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大名人 >

第515部分

贞观大名人-第515部分

小说: 贞观大名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陈飞开的图书馆里面不仅仅开设了识字课程,相应地还有算法课程,他更是用【宝箱系统】查询到了许多有关物理化学的知识,编辑成书,放在图书馆内。

    虽然大唐现在还是流行文学,但是他也惊喜的发现,同样有不少人会对这些书感兴趣,抱着物理或者化学书本看的津津有味。相信这样发展下去,工业社会的来临真的不久了。

    陈飞之所以那么在意工业社会的到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一个现代人,知道工业社会的到来对大唐,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现在的欧洲还处于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贫穷时期,农业社会都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大唐却在这个时候“duang”的一下买入工业社会了,你们还怎么和我们玩?找虐嘛?来来来!老子让你一只手!

    前世的中国之所以有那么一段悲情的黑暗历史,正是因为欧洲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而满清政府还固步自封,沉浸在农业大国的美梦里不可自拔。

    实际上呢?连农业大国都是统治者自己幻想出来的!百姓们被剥削的连饭都吃不饱,何谈农业大国?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现在陈飞就是要在大唐国力强盛的时候,将大唐推入工业社会,这样,就不用担心将来欧洲列强的侵略。反过来说,到时候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他们的宝船已经在建造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坐着宝船,沿着海岸线出发,弄的不好还能在欧洲搞几块殖民地,简直美滋滋。

    当然了,在此之前,大唐必须有一个麻烦要解决——西突厥和阿拉伯帝国。

    自从大唐加强了西域的守军以后,阿拉伯帝国发现想要抢劫大唐是越来越困难了,这个邻居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军事实力甚至远超于他。

    在接连碰壁,折损了将士之后,他们也知道了大唐的厉害,深知道两国之间还不宜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因此他们留下一部分军队化作土匪继续小规模的抢劫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另一边,他们与西突厥联手,意图攻占已经衰落的罗马帝国以及其他的小国。

    虽然阿拉伯帝国对大唐边境的袭扰少了,但是陈飞却清楚的知道,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必定会成为今后大唐最头疼的麻烦。

    前世的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与大唐帝国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最后唐军因为遭遇盟友的背叛,腹背受敌,不敌阿拉伯帝国,导致大败,直接丧失了对安西都护府的控制。

    这一世,既然陈飞已经预料了阿拉伯帝国的野心,又怎么会允许他们这么嚣张呢?

    斟酌许久以后,陈飞在前往丝绸之路的商队中安插了探子,意图搞清楚阿拉伯帝国的动向。

    年末的时候,他接到了探子的回报:阿拉伯帝国与西突厥一起忙于西边的战事,国内的青壮几乎都参与到西边的战争中去了。

    收到消息,陈飞立马向李世民禀报。李世民对这则消息也是非常的重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过半的大臣觉得有必要给阿拉伯帝国一点教训,如果能打到他们灭国最好。

    现在国库粮草充足,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事,李世民当即下令,调用关中三万将士,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各两万将士,共七万士兵,向阿拉伯帝国发起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战争,又一次拉开了帷幕!

    (本章完)

第999章 失利() 
    大唐真的太强了!在这个年代,唐朝绝对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他一发怒,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要抖三抖。

    侵扰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帝国军队最先得到大唐要西征的消息。随后,西突厥也受到了消息。

    当远在欧洲发动侵落战争的两国首脑得知消息以后,大唐的军队已经开赴到了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为唐军提供了优良的战马,这一支西征的军队绝大部分由骑兵组成。步兵也都是乘坐马车,因此行军的速度相当的快。在这年代差不多相当于乘坐了高速列车。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得知大唐要西征的时候,连忙从欧洲回撤兵力,因为他们知道唐军的战斗力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西突厥,他们早就领教过唐军的巅峰战斗力——绝对不是安西都护府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可以比较的!如果不赶紧回撤的话,搞得不好他们会被灭国的!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虽然没有西突厥那么惊慌,不过他们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一支拥有七万人的军队绝对不是好惹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大好的进攻趋势,转而回国准备防御大唐的这次进攻。

    贞观二十年春,大唐七万雄兵与西突厥,阿拉伯帝国在三国边境遭遇。

    人数上,大唐不占优势,敌人联合起来的数量足足是唐军的两倍!但是面对两倍于他们的敌军,大唐士兵无所畏惧。

    一场场胜仗让这些士兵心中有一股无敌的信念:大唐,必胜!

    三国军队遭遇,战争一触即发。大唐占据高地,五十门大炮一字排开,首先向敌人发出了怒吼。

    大炮经过几代改良,综合了弗朗机炮的快,红夷大炮的威力,且新一代的大炮全都是“火炮”。顾名思义,就是打出去会爆炸的那一种。

    原来的实心球大炮适合攻城战用,遭遇战反而是个累赘,所以这次战争没有带上。

    阿拉伯军队和西突厥军队还在二里之外就遭遇了大唐猛烈的炮火攻击,最要命的是,这些炮弹居然会爆炸!

    这让两支军队大吃一惊,急忙下令停止进攻,后撤三十里不敢往前。

    唐军也没有急功冒进,敌人的主力没有损失多少,己方人数远少于对方,而且大炮搬动起来又不那么容易,如果半路遭遇到敌人的偷袭,很有可能损失惨重,因此唐军见到敌人后撤并未理会,只是管自己安营扎寨,稳固坚守这片高地。

    这让两国联军很是蛋疼,有种无计可施的挫败感。

    不过战争在僵持的第三天出现了转机!第三天开始,边境忽然刮起了西北风!而大唐所在的营地,正好在下风口!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所在的地方多荒漠,尤其是春季,更是大风刮起风沙的时候,唐军无疑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难题,风沙吹的他们睁不开眼睛,根本看不清敌人方向的动静。这种天气,敌人有很大的可能顺着风沙摸上来偷袭,对唐军非常不利。

    唐军西征的主将依旧是李勣,李世民屡次对李勣委以重任也不是没有道理。要论打仗最稳打稳扎的,非李勣莫属,当他发现天气异常的时候,当即就下令撤军,并且提前转移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免得落入敌人的手里。

    就在风沙刮起来以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联军十四万大军就在风沙的掩护下杀到了唐军的营地。

    好在唐军早已经后撤,他们扑了个空,钻了个空营。两国联军的将领气的大骂不已。

    因为风沙一吹,吹掉了唐军后撤的痕迹,他们无法精确追寻,只好分散兵力,往多个方向追寻。

    一个时辰以后,东南部的某个部队回报,他们发现了唐军的踪迹。联军将领看到现在风沙并未停止,趁热打铁,收拢部队,朝着发现的踪迹一路追寻下去。

    中午时分,两军在风沙中遭遇。唐军仓促迎敌,阵型未成,就被十四万联军从三个方向切入分割,顿时乱了阵脚,吃了一个大亏。

    且风沙吹眼睛,看不清敌人,根本没法应战。

    关键时候,李勣充分发挥了他名将的水准,即使遭遇如此不利的情况,他依旧沉着冷静,指挥军队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顺利摆脱敌人。

    幸运的是,在最开始遭遇风沙撤退的时候,李勣让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从另一个方向后撤,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如果这批武器落在敌人手里的话,根本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没有被他们发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战后清点,唐军遭遇偷袭,损失了近万余士兵,实力大损,且士气大跌。

    一向无敌的唐军,第一次在战场上遭遇这么大的失利!

    如此大的损失,不可不上报,可以想象,战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李世民会有多么的生气!

    唐军遭此战败,足足往后退了百余里,都快退回到了自己的边境才停下。联军看已经到了唐朝边境,也没有冒然进攻,而且这个时候风沙明显小了许多,有要停止的迹象,没了风沙助力,他们也不敢随意进攻唐军。

    虽然侥幸赢了唐军一次,但这是占了风沙的便宜,下一次呢?还会这么好运嘛?

    李勣整顿了军队以后,没有着急发起反攻,因为这个时候军队的士气低下,且伤兵没有安置,不宜冒动。于是两军又一次对峙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联军针对唐军大炮的特点,研发了一套专门对付他们的战术——分散士兵之间的间隔,以扇子形向唐军发起进攻。

    唐军的大炮,霹雳火,地雷等武器,在面对敌人密集冲锋的时候固然非常有用,但是敌人一旦分散开来,这些武器的威力就被大大削弱,根本起不到阻挡敌军的作用。

    李勣知晓火器的威力被敌人识破,只得重新调整军队,以阵法御敌。

    短兵,战阵一瞬间残酷了起来。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敌人的,战友的,甚至自己的!

    战争像是一台绞肉机,疯狂的收割双方的人命!

    唐军的火器虽然威力大减,但是他们的盔甲,刀剑依旧是这个时间上最先进的。凭借他们精良的武器,卓越的战阵配合,硬是扛下了两倍多余他们的敌人。

    半个月后,双方因为粮用竭,很有默契的双双撤军。事后统计,这一战死去的士兵,合计起来足足高达八万!交战的双方血流成河,荒漠都被染成了红色,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有朋友说帽子最近出现的错别字比较多,嗯,这个是我的态度问题,必须检讨下,再次赔个不是!

    (本章完)

第1000章 文武双映() 
    与阿拉伯,西突厥的战争结束了。这一仗,唐军死伤了三万多人,几乎死伤过半。而且这场战争,是这些年以来,唐朝对外战争唯一一次没有取得胜利,损失最惨痛的一次!

    战报传回长安的时候,满潮哗然,甚至有不少人要治李勣的罪,认为他指挥不当,造成如此惨痛失败。

    幸好李世民不是不明事理的昏君,他知晓此次西征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遇到了恶劣天气,且火器没有发挥作用。己方以少战多,自然是吃了一个大亏,能以六万的人马硬拼敌人十四万,还能以少击多,反杀敌人四万多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绩!英雄应当被人尊重!不应该被诋毁。

    如果让那些只会在朝堂上打嘴炮的大臣经历这样的战争,恐怕他们会直接吓尿!

    虽然这次西征损失惨重,但是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阿拉伯和西突厥元气大伤,且认识到了唐军恐怖的战斗力,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到大唐边境袭扰,丝绸之路上的抢掠事件大大减少。

    四万多人马的死伤,对于阿拉伯和西突厥来说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了。何况他们的西边,欧洲一些受到他们压迫的小国家还有罗马帝国趁虚而入,开启反击战,把他们侵占来的土地又重新抢了回去。

    为此,两国联军忙的不可开交,又要担心防备东边的大唐,又要平复西边的小国,有点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当然,这对大唐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消息,他们平常只需要排除安西都护府的士兵在边境活着丝绸之路上巡逻,操练,就可以让两个邻国紧张兮兮,生怕大唐什么时候又冒出一支几万人的大部队来攻打他们。

    战争过后,三国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期,并非是李世民不想攻打两个麻烦的邻居,而是距离太远,出征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况且霹雳火等火器对马背上的民族作用确实有限,敌人已经发现了己方的弱点,并且做出了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上次就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伤亡如此惨重,如果没有好好准备又冒然进攻,可能只会徒增伤悲。

    李世民不是冲动的昏君,他不会像前朝的隋炀帝一样,一次打不动就毫无理智的发动第二次战阵,那样只会让现在好不容易强大起来的国家迅速垮掉。因此,他需要忍耐!

    战争,绝非只争一时之高低,而是要论生死之胜负!现在的忍耐,不过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进攻!

    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同时也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他看到了大唐正在朝着一个自己无法想象的巅峰迈进,他不能因为自己一时怒火,断送大唐盛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