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狼骑-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千颗建奴首级已经向京城上下昭示:关外,大明终于打了一场胜仗!
根本不需要锦州兵将和官府做什么宣传,验核俱实的消息如飞箭一般在京城上下流传开来。
京师,天子脚下,天下精英之地。达官贵人自然见多识广,百姓们也是头脑灵活,勘验俱实的消息传进京后,京师万民就开始了狂欢。
鞭炮齐鸣,纵情畅饮,张灯结彩,狂喜的百姓们跟过年似的,他们尽情的释放压抑在心中两年之久的郁结,尽情的释放此刻心中的喜悦。
整整两年了,自东虏入寇以来,两年来,京师上下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虽然人还是那么多,可是却没有一点生机。如今,在锦州大捷喜报剌激下,京师上下压抑了许久的情感总算是爆发出来了。
扬眉吐气!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辽军威武!'
城内城外欢声笑语,便是拱卫京师的三大营也是狂喜异常,京营的将士们也是从营中冲了出来,他们与狂欢的百姓一齐庆祝锦州大捷。
将领们显得格外激动,因为一直以来,大明在关外是屡战屡败,从未打过一场胜仗,被鞑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被建奴打到天子脚下。如今,这关外的兵将却像是神兵天将,变得如此能打,一战就斩杀如此多的建奴!
将来东虏再入寇,可就用不着怕他们了,也不必自己提着脑袋和建奴大军拼命,由这等强军在,看来我大明真的不必再担忧关外的东虏,太平天下想来也是可以预见到的了。
经历“己巳之变”的京城百姓已经控制不住,他们已经法冷静。
两年了,他们太需要一场大胜;两年了,他们太需要一封捷报!
从此之后,再也不必害怕东虏入寇;从此以后,再也不必害怕家破人亡。
京师之中的狂欢喧闹,声音不可避免的传进了紫禁城之中,还有那些在外面采买的太监宫女,他们也是早早的得到了消息,早早的丢下手头活计,往皇宫飞奔而去。
在京师上下看来,那关外的建奴,就是一只时刻都在窥伺着大明的猛虎,自万历年间以来,十几年了,大明一直拿这头猛虎没有办法,任由这猛虎撕咬大明的血肉。
如果没有两年前的那场惨剧,只怕京师上下对建奴的恐惧还不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可是现在,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比畏惧。当建奴大军云集在北京城下时,京城内外感到绝望。他们甚至以为,大明的天要塌了,关外的猛虎将入主中原,成为大明新的主人。
可是现在,他们却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这希望来源于正阳门外的数千颗脑袋!
锦州大捷,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场大胜,而是惨胜,双方伤亡相差几,甚至东虏还略占上风,根本没有伤及根本。相反,大明却丧失了在关外的所有兵马,再也不得前出一步。若真计较起来,胜利者应该是东虏,而不是大明。
然而,没有人会关心在战略层面上,大明到底是处于上风还是处于下风。他们看到的是,大明终于在锦州打了一场胜仗,这场胜仗不仅赶跑了东虏大军,还斩杀了数以千计的鞑子!
便是这几千颗建奴首级,把京师上下的绝望一扫而空,锦州之战,或许并没有真正取胜,或许并不是明金双方决定性的胜利,但是,这一战却代表大明对东虏不再是毫还手之力!
这一战,证明了,我大明还是可以战胜东虏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京献俘(下)()
兵部的人还没入宫,宫里就已经热闹开来,在那些采办太监宫女的传播下,宫里早就知道了正阳门外锦州兵马献捷俱实的消息。
这等喜事,自然不会有管事太监压着拦着,因此,太监宫女们格外的兴奋。他们大多经历过两年前的“己巳之变”,当时,城外建奴大军云结,宫里,皇爷的脸比乌云还黑,哪里敢有人言笑,直到建奴出关,宫中紧张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下来。
现如今,却是自家军队打了胜仗,一车车送来被斩杀的建奴脑袋,这样的大喜事,宫女太监们自然与外面的百姓一般喜悦比。很快,喜庆的气氛便在整个皇宫中蔓延开来。可是却没谁冒失的跑进大殿,把消息禀报给崇祯,因为他们是内臣,这军情之事乃外朝之事,他们可不敢擅自禀报,以免被朝臣们认为是内官干政。再者,勘验核实的具体情况只是兵部知道,他们都是听得风闻,具体情况如何可不知道。真要冒失冲进大殿报喜,皇上万一问起具体,叫他们如何回答。到时,别好事变成坏事,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因此,便是王承恩、王德化他们也不敢入殿报喜,一切都得等兵部的人入宫方算。
但是,从奉天门到三大殿,沿途已经都是欢天呼地的太监宫女、大汉将军。
乾清宫中,焦急等待消息的崇祯也听到了外面的欢呼声,他隐隐知道些什么,可是当着满殿臣子,他却还是按下性子,端坐在龙椅之上,以示天子气度。'
不过,年轻的天子再如何伪装自己,他那跳动的眉梢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喜悦。
殿下众臣见了,均是暗笑不已,可是又都知道眼前这位天子好面子,因此都不敢溢于脸上。偶与同僚对视一眼,会心一笑而已。
等了片刻,仍不见兵部的人来报,崇祯终于坐不住了,他探了探身子,目光看向周延儒、温体仁、何如宠等内阁学士,故作淡定的问道:“诸位爱卿,为何殿外如此喧嚣?”
周延儒微一欠身,回道:“听声音,极是喜庆,怕是锦州兵马已进京了吧?”
“熊尚书已经带人在正阳门勘验了,若是勘验完毕,这会也应该在进宫的路上了吧。皇上也不必急于一会,这好事也不急在一刻。”温体仁揣磨圣意,知道崇祯这会急于知道兵部核实结果,这锦州大捷到底是不是真的大捷,因此在那宽慰崇祯起来。
“呵呵,朕可不是心急嘛,自朕登基以来,东虏便屡次犯边,前年更是入寇京畿,险些动摇江山社稷。自东虏退军,朕日夜所思便是这奴患,今日终是叫朕等来大捷,试问,朕这心如何能不急?”
好事将至,崇祯也不再刻意掩饰自己,脸上洋溢起来笑容。初闻锦州大捷,后又知祖大寿降金,他不由对锦州上报的战果产生怀疑,试问,连关外最精锐的祖大寿部都全军覆没了,锦州城内的残兵败将又是如何能打出斩首数千的大捷来呢。可是随后传来的各级奏报,都清楚表明锦州是打了一场大胜仗,这便又使得他信了几分。但是,在最终结果没有核实出来前,他仍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等了这许久,终是等到锦州兵马进京献捷,只要兵部一核验,真假便知。若是真,怎不叫年轻的天子欣喜若狂!
群臣见皇上自坦心急,也不敢上前拍胸口说战果属实,只能翘首相盼,盼着兵部的人赶快来禀。
好事多磨,兵部的人怎么办的事,查验个人头怎么要这么长时间的。
午门,值守的是御前侍卫和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这会,全在望着宫门外的方向,锦州兵马进京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这会,便是等着官员们正式入内向圣上报喜了。
大明难得打了一场胜仗,打败的又是困扰大明十几年的东虏,侍卫和大汉将军自然也是欢喜,难得的聚在一起议论着锦州大捷。不过,大伙在聊的时候,这眼睛可是一刻也没挪到其他方向,只盯着宫门外。
未过多久,视线中终于看到几个身影正急促的奔来。待行得近了,却见是兵部尚书和侍郎正可劲的往午门跑,跟在后面的却是他们的座轿。饶这两位大人年岁加在一块也近百了,这会却是跟年轻人似的,奔得不亦乐呼。奔跑之快,便是那些壮汉轿夫都赶不上。
“来了!来了!”
有侍卫发出兴奋的叫声,顿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五十出头的熊明遇几乎是一路奔过来的,正阳门打这好几里路,中途他坐了会轿子,但又嫌轿夫慢,又不会骑马,想着要赶紧把好消息禀报给皇上,于是乎,径直下轿,撒开两腿便往皇城奔。
等到午门时,他已是喘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刘德夏也好不了多少,落在后面几十步的距离,跑得心直跳,脸色也是通红一片。
侍卫们见堂堂兵部尚书和侍郎大人喘成这样,都愣住了。一名侍卫忙从值房端来一碗水送到熊明遇手中。'
熊明遇接到手中,咕噜喝了一半,然后反手就递给跟上来的刘德夏。刘德夏也不客气,一气喝了个底朝天。
二人又喘息了片刻,等到彻底平静下来,才对视一眼,整了整袍服,一前一后往宫中走去。
刚走了几步,一个侍卫大着胆子问了句:“二位大人,锦州送来的建奴首级可都是真的?”
熊明遇头也不回道:“都是真的,斩首六千有余,一作假!”
六千有余?!
侍卫和大汉将军们知道锦州打了胜仗,可是谁也不知道到底斩了多少建奴,因此全惊住了,一个个睁大双眼,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有两个大汉将军更是伸长了舌头,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值房处,正好有一小太监来办事,一听兵部堂官确认斩首六千有余,顿时兴奋的跳了起来。有兵部堂官确认,消息肯定错不了!
激动的小太监一跃而起,兴奋的便往乾清宫奔了过去,边跑边喊:“陛下大喜,陛下大喜,锦州大捷,斩首六千有余!”
宫中有规矩,一旦有军情大事,打宫门起,便要由值班太监们口口相传,层层通报,一刻也不能耽误,一直报到皇帝耳中才止。所以那小太监如此用力兴奋的大喊大叫,自然马上就有别的太监跟着叫喊起来:
“锦州献俘,首级六千有余,一作假”
“锦州献俘,首级六千有余,一作假”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大勇 禽兽之人()
报喜的声音由远及近,从午门到奉天门,再至三大殿,又以三大殿为中心,逐渐的向四周扩散,瞬间,紫禁城再次热闹起来。
“外面在叫什么?”
这么大的动静,殿中的崇祯怎会听不到,此刻,他早已站了起来,直起耳朵想听清楚外面到底在传什么。
百官也是齐致转身,纷纷侧耳向外探去。
御阶边,洒扫小太监四喜听得明白,皇爷一发问,他就激动的叫了起来:“锦州献俘,斩首六千有余,一作假!”'
“斩首六千有余,一作假?!”
霎那间,崇祯只觉心都要跳了出来,脸颊不自主的抽动了几下,喉咙上下咽了几下,脸上既是难以置信,又是万分喜悦。
殿中,也沸腾开了,斩首六千有余,一作假,这消息如何不令他们兴奋。
周延儒更是高兴,与何如宠等亲信在那呵呵而笑。身为首辅,锦州取得如此大捷,且货真价实,他周延儒理当开怀大笑。指挥有方,居首功者,弃他舍谁。
在一片沸腾中,熊明遇和刘德夏一前一后双双步入大殿,人还未至,声音已是响起:“皇上,大喜,大喜,兵部已经核实,锦州大捷斩首建奴六千有余!另有奴酋金龙大旗一杆,奴俘一百八十有余献捷至京!”
“好,好,好!”
听到兵部的最终确定,激动的崇祯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此刻,再也没有什么言语能够形容这位年轻天子心中的喜悦和激动。若不是碍于天子之尊,百官皆在殿中,只怕,崇祯已经欢呼着跳起来。
四年了,整整四年,自登基以来,崇祯便没有真正的高兴过,即便除去魏阉之时,他都没有真正开心过。
他不明白,为何父兄留给自己的不是一个太平盛世,而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烂摊子。
为了祖宗的基业,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好皇帝,为此,他与太祖皇帝一样努力勤政。可是,噩耗接踵而来,这几年,他年轻的心灵被太多的不幸折磨着。
曾经,年轻的天子相信过那个口出大话的督师,可是,这位督师报答他的却是建奴的大军。
自那天起,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只信自己。一年,两年,整整两年过去,本以为可以励精图治的崇祯,却被内忧外患折磨得精疲力尽。
关外一次次败报让他开始怀疑,开始害怕,甚至他已经开始躲避,麻木自己。
尔今,他终于可以放怀大笑起来,这一天,他和京师的百姓一样,已经等得太久。
胜了,大胜!
尘埃落地,锦州真的取得大捷,臣子们没有骗他!
天子的笑声毫顾忌的在大殿中响起,飘荡在空中。这是一种尽情的宣泄,也是压抑许久的情感爆发。
与初次听闻捷报的反应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