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38部分

证类本草-第38部分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 
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 
,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二 
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刮去土曝干,无令见风。泰山出者,叶秆青,根白,殊别。江 
淮出一种土人参,叶如匙而小,与桔梗相似,苗长一、二尺,叶相对生,生五、七节,根亦 
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不入药,本处人或用之。相传欲 
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 
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李绛《兵部手集方》∶疗反胃呕吐无常,粥饮入口 
即 
吐,困弱无力垂死者,以上党人参二大两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热顿服,日再。兼以 
人参汁煮粥与啖。李直方∶司勋徐郎中于汉南患反胃两月余,诸方不瘥,遂与此方,当时 
便定。瘥后十余日发入京,绛每与名医持论此药,难可为俦也。又杂他药而其效最着者,张 
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治中汤主之∶人参、术、干姜、 
甘草各三两,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如脐上筑者,为肾气动,去术加 
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复其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者,加术至四 
两半;腹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 
,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此方晋宋以后至唐,名医治心腹病者,无 
不用之,或作汤,或蜜丸,或加减,皆奇效。胡洽治霍乱,谓之温中汤。陶隐居《百一方》 
云∶霍乱余药乃可难求,而治中丸、四顺、浓朴诸汤,不可暂缺,常须预合,每至秋月常 
。自随唐·石泉公王方庆云∶治中丸以下四方,不唯霍乱可医,至于诸病皆疗,并须预排比 
也。其三方者∶治中汤、四顺汤、浓朴汤也。四顺汤,用人参、附子、炮干姜、甘草各二两 
,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半,分四服。若下不止,加龙骨二两;若痛,加当归二两。浓朴 
汤见浓朴条。 
海药云∶出新罗国所贡。又有手脚状如人形,长尺余,以杉木夹定,红线缠饰之。味甘, 
微温。主腹腰,消食,补养脏腑,益气安神,止呕逆,平脉,下痰,止烦躁,变酸水。又有 
沙州参 
,短小不堪,采根用时,去其芦头,不去者吐人,慎之。雷公云∶凡使,要肥大,块如鸡腿 
,并似人形者,采得阴干,去四边芦头并黑者,锉入药中。夏中少使,发心 之患也。外台 
秘要∶治蜂、蝎螫人方∶人参嚼以封之。千金方∶开心,肥健人。人参一分,猪肪十分,酒 
拌和 
,服一百日。百日满,体髓溢,日诵千言,肌肤润泽,去热风痰。肘后方∶治卒上气,喘急 
鸣 
息便欲绝。人参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经验后方∶治大人、小儿不进乳食,和气去痰。 
人 
参四两,半夏一两,生姜汁熬一宿,曝干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后生姜汤 
吞下。又方∶治狗咬破伤风。以人参不计多少,桑柴火上烧令烟绝,用盏子合研为末,掺在 
疮上 
,立效。胜金方∶治吐血。以人参一味为末,鸡子清投新汲水调下一钱服之。灵苑方∶治咳 
嗽上 
气,喘急,嗽血吐血。人参好者捣为末,每服三钱匕,鸡子清调之。五更初服便睡,去枕仰 
卧,只一服愈,年深者再服。忌腥、咸、 、酱、面等,并勿过醉饱,将息佳。 
衍义曰∶人参,今之用者,河光榷场博易到,尽是高丽所出,率虚软味薄,不若潞州上 
党者味 
浓体实,用之有据。土人得一窠,则置于版上。以色茸缠系,根颇纤长,不与榷场者相类。 
根下垂有及一尺余者,或十歧者。其价与银等,稍为难得。 

卷第六
天门冬
属性:r天冬门pd70。bmpr 
味苦、甘,平、大寒,无毒。主诸曝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保定肺 
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一名颠勒 
。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曝干。(垣衣、地黄为之使,畏曾青。) 
陶隐居云∶奉高,泰山下县名也。今处处有,以高地大根味甘者为好。张华《博物志》 
云∶ 
天门冬,逆捋有逆刺。若叶滑者,名 休,一名颠棘。可以浣缣,素白如绒(音越 类)。 
金 
城人名为浣草。擘其根,温汤中挪之,以浣衣胜灰。此非门冬,相似尔。按∶如此说,今人 
所 
采皆是有刺者,本名颠勒,亦粗相似,以浣垢衣则净。《桐君药录》又云∶叶有刺,蔓生, 
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如此殊相乱,而不复更有门冬,恐门冬自一种,不即是 
浣 
草耶?又有百部,根亦相类,但苗异尔。门冬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饥。虽曝干,犹 
脂 
润难捣,必须薄切,曝于日中,或火烘之也。俗人呼苗为棘刺,煮作饮乃宜人,而终非真 
棘刺尔。服天门冬,禁食鲤鱼。唐本注云∶此有二种,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 
冬。俗云颠刺、浣草者,形 (音瞑)之。虽作数名,终是一物。二根浣垢俱净,门冬、浣 
草 
,互名之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天门冬,陶云百部根亦相类,苗异尔。按天门冬根有十余 
茎,百部多者五、六十茎,根长尖,内虚,味苦。天门冬根圆短实润,味甘不同,苗蔓亦别 
。如陶所说,乃是同类。今人或以门冬当百部者,说不明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蔷蘼, 
门冬。注云∶门冬,一名满冬。 (音门)。抱朴子云∶或名地门冬,或名 门冬,或名巅 
棘 
,或名淫羊食,或名管松。其生高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上。其上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黄 
, 
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亦可服食,然善令人下气,为益又迟也。服之百日,皆丁壮兼倍, 
快于术及黄精也。入山便可蒸,若煮啖之,取足以断谷;若有力,可饵之。亦作散并捣绞其 
汁作液以服,散尤益。药性论云∶天门冬,君。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 
肺,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中一 
切恶气,不洁之疾,令人白净。蜀人使浣衣如 
玉,和地黄为使,服之耐老,头不白,能冷补,患人体虚而热,加而用之。杨损之云∶服天 
门冬,误食鲤鱼中毒,浮萍解之。日华子云∶贝母为使。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 
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去心用。 
图经曰∶天门冬,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 
香, 
尖细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 
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旁。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 
、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二月、三月、七月、 
八月采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曝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洛中 
出者,叶大干粗,殊不相类。岭南者无花,余无它异。谨按天门冬别名,《尔雅》谓之 
蘼 
(亡彼切),一名 (极闸同)冬。《山海经》云∶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 冬是也。《抱 
朴 
子》及《神仙服食方》云∶天门冬,一名颠棘。在东岳名淫羊食;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 
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棘。虽处处皆有,其名各异,其 
实一也,在北岳地阴者尤佳。欲服之,细切,阴干,捣下筛,酒调三钱匕,日五、六进之, 
二百日知,可以强筋髓,驻颜色,与炼成松脂同蜜丸益善。服者不可食鲤鱼,此方以颠棘为 
别名,而张茂先以为异类。《博物志》云∶天门冬茎间有刺,而叶滑者曰 休,一名颠枣, 
根以浣缣素令白。越人名为浣草,似天门冬而非也。凡服此,先试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门冬 
。若如所说,则有刺而叶滑,便不中服。然今所有,往往是此类,用者须详之。 
雷公云∶采得了,去上皮一重,便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烧柳木柴,蒸一伏时,洒酒 
令遍 
, 
更添火蒸,出曝,去地二尺以来,作小架,上铺天门叶,将蒸了天门冬,摊令干用。食疗补 
虚劳,治肺痨,止渴,去热风。可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后服之。若曝干,入蜜丸尤佳。 
亦用洗面,甚佳。外台秘要∶治风癫引胁牵痛,发作则吐,耳如蝉鸣。天门冬去心、皮,曝 
干 
捣筛,酒服方寸匕。若人久服,亦能长生。经验后方∶服天门冬法∶不计多少,去心、皮为 
末 
,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不绝,甚益人,以酒饮之。又,治症瘕积聚,去三尸,轻身益气 
, 
延年耐老,百病不侵。孙真人枕中记∶天门冬,末,服方寸匕,日三。无问山中、人间,恒 
勿 
废,久服益。若酿酒服之,去症瘕积聚,风痰癫狂,三虫伏尸,除瘟痹,轻身益气,令人不 
饥,百日还年耐老。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三十斤,细切,阴干,捣末。每服三钱,酒调 
下,日五、六服。二百日后怡泰,拘急者缓,羸劣者强;三百日身轻;三年走及奔马。道马 
八帝圣化经∶欲不畏寒,取天门冬、茯苓等分为末。服方寸匕,日再服。大寒时,单衣汗出 
。 
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男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列仙传∶赤顶子食 
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余年。 
衍义曰∶天门冬,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 
擘取 
,不 
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 
神,其可得乎?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余如二经。 

卷第六
甘草(国老)
属性:r甘草(国老)pd71。bmpr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 (时 
勇切)解毒,温中下气,烦闷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 
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蜜 
草,一名 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术、干漆 
、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陶隐居云∶河西、上郡不复通市,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 
实者 
,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 
不复好。青州间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 
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 
诸毒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 
有 
节,节有枝相当。疏引《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药性论云∶甘草,君, 
忌猪肉,诸药众中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使诸药有功,故号 
国老之名矣。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 
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日华子云∶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 
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入药炙用。 
图经曰∶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 
二尺 
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 
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去芦头及赤皮,今云阴干用。 
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唯货汤家用之。谨按《尔 
雅 
》云∶ ,大苦。释曰∶ ,一名大苦。郭璞云∶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 
节,节有枝相当。或云∶ 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 与苓通 
用。首阳之山,在河东蒲 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 
有不同者乎?张仲景《伤寒论》有一物甘草汤、甘草附子、甘草干姜、甘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