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30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30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登的眼睛再也没办法集中在地图上了,惊讶的回道:“这么快?那祖郎不是曾经打败过孙策吗?怎么这次如此不堪一击?”

    祖郎是山岳的首领,孙策起家之时就跟他作对,曾经一度几乎追杀了孙策,不过那时孙策只有母舅吴景和堂兄孙贲帮忙,周瑜还没出现。

    不过时来运转,如今的孙策已经不是那个到处借兵,屡战屡败的孙策了,掌管了着江东六郡,几乎所有的士族都支持孙策。

    只不过统治还很不稳定,山岳的反抗此起彼伏,山贼更是多如牛毛。孙权当年镇守宣城时,要不是有周泰拼死救护,几乎就要被山贼所杀。

    陈矫走到陈登的几案旁边,随手端起陈登已经喝了一小半,已经没了热气的茶。

    “元龙,知你欲报丞相和安东将军的知遇之恩,但目前对付孙策,未免太早了点。现在丞相大军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胜负恐一时难分;而你移郡治于射阳,便是想对付孙策,你联系严白虎余部,更让孙策视你为眼中钉,在丞相未有钧裁之前,是不是太急了些?”

    陈登摸了摸嘴边往上翘的八字胡,摇了摇头道:“非只是为报知遇这恩,只是丞相将这广陵交于我手,治下又唯有我广陵有双季稻,责之所在,不得不为耳。”

    “孙策恃勇而骄,异日若等他平定江东,恐不好对付,不如趁其立足未稳,削弱其势,以待将来丞相大军。”

    “既使如此,射治仅有披甲之士数千,如何能与江东熊虎之士相抗?如此被孙策知晓你欲对付他,即要对我们下手,这可如何是好?”连徐宣也很担心。

    “两位宽心,若是那周瑜在彼,我尚惧三分。可是现在他还呆在吴郡,有何担心之处?孙策莽夫,我自有计叫他有来无回。”

    “何况曹刺史(曹洪)大军四日即到,而丞相若知广陵危急,必遗夏候将军飞驰来援,有这两路援军……嘿嘿,我还怕他孙策不来!”

    陈登言语间彰显的强大自信,叫徐宣和陈矫都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们两个是文才,治治民生尚可,对于军事他们懂得只仅仅是一鳞半爪而已。

    “现在严白虎余部那边如何?”陈登见二人没话可说,转移话题道。

    “上次送了些余粮过去,他们已经答应与我们合作,另外还联系到了山岳的另一支领潘临,以及许贡本人,如果有他们相助,相信孙策会头疼不已吧?”

    “山岳?这可太好了,那山岳作战勇猛,要不是装备粗糙,又不懂战阵兵法,相信孙策也难是对手。”

    陈登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窗边。

    他的府衙原是一处旧宅改建,并没有大兴土木给自己造一个新的。窗外可见傍晚的袅袅炊烟,家家户户正在造饭。

    “诸位,若是这射阳就能将孙策拒之门外……”陈登的双眼煜煜生辉,仿佛看到了在自己的治理和带领下,仅仅一个广陵就能打得孙策抱头鼠窜,哭爹叫娘。

    届时,陈登之名,将闪烁整个华夏大地。

    虽然他陈登治民生、修甲戈不是为了出名,不过谁又不希望自己名垂青史?何况陈登对自己胸中所所,充满了自信。

    丞相,将军,我定不负两位所期!

    曹操手上拿的,是荀攸统计过对蝗军俘虏及战利品的统计,其付出的钱比以往哪一次都多。

    四万蝗军整整俘虏了十二万袁军,一比三的比例,战场上居然出现成群结队的袁军士兵被哄抢,然后被绳子捆成一排,连绵不绝的往许昌城外押送。

    加上从俘虏身上淘来的衣甲等物,或是运气好捉到一个官阶比较高的俘虏,那就更加多的好处了。

    比如高览那个二楞子,运气背到了家,左左和杨风二人一眼就看出这个骑马的家伙应该比较值钱,二话不说合力把他给擒了,差点还为分赃提成的事打起来。

    为此,曹操付出了兖州三个月的税收,现在许昌城到处都是放假的蝗军士兵满街乱窜,喝酒赌钱逛窑子,当然进了许昌城,是严禁闹事的,否则事法处置。

    蝗军打胜仗获利多,但是也有着严格的限制。

    比如并不是总有大单子的“业务”可以接,而且绝对不准冒领军功,那是死罪。

    也不能滋事挠民,蝗军成立之初这点就严格规定的。

    现在这只军队真正意义已经成了官方的专用佣兵,人见人怕,谁愿意战场上自己被象猪、牛、羊一样拿去卖了?

    虽然不是称斤的,而是称官职的。

    “这群兵痞也太油了,居然连老板的钱也敢多赚。”

    曹操半开玩笑的把手上的数据给张锋和太史慈看,许昌用不着这么多俘虏,不少人要押到青州和徐州去“劳动改造”,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出钱让蝗军去干。

    太史慈晒得通红的脸更是红得油光水滑,半天吭不出一声来,虽然自己是佣兵的头,可还是曹操的属下,领的薪水也是老曹签的。

    顺便说一下,他可没有什么提成,这跟左左和杨风都不同,但是因为他是头儿,所以不时会有会做人的下属的“孝敬”。

    “老板,现在不是扯这个的时候。妙才去了几天了,估计也快到了,元龙的对手可是孙策。三千人的杂兵就打下了整个江东,项羽也不过如此!那子廉能是对手吗?”

    张锋见曹操丝毫不急徐州的事,忍不住提醒到。

    “还说呢,都是你推荐的人,一刻也不让我消停!”曹操被张锋一提醒,反而一扫刚才懒洋洋的样子,象个久旷的怨妇一样指着张锋唠叨。

    “袁绍那边我还准备趁胜追击,还觉得兵力不够,那个陈元龙倒好,没事倒主动招惹孙策去,我的天,子孝的女儿刚嫁过去,马上就撕破脸了。”

    “还有那个口口声声叫你贤弟贤弟的刘大耳,虽然这次谋反没有他,但是他第二天就不见人,连着他手下的一班人都跑光了。现在还不知去向!”

    曹操抹了一把大胡子上沾的唾沫星子,反正面前这两人也不是外人,太史慈的老娘还在他家将养着,这小子看着也顺眼,等华儿长大了也嫁过去好了。

    (本章完)

第255章 灵堂() 
“现在朝中空着好多位置,总不能上朝时空空荡荡就那么几只鸟在那飞吧?选拔贤能的事总不是一天两天的,谁能这么空还要顾着广陵啊!”

    张锋被骂得一愣一愣的,缩着脑袋不说话。

    太史慈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老实敦厚的青年了,被左左和杨风熏陶得油嘴滑舌,跟个奸臣似的。

    “老板,孙策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强过张兄弟吧?把这事交给张兄弟去办不就完了?有张兄弟在,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最多我叫兄弟们再去帮帮忙,凑个人数助助威就是了。”

    张锋以一种陌生的眼光上下打量太史慈,从脚到头,又从头到脚,看得太史慈头皮麻,这还是当初那个怀里揣着小心,执礼甚恭,满口也是之乎者也的太史慈吗?

    连曹操也是听得直翻白眼,这口气倒是象极了那个胸无点墨的典韦。

    “好好好,知机,你说,你要带谁去?”

    “就子义吧,既然他都说了,不过有言在先,江东可没袁绍那么有钱。到时候你们亏了路费,你可别找我哭穷!”

    太史慈喜得搓着双手连声道:“不会不会!不过…那个…舟楫也是可以换钱的吧?”

    张锋:“……”

    等到张锋和太史慈退出后,曹操这才把板着的脸搓了搓。

    象变脸般的搓出一张微笑的脸出来:“这元龙果然有些本事!居然能未雨绸缪,想着抽孙策的薪?如果不敲打敲打,太激进了也不是好事。”

    又一想:“葳儿生产的日子也快到了吧,这一来把知机又给派出去了,过年的时候不会生我气不回娘家了吧?”

    “什么,主公准备回师射阳?”一身银白锦袍,头上扎着个很普通的纶巾,高坐在吴的府衙上,旁边一个蓝眼睛、紫胡须的年轻人垂手侍立。

    正是留守的周瑜和孙权。

    “回中护军话,主公听闻陈登与严白虎余部勾连,大为愤怒,当即表示要攻打广陵。”

    传令兵恭恭敬敬的跪在这个年轻的中护军面前,半点大气也不敢喘。

    开玩笑,就连主公的弟弟都对他执以师礼,便何况自己?

    而且不是孙策要孙权是这样做的,是孙权自己仰慕周瑜之才。

    孙权轻轻的摇了摇头,半是解释,又是说给自己听:“我这个兄长就是有时性子太急。其实现在严白虎已经授,只要整治农田,展商业,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有谁还能反对我孙氏一族?”

    “加上各士族的支持,加以时日这些跳梁小丑便如无根之萍般烟消云散。又何必在讨伐刘表之时又横生事端?”

    周瑜欣慰的露出一抹男人见了也觉得心旷神怡的微笑,象三月的阳光一般让人心里暖融融的:“仲谋,你懂事多了。”

    孙权忙深深一礼:“都是公瑾兄教导有方!”

    眉头一挑道:“如果伯符也能听劝就好了。我这就手书一封,但愿还来得及。现在曹操已经在官渡打败袁绍,与之做对,实为不智,且我江东刚刚百废待兴,兵力也不多余,粮廪空蔽,这如何能与曹操敌对?”

    捋起袖子洋洋洒洒龙飞凤舞的写了一封信,正准备交给传令兵时,孙权弱弱的拉了下周瑜的袖子:“不若就说大乔嫂子有了身孕?”

    周瑜一愣,片刻之后哈哈大笑:“果然知兄莫若弟!好主意!”

    张锋带大队去徐州。

    老曹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将官渡一役立功将领的名单拟好,在朝堂上求封赏,虽然都已经是他和几个谋臣内定了的,为避落人口实,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张锋终于升官了,排到了刘备的前面成了后将军。

    原来以为最为难的就是吕绮玲的封赏,白马一役她是立下大功的,可是因为是女子,可想而知,如果让朝庭公平承认一个女子为将有多困难。

    然而官渡决战前的这一场内乱,使得朝中反对曹操的声音大半都消失了。

    少数几个人也不敢再出声,尽管很多臣子对女子为将颇多微辞,但是当曹操举出妇好的例子来时,就没多大问题就通过了——商朝连王后都可以封将,为什么现在就不可以?

    针对朝庭里许多官职都空缺的情况,曹操一月里下了三道“求贤令”,不论出身、过往,只要有才,就可自荐或者推荐。

    这使得天下无数饱读诗书,却报国无门的士子眼前为之一亮,仿佛一盏明灯,不但许多人蜂涌而至。

    而且给刚刚内乱的曹氏集团,又竖起一面清明的大旗,这对民心相当有好处。

    不仅如此,曹操还因为张锋最先开始训练士卒之法,以及和荀攸、郭嘉等人多次商谈后的结论,开设了中央军院和中央书院。

    军院不用说,曹操肯定自任院长。张锋担任名誉军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报名参加军院的条件相当严格。

    1.曹氏集团内部子弟、以及张、糜、荀、司马、郭、等心腹之人家族皆可参加或者推荐人参加。

    2.所有军队中的任职人员,世代出身于兖州者可参加。

    3.在军队中任职五年以上也可参加,这一条件合格者是免费的。

    这样一来,可在将来几年内,大大提高军队里将领的军事素质,要知道这所军校的讲师包括了曹操本人,张锋,夏候渊等名将,还有郭嘉、刘晔、贾诩这种专门阴人的谋士。

    不论是长于战或者长于谋,都可以毕业、并在曹操的军队中任职。

    而刘姓子弟则基本上不能入院……哪怕你指天誓说自己跟皇家血统没一点关系。

    书院也是跟以往的书院大相径庭,这里很少涉及到四书五经,只是有基础的文化课,而是教授门类分得很细的民生、商、工、农、数学等,比如农科里的老师有专门教授种植双季稻的。

    由于观念上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全是农、工、商以及寒族出身,士家大族的几乎一个都有。

    而曹操将在书院里,也挑选一部分成绩优异者,任职中央或者丞相府,因此书院远比军院热闹得多。

    商人在这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越来越大,就算是曹操也有降阶亲自迎接糜家和甄家的例子。

    因此大部分人都削尖了脑袋往商科里钻,其他科系也是一些巴望着能学成一门,被曹操看中,或者能入朝为官的普通百姓的子弟,反正又不收学费的。

    不管是书院还是军院,都颠覆了以往的教育模式。

    每月都会有一场类似于辩论会性质的茶话会召开,任何人在会上都可以畅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