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战隋 >

第619部分

战隋-第619部分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李风云态度明确,慕容正则不怕公开,但联盟要蓄意隐瞒,在介绍慕容知礼的时候一律以公子称之,以巧妙掩饰其官方职务。慕容三藏爵封河内县开国公,从一品,亲王以下最高,他死后慕容知礼的父亲继嗣,降一级,本该是侯爵,但因为圣主改革爵位制,只有王、公、侯三等爵位,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依旧为县公,但减少食邑,所以称呼慕容知礼为公子理所当然,而此举也就达到了“掩耳盗铃”之效果。

    慕容知礼十分意外,没想到李风云如此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维护自己独特地位的机会,只是面子有了,“里子”就难做了,地位越高权力越重责任就越大,李风云把他抬得高高的,无非就是要他兑现承诺,想方设法帮助联盟赢得长城内的更多支援。

    慕容知礼先是躬身感谢李风云的“维护”,接着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某当与诸公并肩作战,一往无前,浴血沙场,即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人人意外,谁都没想到慕容知礼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竟然一腔热血,豪情万丈,竟然要上战场厮杀,这要是出了意外怎么办?如果丢了性命怎么办?刀剑无情,流矢无眼,这个后果太严重,谁都不敢冒险。

    李风云踌躇着,想劝阻,但知道劝阻不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像慕容知礼这种身份的高贵公子,尊严高于生命,宁愿战死沙场也不会自食其言。

    慕容知礼看到李风云为难的表情,心情顿时恶劣,再看到诸将惊讶怀疑的眼神,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白净的面孔霎那涨红,厉声说道,“慕容氏的子孙,大燕人的后裔,历来只有战死的英魂,绝无畏怯的孤鬼,我是慕容氏。”

    鸦雀无声。慕容氏乃虏姓豪门,一度雄霸黄河以北,曾在百年内建立七个王朝,可谓彪炳史册,大河南北的山东人尤其敬畏,而今日在坐诸将全部来自北方,有些甚至是北疆的虏姓后裔,对慕容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虽然他们对慕容知礼其人抱有敌意,但实际上这种敌意的对象是中土官方,而不是慕容氏,所以当慕容知礼恼羞之下发出一声怒吼后,所有人的态度立即发生变化,温文尔雅的慕容知礼在他们眼里突然就变成了一头愤怒的猛虎,之前对中土官方的轻蔑瞬间转为对大燕后裔慕容氏的敬重。

    “善!”李风云赞赏颔首,“好一个慕容氏,某给你战旗,给你人马,让你续写大燕的荣耀。”

    慕容知礼热血上涌,当即站起来深施一礼以表感谢。

    诸将击掌称赞,喝彩声四起。

    雷鸣般的掌声刚刚响起,慕容知礼弯下去的腰还没有直起来,脑际灵光一闪,霎那热血冷却,暗呼不好,上当了。

    给战旗,给人马,意味着什么?加盟入伙了,生死与共也就是利益捆绑,这一仗打完,慕容氏就有站队之嫌,里外说不清了。而站队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慕容氏叔侄固然行得正坐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歪,但风云联盟的命运与齐王的命运紧密相联,齐王的命运又与皇统大战的最后结果息息相关,所以未来可预见的一件事是齐王极有可能据北疆而对抗东都,如此一来辽东慕容氏的站队就非常重要,慕容氏哪能置身事外?行得正坐得直又能如何?

    虽然慕容氏一向低调,又倍受关陇人的打击,对两京政治影响非常有限,但在北疆尤其是东北疆,慕容氏就是“老大”,就是旗帜,所以慕容氏如果支持齐王,必然影响到整个北疆所有豪门世家的选择,而这正是李风云顺水推舟,顺手就“挖坑”的原因所在,不论“坑”能否挖成,先铲一锹土再说。

    慕容知礼忍不住就想骂人,李风云果然是一条狼,太狡猾了,这顺手“挖坑”的水平太强大,之前还笑容满面兄弟好,转眼就背后捅一刀,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李风云虚手下按,掌声停止。

    “某告诉过你们,出塞之后场场都是恶战。”李风云严肃说道,“虽然之前的战斗较为顺利,或许给了大家一个错觉,但某郑重相告,从今天开始,从茅沟川开始,场场都是恶战,原因很简单,我们到了人家的地盘上,抢人家的饭碗,威胁到了人家的生存,当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再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难以接受异族,而异族更不会信任我们,合作是暂时的,对抗才是永远,否则就不会有万里长城。”

    “既然是恶战,是生死战,诸公该当如何?”

    “杀!杀!杀!”霎那间,杀声如雷,杀气四射。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八百二十四章 战鼓擂动

    十月十二,安州,茅沟川。

    上午,天空阴晦,看不到太阳,苍穹散发出一股冷郁之气。山风呼啸,草木应和,叠嶂山峦苍莽无际。

    “咚咚咚……”战鼓擂动,“呜呜呜……”大角长鸣,“咻咻咻……”鸣镝扶摇直上三重天,“啪啪啪……”旌旗猎猎迎风狂舞,“希聿聿……”战马嘶鸣此起彼伏,“轰隆隆……”蹄声渐起,如涛汹涌。

    奚族将士收起帐篷,吃饱喝足,佩戴整齐,跨上战马,走上战场,决心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家园。

    前方就是战场,昨日黄昏前奚军已经看到中土军队在十几里外列下战阵,只是暮色将至,之前又是行军又是与中土阻击军队连番交战,人困马乏,不得不停止攻击。一夜平安,虽然奚军做好了防备中土人偷袭的准备,将士们都在避风处抱着武器席地而卧,随时上马作战,但中土人却没有这样的打算,相反中土人也担心奚军偷袭,在阵前点燃了连绵数里的篝火群,火光照亮了山川,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拒马鹿砦清晰可见。

    深夜最忙的就是斥候,奚军斥候想方设法渗透打探,但受限于黑暗和险峻地形,再加上中土军队的斥候早早潜伏山林,无处不在,让奚军斥候步步受阻,难做寸进,几乎一无所获,但没有收获其实就是收获,这充分说明前方就是中土军队阻截奚军进入方城战场的第一道防线,之前是小股军队以骚扰性攻击迟滞奚军的推进速度,现在奚军逼近方城,距离方城只剩下六十余里,近在咫尺了,中土人不得不投入一定数量的军队进行有规模的阻击,这也就意味着一场血腥残酷的激战即将开始。

    处和塬裹着厚实毛氅,抱着兜鍪,驻马立于山道旁的一座小山岗上,发须在冷峭山风中飞舞,一双阴沉眼睛望着前方重重山峦,大战前的紧张气氛让他兴奋,但心中的忧郁和烦躁却有增无减。

    忧郁的是木昆部的命运。木昆部的根基在坝上高原,在鲍丘水、大要水和濡水之间,现在处和苏支带着人马守护着部落,但坚持不了多久随着中土军队源源不断进入安州,木昆部即便投降也难以逃脱灭族的命运,所以若想拯救木昆部,处和塬必须以最快速度杀到方城,然后在突厥人的帮助下,渡过索头水,在濡水两岸接应木昆部撤离。之前他接到处和苏支的书信后,曾派人赶赴大要水,但至今没有回音,这是个不祥之兆,意味着木昆部的处境日益险恶,留给他拯救木昆部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愈发坚定了他突破中土人的阻击,不惜代价直杀方城的决心。

    然而,让他烦躁的是,阿会正已经废了,不复当年之勇,连遭重创后一蹶不振,不要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了,就连与中土人正面对阵的信心都没有,********想着苟延残喘,把转败为胜的希望寄托在突厥人身上,这太荒谬了。事实上现在奚族主力大军还在,实力还在,还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再加上突厥人又杀进来了,中土人两面受敌,两线作战,奚族完全有机会逆转危局,转败为胜,当然前提是阿会正要破釜沉舟,奚族诸部要背水一战,如果各怀心思,各有小算盘,互相扯后腿,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现实偏偏就是这样残酷,阿会正瞻前顾后,契个部和室得部畏惧怯战,仅靠木昆部和莫贺弗部冲锋陷阵,显然难以取得胜利,不过好在突厥人就在方城战场,突厥人牵制和吸引了白狼的主力大军,这大大增加了奚军突破阻截的机会。而奚军一旦杀进方城战场,与突厥人会合,双方联手作战,则形势必然改观。考虑到寒冬来临,不利于中土军队作战,突厥人和奚军极有可能把战线稳定在索头水中游,把中土军队压制在濡水以南,如此突厥人和奚军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等到牙帐做出反应,突厥援军陆续赶到,则整个战局必然逆转。

    昨天夜里,处和塬和莫贺湟在军议上,再度分析和推演了未来战局的发展,得出了这一乐观预测,而契个鹤山和阿会布尔对此也表示赞同,唯有阿会正、冯鸿和李屹还是对突厥人保持着高度警惕,不相信突厥人为支援一个不听话的奚族别部而倾尽全力,他们坚持认为突厥人的目的与中土一致,都是为了吞并奚族,都想占据安州,都要在激烈的南北对峙中抢占优势,所以奚族若想保全,当前就要保存实力静观其变,就要坐山观虎斗,一旦机会到了便能渔翁得利。这说明契个、木昆、莫贺弗三部军队虽然会合于茅沟川,但内部依旧没有形成共识,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这对即将开始的战斗十分不利。

    处和塬因此烦躁不安,现在他指望不上阿会正的支持,但好在莫贺弗部和契个部的根基之地都在索头水两岸,它们的部众和财富都落入中土人之手,所以这两部将士都有着强烈的拯救部落和夺回家园的意愿,这成了凝聚力量杀进方城的最后倚仗。

    军队在前进,控弦之士驱马奔行,轰隆隆的马蹄声回荡在山野之中。

    斥候打马而来,禀报军情,中土军队在十里外严阵以待,并且占据了有利地形,而这个地形对己方颇为不利。

    处和塬顿时谨慎,戴上兜鍪,拍马冲下山岗,在一队侍卫扈从下,飞驰前方,亲自观察。

    一路走过,处和塬发现这段山道还算平坦宽敞,两旁山势也说不上险峻,只是一路都是上坡,坡势虽说还算平缓,但足以限制战马的奔行速度,而对于马军来说,阵前厮杀,失去速度,最大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冲上一道山岗,抬头远望,道路平缓了一些,地形却险峻了,两山夹一谷,中土大军就在谷口列阵,旌旗飞扬,杀气凛冽,而两旁山林中虽然看不到飞舞的战旗,看不到全副武装的将士,但只要看这个地形就知道,山林中肯定密布军队,张开强弓劲弩,只待奚军冲到谷口,则万箭齐发,密集覆盖,给奚军以沉重打击。

    处和塬的脸色难看了。这一仗难打,中土人挑选了一个好战场,有限兵力在有利地形的帮助下,实力必然倍增,与之相反,奚军的伤亡就大了。

    “急告大王、莫贺俟斤,还有契个和阿会两位都督,请他们速至前线,共商攻击之策。”

    谷口,联盟风云军和第二军并肩而立,密集列阵,大纛在风中狂舞,各色战旗一字排开,如一朵悬浮空中的舞动云彩,绚丽中散发出冲天杀气。

    李风云、袁安、孔颖达、徐十三、曹昆驻马阵前,遥望对面奚军。

    “果然不出意料,还是木昆部冲在最前面。”袁安举起手中马鞭,遥指奚军战旗,“处和塬要拯救自己的部落,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可惜……”袁安摇了摇头,眉头紧皱,“可惜处和苏支过于自信,心存侥幸,在受抚一事上蓄意拖延,始终抱有幻想,结果害了处和塬和这几千控弦。”

    “看样子之前你也心存幻想。”孔颖达揶揄道。

    “当然,如果处和苏支接受现实,干脆果断,像辱纥王部一样与我们结盟,那这一仗根本不需要这样辛苦。处和塬被迫无奈,只能在阿会正的背后捅上一刀,如此胜利唾手可得。”袁安叹道,“如今箭已上弦,不得不发,最后处和塬如果死了,木昆部这数千控弦如果死伤殆尽,双方仇深似海,招抚处和苏支的难度就大了,一旦处和苏支拒不受抚,带着木昆部死守坝上高原,必然会给我们稳定安州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李风云看了袁安一眼,摇摇手,笑道,“奚虏在平地松林和弱洛水两岸生存了几百年,期间无数族群灰飞烟灭,而奚虏却不断发展壮大,这足以证明奚虏生存有道。某不会轻视敌人,但也不会高估东胡,某之所以觊觎东北之地,就在于东胡诸种自相残杀,奚、霫、契丹三族各自为战,不能像大漠北虏诸种一样在突厥人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而这就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