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687部分

天兵在1917-第1687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龊说皇敲础�

    有了法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典在西欧搞事,英国也可以抽出手在中东地区扇阴风点鬼火了,而英国人选择的两个方向也是之前吃了大亏的所在。在巴勒斯坦,苏联唆使犹太人大闹天宫,搞得那一块鸡飞狗跳,对英国的中东布局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之前英国是实在顾不上那一头,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可算是能好好的跟犹太人算账了。

    至于伊朗,牛牛也是志在必得,在丘吉尔看来,搞定了伊朗就算土耳其丢掉了也不算是特别糟糕,从伊朗可以辐射苏联的中亚腹地,完全可以在苏联的软肋上捅一刀,煽动那些极端分子给高加索搅个翻天覆地,好好的让苏联尝尝后院起火的滋味!

    至于美国人选择华夏,那也是处于维护第一岛链封锁线的目的,之前让苏联抢占了台湾和北海道,导致第一岛链被打了两个大洞,红海军完全可以从这两个窟窿自由进出太平洋。而这是美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为了重新堵上这两个窟窿,美国人认为必须在华夏起反击。

    怎么个反击法呢?杜鲁门的智囊们向代总统建议,给予刮民党军事援助,协助刮民党打败T共。只要剿灭了T共,将整个华夏纳入美国的防御体系,那么苏联在远东将重新陷入孤立被动。

    按照智囊们的说法,只要刮民党胜利,收复华北、东北,那么苏联拿下了台湾意义也不大,从鸭绿海这一线到台湾依然处于日本和华夏大6的打击范围,红海军出入依然受限制。甚至只要刮民党胜利了,还可以顺利成章的讨要台湾和外蒙,到时候有得让苏联难堪的。

    杜鲁门同意了智囊们的建议,不过这位代总统也留了一手,他没有按照智囊们的建议直接军事介入华夏,因为在他还是副总统的时候就没少听罗斯福吐糟蒋某人。对于罗斯福,杜鲁门还是很佩服很尊敬的,连老总统都觉得蒋某人不靠谱,盲目在蒋某人身上押宝风险太大,一旦又闹出了豫湘桂那样的国际笑话,杜鲁门可不觉得自己能像罗斯福一样用崇高的威望压制共和党的反弹。毕竟他只是一个副总统和代总统而已。

    杜鲁门认为出蒋某人军事援助,给钱给武器就足够了,蒋某人不是吹嘘他有八百万大军吗?不要说全部武装起来,就是武装一半也足以搞定才一百多万人的T共吧?

    所以,杜鲁门很快就说服国会同意了对刮民党的军事援助,总额高达一亿美元。当然,这一亿美元不是真金白银,全是二战剩余物资折价的。军火弹药就占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也是粮食。

    这自然是乐坏了蒋某人,之前T共快壮大实在是让他忧心忡忡,尤其是1944年下半年以来,T共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表现出了极强的打大仗的能力,竟然能够围歼几个师团的日本人。别看蒋某人嘴上说不值得一提,但他心里还是很害怕的。

    最让蒋某人担心的还是美国人的态度,之前马歇尔来华撮合他同意跟T共搞联合政府的时候,老蒋心里是急成了一团麻,因为这所代表的意义显而易见嘛,连美国人都不愿意支持他打内战,这不是要老命么?

    突然的美国人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可算是让老蒋松了口气。紧接着军火援助、物资援助又快到位,这更是让老蒋意气风,他一面命令自己的嫡系赶紧的向江浙一带挺进收复“失地”,另一边也是颐指气使的命令T共不准“越雷池一步”,当然更主要的是老蒋赶紧的练兵换装,不断地给黄埔弟子训话,说:“剿匪大计刻不容缓,望各同学精诚合作共建大业!”(。)8

570 准备() 
对英国、美国为的西欧来说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位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什么东风呢?自然是等着苏联动手了。按照他们的安排,一旦苏联在土耳其动手,那么他们也会在世界其他战场同时动,这一次定要将老毛子坑得生活不能自理。

    民。主自由的领导人们是摩拳擦掌,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是值得玩味。当他们做这么多准备工作的时候,竟然没有一家想过要把相关情况通知土耳其。不得不说,这相当的有意思了。

    为什么自诩为了民。主、为了自由,标榜开明公正的英美完全没有向土耳其人通风报信的意思呢?是忘记了吗?

    还真不是,这是故意的,或者用英美的话说:“这是民。主的决策。”

    是的,为了英美和西欧的利益,需要一个傻乎乎的土耳其。如果让土耳其知道苏联的真实态度,那么傻乎乎的土耳其还会跟苏联硬抗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土耳其人没有那么傻。他们之所以有胆子跟苏联叫板,无非是因为有英美撑腰而已。如果没有英美,土耳其人早就吓尿了,会立刻同意苏联的要求,不就是自由通行权吗?给了。

    而英美为了让土耳其坑苏联,是故意隐瞒了消息。一方面他们嘴上给土耳其撑腰打气,另一方面却做好了让土耳其背雷的准备工作。

    五月九日,这一天很特别,在这一天纳粹德国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血腥的二战终于画上了终止符。在这场起于德国的战争最终也终止于德国。而这场有德国人动的战争也全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从十八世纪开始,这个世界就由英法两个国家主导。所有的世界秩序,所有的游戏规则完全由这两个国家一手制造。不客气地说这两个国家主导了世界两百多年。两百年不断有国家试图挑战由英法打造的体系,有俄国人、有德国人,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但是在194年,这个体系终于终于崩塌了。英国再也不是世界一哥,而法国更是沦落到不堪一击的程度。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新一代的世界老大之争将在美苏之间展开。这场新的争霸在德国竖起白旗的那一刻正式爆,而土耳其危机就是双方交手的第一回合。

    在第一回合正式开始之时,还生了几件影响十分深远的事情。第一是苏联的新一届大会正式确定了日期,五月十五日。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权力交接,代表着十月革命的双核之一的托洛茨基正式告别政治舞台,也意味着苏联第一代领导人正式退居幕后。苏联的第二代领导人将粉末登场,未来的二十年将看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的了。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权力更替,苏联成立的前二十年是卧薪尝胆的积累期,而未来的二十年则是一鸣惊人的上升期。

    当然,说这些还早,托洛茨基还有些任务没有完成。也许作为一个核心领导他是不太合格的,他的任内几乎没有做出多少夺目的成绩,但是领导苏联打赢卫国战争就是他最大的功劳。带领一个内部斗争激烈而且刚刚完成初步工业化的落后国度在如此大的挑战中幸存下来并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级大国,这里面托洛茨基不说居功至伟也是劳苦功高。面临退休的他,有很多话想说。

    在大会召开之前的最后一次政。治局全体会议上,托洛茨基建议在6月9日,也就是纳粹正式投降一个月的时候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以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这个建议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全票通过了。而接下来托洛茨基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对这场阅兵的组织中去了,在老托看来用一次盛大的阅兵庆祝卫国战争、庆祝自己光荣的退休,是莫大的褒奖。他想要在这场盛大的阅兵式上说说自己多年以来的心理话,他将总结过去,寄望未来。

    老托忙着阅兵,斯维尔德洛夫则忙着大会召开的事宜,作为未来的领导核心,按照苏联的传统,这次大会将由他全权负责。至于李晓峰,因为前核心老托和未来的核心小斯都有琐事牵绊,这一段时间苏联的国政基本都落在了他的肩头。对于未来的二把手来说,担子很重。

    “卫国战争胜利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就和平了。”李晓峰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表了讲话,“苏联将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巩固战争胜利的成果,解决战争遗留的各种问题,以及面临新时代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红军的重要责任……我们手里头是个烂摊子,中东欧各国经济崩溃,物资匮乏,部分地区民族、宗教冲突因此变得更前尖锐。而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的强盗们也必然不肯死心,不会放弃数百年来的特权,他们哪怕不敢明着攻击苏联也会在暗中搞鬼。所以同志们,这还不是可以享受和平的时候,红军在这个时刻要比战争时期警惕性更强,要做好时刻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与会的将军们都有些惊讶,因为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次扩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论功行赏,就是晋升军衔和勋章,谁想到某仙人一上来就是杀气腾腾的战斗宣言。顿时一些人不禁开始想到:“难道三战真的迫在眉睫了?”

    一时间会场的气氛就凝滞了,元帅将军们大气都不敢出,直勾勾的盯着某仙人,生怕听漏了某些重要的话。

    李晓峰很满意他们的态度,他就是担心有些人放松警惕,这才故意往严重了说,既然效果不错,那就不用继续加码了。

    “当然,可能有些同志听到了一些流言和解决了法西斯之后,无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必有一战。这种说法既正确但又错误。正确的是无产阶级要想获得彻底的解放,就必须战胜压迫在我们肩头的帝国主义,这种斗争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但是这种说法错误的在于,斗争的形式不只有战争。从当前的形式看,随着核武器的诞生,我们同以美国为的帝国主义集团爆直接的武装冲突可能性是很小的。”

    说到这,李晓峰故意一顿,然后异常严肃地教训道:“但是我要提醒诸位,不会爆热战,并不代表没有斗争。更不意味你们就可以放松警惕。斗争的形式将会非常特殊,但是不管形式有多么特殊,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红军必须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必须随时能战,这样我们的敌人才不敢铤而走险。”

    教训了元帅和将军们一番之后,李晓峰进入了正题:“而且我们和帝国主义之间不会爆直接的武装冲突,也并不代表未来就没有战争了。未来的战争将在那些刚刚摆脱和正在努力摆脱帝国主义剥削的无产阶级兄弟国家展开。比如说华夏。为了支援这些阶级兄弟,我们苏联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将会间接的卷入冲突。在座的有些同志可能会以军事顾问的形式前往这些冲突地区,我希望你们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又停了片刻,李晓峰继续说道:“当然,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况,那就是红军直接卷入冲突。比如说土耳其。可能在座的很多同志已经知道土耳其生了什么。这个国家包庇纳粹,接纳了以希特勒为的一批魔头,为了彻底的消灭法西斯份子,苏联红军有理由也有责任去教训一下土耳其人。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因为英美的纵容,我们的外交努力已经基本宣告失败,土耳其并没有丝毫认错和悔过的意思,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政。治局已经做出了决定,打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消灭邪恶的土耳其现政府,解放黑海海峡两岸。”

    轰的一声,元帅和将军们沸腾了,对于他们来说有新的仗可以打就意味着更多的荣誉,谁会嫌勋章多、军衔高了?尤其是这还是打土耳其,对于俄罗斯来说,两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就是冲出黑海,就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如今上头都同意了,那还等什么,赶紧的请战吧!

    包括罗科索夫斯基、朱可夫、科涅夫在内一批元帅和将军们是群起沸腾了,都试图获得这场战斗的指挥权。但是李晓峰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因为从一开始这个荣誉就只属于华西列夫斯基。倒不是因为华西列夫斯基能力强,而是政。治局妥协的结果,在军方某仙人的势力太强了,什么乌博列维奇、什么特里安达菲洛夫,还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等一票猛将,如果再把土耳其的荣誉交给他的人,那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也就不用混了。

    所以土耳其肯定跟李晓峰的嫡系无缘,而斯维尔德洛夫又确实没有适合的人选,只能让老托捡了一个便宜。当然,这个便宜也不是那么好捡的,土耳其并不是鱼腩,更不是软柿子,不是那么好拿捏的。虽然在一战之前,奥斯曼土耳其被称之为近东病夫,但是客观的说,一战中土耳其的表现还是过得去的,至少是让英国和法国领教到了厉害。否则,凯末尔闹政变之后,是小动作不断,当时英法完全可以给土耳其一点厉害看看,为什么后来并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呢?原因还是在于经过凯末尔的变革,土耳其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土耳其并不好欺负,而且就算英美等国不会直接干预苏联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