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匹夫的逆袭 >

第104部分

匹夫的逆袭-第104部分

小说: 匹夫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剑锋却没这些人这么肤浅,他看过很多刘汉东的资料,但接触本人还是第一回,从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身上,他看到了很多东西,但最多的还是一股掩饰不住的锐气,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刃般。

    这并不奇怪,刘汉东在部队的表现暂且不提,光是他退伍回到江东以来,死在他手里的人命就一只手数不过来了,古长民、铁渣街杀手中的四个,高速公路追击战中的两个,还有最近的缉毒行动中的一个毒枭,不到一年时间,手里八条人命,这煞气要是不重才叫奇怪。

    杀过人的和没杀过人的就是天壤之别,杀一个人和杀许多人的又是一个巨大的差距,通常一线民警开枪的机会很少,击毙犯罪分子的机会就更少了,公安人员在任务中击毙罪犯后,还要接受心理辅导,在一段时间内会排斥枪械,心理压力过大,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刘汉东这种神经大条,杀人当做喝凉水的家伙,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大量涌现,和平时期出现一两个,不是张君、周克华那样的江洋大盗,就是超级英雄,万一这小子走了邪路,绝对是个大麻烦。

    短短几分钟,宋剑锋心里就闪过许多念头,刘汉东这样不可多得的人才,绝对要好好掌控,人尽其才,给这柄无鞘的宝剑配一个剑鞘。

    饭后,省厅市局领导和防暴集训队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视察在下午就结束了,学员们看着几辆丰田考斯特在警车护卫下离开校园,心中澎湃起来,集训终于结束,他们就要成为真正的警察了。

    市局政治处来人,让这些新警们签了聘用制合同,有劳动合同,有社会保险,有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薪水,还有全套警服和警号,除了没有行政编制,别的看起来和正式警察没有区别。

    合同签订之后,张亚森代表警院,向学员们授予了新的警衔,两道金属折杠,代表实习警官,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聘用民警都佩戴这个,并不会晋升为警员或者警司。

    晚上,是欢送宴会,依然在警院食堂举行,老师同学们都喝大了,流着泪互相说着心里话,据说还有一些男生向本届班花赵良璇表白来着,自然是领到了无情的好人卡。

    刘汉东身为区队长,拎着酒瓶子挨个桌子的转,喝的头晕脑胀,说话舌头转筋,大伙儿也都喝多了,就连常进、隋慕新这样的死对头都开始和刘汉东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喋喋不休的说着以后有事你说话,我一定尽我最大能量之类的酒话。

    张亚森也喝了不少酒,但是千杯不醉,依然保持着冷峻严肃,在同学们眼中,更增几分神秘莫测的感觉。

    第二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广大市民放松休息举家出游的好日子,正是警察们忙碌的时候,这一批结业的防暴特警,连家都没回,直接编入巡特警支队防暴大队,前往人流密集处进行执勤。

    特警们穿着藏青色防刮布的作训服,头戴贝雷帽,脚蹬高筒靴,战术腰带上悬挂着各种武器,两手交叉放在身前,戴着墨镜的眼睛四下警惕的扫视着,希望发现犯罪分子的踪迹。

    事实让他们很失望,警察工作枯燥无味,每天都是相同的事情,遇到几次出警也不过是帮市民解决困难什么的。

    五一小长假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等到了轮休的日子,新特警们封闭集训了三个月,终于熬到回家这一天了。

    刘汉东是穿着警服回到铁渣街的,这是他在近江的家,街上一切照旧,屠记牛肉村生意红火,梅姐的洗头房照样营业,在外面躲了一个冬天的村长花得意和花豹也回来了,一如当年那般嚣张跋扈。

    据说赵玉峰被判了一年劳改,再过半年就能放回来了。

    娜娜南下去了东莞,小丽跳槽到了梅姐店里加盟,浣溪依然在梅姐洗头房里帮忙,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的杂活,在粉红色的霓虹下,在啪啪声中坚持读书,凌子杰偶尔会寄来包裹,都是些学习资料之类有帮助的东西。

    火雷火颖兄妹对刘汉东的归来尤其高兴,向他们这样混社会的不良青年,能认识公安上的朋友,那是值得吹嘘炫耀的事情。

    马凌也很高兴,刘汉东不但当了警察还立功受奖,不出两年肯定混的风生水起,到时候家里反对的压力就会减小许多。

    刘汉东只在铁渣街呆了一个白天,晚上就回到了巡特警支队备勤,这回他把自己的富康也开来了,支队驻地在郊区,交通不便,有车方便些。

    陆续有人来支队要人了,像赵良璇这样有门路的人,是不会在防暴大队呆久的,他们早已联系好了下家,车管所、出入境管理局、指挥中心这种清闲的单位,或者治安大队、交警大队这样有油水的地方,反正都比清水衙门防暴大队强得多。

    也有人来要刘汉东,正是此前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并肩战斗过的缉毒大队长耿直。

    “刘汉东我要了,这盒烟给你。”耿直大大咧咧一坐,将一盒中华烟放在桌子上,推给巡特警支队长石国平。

    石国平瞪起眼睛:“拼命三郎,一盒烟就想换我的人,你假酒喝多了吧?”

第二十六章 再立新功

    黑色特警依维柯警车载着两名“俘虏”前往近江省军区大院,省军区和警备司令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天色已晚,但有值班参谋在,门岗放行,警车开了进去,在值班室双方进行了交接。

    两名灰头土脸的小司机被移交给纠察队,人高马大束着白色武装带的纠察将人接过来,当场戴上手铐,押进禁闭室,等待他们的将是军纪的严惩。

    至于那辆奥迪q7,则被交警暂扣,等军医院领导前去协调解决,估计不捞够面子和好处,这车是不会放走的。

    特警们完成任务,得胜回营,路上一连遇到几辆交警的车,都向他们鸣笛致敬,回到支队驻地,分队长姬扬带着参与行动的几名特警前往大队长办公室。

    大队长笑呵呵的给他们发烟:“干得不赖,给咱们特警长脸了。”

    大家纷纷表示是大队长领导的好。

    大队长很高兴,说你们有什么要求,我尽量满足。

    “放假吧,从集训到现在,还没正式休息过呢。”刘汉东真提出了要求。

    大队长爽朗的大笑:“别的要求我都能答应,放假可不行,警力实在紧张,我都要亲自上街执勤呢,换一个。”

    “那给我们转正吧,弄个三司的肩章带带。”刘汉东嬉皮笑脸,摸走了大队长桌上的一盒烟。

    “那还是谈谈放假的事儿吧。”大队长脾气很好,笑呵呵的,“你们是执勤表是这样的,连续上三天班,然后轮休一天,其实休息还是挺多的嘛。”

    姬扬插嘴道:“大队长,这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啊,真要能做到干三休一,我们也不说啥了,天天值班,天天备勤啊,好歹有点时间就训练,这是把人往死里用啊。”

    大队长说:“你给我诉苦,我又找谁诉苦去,社会上都觉得警察光鲜,威风,谁又知道一线民警压力有多大,就拿我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六一国庆中秋,我就从来没休过,十天半个月住在支队不回家是常事儿,我媳妇说了,你就是把家当旅馆也得隔三差五回来住住啊,我咋办,没话说啊。”

    大家都沉默了。

    “咱们特警忙,基层派出所更忙,加班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出去追逃,三个月不能回来,患各种职业病、慢性病的太多了,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比比皆是,有啥办法,难道辞职不干?偷懒耍滑?总之这一行,苦啊。”

    大队长说完,感慨万千,伸手去拿烟。

    “我的烟呢,谁给我顺走了!”

    大家一哄而散,全跑了。

    特警们住集体宿舍,二十四小时备勤,警报一响,就得像消防队员一样迅速穿上战斗装具,拿起武器,从楼上顺着杆子滑下来,坐着警车奔赴事发地点,如果不是上街执勤的话,就在驻地操场上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说中的休息根本没有,这也不奇怪,姬扬在派出所的时候,因为没结婚,被所长要求住在所里,二十四小时待命。

    这种节奏,让很多人开始后悔,不该来当特警。

    洗漱完毕后,姬扬从兜里摸出一副肩章递给刘汉东:“给你。”

    是一副三级警司的刺绣肩章,一杠一花,比两道折的肩章威风多了,警察们随便佩戴肩章是常事儿,但也有一定潜规则,新来的毛头小子就挂个两毛二,肯定要被猛尅,要是挂警监肩章,那就是失心疯了。

    刘汉东以他的表现,获得了分队长姬扬的认可,给他肩章的意思就是这个。

    “以后分队里你替我管着点。”姬扬说。

    队里一半是集训队出来的,自然听刘汉东的话,这样一来他就分担了姬扬的工作,但也分了一部分权力,姬扬这一点上还是很聪明的,与其争权夺势,不如一起立功,刘汉东是有背景的人,早晚会转正调走,搞好关系山高水长。

    “谢了。”刘汉东将肩章塞进兜里。

    晚上睡觉,宿舍是大通铺,十六个人一间屋,条件比警院差多了,洗手间在走廊尽头,年久失修,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骚臭味,一到夜里,走廊里响彻打鼾的声音,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累了一整天,睡得死沉,打呼噜一个赛一个的响。

    正睡的熟,忽然刺耳的电铃声响起,有任务!

    大家条件反射一般跳起来,胡乱抓起衣服往身上套,一边系裤子一边往外走,拿了钢盔,拎了武器,从楼上顺着不锈钢滑竿溜到楼下,上了已经发动的警车,疾驰而去,在车上再慢慢拉拉链,扣扣子,整理内务。

    原来市内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罪犯潜逃,指挥中心命令全市警察进行布控,巡特警作为机动力量增援各个卡口,刘汉东他们负责的是蕴山方向的出城卡口。

    这里原有一个交警卡口,几名警察带着协警在此拦车检查,但白帽子不佩武器的交警没啥威慑力,战斗力也比较弱,巡特警的加入使局势大为改变,黑色战斗服配微冲,往那里一戳,出城车辆还不乖乖停下接受检查。

    刘汉东遇到了老熟人,蕴山交警大队的吴良海和谭家兴。

    “哟,刘汉东穿上警服了,三级警司,升的够快啊。”谭家兴在刘汉东肩章上弹了弹。

    “我这是戴着玩的,你那才是真的。”刘汉东笑道。

    谭家兴也笑了,摸了摸自己肩膀上的一杠一花,悄声说:“其实我这也是假的,和你一样,聘用制交警。”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互相掏出烟来:“抽烟。”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钟,来往车辆稀少,谭家兴时不时打着哈欠,烟抽个不停,眼皮都快打架了。

    “怎么,没睡觉啊?”刘汉东问。

    “别提了,连续加班三天了,连天加夜的干,没合过眼。”谭家兴又打了一个哈欠。

    远处有车灯闪烁,有一辆长途大客车从市区方向驶来,众人急忙上前,挥动荧光棒示意车辆停下,巡特警上车搜查。

    刘汉东背着79微冲上了车,这一刻他忽然想起去年和马凌通过淮江一桥的时候,也是在客车上机智应对特警的搜查,没想到过了半年,风水轮流转,该自己搜别人了。

    这是一辆外地过境的长途卧铺车,虽说交通部门已经禁止长途卧铺车上路,但实际操作中却是屡禁不止,这种车辆不经过市区,不会停下来拉客,所以杀人犯藏在车上的可能性很低,上车搜查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同时,同事们也在下面检查着行李舱。

    刘汉东用手电照着熟睡中的旅客们,狭窄的铺位上,旅客们昏沉沉的睡着,偶尔有一两个人没入睡,用手遮挡着手电光,露出忌惮和不解的神情,这是旅客正常的表现。

    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吸引了刘汉东的目光,他抱着营养快线的瓶子睡着了,睫毛长长的,皮肤白皙吹弹可破,穿着精致考究的童装和小皮鞋,刘汉东不懂童装品牌,但能看出这种衣服肯定不会便宜。

    男童的家长是个中年妇女,穿的也算干净整洁,但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而且这张脸看起来,慈祥中透着一股狡黠,她在装睡,因为她手中的手机屏幕还亮着,肯定刚才还在打电话或者发信息。

    当然这些都是说服力很差的疑点,刘汉东没有当过刑警,他只是以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做出判断。

    这个妇女,很可能是人贩子。

    下面的同事已经搜查完毕,拍拍车厢:“下面查好了,上面怎么样?”

    刘汉东做了个稍等的手势。

    大家都有些烦躁,大半夜的查车不是好活儿,这辆长途车没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