 《送
魏佑之交广》诗:“侍婢艳倾城,绡绮轻(一作烟)雾霏。”可与此句互参。汉《郊祀歌》:“被华
文,厕雾縠。”这是最早用雾来形容衣裳的。唐人更是常用,如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
诗“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李益诗“雾袖烟裾云母冠”等都是。玉质,形容其肌肤之
洁美。
'三六'这以上四句是用扇对法,即隔句相对。橙橘是北地珍贵的果品,他们都只随意吃,极
写贵族的豪华奢侈,以便为下文“路有冻死骨”作有力的对照。
'三七'这以上四句,束上起下。巧妙的同时也是大胆的根据“铁案如山”的事实来揭露当时
统治阶级以及一切阶级社会的罪恶,因而惑染力也是巨大的。“路有冻死骨”的路,不是一般的路,
乃是杜甫此刻所走的路,所以《杜诗镜诠》说:“拍到路上无痕。”荣,即指朱门。枯,即指冻死骨。
宫墙内外,一荣一枯,一生一死,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说:“咫尺异”。语重心长,发人
深省。”
'三八'北辕,是说向北走。官渡是泾渭二水的渡口。又改辙,是说过官渡后,又改道。曹植诗:
“改辙登高冈。”
'三九'群冰一作群水,非。极目是一眼望去。崒兀 (cù wù),高貌。
'四○'崆峒,山名,在甘肃岷县。泾渭二水皆从陇西而下,故疑来自崆峒。
'四一'写群冰来势之猛。《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王嗣爽说这是“隐语,忧国家将覆”。按王说甚有见。唐玄宗《春晚宴两相》诗
序云:“朕以薄德,祗膺历数,正天柱之将倾,纫地维之已绝。”即是以“天柱”喻国家。
'四二'是说桥幸而未被冲毁。
'四三'枝撑,是桥的支柱。窸窣,音悉率,桥动有声也、
'四四'异县,即奉先。客居故曰寄。
'四五'庶字深厚,有求之不得的意思。是说自己这番去探望妻子,即使不能解决全家生活问题,
但能一道过苦日子也是好的。
'四六'宁,岂能、哪能。舍,割舍。这两句是说,我哪能免掉一场悲痛,连邻居都为我伤心得
哭了。
'四七'卒音猝。秋收之后,粮食不缺,原不该有人饿死,然而穷人却仍然不免发生这种意外事
故,所以说“岂知”。即韩愈文所谓“岁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意。
'四八'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宫”的世家,享有免缴租税和免服兵役的特权。但从这种特
权上,诗人却进一步体会到人民的加倍苦难。
'四九'抚迹,犹抚事,指上幼子饿死事。犹,尚且如此。
'五○'平人,即平民。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多改“民”为“人”,改“世”为“代”。
骚屑,动摇不安之意。刘向 《九叹》:“风骚屑以摇木兮。”固,更不待言。张话说:“不自忧,而
为天下失业者忧,是何心境?”
'五一'忧端齐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