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249部分

明末苍茫-第249部分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  感谢我要成仙哦588打赏、感谢挽袖天下100打赏,感谢订阅推荐打赏的朋友们,谢谢支持,如果没有这些朋友的支持鼓励,这本书不会坚持下来。

第三百五十章 幸灾乐祸

    战胜了刘宇烈统领的明军,让叛军士气大振,很多叛军都开始飘飘然起来,砍明军如割韭菜的浑话也出来了,可见叛军的狂妄。

    同时,招募东江叛将的行动很有成效,毛文龙的义子之首毛承禄带领三千余军兵,陈有时带领两千余军兵一同到登州入伙,在他们带动下还有七七八八的东江各岛的军兵不断前来投靠。

    立时汇集在登州的叛军战兵人数达到了三万余人,裹挟的豪强流寇流民等杂兵有五万人,真正是风起云涌。

    大胜明军加上队伍的扩大,以及军头的增加,反倒让决策艰难起来。

    其实简单就是战还是降。

    已经被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九成已经不希望什么招安了,他最大的希望是在登莱割据一方了。

    而毛承禄因为毛文龙的事,对明庭极为的愤恨,当然也不愿什么招安,如是招安,他从东江还反叛过来作甚。

    而耿仲明则是坚决要招抚,他的意思很简单,大明还是强大的,只不过是一时失利,朝廷下了决断将宣府甚至辽镇的边军调来,他们麾下虽说有数万军兵也是抵挡不住。

    耿仲明心里明白,这些军兵同内地的卫所兵比起来战力强多了,但是遇到真正的边军定是不敌。

    作为叛军实际上的头领,孔有德内心里是想受抚的,但是他就在官场游走,他可是晓得如果受抚的条款谈不下来,那就一切休提。

    否则到了任上早晚被大明官吏玩死。

    他心中也晓得属下官军的战力大部分就是比卫所兵强些,遇到辽镇战兵必溃。

    不过,正因为辽镇几个月前刚刚大败于建奴,张春、祖大寿可是将辽镇精锐丧失泰半。为了辽镇不失,就是调集辽镇战兵,还能有多少精锐前来进剿,恐怕大多还是凑数罢了。

    因此,孔有德心里打定的主意就是还要打,最起码再有一次沙河大胜就足以了。他的想法到那时崇祯和内阁阁老捏着鼻子也得认了。

    而如今则不同,他为了受抚,表示诚意,已经将孙元化、王徽、张焘等文武都放归了,在放他们出走前,甚至劝说他们回去后为他们进言,这也是为他们开罪不是,孙元化无奈点了头。

    此外他派出人屈尊同手下败将刘宇烈商议,提出的条件是就任登莱总兵。不入辽东参战,既往不咎,将反叛事宜一笔勾销。

    刘宇烈除了不入辽东交阵,既往不咎可以商量外,登莱总兵之职是一口拒绝,派出的部下带回的口信是绝无可能。

    其实孔有德也没想着一定是登莱总兵,但是叛军不能打散,必须编在一起。只要给他总兵的官位,有个地盘养兵就行。

    登莱作为仅次辽镇的第二大军镇。想来崇祯没有那么脑残让他就任登莱总兵。

    这个可以谈,但是从刘宇烈的态度看,任何一个总兵都不可能,他孔有德手下近十万军兵连个总兵也不给,那还谈什么呢。

    看来还是没有打疼啊。

    孔有德决定须得狠狠的打疼明军,让朝廷和天子不得不招抚。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

    为了这个目的,他与刘宇烈虚与委蛇,假意做出停止炮轰莱州,不主动攻击明军的姿态。

    结果让真让刘宇烈信以为真,同时也让别的明将信以为真。

    大明官场就像个筛子。刘宇烈同孔有德招抚谈的火热,蛮像那么回事,于是抢功的来了。

    天津水师参将陈鹏早年在辽东水师和东江水师都呆过,与耿仲明耿忠裕兄弟熟识,他此番也是为刘宇烈的明军从海上运送兵甲辎重,就是个打杂的。

    他听闻刘宇烈同孔有德受抚谈的差不多了,他却是找到了登州,与耿仲明大谈什么他在津门同兵部这位大人那位大人如何相熟,可以代为婉转,说白了就是想耿仲明向他受抚,这也是大功一件不是,可惜,这点贪念送了他的身家性命。

    耿仲明却是晓得这位向来说话没准,说了不算,过后不、认,于是假意答应受抚,又假借要将自家妻子和家财送到天津为人质作为诱饵,将这位参将引诱到登州水城一举拿下。

    又用他为诱饵诱捕他的部下,平白得了二百多艘海船和三千名水军,几乎就是多了一个登州水师站队。

    这番招抚简直成了登莱叛军中的一个笑谈。

    而刘宇烈、谢链、朱万年也轻信了孔有德的受抚诚意。

    谢链和朱万年昂然进入莱州城外孔有德的大营招抚,结果是谢链被执,朱万年被杀,叛军趁机攻城,幸亏守军机警关上了城门,落下了千斤闸,总算力保莱州不失。

    从孔有德刘九成叛乱开始,山东巡抚余大成、登莱巡抚孙元化、督师刘宇烈的应对,一个比一个脑残,其结果就是半年孔有德叛军就像吹气球般膨胀起来。

    而明庭是丧军失地,脸面尽失,面对东北建奴、西面民乱以及东面叛军顾此失彼手足无措。

    “哈哈,明国叛乱愈演愈烈,东江诸贼不但令我大金头疼,如今明国皇帝也是心如刀绞啊。”皇太极畅快的大笑道。

    皇太极几年来没有亲上战阵,他的身形从高壮变成了高胖,声音倒是愈发洪亮了。

    豪格、济尔哈朗、岳托、阿济格、阿巴泰、范文程、高鸿中、李永芳、石庭柱等人在下面恭立。

    如今这些人都是皇太极亲近的小圈子里人,都是皇太极所谓的嫡系。

    每次大朝会完毕后,皇太极有了要务,就通晓这些人留下,商讨一下。

    今日是最新的明国战报抵达了,方才已经由李永芳转诉,有紧要军情在上大朝会前,先在这个小圈子里讲讲已经成了惯例。

    这些亲近的文武先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这才到大朝会商议,便于这些人在朝会上协调起来,按照大汗的指令行事。

    李永芳方才提到,沙河一战,刘宇烈督师的两万多的明军被同等数目的叛军大败。

    被俘数千人,奔逃数十里,将能丢弃的都丢弃了,什么大炮兵甲辎重,都让叛军笑纳,为叛军扩充提供了无数钱粮兵甲,简直是惊掉大金许多人的下巴。

    什么情况,如今明军的战力羸弱至斯了吗,东江兵的战力在他们金军看来也就是个渣,从不敢同金军正面对阵,也就是偷鸡摸狗的活计,如今竟然将明军主力打的落花流水,简直让这帮女真王族目瞪口呆。

    “援军都是哪里的。”岳托问出了关键的问题,从援军的来处,可以窥视明军内地军兵的实力。

    “蓟门、密云、保定、天津、昌平、山东各处总兵处抽调战兵辅兵共计马步军两万余,此外从京营抽调的炮手和红夷大炮增援。”李永芳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些都是皇太极极为关注的,他当然不敢怠慢。

    “明军此番登莱两营战兵几尽全毁,水师全军覆没,火炮数十门都是落入叛军手中,就是明国惨胜叛军,登莱也不复明国第二大军镇的模样,不足为虑了。”豪格畅快道。

    皇太极微不可查的摇摇头,思虑不周啊。

    “登莱还有个赵烈,他才是我大金的死敌。”岳托插了一句,岳托年少成名,随军征战多年,果敢坚毅,深得老汗王欢喜,自有韬略。

    他一语道出了登莱战力的根基是在赵烈那里,余者都不足惧。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掌兵数千,听闻宣川一战折损颇大,日后登莱化为白地,他还能有何作为。”豪格不以为意,对他这个堂哥也不太在意,如今他可是国主之长子。

    “凭的就是他三番五次偷袭我军,坏了我军数千族兵的性命。”皇太极打断他的话,这个儿子他不甚满意,但是如今自家儿子里面大的大小的小,只有豪格能帮上他。

    “王上,既然大明军兵如此羸弱,不若我大军今年再入关一番。”阿巴泰眼睛瞪得溜圆道。

    虽说岁数也是不小了,但是这股子冲劲没变啊,皇太极颔首笑笑。

    “今年不成,大军征讨察哈尔,此番如不能彻底解决林丹汗,明年就再来一次。”

    皇太极惋惜的摇摇头,说实话,明国内乱不止,军兵孱弱正是用兵的时节。

    可惜啊,可惜。

    “只是北部林丹汗正在集结部众妄图卷土重来,你等想想看,东部朝鲜如今不足为惧,南部登莱和东江自顾不暇,能守住诸岛就是不错,辽西精兵损失泰半,还送了我等万余军兵数万丁口,哈哈。”皇太极长笑了一声。

    众人也是得意的笑成一片,这就是几年来的赫赫战功,都是大家亲手打下来的,当然自傲。

    “如果林丹汗败亡,我大金四面还有谁人可制,到时我大金可随时入关,再无后顾之忧。”讲到此处,皇太极红光满面。

    他将父汗交到他手中的四面临敌、汉民逃亡的烂摊子,整顿成成今日局面,他当然有理由骄傲。

    众人尽皆称颂,他们也是拜服当今汗王,在皇太极的治理下大金确是蒸蒸日上,如今隐隐有入主中原之相,这在老汗王入主沈阳时也是不敢想的啊。(未完待续。)

    ps:  拜求订阅推荐,感谢诸位。

第三百五十一章 督师平叛

    朱大典坐在一匹枣红马上,周围是亲信的家丁,在蜿蜒的队伍中间慢慢前行。

    五十出头的朱大典在兵部给事中的任上就以知兵著称,此前明军接连的失利,接连两任的山东巡抚毫不知兵、胡乱指挥以及登莱巡抚孙元化的一味招抚、坐失良机,是此番孔贼做大的重要因由。

    因此内阁和天子任命朱大典为此番平叛的督师,也是寄予了厚望。

    朱大典身子还算健壮,也会骑马,他不愿坐在马车上在这破落的官道上颠簸,不如骑马行进爽利。

    此番平叛大军又从京畿各处、辽镇调集了二万余马步军前往平叛。

    其中骑军就占了八千,辽镇五千军兵都是骑军,其中还有近千的夷兵,都是由北虏和女真人组成的,他们野性未泯,极为的剽悍,战力颇强。

    此番从辽镇不多的精兵中抽调也是没有法子的事,登莱的叛军如今已经是四五万的大股叛军。

    呵呵,这是当时的消息,如今经过夜不收多方打探,叛军已经膨胀到**万之众,短短一月多又翻了一翻。

    等闲的明军已经证明不是叛军的对手,辽镇就又一次成为朝廷的指望,为此不惜冒险抽调辽镇精兵前来平叛。

    朱大典苦笑不已,京中首辅周延儒兵部熊明遇为首的一味招抚,而各地督抚都是同声的上书言进剿,这让天子左右为难,这才拖宕至今,结果此时一看,叛军规模又翻了一番。

    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纷乱四起。才想起我等这干能干事的。

    重新被起复的朱大典心下不无怨言,这不,虽说起复山东巡抚,天子还派了一个监军,太监高起潜,就坐镇在后军辽镇援军那里。

    从天启年间就同魏阉斗了经年的朱大典。因此仕途不顺,历经贬职,对巨阉向来厌恶,但是此番天子一言既出,他也只好认了。

    平叛大军数万兵马日夜兼程行进踏入山东境内。

    大明辽东战火刚息,登莱烽烟再起,这些在明人来说都是让人焦虑的事情,整个帝国处于惶惶不安中。

    离着大明海路逾月距离的北华也被站前的紧张气氛笼罩着。

    又是一个温暖平和的早晨,鸡鸣犬吠声开始在村中回荡。方高山正在院里打磨他的雁翎刀。

    他将磨石放下,用清水将刀身冲净,然后用一块干净的抹布将刀身上的水分擦净。

    阳光应在刀身上,将一缕寒光反射在房门处。

    “二子,吃饭了,大早晨的就晓得打磨这把破刀。”老妈一边用手挡着反射过来的刀光,一边喊着。

    她对儿子喜爱兵甲极为的不满,她向来视这些东西为丧气之物。

    “哈哈。妈,八天前放我们归来时。就说了随时听候召唤归队,兵器须得保养好了。”方高山一边笑着,一边将佩刀入鞘进得屋内。

    老爹方顺正在就着咸菜吃着玉米粥,方明山这个十四岁岁的半大小子稀里呼噜的吃着。

    方高山的媳妇李氏如今怀孕半年了,正在剥着鸡蛋皮,每天早上两个煮鸡蛋。这是她的任务。

    看到媳妇愁眉苦脸的模样,方高山也是没法,李氏不爱吃煮鸡蛋,但是老妈发话了,谁敢不从。

    就连方顺也是出外说了算。家里还是听老妈的。

    “二嫂,我给你剥开。”小妹方明娟欢快的帮着剥着另一个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