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贼 >

第49部分

汉贼-第49部分

小说: 汉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隶,京兆尹,新丰县。

    “太平,也是一种福啊!大战一起,民不聊生,只怕那时你将说不出这等话来。”

    “大战从何来?”

    “太平道。不出两年,太平道必反,届时半个天下都会陷入动乱。”

    “盖射虎一言中的,太平道当真反了!”鲍出握着北地来信,回想起盖俊与自己的对话,不禁为之苦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太平道、太平道既然有生乱之心,何言太平二字?”

    “夫君”

    “抛母弃妻,纵马于战阵间,当真是我所企盼的吗?”看着妻子满含担忧的神情,鲍出有一瞬的茫然,又很快就压了下来,“人人都说温柔乡即为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

    鲍母提杖而入,肃容言道:“出儿,盖射虎对我家有大恩惠,汝当尽力助之。”

    “母亲所言甚是,儿明日就起程赶往北地。”

    -------

    凉州,北地郡,灵州县。

    旭日东升,和光春暖,两名玄衣青年士子并肩出城踏青,一人言道:“太平道卒然暴起,整个中原乱成了一锅粥,四处烽火,血流成河啊!”

    同伴道:“傅兄你的消息也太过闭塞了,皇甫府君早已接到朝廷诏书,赶往雒阳商议对策。”

    “那你知不知道皇甫府君使“落雕长史”募兵两千,等候音讯?”

    “啊?近来未闻有盖长史征兵的消息。若你所言不假,皇甫府君走了,“落雕长史”亦去,北地还有谁可震慑羌胡?”

    “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假使不能短期平定黄巾之乱,西疆怕是也要跟着乱了。”

    “难道大汉真的只有四百年国祚?”

    “唉”

    “唉”

    两名士子渐行渐远,两人之间的对话全被城门士卒听去,这人不是旁人,正是曾随盖俊纵横羌地数千里的郭锐。他右手死死捏紧手中长矛,目光凝重,若有所思。

    ------

    凉州,北地郡,泥阳县。

    “铛!”

    “铛!”

    “铛!”

    单调而乏味的打铁声不断从一间铁匠铺中传出,与外面的清凉干爽相比,铺子内由于立有一座大火炉,热浪滚滚,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一个八尺大汉立在炉边,火光照耀下,是一张略带紫色的国字脸,这大汉约莫二十五六岁间,粗发浓眉,牛眼狮鼻。他赤裸着上身,大滴大滴汗珠顺着虬结隆起的肌肉滚落,浸湿了短裤。单看其形态,竟是丝毫不逊色盖胤、关羽、鲍出三兄弟。

    “铛!”

    百斤大锤带着风声呼啸而落,准确地命中金红透亮的铁条,霎时间火星四溅,宛若烟火。锤面沾之即走,复而下落,如此反复,平空生出一丝韵味来,帮佣蹲在鼓风边都看得呆了。

    “发甚么呆?加大火!”大汉扭头狠狠瞪向帮佣,眼睛虽是离开,大锤仍旧分毫不差的落在刀坯之上,震耳欲聋。

    “哦,诺。”

    大汉姓陈名彪,祖上世代以铁匠为业,因其打制出来的兵器锋利非常,闻名北地,他的生意本来就好,近期更加好了,供不应求,都是想效命盖射虎,沙场揽功侯的人,听得多了,他也起了异样的心思。

    “铁匠又如何?大汉开国名将武侯樊哙以前亦是屠狗之辈,英雄不问出身!”想到这里,陈彪下定了决心,右臂一绷,抡锤猛砸,“轰隆”一声巨响,夯土铸就的火炉瞬间被砸塌半边。

    帮佣扑通跌坐地上,神情惊惧。

    陈彪返身进入内宅,换上一身干爽短衣,提起亲手打制的丈八铁矟行出,对帮佣说了句“铺子送给你了。”而后大步离开铁匠铺。

第90章 党锢解 袁绍出() 
皇甫嵩日夜兼程赶路,抵达雒阳时已是十天之后,京师郊外极是空旷,荒无人烟,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臭味,令人作呕,这要杀多少人才会变成此等景象?

    皇甫嵩祖父棱,度辽将军。父亲旗,扶风都尉。从父规,度辽将军,他则为北地太守。皇甫一家可谓世代戎马,熟悉兵事,这也是皇帝刘宏急召他的原因所在。皇甫嵩一到雒阳,刘宏马上相召,询问对策。

    皇甫嵩直言道:“当速解党锢,募兵,并从西园拿出钱财及良马,赏赐军士,以为激励。”

    关乎社稷安危,素来爱财如命的刘宏这次倒没有抠门,一口同意,只是对于解除党锢还有些迟疑,一旦解禁,就意味着要为死去的人翻案、平反,就意味着他犯错了,他是天子,岂能犯错?

    此事暂且压下,刘宏以河南尹、皇后之兄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防备“黄巾蛾贼”。

    同时以凉州人皇甫嵩、幽州人卢植、扬州人朱儁有文武异才,分拜为左、北、右中郎将,分三路讨伐黄巾蚁贼。皇甫嵩前为北地太守,甚有功绩,卢植两度平定蛮夷滋扰,朱儁亦曾数度镇压反叛,因功封侯,此三人是朝堂真正知兵之人。

    皇甫嵩一边整训全国抽调而来的精锐之士,一边举荐敦煌盖俊盖子英、北地傅燮傅南容、金城麴义麴子善、安定皇甫郦皇甫伯秀,并为司马,火速来京。

    此番黄巾之乱,得到最大的利益的人非何进莫属。大将军不仅是实际上的天下兵马元帅,还有私人部曲,这个部曲可不是千八百人,大将军部共有五部,每部置校尉一人,营兵千人,合计五千人,正常编制外,另有别部司马若干,就是别立营寨,在几千人间不等。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世祖光武平定天下,大裁军士,整个京师,虎贲、羽林、卫尉麾下的宫门卫士,执金吾掌管的缇骑、持戟之士,城门校尉手下十二门卫士,所有兵卒相加也只有万余人。更别提北军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数千将士历来从属于大将军。

    可以说何进从一个与郡太守职位相当的河南尹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真是只在皇帝之下,而在万人之上。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祖上曾为屠户,虽然他从来没有拿过屠刀,然而仍是为士人鄙夷,骤得大位,境遇之难可想而知。所幸他是帝师、弘农杨阀阀主杨赐的门生,不然他连掾吏都招募不齐。门生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转相传授者,就是授业于亲传弟子,其二是被举荐人对举主的自称,何进属于后者,他正是被杨赐举荐而入仕为官。

    杨赐对何进没有藏着掖着,门生弟子如东海王朗者,麾下掾吏如鲁国孔融者,皆被派遣到大将军府听命。

    杨赐相助无疑大大缓解了何进的用人压力,但这些人只是看在杨赐的面上不得不来,和他不是一条心,他真正的亲信只有同乡张津、张璋、黄忠,许谅,陈留吴匡等人。后四者一介武夫,不足以论大事,真正能放心大用的竟然只有张津一人。

    张津字子云,为南阳名士,因同乡何颙之故,与袁绍相友好,他进言道:“将军忧无人才,此事易解。”

    “子云有何对策?速速道来。”

    张津侃侃而谈道:“汝南袁氏累世宠贵,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海内所归,而袁本初门下智谋之士无数,兼且甚得党人之心,将军若能请出袁本初,无忧也。”

    何进眉头一皱,说道:“能够请出袁本初自然是好,然而莫说请人相召,即便是仆亲自登门,恐怕也要吃一记闭门羹。”何进说是这么说,还是去了一趟袁府。

    何进到来时,袁绍正和众人紧急商议对策,何进并未看到全貌,仅是惊鸿一瞥,少说也认出八九人,无不是名士之流,其中大半为党人,直有头晕目眩之感。何颙也在,两人同族不同宗,关系历来一般,何进以为自己升任大将军定然会让对方另眼相看,不意何颙待他仍如以前那般不咸不淡,何进不禁大为气馁。

    众人转入后堂,房中仅剩下袁绍、何颙、何进、张津四人,袁绍邀其入座,神色淡然道:“将军此来何意?”

    何进神情肃穆,诚恳地说道:“仆此番是为本初而来。方今天下大乱,国有不宁,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本初大才天下皆知,恳请本初助我。”

    “能得将军如此相待,深感汗颜,我亦有助将军之心”何进心脏怦怦直跳,“天下楷模袁本初”这么容易就招揽至麾下?权势可贵之处,他今天终于体会了一把,不等他露出笑意,袁绍接着道:“然余早年发下誓言,党锢不解,终不出仕。倘若有一天陛下解除党锢,余必亲至幕府,效犬马之劳。”

    何进脸容一僵,久久没有反应。

    将何进、张津送到门口,目送二人乘车远去,袁绍和何颙并肩返回,路上何颙道:“本初认为有几成把握?”

    “十成。陛下已经生出犹豫,何进将是点燃最后一把火的人。”

    马车行出数里远何进犹是不能消气,愤而捶击车厢,面色狰狞。

    张津身躯缩在车厢阴暗角落,嘴角扯出一道弧线,充满讽刺,悠悠道:“将军打算如何?”

    何进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车厢外马夫道:“进宫。”

    ---------------

    大将军何进上书曰宜解党禁。

    刘宏身前案上有两叠奏章,皆二尺余高,一是各地奏报,二为党锢开脱。朝中公卿大臣皆言宜解党禁,如今连大将军何进也是这般说,刘宏心知再不能视而不见,转问中常侍吕强。

    吕强道:“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予以赦免,恐怕幽禁之士会与张角同流合谋,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宏惧而从之。

    遂大赦天下,党人、太平道教徒尽在赦中,唯张角不赦。

    次日,“天下楷模袁本初”应大将军之命,登上阔别十八载之久的仕途,天下瞩目。

第91章 豪杰来归() 
阳春三月里,树生新绿,鲜花怒放,春风拂面,暖气和煦。

    “转眼伯嗣离开月余,他此刻该是带领敦煌兵马往回赶了吧?”盖俊身处富平城外一座大营,日盼夜盼盖胤归来。傅燮与麴义各自募兵千人,已经先期出发了。他如今不再是北地郡长史,而是别部司马,比千石,铜印黑绶。

    整座大营中兵员堪堪满一千六百人,汉胡各占其半,这还是他抱着“兵贵精不贵多”的想法,不然人数只会更多,且每日都有数十人投奔于他。

    因北地人口稀少,傅燮、麴义又带走两千人,他特意放出风声说不收北地人,然北地人并不答应,时有投军者。起先他硬下心肠一概拒绝,直到遇上两个人,一姓陈名彪,铁匠出身,甚有勇力,连关羽、鲍出都对他赞不绝口。另一人叫胡封,年岁不大,仅十七八上下,也是异常彪悍,稍加打磨,必是一员猛将。当盖俊得知他是董卓爱将李傕的外甥,非常惊讶,问其为何不去投奔舅舅,胡封答曰:“唯愿随盖射虎。”盖俊不由大为感叹。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点不假,北地人见两人顺利进入大营,纷纷不干了,盖俊只好将征兵标准提高到一个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就算如此,仍是被北地人混进来五十余人。

    不夸张的说,经过盖俊精挑细选的士卒,个人能力不比边兵弱,甚至更好,只是纪律极差,特别是那八百先零羌。正好北地郡兵军侯杨昂有意相随,其人曾参加过十几年前平定西羌之乱,又久为军侯,也许他不是名将的料,但在安营扎寨、整训士卒等方面还是没问题的,省去了盖俊不少麻烦。

    父亲盖勋答应给的装备在三日前到达,共有铁札甲、铁兜鍪千余具,马铠三百领,盾、刀、矛千余,良弓劲弩各八百张,箭矢以十万计,分数十乘大车运来。左冯翊紧邻凉、并边地,有拱卫西京长安之任,据说这些装备仅为武库的百之一、二,由此可知规模之宏大。

    大帐之中,盖俊拷问卞秉军策,把卞秉问得愁眉不展,一身男扮女装的盖缭站在一旁笑吟吟看笑话。此举全怪盖俊自己,他以前总是给盖缭讲些男扮女装的无聊肥皂故事。其实他也不想讲,谁让他肚子里的哪点干货都被小丫头掏空了,只能想起什么讲什么。现今盖缭胆子大到流窜军营,盖俊时常祈祷上苍,赶快让她找到如意郎君吧,他是管不了了。

    鲍出举步进帐,抱拳道:“盖射虎,营外来了一列马队。”

    “多少人?”盖俊问道。能被称作马队的,人数绝不会少了。

    “二百余。”

    盖俊听得一脸诧异,投军之人多是独行者,也有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多者不过数十人,像这样二百多人一起来还是头一遭碰到,心道:“莫不又是哪股马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