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乱世英雄-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帅,要不这样,咱们名义上把黄显声,杨文涛等人开除咱东北军的作战序列,暗中可以给些支持,这样委员长那边您也就好交代了。”李英毅想了想建议道。
张学良一琢磨,是这个道理,点头同意道:“嗯,这个办法不错,可以向委员长汇报,黄显声是***员,不应由我开除。”
张学良还有些话没说出口,谁都知道,现在黄显声和徐国仁都是抗日英雄,公然开除他们的党籍军职,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所以,还是把这个皮球提给蒋委员长,让他来决定吧。
(。)
第133章 加入()
第133章摊牌
得到张少帅的电文,蒋委员长在南方气得大骂娘希匹,说这个拜把子好基友给自己找麻烦。
虽然自己默许你张小六不抵抗,但这个锅兄长可不背。
因为这对于民心和威望是有很大损害的,尤其经过沈阳这一战,黄显胜和徐国仁都已经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这个节骨眼上,谁敢对他们动手?那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所以蒋委员长在心里把张小六都给恨透了。
同样郁闷的,还有远在北边的黄显胜。
张学良给他发的电报,他并不是没有收到,只是,不知该如何回应,一边是他多年的长官,张氏父子对他有栽培知遇之恩。
但一边又是民族大义,所以黄先生一时难以取舍,陷入了两难地步。
就在黄显胜惆怅若失之时,徐国仁从外面回来了。
“国仁,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兵工厂那边都安排妥当了,今天不忙吗?”黄显胜忍不住问道。
“是的,今天不算太忙,陈参谋长他去帮我打理了。”徐国仁来到黄显胜身旁坐下,好整以暇的答道。
“陈参谋长的确是个优秀的文治能手,有他在,你我都能轻松不少啊!”黄显胜称赞道。
徐国仁点了点头,端起杯茶水小呷一口,又将水杯放下,拿出一包香烟从中掏出两根,将其中一根递给了黄显胜:“军长,来试试我们从鬼子手里缴获的日本樱花牌香烟。”
黄显胜笑着接过香烟,又由徐国仁帮忙点上,抽了两口,忍不住道:“国仁今天是有事吗?”
说着,他的目光便一直盯着徐国仁的双眼,密切关注着徐国仁的表情变化。
徐国仁现在也算是老油条一根了,发现黄显胜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自己,淡然一笑,坦然说道:“对,有事儿。“
“什么事儿?”黄显声道:“你我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有话就说。”
徐国仁抽了口烟,笑着面对黄显声道:“我的身份,军长你应该知道吧?”
黄显声露出了然之色,点头道:“当然知道,**嘛。”
“我想,参谋长应该和你谈过,我也就不和你绕关子了,我真心希望军长你也能加入我们**,因为当下之***已经不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那个三民主义爱国党了!它已经沦为某些人独裁统治,剥削压迫亿万劳苦大众的傀儡工具!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蒋先生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意愿,违背了三民主义真实的理念,别的不说,三民主义之一的民生主义,耕者有其田,天下为公,人人平等这一点,你看如今有什么变化吗?
远的不说,就说我徐某人自己的家乡,还不是土豪地主富得流油,贫苦百姓穷的叮当响,一分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而且***任人唯亲,贪官大行贪污**之道,官官相护,维护的是资本家和地主恶霸们的利益,至万千贫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
如果不是有人栽赃陷害,我又怎么举兵起事?”
“如今国难当头,蒋先生和张少帅至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衷心内战,打着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坐视东北大好河山沦丧敌手,这样的政党和领袖,不值得我们为之效忠!
我们**人,希望创造一个人人平等,团结,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为全国的亿万民众谋出路,正需要军长你这种真心为国为民的优秀人才!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加入我们**,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并肩作战,联手抗日,共保东北!”
对于徐国仁,陈志远他们的身份,黄显声早就知道。
陈志远对他有意无意的拉拢邀请,他也明白,所以他也在考虑犹豫之中。
今天徐国仁亲自过来,向他坦诚布公的邀请,这让黄显声很高兴,因为他明白,徐国仁才是救**的核心领导者,毕竟他的部队占据了救**三分之二的数量。
而且,他也很欣赏徐国仁这个年轻后辈,真实不做作,有能力,有本事,又肯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急之际挺身而出。
如果说,之前陈志远的屡次拉拢邀请,已经即将成功,就好像一堆干柴即将被点燃,那么徐国仁的亲自出马,就成了最后那点火星。
沉默了好大一会,直到一根香烟抽完,黄显声才抬起头,正视徐国仁道:“我同意加入你们,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更好的并肩作战!”
徐国仁高兴的立即站了起来,主动向黄显声伸出了手:“黄兄,欢迎你的加入!”
黄显声也露出笑容,与徐国仁热切握手。
两人重重握手,至此奠定了整个抗日救**的领导核心全是**员的基础,使抗日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的抗日武装。
随着黄显声加入,之后的事情就变得容易顺利多了。
杨靖宇正式以**特派员的身份出现,通过上报中央,将抗日救**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由黄显声担任司令员,徐国仁担任副司令员,并成立抗日联军政治部,由杨靖宇担任政治部主任,也是抗联的政委。
陈志远任副政委兼参谋长,杨文涛担任副参谋长。
改名后,原来的三个旅也应时改变,三个主力步兵旅分别改番号为师,第一师师长由徐国仁兼任,第二师师长由杨靖宇兼任,第三师师长则由杨文涛担任。
骑兵旅也扩编为骑兵师,郭小六仍任师长,张东升任副师长。
三个师的副师长分别是郭虎,郭大年,周士彬。
杜海峰的独立团也扩成为独立旅,由他任旅长。
炮兵团、警卫营等原军部直属部队编制和人员暂时不变。
以上各部队,团级及以上建制将全部配备政委,团以下作战部队,则配备指导员,这些人选将会由杨靖宇,陈志远从全军中挑选培养成合格的政工干部后,再派到各部队。
以确保部队的政治思想和战斗力。
打个比方,抗美援朝时期,同样是一个军,在***阵营时,他们总打败仗。
但是,建国后,他们起义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却焕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打的美军王牌节节败退。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改编后的这个军,配备了大量的优秀政工干部,有了这些骨干,全军各部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平日里他们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培养出极深的感情,向战士们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
战斗时,这些**人又不惧生死,带头冲锋,有他们的带动鼓舞,将士们自然无不拼命向前,奋勇争杀!
由此可见,优秀政工干部的作用比起***用大洋和高官厚禄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要强无数倍。
(。)
第134章 招兵()
第134章招兵
为了以后长远政治需要,黄显声加入**的事情秘而不宣,对外只是声称与徐国仁,陈志远等人合作,联合组建一支新的东北抗日联军。
半个月后,兵工厂的重建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兵舍和江城外围的野战防御工事,也基本修筑完毕。
抗联的将士们,不用再露宿街头,或借住百姓家中。
各师都有了自己的兵营驻地。
兵工厂建好后,开始进行实验性的恢复生产,并且为抗联修复一些损毁的武器装备,距离真正恢复生产能力还要一段时间。
毕竟,从沈阳撤离,有些东西丢失,有些损毁遗弃,要想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在过去的这近一个月时间里,日本关东军为了尽快占领全东北,实施其战略野心。向其本土大本营,请求增派援军。
日本大本营鉴于满洲事变已经发生,中**队也不敢抵抗,满洲已经有三分之一落入关东军之手,主战派占据了上风,增派第八、第十四师团,以及一个重炮旅团,若干陆军航空兵和其他一些辅助部队,共六万余人。
加强关东军的战斗力,以便于关东军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应对东北各地的反抗,占领全东北。
得到增援后,关东军开始沿南满铁路向沈阳,长春一线集结,同时积极招降扩编各地叛军,土匪,地痞无赖,组建数量惊人的伪军,帮助他们作战。
李杜,冯占海,丁超等人统率的抵抗部队,因为日军的增兵,作战失利,分别退往哈尔滨,依兰等地。
日本关东军派了少数部队和一批伪军沿铁路线继续向北推进,追击。
主力则在长春,沈阳等地集结,沈阳地区的日军,更是开始沿当初徐国仁他们撤退的路线,向抚顺,辽源等地攻击前进。
目的很明显,关东军终于腾出手来,要对付在江城休养生息的抗日救**了。
在沈阳吃了那么大的亏,满洲事变差点失败,关东军差点阴沟里翻船。
无论是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还是第2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亦或者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都对此耿耿于怀,视为耻辱。
所以,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立即调集部队,准备一雪前耻。
关东军大规模调动,这样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地下党的情报员。
得知消息后,徐国仁,黄显声,杨靖宇立即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商议部署对策。
“根据情报看来,关东军此时的兵力已经逼近十万,敌众我寡,我们必须得联合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才能打赢这次反围剿之战!”杨靖宇一针见血的率先发言。
黄显声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政委说的没错,我这就给李杜,冯占海等部发电,请他们与我们联合起来,共抗日军。”
“除此之外,咱们还应该尽快的扩充部队,加强训练,以提升我们的战斗力!”徐国仁道。
“还要注意防空,日本关东军的空军随时可能入侵江城,我们要特别注意!”陈志远也跟着补充。
和日本鬼子打了几仗,徐国仁和陈志远都日渐成熟。
“嗯,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江城地理位置重要,我们的兵工厂也在这里建好了,所以,决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杨靖宇攥着拳头说。
徐国仁其实是有点担心的,以抗联现在的实力,和日军的兵力对比大概是五比一,就算日军要在沈阳,长春等地留下一定兵力驻守,双方的兵力对比也会在四比一左右。
最主要的是,日本人拥有举国之力做后盾,而抗日联军则是孤军奋战,这注定双方的战争潜力,将会有巨大差距。
所以,这一战,如果抗联想要打赢,很难。
只是,大战当前,还没有不战而逃的道理,那样对军心士气,民心都将是巨大打击。
有些时候,明知是死也必须面对,有些战争明知不敌也要毅然敢于应战!因为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
如果不战而逃,必然无法向亿万民众交代,那抗联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基础了。
商议一番后,决定由徐国仁,杨文涛和杨靖宇负责各作战部队的训练,部署。陈志远负责后勤保障。
黄显声负责联络李杜,冯占海等其他抗日武装,请他们来江城共同抗击日寇。
三日后,李杜等人回电称,日军也在进攻他们,他们暂时脱不开身过来增援江城。
但会竭力抵抗日伪军的进攻,以策应抗联在江城的作战。
外援无望,黄显声的心情有些沉重,徐国仁安慰他道:“黄兄,不必沮丧,只要我们抗日联军全体官兵,上下一心,一定能打赢的!”
江城地区已经招募了五千多新兵,兵源有些不足。
徐国仁决定去外围的几个县去招募新兵,以此来扩充部队。
向黄显声,杨靖宇告辞后,徐国仁带着牛大根率领一批警卫部队,骑马离开了江城。
沿着松花江一路向北,来到了龙潭一带,这时候这里还没有变成江城市区,还是一个属于江城的小县城。
徐国仁带着部队开进县城,命令士兵们沿街张贴招兵告示。
一个背着弓,腰间悬挂箭筒和猎刀,一身猎户打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