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传-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异很大的解决意大利问题的方案,他尤其希望维持意大利
的君主立宪制,他认为这种制度对欧洲国家而言,是最坚强
和最稳定的政府形式;而如果不给予意大利现政府以某种程
度的承认,它就会垮台,意军就不会抵抗德国,或者意大利
就会〃赤化〃。丘吉尔的这些理由终于促使罗斯福在1943年
8月的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上改变原有看法。9月3日,巴多利
奥政府与盟军签订停战协定,并于40天后对德宣战。这标志
着轴心国的解体。
于8月24日结束的第一次魁北克会议还在英美就四国
宣言草案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并声明不承认由戴高乐控制的
法国国民解放委员会。会议重申,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
部登陆的〃霸王〃行动的作战时期为1944年5月。
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雄厚经济潜力和军事潜
力,日益发挥出明显的优势。苏德战场经过斯大林格勒和库
尔斯克两次战略性决战,歼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苏军完
全在苏德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欧洲各国的抵抗运动也发展
很快。形势的转折给盟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罗斯福尤
其希望举行三国首脑会议,当面同斯大林就这些重大新问题
进行磋商。他和丘吉尔在魁北克会议期间联名致电斯大林,建
议举行3国首脑会谈,以便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整
个局势〃。斯大林在几天后表示可先举行3国外长会议,随即
同意在11月底举行首脑会议。接着,苏英、苏美就会议地点
进行了反复磋商,最后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是迁就了斯大林,达
成了在德黑兰召开会议的协议。
3国外长会议于10月19至30日在莫斯科举行。〃每一
个主角都有一个他认为特别重要的题目。俄国人所关心的是
1944年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最合乎赫尔心意的题目是关
于战争目标的四国宣言和维持和平的国际组织;我的目的是
就建立使盟国可以磋商与战争有关的欧洲问题的机构达成协
议。〃艾登在其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会议公报宣布:3国的
首要目标是尽快结束战争;决定在伦敦成立欧洲咨询委员会,
以研究战后合作问题,并负责制订有关法西斯国家投降的条
款。会议还通过了4项宣言,其中包括有中国驻苏大使傅秉
常签字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会议为三国首脑会议作了比
较充分的准备。
11月27日,罗斯福乘C—54专机由开罗飞抵德黑兰,航
程1310英里。随行班子有70多人,其中有霍普金斯、李海、
赫尔、马歇尔、布朗海军上将和总统女婿约翰·伯蒂格少校,
还有一位必备的菲律宾厨师。这架被命名为〃圣牛号〃的专
机是加州道格拉斯公司专门为供总统使用而制造的。出于防
范〃不幸的意外〃的考虑,斯大林邀请罗斯福搬到俄国使馆
区的一幢小别墅居住。迈克尔·F·赖利手下的白宫特工人
员和苏联内务部的人员共同担负警戒任务。
罗斯福于次日下午3点从美国公使馆搬到新住所。一刻
钟后,斯大林前来造访。这是美苏两大盟国首脑的首次会唔。
在场的只有两名翻译人员:波伦和巴甫洛夫。当斯大林走进
房间时,罗斯福向他致意说:〃见到您很高兴,我一直在想同
您见面。〃斯大林在对会见总统表示了愉快的心情之后,说他
应受责备,因为军务羁身以至拖延了这次会见。随即两人就
第二战场、战后商船转让、远东时局、法国问题以及触及丘
吉尔痛处的印度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持续了45分钟,很多
时间都花在艰苦的翻译上。罗斯福表示乐意住在这里,因为
这使他能更经常地有机会在毫不拘礼和全新的气氛中与斯大
林元帅会见。罗斯福的爽直态度被认为有助于使斯大林把总
统看作一位〃可信赖的〃的盟友。
紧接着于当日下午4时召开了德黑兰第一次全体会议,
罗斯福被推举为会议主席。罗斯福说,作为在座三人中最年
轻的,他不揣冒昧地欢迎他的长者,并要〃对加入到这个家
庭圈子里来的新成员(指苏联)表示欢迎〃,他宣布,这类性
质的会议是朋友间在完全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所谈论的一
切均不宜公开。丘吉尔表示,这里所体现的是世界上从未见
过的力量和权力的最高集中,而人类幸福的命运就掌握在我
们这些与会者的手中,他期望大家将不致辜负上帝所赐予的
这一良机。斯大林说,这次兄弟般的聚会的确体现了一个伟
大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亟须与会者明智地使用他们各国人民
所赋予他们的权力。第一次会议为期200分钟,会议围绕着
整个战局特别是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晚
上8点半,罗斯福以主人身份在他的住处举行三方晚餐会。在
谈到处置纳粹德国时,罗斯福认为,〃不使德国人思想上留下
'帝国'这个观念的痕迹〃。斯大林则认为这还不够,〃必须使
这个帝国本身永远无力再把世界拖入战争〃。晚餐后,丘吉尔
与斯大林谈了对德问题和波兰问题。丘吉尔用3根火柴代表
苏、波、德三国,在桌面上将它们集体向西移动,斯大林当
即表示这是个好主意。
会议进行到第3天的下午4时,美英两方面向苏联宣布
〃霸王战役〃的日期和策略。日期是1944年5月,同时在法
国南部发起一个支援战役。斯大林保证,苏军将在大约同时
发动攻势,以在东线牵制德军。罗斯福表示将在几天内任命
〃霸王行动〃的总司令。
第4天的三方政治会议主要讨论波兰和分割德国两个问
题。斯大林赞成丘吉尔的3根火柴图解法,主张牺牲德国来
重建和扩大波兰,并表示可以有条件接受寇松线为苏波疆界
线。为防止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和消除斯大林的忧虑,罗
斯福提出把德国分割为5个部分和两个地区的计划。丘吉尔
则仍旧主张把普鲁士从德国分离出来,再把德国南部诸省与
中欧多瑙河沿岸国家合并成一个多瑙河联邦。斯大林认为倘
要分割德国,那就应当是真正的分割,他宁愿建立一个由许
多小国组成的、分散的、割裂的和软弱的德国。罗斯福表示
同意斯大林的观点,他指出:〃当德国分成107省时,它对文
明的危险性就比较小了。〃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有一天画了3个圆圈,表示他
对联合国这样一个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的构
思。中间那个圈标明〃执行委员会〃,右边那个圈代表由美、
苏、英、中4大国组成的〃四个警察〃,左边那个圈代表〃40
个联合国家〃,大会下面写有〃国际劳动组织——卫生——农
业——粮食〃的字样。这个图是罗斯福关于联合国机构的最
初草案。罗斯福说服斯大林接受了这一想法。
德黑兰三巨头会议,确实如丘吉尔所言,是人类历史上
一次无与伦比的物质力量和政治权威的大汇合。会前,罗斯
福就对他能同斯大林建立切实可行、互相有利的个人关系充
满信心。他确实在涉及打败法西斯这个首要问题上做到了这
一点。1943年圣诞前夜,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回顾了这
次旅行。他说:〃用一句美国式的、不怎么合乎语法的口头话
来说,我同斯大林元帅可以说是'相处得不赖'。他是一位具
有坚定信心、不讲情面而又性格爽朗的人。我认为他是俄国
精神的真正代表;我认为我国同胞同他和俄国人会相处得非
常好——确实会非常好。〃罗斯福在另外一个场合评价道:
〃我认为这次会议是很成功的,我并且确信它是一件历史性的
事件。它表明,我们有能力共同战斗,更能在融洽气氛中为
和平而工作。〃①
①《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通信集》(1941—1945),
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112页。
1944年度德国的作战计划重蹈其历史上两线作战而招
致失败的覆辙:它既把主力投向东方以阻止苏军反攻,又不
得不加强西线防御以迎击盟军的登陆战役。其结果是,苏军
从年初就发起了广阔战线上的强大攻势,列宁格勒州、第聂
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敖德萨和克里米亚地区均在5月中旬
以前获得解放,德军遭到了根本无法弥补的重创。
1944年的整个春季,盟军在英格兰南部大规模地集结兵
力,使〃这个岛由于它所负载的兵员和物资的重量似乎快要
沉没了〃。6月6日凌晨,盟军乘着比较有利的潮汐和月光横
渡英吉利海峡,出岂不意地在诺曼底地区登陆,在D日(登
陆之日)后一周,盟军顽强地巩固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推进,
登陆部队即达30多万人。到7月初,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共
有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和1个加拿大师,总兵力已达
100万人。登陆战役持续到7月24日,盟军以惨烈的代价取
得了胜利。这场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起登陆战役得到
斯大林的高度评价。他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就其计
划之周密、规模之宏大和行动之巧妙而言,是战争史上从未
有过的先例。……这件事将作为头等业绩载入史册。〃
8月26日,巴黎解放。这时已被公认为法国解放者和领
导人的戴高乐在前一天接管了政权;他以凯旋者的步伐经香
榭丽舍大街徒步走到协和广场,然后驱车到巴黎圣母院,在
那儿举行感恩仪式。在6月中旬,罗斯福邀请戴高乐来华盛
顿会唔,“以轻描淡写……和相当巧妙的手法叙述他的计划要
点,很难使人用任何绝对的语言来反驳这位艺术家和有魅力
的人。〃罗斯福告诉戴高乐:法国不应承担分配给四大国的战
后职责;法国将失去它在海外的属地;有些法国领土将不得
不作为在美国军事管制下的联合国家基地。敏感而自尊的戴
高乐在最后指出:“法国只有依靠自己去重新获得它的地位〃。
10月,美国承认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
美军从1943年夏季起,开始向太平洋中部和南部各岛屿
发起进攻。麦克阿瑟将军和威尔金森海军少将不约而同地设
计出了〃蛙跳战术〃,即绕过日军主要据点并用海、空实力将
其封锁起来,让驻守日军〃枯萎在藤蔓上〃。到1944年夏,美
军接连攻占了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岛和马
里亚纳群岛。8月10日,美军占领被称为日本海上长城心脏
的关岛,从而突破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内防御圈。日本面临
着本土与南方交通线被切断,美国将直接在菲律宾、台湾和
日本本土登陆的危险。7月20日,东条英机内阁被迫辞职,由
小矶国昭出任首相。同日,柏林一间会议室的一枚炸弹险些
结果了希特勒的性命。还是在这一天,罗斯福第四次被提名
竞选美国总统。
经天纬地渡沧桑
峥嵘岁月里频繁而杂芜的总统事务使罗斯福一直处于超
负荷的工作状态。自1943年冬季起,罗斯福的健康状况明显
地每况愈下。身心交瘁的他有时迷糊在办公桌上,有时流露
出不愿过问此事的表情。总统身边的人近几年接二连三地病
倒或去世。白宫笼罩在沉郁的暮气之中。
1941年9月,母亲萨拉在她87岁生日前因肺部血块凝
结而去世。罗斯福一连几个月,时常独自枯坐在空寂的总统
办公室里,无语地抚摸着臂上的黑纱。当被告知母亲至今仍
完好无缺地保留着他婴孩时代的衣物时,他哽咽着把背对向
大家。就在这前后,被罗斯福如父兄般监护着长大成人的霍
尔·罗斯福久病不治而逝,罗斯福夫妇在白宫东大厅为他举
办了葬礼。1943年12月,马文·麦金太尔病逝。次年夏天,
跟随总统多年的利汉德小姐病逝。形容枯槁的霍普金斯像快
要熬干的油灯,住进了医院。1945年初,罗斯福亲密的私人
助理沃森老爹去世,总统时常拿他作幽默取笑或捉弄的对象。
1944年末,齐博迪博士逝世。
德黑兰会议加重了他的衰弱。1944年3月,他患了6个
月的严重支气管炎,然后住进贝塞斯达海军医院。医生发现,
总统的心脏扩大,血压很高,患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症。遵
照医生的嘱咐,罗斯福把吸烟量从每日两包减为一包;同时
减轻了体重。这样就尤显苍老憔悴。
白宫也失却了前几年的欢乐和热闹。长住白宫的黛安娜
·霍普金斯天真活泼,是埃莉诺的〃半个养女〃,现在随后母
住在乔治城霍普金斯的新居;大女儿安娜一家去了西雅图。4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