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段历史就能看出,在五十年代初期叙利亚的政坛是相当的不稳定的,施舍克利突然对以色列宣战,恐怕并不是被纳赛尔的宏伟蓝图所吸引,也不是完全出于对犹太人的敌视,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不要以为转移视线这一招有多么高明,政客们都懂。在国内的矛盾达到了一定程度而又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向外转嫁矛盾,弄一个更吸引眼球的东西来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了。而对施舍克利来说,埃及突然对以色列宣战无疑是最好的转移视线的策略了,叙利亚人厌恶犹太人肯定更甚于厌恶他这个毒菜者,让这些暴民和刁民去向犹太人发泄不满,总好过老跟他过去强不是吗?
这么说吧,施舍克利组织的这次进攻其实是相当仓促的,基本上根本就没有做战争准备,甚至根本就没有战斗计划,然后就开打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行动就是不折不扣的赌博和冒险。成功了他施舍克利是流芳千古和顺利过关,至于失败了,对施舍克利也管不了那洪水滔天了。
施舍克利对于紧急访问叙利亚的纳赛尔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因为在叙利亚纳赛尔的形象都比他好,大部分叙利亚民众很认可纳赛尔的理念和行动。而纳赛尔又需要施舍克利在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合作,自然要帮着施舍克利说几句好话,这对于施舍克利来说也是有利的。算是一次优良的危机公关。
反正这两位是言谈甚欢取得了高度一致,施舍克利保证在戈兰高地让犹太人好看,而纳赛尔也信心十足的表示战斗将很快取得胜利。在一片友好和睦的气氛下纳赛尔结束了对叙利亚的访问,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转道又去了约旦,他希望乘热打铁将约旦也拉上战车。一旦约旦也加入,那么黎巴嫩、伊拉克、沙特还能袖手旁观吗?
你还别说,纳赛尔还是很能忽悠的,哪怕战场上还看不到什么美好的前景,但他愣是描述出了一派胜利在望的景象。很快约旦、黎巴嫩就松口了,表示愿意加入战斗,而这位又拿着黎巴嫩和约旦的意向去忽悠伊拉克和沙特,一时间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被纳赛尔震动了,哪怕是之前再不喜欢和不看好纳赛尔的阿拉伯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开始讲阿拉伯人团结起来了。
不过此时我们需要问,形势真的有纳赛尔想的那么乐观,以色列真的快要完蛋了吗?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摩萨德一直在关注纳赛尔的动向,他去了哪里说了些什么,犹太人是一清二楚,当新的反以色列的阿拉伯联盟将被纳赛尔建立起来的情报反馈回以色列之后,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纳赛尔即将促成这二次阿拉伯联盟,这对于以色列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旦遭到了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的围攻,不说以色列有亡国的危险,至少也是相当的难受,一个弄不好就会元气大伤。
而更让本古里安忧心的是,战争已经爆发了几天,按道理说安理会的干涉应该出来了,但是出奇的是,这次安理会谴责归谴责,但是那个决议是始终没有出现。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显得有些漠不关心。
这样的情况才是本古里安最担心的,很显然,这说明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暂时都没有干涉中东问题的意思。也就是说是任其发展,而这对以色列来说就不是设么好消息了。毕竟以色列国力有限最怕的就是消耗战,一场惨胜对以色列来说意义真的不大或者说有限。所以本古里安终于坐不住了,他再次飞往了莫斯科,要跟李晓峰好好的谈一谈。
“安德烈先生,现在以色列危在旦夕,作为犹太人的老朋友,您不能袖手旁观啊!”
李晓峰慢条斯理的问道:“那你想让我怎么做呢?”
本古里安立刻说出了他的目的:“我希望苏联立刻在安理会施加影响,制止当前的武装冲突,恢复中东的和平!”
李晓峰笑着看着他,反问道:“你觉得我,或者说苏联做得到?”
本古里安立刻恭维道:“当然,苏联政府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必然可以恢复中东的和平!”
李晓峰却摇了摇头道:“你太高看我了,苏联政府做不到这一点!”
“您千万别……”本古里安刚想说话就被李晓峰无情打断了:“这不是推脱也不是客气,而是实话。话说你难道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吗?”
本古里安下意识的问道:“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李晓峰依然是那么慢悠悠的说道,“就是美国人看你们不顺眼,觉得你们在中东太碍事,所以借着阿拉伯人来拔掉你们这颗讨厌的钉子。”
本古里安心中有些震惊但并不是特别相信,因为之前他访问了美国,虽然美国人的态度并不是特别好,但也没有杀气腾腾的意思。这难道是苏联在挑拨离间。
李晓峰却笑了:“你以为这是挑拨离间?没有那个必要,对苏联来说你们没有那么重要。我不过是看在老朋友的份上给你点破而已。你们以为不主动进攻,不招惹是非美国人就会容忍你们在中东立足?天真,对于美国来说,中东这个大油库是他必须控制的,为了让阿拉伯人高兴,肯定要狠狠地敲打你们。你们难道没有看到,这次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就同沙特签订了新的石油开采合同。你们以为这其中就没有联系?政治在美国始终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此时本古里安有点信了,因为确实在埃及和以色列爆发武装冲突之前,美国和沙特签订了新的石油开采协议。这个协议墨迹未干,埃及人就大打出手,然后马上一个新的围剿以色列的联盟就要诞生了,简直就是一环套一环,这让他不得不相信,美国是靠打压以色列讨好阿拉伯国家换取利益。换做他是美国总统也会这么干。
而李晓峰也看出了本古里安的动摇,继续说道:“你以为安理会真的是一个维护和平的机构?那里不是过讨价还价的市场而已。就算苏联提出停火提案,拥有否定权的美国一样可以将其否定。我这么说吧,如果现在吃亏的是阿拉伯人,那美国人可能赶紧的抛出停火协议劝架,但是现在处于不利地位的是你们,有利的是阿拉伯人,你指望美国人劝架,想都不要想!”
本古里安虽然不喜欢听到这么直白的论断,但是他知道这就是现实。安理会也确实就是大国进行利益斗争的工具和场所而已,如果不能让这些大流氓满意,他们才懒得插手干涉。君不见后世的索马里乱了那么多年,后来还变成了海盗的大本营,但你听说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去管索马里的那摊子破事?原因非常简单,索马里只有营养不良的黑叔叔,没有黑色的黄金——石油。这个烂摊子五大流氓都不会傻乎乎的去接盘的。
对于现在的以色列来说,地位也很尴尬,甚至不比后世的索马里强多少。如果他不能给大流氓提供足够的利益,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大流氓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苏联的态度也是如此,你以色列不选择符合苏联利益的道路,苏联凭什么罩着你?真当布尔什维克个个都有国际主义精神吗?
所以现在摆在以色列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要么迎合苏联的利益,满足苏联在中东的利益诉求,以换取苏联的出头。否则,你就咬牙硬撑吧,看你能在中东一群地对的阿拉伯国家中支撑多久。
而本古里安很清楚苏联在中东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就以眼下来说,以色列必须去打破英美对苏伊士运河的垄断,不说完全占领这条运河,至少不能让英美完全掌控这条运河,得给他们找麻烦,让他们必须让出一部分运河利益给苏联。
而这么做对于以色列来说是极端危险的,因为这必然严重的损害英美的利益,也就是将严重的得罪英美。这样的选择是本古里安之前竭力想要避免的。
不过现在本古里安的选择却不多了,要么跟着苏联的指挥棒走,要么就咬牙硬撑。可能有同志说人定胜天,以色列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嘛!问题是,这可能吗?摆脱大流氓的控制谈何容易,一旦这么做了,以色列真的就只能单打独斗,就算能一次两次挫败阿拉伯人的围攻,但是阿拉伯人的资源和人力几十倍与以色列,光靠消耗就能拖死以色列!(。)
664()
♂,
这么说吧,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完全就是不对等的竞争。每一次战争对于以色列来说都是生死之战,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他们将永远失去祖地。而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因为石油资源,因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因为广阔的土地,他们承受失败的能力更强,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磨都能磨死以色列。
所以从长远来看,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生路只有两条:第一条就是抱紧超级大流氓的大粗腿,让阿拉伯国家不能过分。第二条路就是同阿拉伯国家和解,大家和平共处。
第一条路倒是简单,而且也有现成苏联大粗腿可以给以色列抱,但是以色列对苏联的模式总是不太信任,不觉得以苏联一家可以抵抗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围攻,如果早早的选择站队,未来可能会被西方大流氓清算。犹太人对这些老流氓的尿性实在是太了解了,别看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实质上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一旦苏联在竞争中失败,以色列恐怕又要面临被赶出巴勒斯坦再次流浪千年的窘境,那样凄惨的日子,犹太人实在不愿意再经历一次了。
再说第二条路吧,其实第二条路才是长远之路,以色列同阿拉伯和解确实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选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经济利益冲突,这三种冲突所形成的死结是那么容易解开的?更何况还有把的不中东乱作一团的国际大流氓在背后暗中使坏,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看看后来意识到这一点的拉宾和萨达特,这两位确实可以算作政治家了,他们看出了继续这么对抗下去两国永远都只能是被利用和玩弄的棋子,于是以极大的勇气跨出了和解的步骤,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钦佩的,但是这两位的结局是怎样的?都是惨遭刺杀。你敢说这两位的遇刺背后仅仅是极端分子的不满和仇恨,而没有大国利益角逐在里面?
更何况本古里安还不是拉宾和萨达特,那两位是经历过历次中东战争之后,发现继续这么打下去毫无意义才选择做出改变。而现在的本古里安还看不到这一点,他坚信的是犹太民族要想重新在中东和世界立足就必须用刀剑开路用鲜血铸成。在这样的认知下,你认为他会选第二条路吗?
所以说从始至终摆在本古里安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投靠大流氓。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选择阿拉伯,实际上本古里安只有投靠苏联一条路了。他必须放弃之前的犹豫和骑墙,切切实实的让苏联满意才行。
这个决心不是本古里安一个人能下的,所以他紧急又飞了回去,召开内阁开会讨论,而这场讨论的最终结果将影响中东乃至世界的秩序,一切都要看犹太人究竟作何选择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犹太人的选择并不多,甚至就是没有,所以结果也一点儿都不意外。犹太人的长老团经过连夜开会,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不得罪美国人,肯定是不好过关,而这一次就算得罪了美国也未必没有未来修复关系的可能。所以干他娘的去吧!
一旦下定了决心犹太人的动作就变得相当迅速了,本古里安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又一次赶赴莫斯科同李晓峰会谈。
“安德烈先生,我们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让阿拉伯人好看!”本古里安非常坚定的说道。
不过李晓峰却是不动声色,平心静气的问道:“真的吗?我怎么觉得你们的决心不是那么充足呢?”
本古里安急忙想要解释什么,但是李晓峰却用一句话堵上了他的嘴:“如果你们真的下定了决心就应该告诉我,你们有了夺取苏伊士运河的决心。但是你却告诉我只想去欺负没用的阿拉伯人,你不觉得这个决心太廉价了吗?”
本古里安也是有点不好意思,就像李晓峰所说的,这个决心确实太廉价了,因为他们不能不担心美国人的反应啊!毕竟犹太财团还要在美国过日子呢!怎么能不担心呢?
李晓峰笑道:“你以为这两者有必然的关系吗?你以为你们狠狠地修理阿拉伯人不给美国面子,会换来美国的报复?太幼稚了,这么说吧,你们在这场战争表现越好你们在美国的犹太人反而会过得更轻松,倒是你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