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25部分

602-类证治裁-第25部分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胆热乘脾者,宜导痰泄热,则土郁舒。加味温胆汤去熟地,加丹皮、山栀、桑叶、生枣仁。食已吐酸,肝逆 
犯胃者,宜降火泄浊,则木郁达。戊己丸加茯苓、山栀。胁痞者,黄连泻心汤。其饮食减少,有脾胃虚热,安 
胃饮;有中气虚寒,养中煎;有中寒虚痞,治中汤;有思虑伤脾,归脾汤;有脾湿水泻,加味平胃散,或胃苓 
汤;有胃气痛逆,调气平胃汤。不能食而瘦,多脾虚,宜山药、茯苓、白术、炙草、当归、白芍、人参、 
鸡内金、砂仁、陈皮、莲子、黄米屑调服。善食而瘦,多胃火,泻黄散,或用太清饮去木通,加生地、白芍。 
一切食滞成积,消食丸。凡旦昼阳盛,谷气易消,食可饱;暮则阴盛,谷气难化,食宜少。夏暑秋凉,晚餐 
尤宜简泊,则脾不困胃不滞矣。 

卷之三饮食症论治
附方
属性:〔补中〕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消痰〕x和胃二陈汤x 夏 陈 苓 草 炮姜 砂仁 枣 
〔消导〕x大和中饮x 楂 朴 枳 夏 陈 干姜 泽泻 木 
香麦芽 砂仁 
〔温中〕x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去寒〕x温胃饮x 白蔻 人参 泽泻 益智 砂仁 浓朴 甘草 干姜 姜黄 黄 陈皮 
〔开郁〕x神香散x 丁香 蔻仁 
〔酒伤〕x葛花解酲汤x 见一卷湿。 
〔补阳〕x四维散x 人参(四两) 附子 炮姜(各二钱) 乌梅(五分) 炙草(一钱) 水拌蒸,烘干 
再研,每服二钱。 
〔肾阳〕x二神汤x 故纸 肉蔻 枣肉 姜汁 加吴萸、五味,名四神汤。 
〔温中〕x八味理中丸x 理中加茯苓 麦芽 神曲 砂仁 
〔痞满〕x枳实消痞丸x 枳实 黄连(各五钱) 浓朴(四钱) 苓 术 姜 草 夏 麦芽(各二钱) 
〔痞热〕x生姜泻心汤x 芩 连 参 草 夏 干姜 生姜 大枣 
〔补脾〕x异功散x 见一卷中风。 
〔导滞〕x小承气汤x 见一卷温。 
〔升阳〕x举元煎x 参 (各三钱) 术 草(各一钱) 升麻(五分) 姜枣 水煎。 
〔胆热〕x温胆汤x 见一卷温。加 人参 远志 枣仁 熟地 名十味温胆汤。 
〔吐酸〕x戊己丸x 黄连 吴萸 白芍 
〔胁痞〕x黄连泻心汤x 黄连酒炒,水煎服。 
〔虚热〕x安胃饮x 见本卷脾胃。 
〔虚寒〕x养中煎x 参 苓 姜 草 山药 扁豆 
〔虚痞〕x治中汤x 参 术 姜 草 青 陈 半 加生姜。 
〔思伤〕x归脾汤x 见二卷劳瘵。 
〔去湿〕x平胃散x 见一卷中风,加扁豆、木通,名加味平胃散。 
〔湿泻〕x胃苓汤x 见一卷中风。 
〔胃气〕x调气平胃散x 见一卷中风。 
〔胃火〕x泻火散x 见一卷火。 
〔清胃〕x太清饮x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钱半) 石膏(三钱) 麦冬(二钱) 
〔食积〕x消食丸x 楂肉 神曲 麦芽 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二两) 阿魏(一两) 
〔补元〕x参术膏x 人参 白术 

卷之三
呕吐论治
属性:呕吐症,胃气失降使然也,而多由肝逆冲胃致之。《灵枢》谓足厥阴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是也。夫胃 
司纳食,主乎通降,其上逆而呕吐者,乃肝邪犯胃,或胃虚肝乘,故治呕吐,必泄肝安胃。用药主苦降辛通, 
佐以酸泄。其肝阳上亢,食入呕吐者,用苦辛降逆,如黄连、川楝子、吴茱萸、半夏、浓朴、姜汁之属。或苦 
酸泄热,如乌梅、白芍、木瓜、枳实、左金丸、戊己汤。其胃阳衰,风木乘克,食入不变者,用温胃平肝。 
如人参、干姜、丁香、半夏、青皮、白芍,或吴茱萸汤。其脾阳衰,不能运化,腹胀痛呕者,用辛温行滞。 
香砂六君子汤加益智、浓朴、神曲。其胃虚客气上逆,噫嗳欲呕者,用咸以软痞,重以镇逆。旋复代赭汤加 
二陈。其中阳虚,浊阴犯胃,吐黑绿苦水者,用辛热开浊。理中汤加川椒、半夏、附子、茯苓之属。其肢冷脉 
微,时吐清水者,用辛热扶阳。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其肝火郁热,吞酸吐酸者,用辛咸苦降。左金丸,或 
盐炒吴茱萸汤去枣。其胸痞痰阻,食已漾漾欲吐者,用辛泄。生姜泻心汤,或二陈汤加蔻仁、吴萸、姜汁。 
其肝厥上逆,脘痛呕涎者,用辛通,佐以酸泄。如川椒、干姜、桂枝、乌梅、白芍、半夏。其因惊怒动肝,致 
胁痛干呕而液虚者,用辛通润补。大半夏加茯神、麦冬、青皮、白芍、当归。其支饮,汤水下咽呕吐者,用 
辛泄。小半夏汤。其肝阴胃津两虚,肝风扰胃呕吐者,用柔剂滋液熄风养胃。如人参、白芍、麦冬、阿胶、 
小麦、半夏、茯苓、粳米之属。其肝风犯胃,呕吐眩晕者,用苦酸以和阳。如黄连、白芍、乌梅、牡蛎之属。 
其呕伤胃津,热邪乘胃,食入即吐者,用辛凉化痰。温胆汤加石斛、山栀。其气冲呛咳吐逆者,肝火上凌,过 
胃犯肺,用清肃苦降。如苏子、杏仁、 
枇杷叶、前胡、山栀、栝蒌仁、降香末。其气冲心痛,饥不欲食,吐蛔者,用苦辛酸以伏虫。理中安蛔丸。 
蛔厥者,脏寒蛔上入膈,口干心烦,手足冷,脉沉迟,宜寒热互用,酸苦杂投。乌梅丸。脏厥者,阳气垂绝, 
痛呕不纳,躁扰不安,安胃丸,或半夏泻心汤加枳实。其久呕致伤肝肾,并冲脉上逆者,用温通柔润。如苁 
蓉、茯苓、当归、杞子、桂心、沙苑子、鹿角霜。其厥阴浊邪上攻,痛从少腹逆冲为呕者,用辛温泄浊。如 
吴萸、小茴、桂枝、韭白汁、茯苓。其呕而绝粒者,取生鹅血热饮。每食必呕者,煮羊血熟食之,皆立止。 

卷之三呕吐论治
集诸名家呕吐哕治法
属性: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哕。昔人以呕属阳明,吐属太阳,哕属少阳。哕即干呕。 
东垣以三者俱属脾胃虚。洁古从三焦分别三因,上焦在胃口,主纳;中焦在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 
主出而不纳。上焦吐者因于气,食已即吐,渴欲饮水,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因于积,或先痛后吐,或先 
吐后痛,治当去积和气;下焦吐者因于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溺清便闭,治当通其闭,温其寒。后人又 
分随食随吐,为呕,小半夏汤。食入乃吐,为暴吐,生姜橘皮汤。食已后吐,为呕吐,橘皮半夏汤、枳桔汤加 
参、白芍、半夏。食久乃吐,为反胃,金花丸、理中汤。食在而吐者,为翻胃,紫沉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 
下焦病,半夏生姜大黄汤。此从食下久暂,分上中下脘而治者也。古法,呕吐气壅,谷不得下,小半夏汤。 
胃虚,谷气不行,呕而液伤,大半夏汤。胸满食谷欲呕,吴茱萸汤。心下痞,呕而肠鸣,半夏泻心汤。呕而 
思水,饮停膈上,猪苓散。干呕哕,手足厥,橘皮汤。哕逆虚热,橘皮竹茹汤。哕逆虚寒,半夏干姜汤。干哕, 
胃口有痰,二陈汤加姜汁。寒吐者,肢冷脉细,二陈汤加丁香、炮姜。诸药不效,红豆丸。热吐者,烦渴 
脉洪,二陈汤加栀、连、竹茹、枇杷叶、姜汁、芦根汁。客寒犯胃,理中汤。肝火入胃,左金丸。由脾气 
郁结,归脾汤加吴萸。由肝脾郁滞,香砂六君子汤。怒时饮食呕吐,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二陈汤加 
青皮、木香。不效,加丁、沉、砂、蔻、藿、朴、曲、姜。由痰积者,遇寒辄发,蔻仁、丁香、砂仁、干姜、 
半夏、陈皮。由食滞者,消导乃安,山楂、神曲、陈皮、枳壳、浓朴、砂仁、鸡金。先吐后泻,身热腹闷, 
名曰漏气。因上焦伤风,邪气内着,麦门冬汤。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名曰走哺。因下焦实热,人参汤主之。 
吐而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焦米、神曲、参、苓、苡米、谷芽、甘草、陈皮、姜、枣。吐而诸药不效, 
必假重镇以坠之。灵砂丹、养正丹。病久胃虚呕吐者,六君子汤、比和饮、藿香安胃散。病后胃热烦呕者,竹 
叶石膏汤加姜汁。呕苦邪在胆经,芩、连、吴萸、半夏、陈皮、茯苓、姜。吐酸责之肝脏,挟热者,左金丸加 
竹茹、山栀、白蔻、生姜。挟寒者,左金丸加丁香、干姜、白术、沉香。呕清水者多停饮,二术二陈汤。吐涎 
沫者以脾寒,六君子汤加益智、生姜,或理中汤加益智。吐蛔虫者,或由胃冷,理中汤加川椒、槟榔,下乌 
梅丸。或由胃热,安蛔丸。或由寒热交错,乌梅丸。或由胃虚求食,温胃饮,理中汤。凡呕吐而心痛,当作 
火治;口吐清水,当作虫治;心中如火,当作血虚治。 

卷之三呕吐论治
呕吐脉候
属性: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为吐。脉紧而滑者吐逆,紧而涩者难治。寸口脉数者吐,脉弱而呕,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见厥者死。呕吐大痛,色如青菜汁者死。中焦哕逆,其声短,是水谷之病,为胃火,易治;下焦哕 
逆,其声长,是虚邪之病,为阴火,难治。低声频密相连,为实,易治;半晌哕一声,为虚,难治。暴病发哕, 
必痰食血,或怒气所干,易治;久病发哕者,多难治。 

卷之三呕吐论治
附方
属性:〔平肝〕x左金丸x 见一卷火。 
〔平肝〕x戊己汤x 见本卷饮食。 
〔胃寒〕x吴茱萸汤x 吴萸 人参 姜 枣 
〔行滞〕x香砂六君子汤x 六君子加 木香 砂仁 
〔镇逆〕x旋复代赭汤x 人参 甘草 旋复花 代赭石 半夏 
姜枣 
〔除痰〕x二陈汤x 见一卷中风。 
〔扶阳〕x理中汤x 见一卷湿。 
〔祛风〕x真武汤x 见二卷喘。 
〔消痞〕x生姜泻心汤x 见本卷饮食。 
〔液虚〕x大半夏汤x 半夏 人参 白蜜 
〔行水〕x小半夏汤x 半夏 姜 
〔化痰〕x温胆汤x 见一卷温。 
〔伏蛔〕x理中安蛔汤x 参(三钱) 术 苓 姜(各一钱半) 川椒(炒,十四粒) 乌梅(三个) 
不用甘草,忌甜。 
〔蛔厥〕x乌梅丸x 乌梅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 当归 川椒 干姜 黄连 
〔伏蛔〕x安胃丸x 乌梅 川椒 川附 桂枝 干姜 黄柏 黄连 川楝子 广皮 青皮 白芍 人参 
〔止呕〕x半夏泻心汤x 见一卷温。 
〔暴吐〕x生姜橘皮汤x 橘皮 姜 
〔呕吐〕x橘皮半夏汤x 橘皮 半夏 姜 
〔暴吐〕x枳桔汤x 枳 桔 陈 朴 木香 
〔反胃〕x金花丸x 生南星 生半夏(各一两) 天麻(五钱) 雄黄(二钱) 白面(三两) 滴水为丸,姜汤 
下。 
〔去积〕x紫沉丸x 杏 蔻 陈 夏 砂仁 乌梅 丁香 槟榔 沉香 木香 巴霜 醋糊丸。 
〔通闭〕x半夏生姜大黄汤x 夏 姜 大黄 
〔泄饮〕x猪苓汤x 猪苓 赤苓 白术 
〔吐厥〕x橘皮汤x 橘皮 生姜 
〔散逆〕x橘皮竹茹汤x 橘皮 竹茹 加姜汁 人参 甘草 大枣 
〔逐寒〕x半夏干姜汤x 半夏 干姜 浆水煎。 
〔温胃〕x红豆丸x 丁香 胡椒 砂仁 红豆(各二十一粒) 姜汁糊丸,以大枣一枚去核,填入一丸, 
煨熟嚼之。 
〔脾郁〕x归脾汤x 见二卷劳瘵。 
〔漏气〕x麦冬汤x 麦冬 参 术 陈 苓 竹茹 甘草 芦根 玉竹 陈米 姜 
〔走哺〕x人参汤x 人参 黄芩 知母 玉竹 芦根 竹茹 白术 栀子 陈皮 石膏 
〔镇坠〕x灵砂丹x 见二卷喘。 
〔镇逆〕x养正丹x 硝石 硫黄(各一两) 研末,入瓷器内微火炒,再研,次用水飞。元精石(一两) 
五灵脂 青皮 陈皮(各二两) 醋糊丸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一名来复丹,又名黑锡丹。 
〔胃虚〕x比和饮x 四君子汤加 陈皮 砂仁 藿香 神曲 陈米 伏龙肝 姜 枣 
〔止吐〕x藿香安胃散x 橘皮 人参 丁香 藿香(各二钱五分) 
〔清胃〕x竹叶石膏汤x 见一卷伤风。 
〔劫饮〕x二术二陈汤x 见二卷痰饮。 
〔和脾〕x温胃饮x 见一卷中风。 

卷之三呕吐论治
呕吐脉案
属性:叔 深秋吸受秽邪,呕吐不已。先服藿香正气散,入口即吐,身热足厥,面黑眶陷,或进导痰温胃饮, 
呕恶不纳。诊之脉虚少神,予谓此中宫虚极也。速用潞参、山药、茯苓、炙草、白术、橘白、苏子、莲子、红 
枣、煨姜、粳米煎。稍稍与服,竟不吐,思食粥矣。后加减数味,调理而康。 
李妪 由腰痛续得寒热呕吐,汗出畏冷,寸关脉伏,两尺动数。思高年水谷不入,呕多胃气先伤,况寸 
关脉不见,阳气已虚,足必时厥,宜其汗出而畏冷也。自述胫寒至膝,乃用煨姜汁热服,呕定。即与粥汤,右 
脉略起,因与吴茱萸汤,脉症悉平。 
族某 胸痛食减吐酸,由肝逆浊泛。用吴茱萸、浓朴、枳壳、青皮、半夏、茯苓为末。空心日再服, 
金橘皮泡汤下。效。 
夏氏 两寸洪大,两关弦滑,呕逆耳鸣,口干头晕,白带连绵,症属肝胃不和。吴萸(黄连汁炒)。生 
白芍、山栀、半夏(青盐炒)、茯苓、苏子、枳壳、蒌霜。三服症平。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