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明-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骸矮炍抻弥耍槎人暝拢时愣嗵恍┧鍪拢壬旄秤⒆耍登啻海硎俏丛拧
丁一听着心里不住吐槽:我他妈还英才天妒,岁月静好呢!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但这当口也只能脸上含笑,连称:“过誉、过誉,元玉安忍毁我!”之类的话来自谦。
却听得徐珵又说了下去:“先生须知,王公得封靖远伯,原是正统二年,由太上差王公整饬甘肃一带边备始,而后督军出击鞑靼,击溃朵儿只伯;正统六年,因前功再被任命为总督军务,率蒋贵、杨宁在麓川之战大胜,方有封伯之事。故之,王公以文臣得封伯殊荣,应自赴甘肃整军始!”他说了一大堆王骥的生平,丁一还是雾里云里不明所以,却听徐珵又说道,“沙洲生绿矾,正是甘肃地界。”
这下丁一就明白了,他发臆症一般地见人就问,终于给他问到一个真正知道绿矾的人,可惜王骥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这丁如晋是说王骥还有跟当初去甘肃整军,接着走上封伯的荣耀之路一般的可能,所以王骥直接说于谦会让他这么舒服么?叫丁一不要戏谑,别开玩笑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话还是脑袋急转弯?
丁一恨啊,这明朝士林,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似乎官当大了的人,就喜欢各种暗示;有个功名的,说个话不引经据典都不好意思开口——不是说笑,象丁一在京师保卫战“创造”的那首歌曲一样,现在基本也就是下层军兵在吼,别说士林,连青楼也不会传唱,因为何其太白啊!
不过话说就算后世,也相传高层大佬对于一份官方媒体的官样文章,都能听出无数变动来,兴许古今都一样,当官到了某个程度,就会这般?估计王骥认为,丁一也应当属于这么说话的群体了,所以丁某人问他知道绿矾不,也同样是在绕着弯子逗他开心,所以才会不快吧。
丁一摇了摇头,他要绿矾罢了,哪有这么复杂?
王骥硬要从绿矾而推到沙洲,再由沙洲推到甘肃,然后想到他自己甘肃整军,再联想到封伯之殊荣,是由整军这件事而开始的。
这怪谁嘛?
丁一真想跑去跟王骥说上一句:您想得太多了!()
第二十八章 江山万里烟 (十八)()
这几日南京城里生出了许多的事来,最为流传也是最不靠谱的,就是署巡按御史丁容城,终于去见总督南京机务的靖远伯了,一入大营据说靖远伯就显出金刚法相,手持降魔金杵,指责丁容杀戮过重;丁容城却就怒叱靖远伯师老无功,劳民伤财,同时化身三头六臂,一手持铁血大旗,一手持百炼秋水雁翎刀,一手持沥泉枪,一手持番天印……总之,与靖远伯各施神通战了起来,最后是天上文曲星君现了身,劝说这两位,都有文曲星气的,不要自相残杀,方才罢了手的。
那一天据说天边红云如血,正是这两位的神通所致云云。
南京的百姓军民也不见得就真的相信如此荒诞的神话,但就象“腰宽八尺,身长八尺”一样,这么些年评书都这般说,大家就听个逗乐,真是迷了痰的人才会去较真吧?都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话儿罢了。
至于靠谱的事情,先是雷霆书院南京分院开始招收学生,要求三代清白,年龄十一到十三岁,身体健康;再说是丁容城从南京大营里选了五百人,与靖远伯约定,一月之后,以五百对一千,用无簇之箭、木枪木刀沾了石灰来演战,若是五百不敌一千,则南京军务丁容城再不插手,反而,则靖远伯自此于军务事,要听从丁容城安排。
这是比较有根脚的,是由营里的亲兵马弁传出来,还有那日丁容城入营去,陪同的文官也默认了的事情。那神话般的传说,自然无人去追究丁一的另两个脑袋到底平时藏匿到哪里去,但这五百对一千,听着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野战啊,不是说五百人守城,一千人来攻。
又是同一营里出来的兵卒,强弱能差到哪里去?这丁容城到底是自大,还是真有泼天般的本事?不过又有人搬出丁某人往日的战绩来说事,说丁容城一人一刀,这一千军兵,何足道?却就被知情者斥责了:“你当靖远伯爷和你一般见识?早便约定,丁容城与伯爷都不下场的!”
其实他们却不知道丁一如何会与王骥如此约定。
因为丁一要绿矾,大量的绿矾。
而觉得丁某人是不可能成为盟友的王骥,拒绝了丁一的请求——这不是去买一车两车,而要需要长时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王骥这样镇得住当地军兵的老帅出面,绝对是不靠谱。请于谦去为这种事开口就不要想太多了。除非丁某人自己去甘肃,看看能不能一统当地江湖了,要不然,千里迢迢,那些军头有的是办法玩花样。
所以便有了这么个赌注。
赌的不是输赢,是诚意,丁某人如果愿意,根本不用加入这个在王骥看来必输的赌局。
他是巡按,可以直达天听;何况他还是于谦的亲传弟子;南直隶的安全局行局大使魏文成更是丁某人门下弟子,自丁一到了南京,早晚至书院请安,风雨无阻。
丁一肯陪王骥来玩这出赌局,就是表明了他的态度,对于王骥的尊重。
但对于丁某人来说,他很愤怒。
这种愤怒不是对于王骥,和那老先生没半点关系,而是对于昨日到来的访客。
“有完没完!”丁一在小花园的训练场一边跑步一边喃喃自语,训练军兵自有刘铁与那些教习、三十名书院少年去操办,便是书院的少年,也就操练了四个月,可以说是过了新兵期的。再加上南京国土安全局行局那边,魏文成抽调了六人来镇压场面和充任教官,那五百个被刘铁选出来的军兵,只能老实听训了。
而南京书院余下谢雨城和二十个少年学生在充任接待人员,挑选那些来书院报名的学童。
只有丁一最闲。
不过也使得他一肚火没地方发,因为都在忙,连刘铁这个狗腿子兼管家兼弟子的家伙,都派出去办差了。
这也怨不得丁某人发火,因为徐珵回去丁如玉处传信,万安整理了“虫蛀蚁咬、潮湿发霉”的海图船图也回京去了,谁知昨日就来了个刘吉刘祐之!这位也是正统十三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据说出京搜集资料,是准备要编一本通志,也就是官方的地理总志,跟万全搜集海图差不多的。通俗的说,也是为了立项用的。按刘吉所说,首辅陈循大约会挂总裁纂修。丁一恶意地想着,是不是这被于谦架空的首辅,整天闲得慌,所以想找点事做呢?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刘吉是什么人?
刘吉就是明朝有名的刘棉花啊,这厮当上首辅以后,不论人家怎么弹劾他,他就是不辞职啊,所以有个绰号叫刘棉花,棉花嘛,不怕弹,属于不要脸界的杰出代表啊!
两个字:小人!
六个字:小人中的小人!
怎么刘棉花也来找上丁某人啊?这就是丁一极度不爽的根本。
历史上纸糊三阁老,也就是三个备受诟病的首辅:万安、刘珝、刘吉。
略好些,虽无什么作为,还算有点节操和道德底线的刘珝没来,伟哥首辅万安先来了不说,这会又来个棉花首辅刘吉!丁一能开心得起来么?
昨天他根本就不愿跟刘棉花多说一句话,基本的客套说完以后,就以身体太乏辞客,但刘棉花就是刘棉花,他不走啊,这比万安还无赖吧?丁一也火了,直接叫了两个少年,说是:“要翻修宅院,恐伤了刘编修”,直接强行送客了。
原以为这么不给面子,刘棉花总会不爽吧,谁知临出书院,刘棉花却对那两个明显就是押送他出来的少年说道:“容城先生确是宗师气度,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方本色,真如此哉!两位小兄何其幸,得入先生门下……”
那两少年回来一复述,丁一听着都想吐了。
丁一门下,看着就这么象是藏污纳垢之处?那些正人君子,张太岳和海刚峰还没出世就不提了,刘健啊、杨廷和啊怎么就不来投呢?偏偏伟哥首辅前脚走了,棉花首辅后脚就来!丁一边骂着一边跑圈,却就听着谢雨城尴尬地叫道:“先生,那刘编修又来了,这次是说有皇命。”
听着这话,丁一不禁脚下踉跄,差点摔倒,无奈地道:“还有皇命?行,行,你引他去书房先坐呢吧!”有皇帝的命令,那就不好拒之不见,丁一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好吧,去看看棉花首辅会不会比伟哥首辅更无耻吧。
兴许是为了表示自己对刘吉的恶意,丁一根本就没去换衣服,就跑步穿的短袖、短裤,就这么走进书房,一边拿着汗巾拭着头发,一边对坐在那里等着的刘吉不耐烦地问道:“行了,说吧,别和我提什么皇命的废话,我知道你奉旨出京公干,随便扯来扯去,总能扯上点关系,例如问我塞外地理什么,这些省省吧,要没事就请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好教先生得知,学生与先生却是同道。”刘棉花笑眯眯地站了起来对丁一说道。
同道?丁一冷笑起来,丁某人可是自己辞官的,哪能跟你这怎么弹劾也不走的刘棉花是同道?
但是刘棉花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是吓了丁如晋一大跳:“学生此次前来是奉曹公之命,来拜会侄少爷的。又,武清侯、镇朔大将军石公,败瓦剌于大同,知先生爱马,已遣人解了两百匹好马至容城。”
不是吧?丁一记得夺门之变里面,没有刘棉花啊!不是说他愿不愿意干,是他完全没资格加入这样的政治斗争吧。现在倒好,刘棉花来替曹吉祥和石亨跑腿了。没等丁一消化完这消息,又听刘棉花说道:“先生有壮志雄略,但学生自问也能为先生谋,敢问先生何以拒我以千里之外?”
丁一扔下大毛巾,大剌剌地坐了下来翘起二郎腿,用下巴对着刘棉花问道:“噢,你能帮我谋什么?”开玩笑么?纸糊三阁老,就当上首辅也是屁事不干,所谓尸位素餐就是说的这等人,还能谋呢,这大明朝别人不知道刘棉花的性子,难不成丁如晋还不知道么?
“先生待于大司马太薄了。”刘棉花不急不忙地说道。
不得不说,审时度势上,这些人,特别是小人,有他们极为独到之处。
若是他跟万安一样的卖身投靠的套路,丁一是不会给他机会让他说下去的。
至少刘棉花这话,就吸引了丁一的兴趣。
“是曹某和武清侯教你来说这茬?”丁一不禁这么问了一句。
因为这很奇怪,能被曹公,又能叫得上侄少爷的,无非就是曹吉祥这大太监了,以前跟着王振混的家伙;而且刘棉花还提到了石亨。这两位现在跟于谦是不太妥的,怎么刘棉花会突然来说,丁一对于谦太薄呢?
“容城先生,学生只不过顺路代那两位传个信,却不是与他们有何瓜葛。”刘棉花苦笑起来,不断地摘清自己,“实乃离京之际,曹公所托,仅是一个口信,学生官职卑微实难相拒……”说通俗些,就是他得罪不起曹太监。
真是这样吗?()
第二十九章 江山万里烟 (十九)()
丁一是不以为然的,翰林编修,这是清贵啊,再说这时节有于谦在那里把握大权,曹太监这种内廷官还能把一个翰林清贵怎么样?与其说得罪不起,难以相拒,不如说刘棉花做人留一线,以后好相见,想着日后要走曹太监的门路升官还实际些。
不过刘棉花刚才所说的,丁一倒是有兴趣听一听。
于是他抬手示意刘棉花不要再把自己往外摘了,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
其实丁某人老是觉得大明朝的官员,喜欢绕着弯子说话,他自己又例外了么?抬抬手,就要求刘棉花能领会到两个指令,一是停止当前话题;二是接着先前的话说下去。就千百年后的触摸屏计算机,至少都要点三下,停止当前进程,调出先前的进程,开始先前的进程。
官当到一定的程度,势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有人来投靠,有人来供自己驱使,很自然的,就会要求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思,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我说?你长脑子是干什么用的?想一想不就知道了!
所幸刘棉花这种小人,别的本事有没有不好讲,这种揣摩人心的功夫,真的要比千百年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他马上就理解丁一抬抬手的意思,没有再继续往下摘清自己,而是接着先前的话题:“先生立书院,不曾请于公题字赐词;先生挂冠而去,不曾想于公在朝堂之间的艰难;先生与靖远伯赌斗兵事,也不曾想若是输了,于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