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天下士子一般,陆清远也曾雄心壮志,也曾意气张扬。他年少成名,素有“才子”之称,十五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四岁高中进士……可以说,在科举之路上,他走得很是顺利,不生波折。
按照如斯剧本,金榜题名后便是赴任当官,以二甲进士的功名,起步便该是一县之尊,七品品阶。
在雍州,陆家属于官宦富贵之家,祖上多人为官,最显赫时,甚至出了位吏部尚书,非常了得。只是近两三代家族气数有所低落,陆清远之父,也就是陆景时运不济,考不得进士,只考了个举人,导致一直无官可任。不过他并未就此颓废,而是转移目标,出钱出力,在雍州文坛上颇为活跃,诗词著身,因此养得深厚的人脉名望。
这些,对于家族具备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等到陆清远头角峥嵘时,积攒下来的人脉名望便能大派用场——
果不其然,陆清远高中,衣锦还乡,家族宴席十天十夜,灯火辉煌,千人恭贺,何等风光!
他骑马插花,踌躇满志,已经做好做官的准备。
如果没有战事发生的话!
蛮军入境,如同一柄重锤敲打在一块原本光洁平滑的镜面之上。
而那镜面,曾经照耀着无数人的荣华富贵,映射着无数人的美好愿望。在其中,当然也包括着陆清远的。
但是锤击镜碎,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破烂,不复存在。
雍州沦陷。
陆家举家逃亡,陆景不愿离开雍州,最后选择躲进崂山中,在梅花谷隐姓埋名,低调过日子。
在最风光的时候跌落尘埃,陆清远大受打击,最要命的是他很清楚地意识到,经此一场浩劫,这天下要变了,秩序、名分、信奉……诸如种种,都可能翻天覆地,变得难以接受,难以适应。
而在逃亡过程中,陆清远更是亲眼目睹到无数惨烈情景,鲜血淋漓,哀嚎缭绕,不绝于耳。曾经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如何敢想象这一切?大受刺激之下,他开始迷失,开始颓废,每天饮酒求醉,寻欢作乐,过得一日是一日。
见状,身为父亲的陆景又是愤怒又是无奈,劝了说了,骂了打了,始终无法让陆清远振作起来。
用儿子的话说:“适逢乱世,朝不保夕,何去何从?”
陆景竟无言以对。
雍州动乱,本来还期望朝廷大军出动,镇压反叛。不想日盼夜盼,望眼欲穿,始终不见王朝旗帜。后来听闻镇国大将军李恒威统领三十万大军,众人无不精神大振,以为雍州平复有望,孰料这支大军根本没有进发雍州的意思,而是集结在中州边境,只求守住边境。
根据消息,石破军的大军也已汇集得差不多,相信不用太久,就会发动攻击,攻打中州。
在大战之前,其实已经陆续发生了多场局面战事,皆以蛮军大胜、联军溃败告终。
时势极其不利!
一旦这支勤王大军全线失败,中州便将失守,门户大开之下,京城岌岌可危。
王朝危矣!
当那时,天下何去何从?
陆景也不知道。
他不为官,但时常关心天下事。也知道蛮军残暴,难成大业。问题是牵一发动全身,别的封疆大吏皆蠢蠢欲动,特别是扬州元文昌,早有虎狼之心,起事只在旦夕。恐怕就等石破军与李恒威的这一战,再伺机而动。
相比天下事,陆景更关心自家儿子的状况,实在不忍见到陆清远一蹶不振,虚度光阴。
不过现在的时局,他能帮陆清远做什么呢?
一筹莫展之际,陈三郎来了。
陆景立刻意识到这将是拯救儿子的大好机会,是以马上吩咐下人找陆清远来。而他则放低姿态,热心招待陈三郎。
虽然还不清楚陈三郎到来具体是个什么打算,但请人出山这一个主题是跑不掉的了,因此希望陆清远能拿出正常表现来,出去做事。
陆清远与陈三郎同科,这便是情分。而陈三郎以外来人的身份迅速取代苏镇宏,占了崂山府,本事尽显无遗。依照朝廷目前对雍州的方式,只要陈三郎一封奏章上去,便会被封为崂山知府,算是打开了一番局面。要是陆清远跟随于他,自然便有事做,不管能做什么职位,总比天天窝在梅花谷里醉生梦死的好。
这正是陆景目前的打算。
然而当看到满身酒气的儿子时,他便气不打一处来,只是碍于在陈三郎面前,不好发作。心里暗恨去叫人的那下人没有理会到自家意思,好歹先让少爷去梳洗一番,装束一新再来。现在这不修边幅,醉眼朦胧的样子,如何见得人?陈三郎是来请人做事不假,可也得有要求,不可能什么人都入得眼。
烦闷不已。
陈三郎打量陆清远,面目依稀,却与在京城之际相差了许多,因而一照面都认不出来。
当初在鱼水园的陆清远,谈笑风生,精神饱满。现一看,浑身酒气扑鼻,胡须渣子,面色略显苍白,一看便知酒色过度的模样,看起来不像二十多的人,倒像三十多了。
陈三郎微一沉吟,想通了其中关窍,有些明白过来。
雍州破碎,雍州士子多半逃亡,不乏落难而死者。如此境况,与太平时代简直天上地下,遭逢这等变故,精神苦闷,无从寄托,可想而知。其中有些人直接为国殉难,与城同亡;有些疯疯癫癫,失了心志;最多的,还是像陆清远这般天天饮酒,麻醉己身,聊以度日。
却说陆清远见着陈三郎,见到这位状元郎,当日骑马游长安时,其有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意气风发,笑傲同科。
而今再见,依然衣衫磊落,眉目挺秀,一双眸子,光**人。
比起己身,陆清远莫名有一种自惭形秽的心思翻腾而起,不可抑制,他猛地低头转身,步伐踉跄地奔跑了出去。
陆景一怔,叫道:“清远,你站住!”
陆清远却恍若未闻,很快走掉。
陈三郎一摆手,道:“伯父,我去看看他。”
说着,也起身出门了。
陆景狠狠一跺脚,闷闷不已。
第三百六十四章:天下不平,崂山不安()
(久不敢看书评区,今日一观,见到月哥老书友的发言,竟无言以对。南朝有愧呀!)
阳光普照,雾气早散,在草叶上的露珠也已挥发掉,不复存在。梅花谷中,间或有鸡犬叫声,此地汇聚人口,看上去,倒和山村相差无几。只是谷中住的多是读书人,有书香门第,因而随处可见都是手握书卷的形象,更有幼童琅琅的读书声传来,听着让人觉得舒服。
陆清远低头疾走,径直往谷外奔去,有旁人见到,觉得奇怪,出声呼唤,他都置若罔闻,只顾走,走得急了,踩到块石头,还差点摔倒在地。
一直来到一条溪流边上,他才停住脚步。长时间的饮酒欢愉,他身子并不好,奔了这一阵,只感到筋疲力尽,一屁股坐在河边上,神色呆呆地望着潺潺而流的溪水。
水流清澈,并不急,发出细细的流动声。
陆清远仿佛痴了,满脸落寞。
“此谷山清水秀,怪不得清远兄长居于此!”
陈三郎悠然的声音传来。
陆清远冷然道:“状元郎是在讥讽陆某吗?”
陈三郎呵呵一笑,他为人做事,一向懒得造作,记得以前不过区区秀才身份,就敢在泾县诗社拂袖而去,不肯卖那互相吹捧的臭脚面子,现在面对陆清远,自也不会兜兜转转,说那些无用套话:“今日我所见的陆清远,与往昔真得不可相提并论。”
陆清远猛地跳起来,圆睁双目:“你知道什么?你懂什么?岂能如此羞辱于我?”
陈三郎望着他,冷笑:“我知道你枉读圣贤书,白白在此蹉跎岁月,不知所谓。”
“你!”
陆清远气急,举手想要动手。但他毕竟是个斯文人,哪里下得了手?最后又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目光茫然。
过了一会,竟哽咽有声,喃喃道:“如今时局,我能做什么,我什么都不能做呀!”
哭声无助,一如孩童。
陈三郎皱了皱眉,缓缓道:“一人正身,百人正城,万人正国,千万人正,谓之浩然。你不做,他不做,天下皆废。做与不做,只在一念之间,你好之为之吧。”
说罢,迈步离去。
说实话,他与陆清远并无多少情谊。当初在鱼水园,以文会友交锋过一次,随即再无交集。眼下只是见不过眼,才多说了话。至于陆清远听不听,就是他的事了。
……
陆家屋舍中,汇集着不少人,一个个头戴纱帽,衣装整齐,很是严肃的样子。
这些人,都是谷中书香门第的家长人物,平时在雍州有头有脸,俱有富贵。其中几位,还都做过官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退了下来。不过现在他们都举家搬迁进了梅花谷中,避世隐居。
这些人物听闻陈三郎到访,赶紧都聚过来,商议讨论。
他们都算是老江湖,对于陈三郎的来意有所揣测,八九不离十。崂山府革新除旧,大刀阔斧实行新政,诸种消息早有传递回来,引得众人热议。梅花社虽然隐在崂山中,可也有耳目在外面,负责打探收集信息,绝非完全闭塞的离群索居。
府城缺人的事,也是明摆着的。
这不,陈三郎一来,诸人便早有计较。但对于是否出山的事,社内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说着说着,还吵了起来。
“陆兄,你决意让清远跟随陈道远了吗?”
一个年近花甲,面色依旧红润的老者问道。
陆景点头:“不错,清远正青春鼎盛,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他再待在谷内浑浑噩噩过日子。”
老者大声道:“陆兄大谬,清远若出山,必将大难临头,性命难保。”
陆景一听,很不高兴。对方这么说,岂不是咒自家儿子嘛:“何兄说这等言语,未免耸人听闻。”
那何兄振振有词:“我问陆兄,今雍州形势如何?”
陆景回答:“支离破碎,难求安宁。”
何兄又问:“那么崂山府呢?”
“先前为苏镇宏所占,其人不懂民生,不施仁政,表面为官,实则为寇。但现在好了,陈道远入主,分田分地,深得人心。”
闻言,何兄摇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看这州域形势,兵荒马乱,杀戮不断。看那邻近的怀山府,半年光阴,就换了五个统管,往往屁股还没有坐暖,不是被下面人给反了,就是被别的人给杀了,死于非命。由此可见,当今之势,以乱为主,崂山也不可能例外。”
陆景疑问:“你究竟要说什么?”
何兄干咳一声:“我的意思是说,现在陈道远能够将苏镇宏取而代之,过不多久,或又有人会把陈道远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悄无人声。
诸人心中明悟,都觉得释然。
是呀,自从战事起,这时势就变得完全没有准谱了,什么都在不停变换,粮食价格天天变、人心人情天天变、那雄伟城墙上的旗帜,也在天天变。今天姓吴,明天姓黄,到了后天,又变成王了……
用句适合的话来形容,便叫做“城头变幻大王旗”。
整个雍州都是如此趋势,崂山岂能豁免?
当崂山生变,陈道远被驱逐,甚至被杀,换了别的人入主,那么陈道远所推行的一切,又能留存几分?
人亡政息,至理名言。
换句话说,当陈道远失势,跟随他的人,又能留存几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指的是整个朝野,也包括了任何的地方团体。而通过暴力争夺的权柄,从来都是血流成河,见不得半点温存。
陆景手足都感到有些冰凉,他很明白对方言之所指。陆清远留在崂山,即使日子过得窝囊,但起码性命无碍。可要是跟随陈三郎出去了,便再无法回头,到时候遭逢动乱,就是死路一条。
满堂无声之际,忽闻一人咳嗽,诸人望去,正看见陈三郎立在门口处。众人不禁吃惊,不知他站在那儿多久了,听到了什么去。
陈三郎神情平淡,目光如水,也不进来,一会之后,开口说了句:“雍州既不太平,崂山安得太平否?”
说完,转身离开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状元看牛,进士种田()
(又看到一则百万字飞翔的评论,南朝抱歉,顺利的话,三月就该破百万了哈!)
陈三郎并没有离开梅花谷,他当然不会两手空空就此离开。
梅花谷的情况有些特殊,并非寻常的隐士那么简单,而是依附梅花社,形成了一个整体,如同机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