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下--中国怎么办?中国怎么办 时寒冰-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美元储备而轻实物储备不仅短视而且危险。中国应该转变思路,从储备货币向储备实物尤其是稀有资源(包括黄金)转变。
无论是从自身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未来让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打基础的角度考虑,亦或是从升值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加大稀缺资源尤其是黄金的储备量。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56。7%,德国为37。6%、法国为47。1%、意大利为47。8%、瑞士为38。2%、荷兰46。6%,这也凸显了黄金储备的重要作用。
而中国的年黄金产量已经超过了200吨,2007年达到了270。49吨,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可能达280~300吨。
但是,这些年来我国的黄金储备仍然是600吨(相当于美国的1/14),没有增加,在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仍然是美元。据悉,这里面有一个潜规则,有关部门储备美元等货币,一旦升值,就能获得部门利益,如果储备黄金则不能获得部门利益。这个制度漏洞所造成的中国黄金储备的减少不能不令人痛心。
次贷危机的恶化,使得海外一些资源类企业的市值大幅缩水,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走出去,积极收购或参股矿产资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好储备。倘若再不抓紧时机,趁着次贷危机后全球需求下降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机会,积极储备实体资产,在美元霸权机制下,天赐的良机就可能再次擦肩而过。
中国必须尽快觉醒:以最强烈的紧迫感保护资源(尤其稀缺资源)、储备资源,这是将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最重要保障!
4。5、建立技术人才和知识产品资源
高科技是无形资源,却站在财富之巅。尤其是当某种技术仅为少数甚至某个国家独有的时候,这类资源就显现出珍贵、稀缺的特征,也代表着更强大的购买力。
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储备,与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样,被一些国家置于经济安全的重要位置,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相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以美国为例。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下降到9。1%,原因就在于美国对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的严格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圣明撰文指出: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优势,而劳动密集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则是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如何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那就是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这是多么“美好”的交换啊!8
我们的官员经常十分困惑: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拥有最多高技术产品和专利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最大的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市场,如果能发挥双方的优势,形成互补,一定可以对平衡中美贸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即使在次贷危机已经露出端倪的情况下,美国依然更严格地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2007年6月19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产业安全局发布了三项新规,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与中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管制新规所列产品“黑名单”涉及31个大类和有关技术、软件的20种产品。具体包括飞行器、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光学感应纤维、数组天线、无线接收设备、认证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电力系统合成器、贫化铀、水下摄像机和推进系统、某些复合材料、部分电信设备、空间通信和防空设备等。9
美国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原因有三:
其一,确保其技术领先优势,而这种技术领先优势所支撑起来的强大国力,为其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套取全世界的财富,创造了条件。
其二,防止其他国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军事武器研究方面,威胁到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是美国吸引全球资金涌入并让其有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
其三,牢牢地控制技术发展优势,意在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因技术资源的缺陷而贱卖自然资源换取外汇,从而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颁布限制甚至禁止稀缺资源出口的法规,坐享中国的稀缺自然资源。同时,使得新兴国家由于研发能力弱、技术落后而沦为最廉价的加工车间,既帮助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压力,也使得美国可以用少量的高科技含量高的成品换取大量的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中国需要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因此,我们应该限制稀缺资源的出口,同时加大对高科技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支持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使高校和企业在高科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什么是最大、最重要的美国产业?钢铁业、石油业、化工业还是汽车业?上述哪个产业都不算。知识产业才算是所有产业中首屈一指的。
这段话是评论弗里茨·马克卢普所著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的,该书系统阐述了知识生产的相关理论、重要性和生产过程,美国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跃然纸上。
比如,在高科技研发投入方面,该书写道:“研究费用增长到了可观的程度,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联邦政府支付的。在1930年,用于‘有组织的研究’的费用达到‘居民教学’费用的约8%,1956年达到了44%,1958年几乎达到了50%。”
不仅政府重视对高科技研究的投入,企业同样非常重视。美国的大公司集团早已养成通过同其他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自己的科研工作的习惯,动辄数亿美元的科研投入,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例如,IBM公司2001年的专利特许权收入就将近20亿美元。
而这两点现在都是中国的软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56%,在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11
原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曾经指出:“在政府科研经费投资方面,仅公共卫生研究而言,2001年美国的政府科研投资为240亿美元,而我国为12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160倍。”12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指出: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隐含着巨大隐患。现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大约各占GDP的2。5%和30%,而在美国,它们是5。4%和17%,在韩国,它们分别是3。7%和30%。这样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会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使国家发展必需的人才储备出现供给安全。13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但是许多资金并未用到刀刃上,科研经费浪费严重。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圈钱”工具。为争取科研经费,必须得开展公关活动,这项花费占去科研经费的很大一块。由于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得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争取项目有很多‘潜规则’,要看关系。有关系的,项目设计得不好也能上;没有关系,课题再好,也不容易上”。“一般做项目预算时,需要100万元就报120万元,上浮20%。资金只要拨下来,就能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买车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反正钱是剩不下的”。在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如审核不过关,就不再拨付下一批的资金了。因此,每逢检查时,研究机构一般都要请前来考评的专家吃喝玩乐,每人再送点纪念品,更有甚者直接送“辛苦费”。“评审组”被哄高兴了,审核自然就一路顺风。另外,科研行政部门掌管大量科研经费,资金分配不透明,也引发众多非议。14
必须认识到,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倘若不全力以赴追赶,差距可能越拉越大。“在18世纪时,知识每50年翻一番,现在不到10年就翻一番。”15
面对已经到来的资源为王的时代,中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造出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珍贵的资源体系,唯有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到了该觉醒和有强烈紧迫感的时候了。
4。6、注 释
1。 世界石油当真还够用40年?—科学家警告枯竭将提前来临。 中国日报,2007年6月15日。
2。 日本人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官民共担战略储备。 环球时报(第3版),2004年6月18日。
3。 李中海。 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经济卷)。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 中国需要怎样的矿产资源战略。 中国矿业报,2004年4月14日。
5。 国内钢企蓄力“铁矿石定价权”。 中国矿业报, 2008年4月2日。
6。 外资圈占中国世界级金矿储量巨大令人心跳。 中央电视台,2008年4月11日。
7。 我国稀土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出口价十年下降46%。 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3月30日。
8。 杨圣明。 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1日。
9。 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升级。 科技中国,2007年7月12日。
10。 弗里茨·马克卢普。 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孙耀君,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 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企仅25%有研发机构。 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29日。
12。 徐冠华力陈科研三种“病”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京华时报, 2003年12月5日。
13。 时寒冰。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何连年下降?上海证券报,2006年3月7日。
14。 科研项目成“圈钱”工具浪费黑洞触目惊心。 新华社,2006年5月29日。
15。 同第10条。
第五部分 民富国强 启动内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日本,像谜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其国力增长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解开这个谜团,不仅对我国解决目前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构思长期的发展规划、实现民族复兴亦具有重要价值。
5。1、内需不振的巨大风险
内需萎靡不振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头号障碍。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我国政府开始把启动内需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激活内需。
拉动内需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中国的内需屡拉不动。
2006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1 占GDP的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2 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
率3 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前金融调控需要应对的突出挑战。
这一趋势还在延续。2007年,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高达72%,而同期,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5%,加上政府消费也只占49%。4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较小。
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存在很大的隐患。
投资如果超越或脱离消费需求走在前面,会导致投资规模膨胀,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增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