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昏君来救国 >

第104部分

昏君来救国-第104部分

小说: 昏君来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刀碰击的声音异常刺耳,突厥头领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手臂用不力气了,被对方挡住后,要是按照他以往的打法,就是加大力气往下一按,对方力气不够大,就会被自己的腰刀砍中。

    但这次,他咬着牙也无法加大力气,因为肩膀疼得快失去了知觉。

    这时,一个在队伍后列的齐军骑兵还没有放完弩箭,因为前面被人和树木挡住了,现在看到队主和敌人的首领僵持不下,干脆就把弩箭对准那个敌人的头领,一扣扳机,弩箭直飞突厥头领。

    突厥头领听到税利的划破空气的声音,暗道不好,有人偷袭,就转头去看弩箭来的方向。

    就这么一个瞬间,给了王世泽一个机会,他趁着突厥头领分神的时机,抽刀回来,又挥出一刀。

    突厥头领被王世泽的这一刀砍中了腰部,虽然他躲开了弩箭,但腰部这一刀非常的致命。

    他疼得受不了,身体一晃,就跌下马去。

    王世泽立刻跟上,弯下腰去,一刀斩下突厥头领首级。

    之后的战斗,虽然齐军有所损失,但敌人无人指挥,各自为战,被人数优势的齐军围攻,纷纷坠马。

    剩下的不到五六个突厥骑兵见势不妙,转头就跑,想要去与村庄中的突厥人汇合。

    齐军骑兵要追赶,王世泽阻止了。

    他们也剩下十二三人,不能再打了。

    王世泽吩咐骑士们斩下突厥人的首级,悬在马后,“走,回城。”

    他们冲出树林的另外一边,趁着周人还在和突厥人战斗的机会,往马邑城奔去。

    差不多跑了四十多里后,王世泽看到前面有一个水塘,看了一下方位,感觉应该摆脱了突厥人,就下令休息,给马喝水。

    休息了半个时辰的样子,王世泽突然听到又传来马蹄声,不由很惊讶,难道突厥人消灭了周军骑兵,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但是等了一下,远处出现的只有三骑。

    “上马,包围他们。”

    王世泽看到对方人不多,决定查一个究竟。

    骑兵分成两队,一左一右朝那三个人包围过去。

    那三个人看到十余骑包抄,没有继续前行或者逃跑,而是把马停下来。

    王世泽驱马上前,看到这三个人,两个周军士兵打扮,黑衣黑甲,一人穿着文士的儒衫,外面罩了一个皮甲,显得很奇怪。

    三人都很狼狈,还有些伤和血迹。

    “你们是什么人?要去哪里?”

    王世泽打量了一下这三个人,厉声问道。

    那个文士拱手道:“我是并州刺史宇文大人的参谋军士郭亮,前去马邑,求见北朔州刺史封大人。”

    王世泽觉得奇怪,大齐和周国现在还算是敌国关系吧?他们大喇喇的要见大齐的一州刺史,不怕别人避嫌,杀了他吗?

    但王世泽觉得自己没有权限处理这件事情,还是交给上官比较妥当。

    “卸了他们的武器,看着他们,把他们带到马邑去。”

    王世泽下令,几个骑兵立刻上前收缴武器。

    周军骑兵一共就两个人,不敢反抗,乖乖的把腰刀和长枪交给齐军骑兵。

    然后,王世泽把这三人裹挟在队伍中,往马邑而去。

    夜幕将近的时候,队伍终于回到了马邑城下。

    夜色中的马邑,像是一座巨兽匍匐在旷野之上。

    这是大齐重镇,防备突厥入侵的雄关,北朔州刺史府所在地,地位极其重要。

    骑士们都松了一口气,恶战一场,总算是活着回来了,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王世泽派人上前叫门,城楼的人验过他们的身份,打开城门,让他们入城。

第210章 封刺史的心事() 
马邑城刺史府正厅。

    蜡烛高照,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人端坐正中,他面前的桌案之上摆着几样酒菜。

    两边坐着刺史府的属官,堂中还有胡人的舞女在偏偏起舞。

    这本来是一个欢快的时刻,但中年人端着酒杯久久不送到唇边,显然他有心事。

    一曲歌罢,舞女们躬身致谢,中年人挥挥手,让她们退下。

    大厅安静下来。

    长史赵穆端起酒杯朝中年人敬酒:“封刺史,属下敬大人一杯。”

    北朔州刺史封辅相也就是高坐在上面的中年人就把酒送到唇边,随意的喝了一口,算是给了赵穆一个面子。

    司马王当万见刺史闷闷不乐,就起身问道:“大人可是为突厥之事忧愁?”

    封辅相抬起头,望了王当万一眼,说道:“是啊,眼看就是秋高马肥的时候了,突厥人必定又要南下。”

    王当万道:“我马邑城自文宣皇帝筑城起,不时加固,不说固若金汤,凭他突厥骑兵,还是奈何不得我们马邑的,大人不必忧愁。”

    封辅相也就呵呵一笑,“王司马说的是。”

    酒宴终于不尴不尬的结束了,封辅相回到后院,召来心腹韩阿各奴。

    韩阿各奴是马邑骑军军主,是封辅相几个月前来就任北朔州刺史时带过来的心腹旧人,深为封辅相所信任。

    “韩将军,宇文神举的使者现在人在哪里?”

    韩阿各奴躬身答道:“末将已经将他带入了我的府中,留置在房间里面,外面有我们的人严密的看守着。”

    封辅相道:“不要亏待他,要吃要喝什么,都尽量给他。记住,不要走漏消息。”

    “是,大人。对了,大人,您要见一见使者吗?”韩阿各奴小心的问道。

    封辅相摆摆手,“暂时不要了,先等一等,看看情况。”

    韩阿各奴道:“末将知道了,不过使者说过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封辅相一怔,心想,能让韩阿各奴忍不住要说出口的事情,想必很重要。

    “你说吧,这里就你我二人。”

    韩阿各奴就轻声的说道:“使者说,宇文刺史收到了大人的书信,所以才派他来求见大人。”

    这话勾起了封辅相的一桩心事。

    当初晋阳危急,天子惊惶不已,异想天开,想要逃入突厥避一避周军的锋芒,任命他接替刚死不久的前刺史张谟的职位,去北朔州替天子打前站,方便天子逃跑到突厥人的地盘上面去。

    封辅相接到这个任命之后,带着一众心腹,慢慢腾腾的北上,走到一半的时候,听说晋阳已失,顿时觉得大齐亡国在即。

    他就派了一个心腹带着他的书信前去肆州等候,谁要是成为周国的并州刺史,他就向谁投降,只要能保住他的北朔州刺史的官位。

    但后来传来的消息很混乱,周军两次进攻邺城失败,大齐似乎又起死回生了。

    封辅相心道,这下如何是好,这投降的事情若是传开了,大齐肯定饶不过他。

    他就派了好多刺客前去肆州寻找先前派去的心腹,但是当地兵荒马乱,加之周军入城,一直没有找到下落。

    封辅相希望这个心腹最好是死了,投不投降,还可以观望一番。

    晚上天刚黑,封辅相宴请属官,吃喝得高兴的时候,心腹下人来耳语,告诉他宇文神举派使者来了,他就忧心不已。

    这样看来,宇文神举应该是看到了自己的那封请降的书信。

    封辅相不由心里痛骂起这个没头脑的心腹起来,不会缓一缓,再请示一下自己吗?

    不过事已至此,还得徐图补救了。

    想到这里,封辅相就对韩阿各奴说:“本官暂时还是不要见他了。你严密的看守着他,不许他往外面传递消息。”

    韩阿各奴拱手答应道:“遵命。”

    接着韩阿各奴又向封辅相汇报王世泽侦探到的消息:“大人,突厥小队游骑已经在马邑大约百里之外出现,末将认为这是突厥人大举南下的征兆。另外,骑探还遭遇道周军游骑,末将判断,周军宇文神举所部也会有所动作,大人还需早作准备,以备不测。”

    封辅相点点头道:“本官自有计较,你先下去吧。”

    等韩阿各奴走了,封辅相仔细的思考起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但一时间也想不明白到底风会往那边吹。

    突厥人的强大毋庸讳言,数十万控弓之士,一旦南下,如同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但他们不能攻击坚城;周国虽挫于邺城之下,但周齐两国之势,此消彼长,此次东征,夺得齐国的河东之地和洛州,齐国损失了一半的精华疆土以及几乎全数的精锐之士;齐国若是能稳住战线,以河北之地,仍能死而不僵,维持下去。

    三方各有优势,也各有缺憾,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恐怕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能知晓的。

    封辅相现在要做的,就是观望,到最后谁快要获胜了,自己就以北朔州一州之地,作为归顺的资本,仍然能保住官位和荣华富贵。

    几日之后,王世泽再次受命出发,侦探突厥、周国两军的动向。

    上次出征,损失了七八个朝昔相处的兄弟,王世泽甚为悲痛,虽然给他补齐了人数,但是他还是知道这次任务将会更加的凶险,说不定会遇到大队的突厥骑兵和周军骑兵,到时候,自己手下的这二十来人能否平安归来,都是未知数。

    但上官的命令不能违背,俗话说军令如山,接到了命令,再不情愿,王世泽也得率领手下的兄弟出发。

    马邑西门徐徐打开,王世泽骑着枣红色的战马一马当先,冲出城门,他的身后,二十余骑鱼贯而出。

    在城外空旷处集结之后,王世泽带着他们先往东北方向去搜索突厥人的动向。

    白天一无所获,没有碰到任何人,仿佛他们是进入了无人区。

    晚上的天气更加凉了,天尚未黑,阵阵冷风刮过,王世泽一身皮裘,都不得不缩了一下。

    王世泽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山丘,山丘之中有一个凹坑。

    “兄弟们,晚上就在山上的凹坑处避一避风寒,明早再出发。”

    骑兵队伍就迅速冲上山丘,在凹坑处扎营,准备过夜了。

第211章 突厥洪流() 
长夜漫漫,寒冷无比,但总算熬过去了。

    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王世泽就让部下用拾来的木柴烧煮饭食。

    不大一会儿,一锅热羹就熟了,香气飘逸,骑兵们都围着铁锅,烤着火,吃了起来。

    王世泽吃得很快,吃完之后,就骑马上了山丘的顶部替部下放哨,让他们安心的多吃几口。

    虽然天上还有太阳照着,但风吹过来,还是感觉到阵阵冷意。

    王世泽观察了一会儿,没有什么动静。

    他心想,如果一直这样就好了,过了今天,就掉头往西北方向去,看看周军有没有动静。

    最好的结果是,周军也没有动静,这样大家就你好我好全都好,安安静静的渡过这个秋冬之交的时节,等候白雪飘落下来。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致命。

    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几个黑点,慢慢的,黑点多了起来。

    王世泽凭借多年的侦查经验就知道,来的人不下于千人,不然那么远看不出这么多黑点来。

    “兄弟们,突厥人来了,都快点上马。”

    王世泽转头朝凹坑处大喊。

    骑兵们听到了,慌忙几口吃完铁碗里剩下的饭食,然后扑灭火堆,收拾用具,骑上马,奔到王世泽身边。

    他们朝远处看,大吃一惊。

    这个时候,突厥人已经近了许多,看得到突厥人约有数千人,中间是许多大车,装着帐篷等物资,两边是呼啸奔驰的骑兵。

    他们行进的方向,无疑是百里左右的马邑,这一带唯一的一座城池,里面有大量的人口和物资。

    而这些,就是突厥人觊觎的。

    王世泽对突厥人的行事方式很了解了。他们同时接受周国和大齐的进贡,把南方的两国当做取之不尽的摇钱树,缺钱了,就摇一摇,两国就会很自觉的送上突厥所需的钱粮和物资。

    他们的佗钵可汗曾说过:“只要在南面的两个儿子经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贫穷!”

    这话流传甚广,将士听了,觉得是莫大的耻辱。

    大齐百姓供养军队,军队却不能保护他们的财富,要屈辱的进贡给突厥人。

    而突厥人的贪心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得到了进贡之后,并非就可以与大齐和周国和平相处了,每到秋冬之时,照样南下“活动活动”。

    突厥人也发现了山顶的齐军骑兵,片刻之后,一队约有五六十人的突厥骑兵就从突厥大队中前出,朝王世泽他们靠近。

    王世泽转头吩咐一个骑兵:“你马上回马邑,向韩阿各奴将军报告突厥人大队南下的消息。我和其他人继续留在这里,侦查他们的详细人数。”

    被点名的骑兵立刻拔转马头,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