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歌飞 作者:朱璟秋(起点2012-04-15完结)-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来,你保护我还不够么?李开,我想……以后每个春夏都能和你每日夜晚听落花的声音。”沙媺窝在李开的臂弯中心里感到无比地温暖。
“媺儿爱的不是萧伯梁么?”李开心中乱作一团,“他和媺儿在一起,是如此地般配,可是沙媺为什么不要和他在一起呢?”
李开轻声道:“我们去找萧公子吧。”
沙媺不语,拿出怀中的一把桃木梳,将李开被风吹乱的头发重新梳过,系上银白色的发髫,思量了半日,终于道:“听你的,我们明日去找他便是了。”
第二日清晨,当沙媺和李开出现在萧伯梁面前时,萧伯梁心里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一涌而上,看到了李开,他竟然有一丝忐忑。
“李兄何时到得金陵?”萧伯梁一边寒暄着,一边替李开和沙媺倒茶。
“三日前到的,还未曾好好游历。”李开笑着道,“萧公子今后作何打算?”
“我要看媺儿怎么说。”萧伯梁深深地望了沙媺一眼,“她作何打算我便依着她的打算……”
“萧公子,我今日来,便是要与你说,我决意和李公子在一起了。”沙媺说出这句话,恰恰是印证了萧伯梁心中最坏的打算。
“媺儿,你?”
“萧公子,沙媺此生有负于你,只能吹奏一曲,聊表寸心。”沙媺不愿多说,拿出玉箫来,呜呜咽咽地吹奏起来:滚针指如飞,染绣涟漪醉,摘绫高绣胭脂离人泪。旋针凤舞九天曲,散错红尘知几回?琉璃花灯初见月,何时抱得彩云归。击节高歌采薇曲,堪堪撷,倒灌一江长恨水。红泥小火炉,梅花烹茶雨雪霏霏……
沙媺吹奏完曲子,拉着李开逃也似地离开了萧伯梁的住处。她带着李开一起听着栖霞山上的风,采撷着栖霞山上火红的枫叶,一起谈天论地说着大自然的钟灵毓秀。莫愁湖边,沙媺执着李开的手,一起向水中撒下一把又一把菊花的花瓣,“姐姐,我来看你了……或许以后都不会再回来,媺儿很好,李郎和妹妹从此要相伴天涯,姐姐安心吧……”
金陵渡口。
“媺儿,你可知道我等了你好久。”
“萧公子,我已答允了他要伴他一生,只盼你将沙媺忘了吧。”沙媺一身妆缎狐肷褶子大氅,里面衬着碧霞云纹挑丝梅花锦衣,轻轻的笑冲淡了萧伯梁眼中流溢出来的无限欣喜。
“我知道……媺儿……那……再陪我喝最后一杯吧。”
“好。”
四周是白茫茫的雪景,红泥小炉里茶水沸腾了,萧伯梁撒下一把梅花,雪白的梅花花瓣在红泥小炉中出挑得更加好看。萧伯梁将小炉提到桌子上来。梅花的清香味随着滚水沸腾开来,沁人心脾。
“今日,我们喝酒。”萧伯梁拿出一坛女儿红,“这坛陈年女儿红是与你一般年华。本以为,我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会答允和我今生作伴……可是……我们都……”
“萧公子,沙媺不能了……”沙媺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双颊酡红之色如海棠春睡般美丽。她取出袖中笼着的一根玉箫、一个荷包,交到他手中,“只愿来生沙媺还能有幸与你相逢,再把酒吟诗不负韶光。”
竹蓬内外,梅花茶的气晕染开来,深浅浅地传向远方。荷包上,绣的是曳地的一树梅花,每朵梅花上猩红点点,仿佛是沙媺刺破了指尖用血勾勒上去的图案。
沙媺缓缓地走下渡头,再也没有回头。小船里是盘膝而坐的李开,静静地等待着她。
“我以为,你会和他走。”李开听到了她的脚步声,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
“怎么会呢,我不会抛下你。”沙媺凄然心酸,一下握住了他的手,李开融融的笑意中又多了一分恬然。
“萧伯梁,沙媺今生注定欠你。”李开不知道,沙媺无声地流下两行清泪,“若你看到我毒发时候的场景,就算你不在意,可是我却不能不在意。我已经辜负了你那么多年,不能再拖累你一世。海角天涯,只希望你安乐,当你想起我时,只会记起在秦淮河上,在瓜洲渡口,沙媺最美的样子。”
李开抚着沙媺的秀发,掩藏了心中的神伤。他一脸宠溺地对沙媺笑,“媺儿,我吹箫给你听可好?”
滚针指如飞,染绣涟漪醉,摘绫高绣胭脂离人泪。旋针凤舞九天曲,散错红尘知几回?琉璃花灯初见月,何时抱得彩云归。击节高歌采薇曲,堪堪撷,倒灌一江长恨水。红泥小火炉,梅花烹茶雨雪霏霏……
“媺儿,你若和他去,我安心。”李开放下箫,温和的话语让船头的积雪都消融。
泪水爬满沙媺的脸,一点一点地落到她的衣襟上。她掀开船上的帘幕,萧伯梁正站在渡口望着她。肩上落满了和着雪花的梅瓣却不忍拂去。她放下帘子,蹲下身去,紧紧握住李开的手,投入他的怀抱:“媺儿决意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永不分离。”
毅然决然间,沙媺乌发如银。箫声又起,安宁而又平和,一叶小舟,慢慢飘向远方……
鸡鸣寺中的钟声在暮云间回荡,萧伯梁心中一震,他似乎幡然醒悟:苟全性命于乱世又当如何,诛心之痛早已深彻骨髓,不如去尽三千烦恼丝,也好过在这纷纷扰扰中拖着一身臭皮囊虚耗一世。
…↖(^ω^)↗…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本书籍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