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斩邪 >

第208部分

斩邪-第208部分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草齐为人豪迈,性子慷慨,有着一手好刀法,重操旧业,杀猪为生。慢慢地,不知吃了多少苦后,重新发迹起来,成为一方富户人家。

    然后蛮军入境,江草齐揭竿而起,聚拢了不少人奋起抵抗……再后来,他与苏镇宏合作,当蛮军过境而去,便占了崂山府区域。

    苏镇宏论功行赏,把分界县分配给了江草齐。

    这些事情经历,从头说来的话足有一匹布长,这里就不赘述了。

    直到陈三郎入主府城,通过手下情报知晓下面县城各大统领的名字,当看到“江草齐”时,不禁心一动,当即再派心腹去摸底,很快就确定了身份,两人开始秘密联络,最终定下这么一条计谋。

    联兵丢盔弃甲,溃败而去,降者上千,再加上江草齐手下部众,现在陈三郎的兵力已经足以傲视整个崂山府。

    不用多久,他与江草齐率部进城,开始收拾造反的几大家族势力。

    消息提前便传进了城,花老爷等闻讯呆若木鸡,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事情竟会演变至斯。惶惶如丧家之犬,赶紧溜回家中收拾细软财富,要从别的城门逃跑。

    只是那些城门都有兵丁把守,虽然不多,但每个城门都有一两百人。这些兵丁大都是老兵,原先归属苏镇宏的,对于陈三郎并不如何心服,但也不敢明面反对。

    总而言之,就怀着墙头草的心态,如果陈三郎败了,他们立刻便会大开城门,站到县城联兵的队伍中去;可如果陈三郎胜了,嘿,那当然是坚决拥护,打倒一切造反者了。

    现在,很明显,陈三郎大获全胜。

    这些兵丁看见几大家族想要逃走,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而是非常同仇敌忾地狙杀起来。痛打落水狗,说不定还能捞点功勋,升官发财。别的不说,光是几大家族携带的细软金银,都让人看着眼红。

    只要把他们杀了,东西便都是自己的了。

    怀着如此心思的不仅这些老油条兵丁,还有无数老百姓。平常时候,老百姓们饱受几大家族欺凌压榨,被逼得都没有活路了。现在对方落难失势,众人哪里肯放过报仇雪恨的机会?

    也不知是哪个先带的头,哗啦一下,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门,青壮门嗷嗷叫着,手中把持各种各样的事物。有的是锄头、有的是菜刀、有的是木棍、有的,甚至只是扫把……

    诸如此类,稀奇古怪,反正能拿得上手便行。

    人数多了,浩浩荡荡,声势惊人得很。

    那些家族人员个个都无心恋战,只顾着逃命,哪里敢抵挡?如过街老鼠般,见路就走。到了紧要时候,连自家老爷,公子小姐都顾不上了。

    生死关头,忠心有几?

    很快,那些养尊处优的老爷们便发现自家老小成了无助的弃儿,然后被人群一拥而上,五花大绑抓了起来,串成一串,被押解送到府衙去。

    这些运气还算好的,运气不好的已经被人当街活活打死了。

    譬如那位已经倒霉过一次的花太岁公子!

    他祸害街坊无数,今朝报应上门,被拳头脚踢,打得不成人样,当场一命呜呼!

    百姓的情绪需要宣泄,可当宣泄完全没有引导的话,往往会酿成大暴乱,一发不可收拾。

    对此,陈三郎早有预备,而周分曹也立刻派遣兵甲出来负责维持秩序,又叫人敲锣打鼓,宣传政策。

    这时候,提前公榜告示,发出分田措施的好处便凸现出来了。百姓们先入为主,认定跟着陈三郎有饭吃,心底里早种下了依附的种子。听到是陈三郎的号令,大都选择了平静下来。

    至于一些趁乱打劫,想浑水摸鱼的地痞流氓,一旦被巡逻队发现,当即拿下,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这等工夫,先前许珺已经做过不少了。再度上阵,游刃有余。

    于是乎,打扫战场,缉捕余孽,抄家清点……一系列的工作都在同时进行着。

    早上开始在府衙避难的班底们,担惊受怕了许久,此刻欢呼雀跃,撸起袖子开干。

    几大家族,刮地三层,不知积累了多少金银财宝,以及无数粮食物资,除却一部分在战乱中被遗失的,剩下的都被井井有序地装载上车,一辆辆地运送到府衙,全部充公。

    陈三郎太需要这些资源了。

    负责入账记录的周何之、华叔两人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时辰,眼皮子都快睁不开了,累得随时都会趴下。但他们的心情却都是愉悦而鼓舞的,每当新记下一笔账,便像打了一次鸡血般兴奋。

    府衙的牢狱,原先的犯人基本都被放出来了,牢房空空如也。可现在,一个个新的囚犯垂头丧气地被押了过来,被关进牢中,挤得满满当当。

    诸种事务,一直弄到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这才告一段落。

    今晚府衙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早有女眷杀猪宰羊,筹备了盛宴,要好好庆贺一番。

    人们是如此忙碌,如此高兴,甚至于别的事情都懒得理会了。

    是夜,苏镇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斩首示众,恩威并施() 
苏镇宏的死,并未掀起多少波澜。自从府衙夜宴,他一病不起,整个府衙内外便被陈三郎控制住了。苏镇宏活着最大的意义,便是名份上的作用。他早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能撑到现在,还是逍遥富道给其施了一符,才能苟延残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二天,朝廷钦差终于来到,带来了封赏圣旨。只可惜,接圣旨的那个人已经入土为安。

    这钦差顿时有些傻眼,不过在雍州,类似的情况并非这一例。时局战乱,秩序全无,统治更迭非常频繁。

    陈三郎另拟了一封奏折,然后赏了钦差一笔不菲的银子,这钦差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他只希望下次再到崂山府的时候,坐镇府衙的人还是陈三郎,不要再换人了。否则的话,光是跑来跑去,便能把人折腾死。

    路上,并不太平。这钦差还是从扬州地域绕过来的,因为雍州中州之间早已被蛮军封锁,觅不到路径。

    换了太平时候,钦差乃是极为吃香的差事。但眼下嘛,还是待在京城里好。

    在奏折中,陈三郎慷慨陈词,并把在泾县发生的事陈述了出来,最后当然免不了要官位名分。至于朝廷如何决断,是站在他这边,还是偏往元文昌那边,那就是朝野的事了。

    相信此事,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很可能会引起朝野一片激烈博弈争吵。

    朝野太远,暂时无法顾及,陈三郎还是先着眼崂山府更为实在。

    一战建功克敌,彻底把崂山府把持,不过余孽仍存。城内残余有家族势力,城外,也有两个县的统领逃脱了去,率领败军逃回了归属县城内……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陈三郎雷厉风行,当即封江草齐为征讨将军,点兵甲两千出城,扫荡府城管辖内区域所有的反对势力。

    两千兵甲,装备精良,足以对付。

    倒是陈王氏对江草齐的出城有些介怀,好不容易家人团聚,又得出去打仗了。昨晚之际,当与女儿女婿重逢,妇人喜出望外,忍不住老泪纵横。想当年女儿一家遭受横祸,几乎家破人亡,没想到此,陈王氏便不禁心如刀割。要不是后来陈三郎争气,三元及第,给予她许多慰藉,只怕她都要郁郁而终了。

    昨夜,陈王氏与女儿促膝长谈,说了一宿。言谈之中,不无怨怪,说过了这么久,怎么不来封书信。

    陈二妹解释起来,最初的时候,他们逃到雍州,人生地不熟,吃了许多苦难,又怕写信回去会连累弟弟……后来安顿下来了,有所发展,又听说陈三郎高中的喜讯,本想着要返乡的。但这时候她怀了身子,行动不便,便又耽搁住,三番几次想写信,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浅……

    再后来,战事爆发了。

    听着诸多坎坷遭遇,陈王氏又是一番泪水涟连。陈二妹怕母亲哭多了伤身子,赶紧与陈三郎一道,劝母亲回屋安歇了去。

    家人团聚,总是夹杂着几分伤感,几分喜悦。

    终归来说,都是天大喜事。

    暂且把家事放到一边,陈三郎让江草齐出城镇压,城内的处理则交给了张博。

    张博此人,沉静坚毅,颇有几分大将风范。他在崂山府素有威望,负责内城肃查事务很得人心。其与几大家族本来就有着不同戴天的仇,做起事来,自然不会有情面。

    这一日,陈三郎在府衙升堂开审,满城轰动。

    审讯的犯人以几大家族的首脑为主,诉讼人便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只要有冤情,有控诉,都能上堂来说。

    一天下来,走马灯笼,几大家族的罪行简直馨竹难书,难以言表。

    审讯完毕,陈三郎毫不客气,直接判了斩立决。

    这一场,共斩首八十九人,满城百姓,既感到欢喜鼓舞,又觉得内心战栗。

    所谓恩威并施,不外如是。

    几大家族的财物地产,全部充公,归府衙所有。经过连夜点算,大概有金银近百万两、田地三万余亩、粮食不计其数……

    一个个数字,都足以令人咋舌。由此可知在他们统治府城的时期内,搜刮是何等酷烈。

    反观满城百姓,面黄肌瘦,饿殍遍野。

    为了缓解饥荒,陈三郎又下了一道政令,开放粮仓,每人可领取粮食一斗。

    此令一出,真是满城沸腾,人人欢呼雀跃,对陈三郎感恩载德。不少人家,甚至都在家里树立起了陈三郎的长生牌,日夜叩拜上香。

    紧接着是开田令的真正实施推行,只要是无主荒田,谁都可以去开垦,并根据人口划定最大限量。不过与此同时还限定,在开垦荒田的过程中,以先开先得为第一原则,不许哄抢争夺,若有违反者,剥夺开田权利。

    如此一来,人们哪里还敢动手脚,都老老实实的找田开垦。

    其实也不用争,因为兵荒马乱许久,田地不知荒废多少。加上人口锐减,每户人家都能得到足够的田地。

    说实话,百姓们现在的耕种热情都不算高的,拿了田,迟迟不耕种。皆因众人依然心存疑虑,害怕等种好了田,一不小心,陈三郎又被哪个给打败了,取而代之。那么政令自然又会产生变化,届时,辛辛苦苦,又将是白忙活一场。

    这样的事,谁愿意干?

    毕竟种田不是快捷的事,春种秋收,必须有一段不短的过程。这也是一旦发生战乱,弃耕便大规模出现的一大根源。

    有见及此,陈三郎三令五申,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来鼓动吸引百姓走进田野,动手开荒。

    例如:第一批耕种者,有免费种子领取,有免费耕具拿,还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使牛马劳力……

    又比如,积极耕种者,府城还有奖励发放,金银米粮,数额不菲。

    当几户被评为“先进人家”的人真得领到了各种物资,被衙役敲锣打鼓大肆宣传时,所有的人都眼红心热了,争先恐后地跑出家门,冲向田野。

    崂山府,这一座本来已经快要锈死的老城,变得热火朝天,生机勃勃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余勇追寇,人才难得() 
对外实施分田制,对内奖励自然不能寒酸。从泾县跟随而来的庄兵,以及各类工匠等,每一口人,每一家子,都获得丰厚的奖赏。

    这些奖赏主要来自没收的家族房屋,田产等。

    领到奖赏后,诸人无不兴高采烈,笑逐颜开。以前在泾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虽然衣食无忧,但身份上多少显得低微。现在好了,一个个发迹起来,有了自己的大屋子,有了几亩,甚至几十亩的田地,堪比乡绅阶层。

    不错,陈三郎此举便是要制造出一批完全属于自己阵营的乡绅阶层来。这样,才能彻底掌握整个崂山府。

    所谓奖罚分明,这些人忠心耿耿,背井离乡地跟随自己奔赴雍州,期间经历许多劫难,出生入死,现在拿下了崂山府,不给于相对应奖赏的话,岂不是寒了众人的心?

    纵然如苏镇宏之流,也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他个人实力不够,驾驭不来罢了。

    陈三郎论功行赏,同时也在构思府衙的分工制度,只要酝酿成熟了,便会正式实行。他深深地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心善变,但当制度长存,便能形成巨大的约束,从而使得整套班子能够井然有序地运作下来。

    任何有团体存在的地方,都得有制度存在,否则便会乱成一团糟,甚至覆灭。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今天已经是大战后的第三天了,残余的旧家族势力基本被肃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