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接下来的日子,曹操与刘和进行了一场撕逼大战,曹操说刘和擅自进攻帝京,惊扰圣驾,刘和则说是率军前往河东,曹操的守军却擅自发动进攻,他们无奈,只好还击,双方互撕了一段时间,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由于曹操没能攻破徐州,吕布存活下去,刘和的一个看似普通的命令却成了蝴蝶的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首先,刘备因为战败而逃奔荆州,投靠了刘表,在这期间寻访到了大名士诸葛亮,并且将诸葛亮招募到自己麾下,而恰巧第二年荆南的长沙太守张羡率桂阳、零陵三郡叛乱,刘表出兵平叛多日,却没有攻下,这时候深得刘表新任的刘备在诸葛亮建议下,主动请缨,率领关张二将出征荆南,在这期间刘备还得到了尹默、马伯常、伊籍等人的效忠,在前往江陵的时候又招揽了霍峻等人,阵容获得了新的扩充。
其次,曹操与刘和、袁绍之间的矛盾也尖锐了起来,为了能够遏制曹操势力的扩张,同样也为了夺取许都,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袁绍不顾田丰和沮授的劝阻,决意与曹操开战,于是官渡之战提前三年爆发。
第三,吕布有了新的生存空间,不顾谋士陈宫的劝阻,决定以徐州为基地,以扫除袁术叛逆为借口,先扫除袁术,夺取玉玺,等到实力扩张之后再向曹操或袁绍开战,他的目的是让袁绍和曹操打得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去渔翁得利。
于是,历史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天下的局势更加混乱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刘和的打算()
建安二年,夏四月十六。
刘和安然坐在大将军府内的榻上,而一旁的邓芝则是急得满头大汗。
“主公,现在曹操与袁绍全面开战了,我们何不乘机相助其中的一方,以便从中兼并州郡,扩大我们的力量,为何安坐于此,坐视英雄争霸?”
只见刘和淡淡笑道:“伯苗你不必着急,此事坐视并非不是什么好事,如今曹操两面对敌,其实很危险,在这时候根本不敢全无忌讳的跟袁绍作战,所以他能用的兵力最多也就一万左右,而袁绍刚刚吞并了青州,可谓是气势汹汹,估计就算是拉出十万大军也不是没有可能,我就是要他们之间互相争夺,在此情况下,曹操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一定会主动与我和好,向我献出足够的诚意,而我只需等到曹操战胜之后再以与袁绍同盟为名,率军抢夺胜利果实,让曹操损兵折将,却没有收获,到了那时候,才是咱们动手的时候。”
“可是主公如何保证此战曹操一定会胜利?万一袁绍获胜,等他占据了许都之后,恐怕我们就难办了,袁绍的实力本来就比主公略逊一筹,到时候他占据了兖州和豫州,手中就有四个州了,再加上洛阳和弘农,实力就算和主公比,也都不会弱了,这才是我们棘手的事情啊。”
“这一点伯苗不用担心,虽然曹操只有万余人马,但是我相信这一战曹操一定会获胜,没有任何悬念。”刘和认真的看着面前的邓芝,沉声说道。
虽然历史有些改变,然而对于这一点,刘和却绝对不会有任何怀疑。开什么玩笑?当初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能够动员的兵力也就只有一万人,而袁绍麾下却有十一万大军,结果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更何况现在的曹操还掌握了技能,麾下文臣武将的实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打不败袁绍,那他就别活了,连羞愧都能羞愧死。
不过其中的前提是,刘和不能出手帮助袁绍,否则的话,曹操必死无疑,绝对没有任何悬念。
其实这时候也有谋士提出建议,乘着袁绍和曹操大战,让刘和帮助袁绍对付曹操,一举根除曹操的势力,直接吞并兖州和豫州的土地,让他的势力扩展到中原地区。
然而刘和却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在他看来,这样做的收益绝对不如后者,首先来说,与曹操开战将会威胁在许都的父母的生命安全,这将让他背上不孝的罪名,这对于爱惜羽毛、注重声望的他来说很不利,再说了,刘虞对他也很不错,这种舐犊情深的感情,也让他不想就这么放弃这样一位爱着自己的老人;其次,计算不考虑刘虞,起码也要考虑天子刘协吧,如果攻破了许都,自己对刘协可实在有些不好处理,迎奉的话,自己作为大汉宗室,最终那一步就很难走出了,除非是不想走那一步,如果不迎奉的话,名声就会受损,想来想去,还不如让刘协掌控在别人手中的好,这样一来自己可以随时以各种借口纵横捭阖,想要进攻帝京,就会找出勤王靖难、清君侧之类的借口,不进攻帝京的话,也可以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招揽人才。
还有第三个因素,一旦自己真的入主中原,那就会面临群雄的群起攻之,袁绍、吕布、孙策等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甚至就连刘表都有可能会为了利益而与自己翻脸。所以这样一来,自己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而如果刘和选择旁观的话,这好处就多多了,他可以乘机抢夺胜利果实,而把曹操置于群雄争夺的中心位置,相信只要自己成功夺取了冀州的话,就连孙策都会想办法北上许都,逢迎汉帝,这样一来,曹操虽然能够战胜袁绍,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为自己带来灭亡的危险,相信曹操一旦得知详情,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也正是因为抱着以上的打算,刘和决定暂时袖手旁观。
而事情果然像刘和想象的那样,过了没多长时间,就有朝廷的使者到来,册封刘和为蓟侯(县侯),并赏赐黄金万两,布帛十万匹,与此同时,曹操的使者还提出来与刘和结为同盟,并且向刘和保证,他知道曹操和袁绍是同盟关系,所以也不会让刘和为难,这一次只要刘和不出兵相助袁绍,就算是履行了同盟义务,一旦将来打败袁绍之后,将把冀州割让给刘和,自己只要青州便可。
这一次曹操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册封的爵位和赐给刘和的那些财物就不用说了,反正是朝廷之物,慷他人之慨,甚至都许诺将来把冀州诸郡割给刘和,这一点不可谓没下狠心。
当然,现在其实也只是一个空口许诺,然而曹操却知道对于刘和来说,这个许诺背后的意义,然而从这时候也容不得曹操不答应,因为如果刘和真的想让他灭亡,他就真的没有任何活路了。
当然,曹操这个许诺其实也有猫腻的,因为此战之后,曹操完全也可以夺取冀州的一部分,然后把另外一部分割给刘和,因为他在许诺的时候只说把冀州诸郡割给刘和,却没有说把整个冀州都割给刘和,就算真的提出把整个冀州都割给刘和也不打紧,因为曹操控制着朝廷,他完全可以操控朝廷,将冀州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到了那时,所谓的“冀州”估计只是有限的几个郡了。
然则刘和可不管那些,他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口实,只要曹操点了这个头,刘和就有办法将整个冀州控制在手中,而让曹操没有一丝一毫染指的机会。
“传令下去,各路军马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操练兵马,准备粮秣,一旦命令传下去,立刻展开行动,丝毫不得延误,凡有怠慢者,一律军法处置!”
“诺!”
“另外,传令各地郡守,在当地大力寻访人才,把所有才德之人举荐到长安,如果所举荐的人才果然能用,吾一定不吝赏赐。”
“诺!”
一条条政令传达下去,现在的刘和就像是一只伺机而动的老虎,正在磨砺自己的爪牙,并且将自己的爪牙隐藏起来,一旦猎物出现,立刻就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扑杀。
第三百零七章 蒸蒸日上()
所谓能收的拳头才能放,现在的刘和正如一只伺机而动的猛虎,正在养精蓄锐,等待曹操和袁绍的这一场大战,一旦这场大战结束,刘和就会相时而动,露出锋利的爪牙。
现在的他在治内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包括发展内政、训练士卒、招揽人才、稳固外交各个方面。
至于发展内政,一方面致力于农业发展,这是刘和崛起的根基,是他出兵打仗最深厚的渊源所在,因为出兵打仗,粮草是最重要的,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现在的关中地区已经重新成为千里沃野,因为刘和“研制”出了一些新式的农具,比如耕地的工具曲辕犁、提水灌溉的工具筒车、水车等物,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又提倡种植两熟作物,再加上他的五谷种子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使得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每到丰收时节,家家户户大囤满小囤流,粮食的价格降低到一种十分惊人的水平,一石米才只有十钱。
当然,刘和并不会放任“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专门发文规定米价不得少于一石米十钱的价格,并且提出来官府可以以这个价钱无条件收购。
除了米之外,刘和还提倡百姓养猪,养鸡鸭等家畜,并且规定一个最低价,由官府出资收购成品,用来为军中将士提升体质,补充营养。
至于官府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这自然是刘和在另一方面提倡发展商业的结果,为了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商业,刘和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司市中郎将,在这个职位之下又分设各大城市的市令,市令的等级与县令(县长)等同,其中长安设置东市令和西市令,二人等级全都等同于县令,俸禄秩千石。
由于资历和能力的关系,刘和决定让鲁肃出任第一任司市中郎将,而以甄宓的兄长甄豫为长安东市令,以钟繇之弟钟演为西市令。
除此之外,因为长安的商业经历了半年多的发展,已经基本恢复昔日的繁荣,所以刘和决定,重启丝绸之路,为了让事情做得更成功一些,刘和甚至派遣鲁肃率领官商亲自前往西域展开贸易。
数月之后,鲁肃成功返回,不仅带回来了大量的西域商货,还吸引了大量的西域驼队一道前来,从此之后,丝绸之路畅通,刘和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商业税收,这让府库中的钱堆得满满都是。
然而刘和却并没有让这些钱继续堆着,有着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他深深地知道,只有把余钱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才是挣大钱的手段,如果只是把钱存放在仓库中,这格局可实在有些小。
所以,刘和一方面鼓励私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倡官商的发展,专门招募人才作为官商,为人经营,然后从中抽取利润,这导致府库更加充盈,官府更加富裕。
而刘和的治下,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的发展,都绝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就连幽州也都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当初刘和把公孙瓒搜刮来的粮食全部发给百姓,有些人很是不解,现在他们深深地为刘和的深谋远虑所折服,因为粮食的充盈,幽州的百姓们除了开荒种地之外,也都在经营工商业,他们用粮食、布帛等物与周边的游牧民族交换战马和牛羊,而战马再由官府以高价收购,这不仅让幽州的商业越来越繁盛,也让幽州的马匹越来越多,自然有利于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不过即便如此,刘和仍然顽固的执行着盐铁专卖的制度,尤其是铁器和铁器铸造技术,即便是得到允许的商人,也禁止他们把铁器出售给周边游牧民族,一旦被发现,将会立刻没收盐铁引(经营许可证),并且终身不再授予该商人及其近亲属专卖权。
这不是刘和的思想不开放,而是对周边游牧民族实行技术封锁的一种必要手段,只要手中没有足够的铁器,他们就算是造反,也很容易对付。
除了农工商之外,教育也是刘和非常重视的一方面,在刘和的大力提倡下,他的治下州县掀起了大规模的办学之风,对于一些出身比较贫寒的优秀子弟,甚至采取了免交束脩(学费),甚至管吃管住管生活补助等措施,这让他的治下所有州县都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除此之外,刘和又把管宁调到长安来,让他做自己大将军府的文学祭酒,专门掌管教化事宜,而管宁也对刘和的印刷术赞叹不已,夸赞刘和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善事。
刘和的内政处理得好,军事方面自然也发展得很快,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刘和麾下的白毦军已经武装成了一支绝对的精锐,每位战士的标配就是一把连弩,一把陌刀,一把唐刀,一杆长矛,两匹战马,这两匹战马不是为了充作骑兵作战,虽然一般时候,这些将士只要骑上战马,就能媲美精锐的骑兵,可是战马的主要任务不过就是驮人驮武器,目的就是尽量保证战士不会疲累,这和一般的骑兵在平时尽量保证战马得到休息完全不一样,放眼天下之间,能够有如此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