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之子 >

第668部分

曹魏之子-第668部分

小说: 曹魏之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绸之路打从汉武帝时期被提出来,到现在依然非常繁盛,受益于这条商道的作用,很多帝国都建立了起来,这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贵霜帝国、安息帝国以及罗马帝国,至于后来更加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则要等到四百年后的唐朝了。

    在过去商人们向西贸易,都不是什么大的团体,最多也不过百把人,可是随着大魏的建立,以及向西的政策,所以商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两三千人的规模,这样的商队能被那什么萨珊王朝扣留,足以证明对方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了,恐怕朝廷更加忌讳的是在这条商道上出现了强大的势力,而不是什么石油。

    现在有了借口出兵,那么必然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打算一举将萨珊彻底灭掉,然后在当地扶植新的势力,这种做法已经是朝中的普遍共识,这也是最节约成本的策略,毕竟像西域都护府这样的存在,几乎已经是朝廷政权能够延伸的极限了。

    “此次朝廷打算出兵多少?”袁云又问了一个问题。

    张辽喝了一口酒水,然后答道:“两万之数,其中以工匠居多,战士不过八千。”

    袁云点了点头,道:“安息那块地方多是骑兵,这些骑兵一点也不比乌丸人差,所以机动必然是我军主力,想必这次会携带不少坦克与机车过去吧?”

    张辽点头笑道:“不少,足以应付各种局面,论到武器的话,我们还真的不惧怕任何人,这次我亲自带兵出征安息,另一个原因就是要测试下,坦克参与大规模作战的战略布置,袁侯也知道,咱们周边实在没有什么发动大规模作战的地方了,那些蛮人如今见了我们,根本不用发动战争,只要派个使者过去,就能让对方举起投降,唉。”

    听到张辽叹息,袁云莫名觉得有些滑稽,如今大魏的周边确实太平的过分了,民族同化的政策展开后,谁也没想到会如此神速,足以证明汉民族的文化实在非常吸引人,而这个结果就是周边的异族人,都以能拿到大魏的户籍为荣,甚至为此不惜任何代价,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一场战斗确实非常不易,也难怪像张辽这样的将领要感慨了。

    两人正聊着,伍勇笑眯眯的跑了过来,五步之外就将酒杯高举过顶,然后谄媚道:“袁侯如今真是越活越年轻了,怎么瞧都好似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遥想当年我伍勇正是这个时候认识了袁侯,恍若隔世,恍若隔世啊,哈哈。”

    张辽这时苦笑一声,然后指着伍勇的一身肥肉对袁云说道:“这个家伙别看在咱们这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他在贵霜地头上可是称王称霸,就连贵霜王也要让他几分。”

    袁云看着伍勇一身肥肉,加上早已花白的头发胡须,实在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可以让贵霜帝国大王低头的男人,而看着袁云瞧来的眼神,伍勇很是尴尬的借故开始品酒。

    张辽见袁云疑惑,于是继续解释道:“这个家伙就是有样学样,当年袁侯不就收编了很多老兵作为镖局吗,现在我手下很多退下去的士卒,都被这个奸商给收编了过去,这些老兵很多都是经历过当年平定天下战斗的,虽然年岁大了一些,但是如今作战哪里还是拼什么体力,火器的利用完全讲究的就是经验。

    而伍勇组织这样的老兵竟然达到了万人之数,这么一群杀才在贵霜的地界上,可想而只他们有多么横行霸道……”

    袁云听到火器二字,立刻紧张了起来,眼神冷冰冰的盯住了伍勇,吓得伍勇赶紧丢掉了酒杯,然后抱拳慌乱道:“都是合法的,每把步枪都上了编号,全部是从洛阳的军械库中调用,小的那支私人部队,与其说是小的不如说是朝廷安插给小人的,领队的将领都是朝廷亲派,小的只管贸易,这支武装的事情却干涉不多,袁侯莫要起什么疑心。”

    袁云听伍勇这么解释,才放下心来,要是普通商贾都可以购买火器了,那么这个天下离再次战乱也就不远了,武器的严管,打从曹昂时期就从来没有放松过。

    “不干涉才有鬼了,你伍勇什么德性我还不清楚,那些将领恐怕没少收你的好处吧?”袁云笑眯眯的说完,突然脸色再次转寒,接道:“贿赂这些将领的事情我懒得搭理,但要是我听闻你伍勇敢私下倒卖哪怕一件火器,保证你这些年打下的家业一夜就能被老子填平!”

    伍勇顿时一哆嗦,发誓赌咒了好一阵,才终于把气氛给圆了回来。

    张辽见伍勇的慌张模样,再次苦笑一声,道:“这点袁侯尽管放心,对于火器的管理有专门的人负责,这些人直接有天子执掌,所以绝对不会有私下倒卖武器的事情发生。

    而且这样的一支私人武装也比较符合朝廷的利益,有些局面确实不方便官方出面,这就要靠像伍勇这样的人出马了,而且效果还非常的好,至少贵霜王就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伍勇这时也得意了起来,拍着肥硕的肚皮道:“其实小的也是想给那些退役的老兵一条出路,袁侯也很清楚,咱们的战士都是职业的,一旦退下来就只能靠着朝廷的退休金,现在战事少,获取军功的机会也少,那点退休金能做什么啊,所以这条路一打开,立刻得到了大家伙的欢迎,这完全就是福利啊。”

    袁云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皱眉道:“此事必须形成严谨的制度,可不是这么胡来的,私人武装扩大的同时,必须让朝廷将制度也完善起来,这一点我会让邓艾在朝会上提出。”

    伍勇听袁云如此说,终于深深吐了口气,然后变成了一副放下心来的模样。

    看着伍勇的反应,袁云再次苦笑一声,没好气的说道:“你跑过来挨骂,估计就是担心这支私人军队会闹出什么事来,所以才打算让我出面张罗是吧?”

    伍勇赶紧再次抱拳,笑嘻嘻的点头承认了,然后又是一大通的马屁,只是这次袁云听着却非常受用,因为连伍勇都如此谨慎的看待此事,证明大家现在对于武器的外流都非常警惕,如此短期内自然不会有大的意外发生,后面就只能希望朝廷的相关政策下放了。

    郭嘉的大船很快来到了洛阳码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港,其繁盛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洛阳城内,只看遍布各出的青楼酒店,以及无数来往的各色人等,就足够人们眼花缭乱了。

    傍晚时分逐渐变得暗淡下来后,郭奕一声令下,大船四周立刻点燃了彩灯,使得整艘大船显得五光十色非常的美丽,在洛阳灯火辉煌的码头上也分外抢眼,更别说上面还不断传来各种乐器之声,所以码头上驻足观望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看着如此多的观望者,郭嘉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竟然招来了附近几座青楼的管事,然后就在码头边缘组织起了另一场宴会,参加的人只要能喝,尽管登台品酒,管饱!

    消息一传出,这里立刻成立人流聚集之地,很快这里就变成了人山人海无法插足的地步,尤其附近青楼内的妓子们,干脆把这当做了斗技的表演舞台,使得气氛再次被抄了起来,妓子的歌声,以及各种乐器声,加上观众们的叫好声,整座码头莫名就好似成为了一场偌大的庆典。

    为此曹冲不得不下达命令,调用了码头附近的水军士卒前来,才能配合着码头的官员维持秩序。

    等到天色完全暗淡下去后,最重要的一名客人就不请自来了,那就是如今的天子曹叡,以及一众宫内的宦官,还有一位就是天子的弟弟北海悼王曹蕤。

    天子曹叡本来是在宫中看书,别有用心的官员就突然跑来告状,说是有人私自调动军队,并且在码头处非法聚集人群,意图不轨。

    在听到袁云、郭嘉、诸葛亮、曹冲等人的名字后,曹叡只是呵呵一笑,然后斥退了那名告状的官员,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也出现在了码头之上,并且在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后,显得兴致更加高涨了几分。

    在见到天子曹叡出现后,大船之上的人也更加热情了,只有袁云不怎么高兴,因为答应了家中妻妾,在子时一定会返回,现在看到天子曹叡也被吸引了过来,那么今晚能不能回家就另一回说了。

第八十三章 君君臣臣() 
高坐在主位之上的天子并没有吸引袁云更多的注意,反是坐在天子下手位置的北海悼王曹蕤,让袁云感觉十分好奇,因为这位北海悼王曹蕤似乎充满了敌意,每次看向自己这边都好像充满了不悦。

    既然天子到了大船之上,宴会自然也进入了最高潮,所有的歌舞姬都买了命的在表扬,而在场的诸公的兴趣也更加高涨了起来,所有人都显得异常高兴。

    当歌姬们一曲舞罢,甲板上才稍微安静了一些,大家都选择了沉默,这种时候自然只有天子可以发话,所以曹叡也不客气,举杯与诸人纷纷祝了酒词。

    只是当曹叡刚放下酒杯,就听身边的北海悼王曹蕤有些调侃的对袁云说道:“袁候可知我为何被封了北海王?”

    曹蕤此话一出,全场本来热闹的气氛瞬间陷入了一阵尴尬,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袁云的师姐貂蝉,其实才是北海真正的主导者,而北海悼王曹蕤虽然有很多产业在那边,却只拥有陆上的封地。

    而北海那边最好的产业自然都是跟海有关的,这就导致曹蕤自家的许多生意都要看貂蝉的脸色,作为一个封王,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对袁云充满了敌意。

    袁云听到曹蕤如此询问,只是呵呵一笑,然后起身拱手对天子曹叡说道:“陛下如果有意将北海的海权转移,那就直说好了,何必要演这么一出,明日老臣就飞鸽传书过去,王氏产业全部南迁广州,北海之事全部交由北海悼王打理就是。”

    袁云交代完这句,便再不言语,开始继续端起酒杯浅尝起来,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曹叡闻言一惊,关于北海的海上生意,其实皇家才是大头,只是商贾之事皇室自然不能直接插手,这才委托了袁云来做,现在被北海悼王曹蕤这么一提出,立刻显得好像他曹叡想要独吞那边的利益,这才借题发挥,让北海悼王曹蕤上来打个头阵。

    而袁云的反应更是极端,立刻宣布退出北海,一旦袁氏退出,这牵扯的可就不是皇室与袁氏的利益了,而是很多家都需要蒙受损失,因为如今在船上的诸公,几乎都有参股,这些人必然也与袁云一个想法,那就是皇室想独吞。

    对于天子曹叡来说,北海的收益只是小事,稳固大魏江山才是头等大事,现在船上的诸公哪位不是当今朝廷的中流砥柱,结果北海悼王曹蕤一句话的功夫,就将所有人都得罪了,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而且北海的事情除了生意以外,还有别的用途,那就是压缩现在封王的权利,这在曹昂还在时,就已经定下了规矩,那就是封王只享受封地的利益,而不能进行任何管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进展的十分顺利,要是袁云真的将北海的管辖全部交给了北海悼王曹蕤,那么这个经过长年准备的工作,立刻就会变得荡然无存,这样的损失更加不是天子曹叡想要看见的。

    想完这些,曹叡赶紧对着袁云拱手一礼,这才笑道:“袁候此言差矣,您乃是三朝老臣,北海交给你也是先帝所订,怎么可能说变就变的?”

    袁云对此事似乎真的显得很是淡漠,微微摇了摇头才拱手回道:“老臣如今岁数也大了,虽然得先帝体谅,不用参与朝廷的具体事宜,但亲自打理北海也确实非常消耗精力,今天既然北海悼王曹蕤提出了,证明陛下也有此想法,故老臣才甘心放手。”

    曹叡听袁云如此说,心中再次一惊,因为看着袁云的表情才发现,他是真的不想再管了,要真是如此,那可就是大事情了,不仅会使在座的各位凉心,也会牵扯到很多朝廷的产业。

    “袁候息怒,要是您觉得北海悼王说话唐突,寡人斥责他就是了,所以此事暂且作罢,咱们都不要再提便是。”曹叡再次退了一步,希望袁云也可以让步一些。

    可是在曹叡话音才落之时,袁云已经将揣着的官印放在了托盘上,然后让太监端了过来,这次是真的打算辞官了。

    当太监端着袁云的官印到了曹叡面前后,本来热闹的场面立刻犹如跌进了冰窟之中,场面之冷几乎让所有人都无法呼吸,反观全场只有北海悼王曹蕤一人显得非常得意,因为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仅凭着自己一句话,就让这位满朝敬仰的袁云退让了。

    “皇兄,既然袁候执意要告老还乡,那不如随了他意,我们且同意就是了,如今满朝文武人才辈出,袁候也确实该休息一下了,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