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178部分

一品富贵-第178部分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着马,准备回家画图纸,写策划。

    半路看到一行人骑着背弓,似乎在打猎,领头的正是赵匡义,宋九不得不上去施礼道:“微臣见过二大王。”

    “巧啊,正好本官问你一些事。”赵匡义翻身下马,这里是郊外,不用那么避讳。就是十几名亲随,能与赵匡义一道打猎的肯定是真赵匡义的亲信,看到也不会说的。

    两人来到一处杂树下面坐下,赵匡义问道:“明年河洲还有什么计划?”

    “有,竞技场,以及河洲西半边的绿化,未来要做民居区的,虽早,但树木长大还要几年时间,现在只要移载小树,成本低,到建盖房屋时就成了大树,也有了风景。”

    “那不会有多少钱吧。”

    “也不少钱,而且……”宋九犹豫了一会说道:“二大王,千万莫对别人说。”

    “放心,我非是嘴巴不严之人。”

    “河洲游客之多,超出微臣想像,因此于东又建了一个广场,一是利于疏散百姓,省得拥挤不堪,二是可以请艺人表演,减轻进入不了游乐场的百姓不满,又将商铺规模扩大,侵占了许多民居区,甚至还要将未来正广场扩大,但民居很重要,它们才是人气根本。”

    “我懂了,你是想打河南主意。”

    “正是,现在没有他人知道,但早晚会有人醒悟,传出去,河南土地同样会象河北一样疯涨。所以臣打算明年就将河南的地该圈就圈下来。”

    “你预算一下得花多少钱吧?”

    “一部分是民居,还有普通百姓与工匠的民居,以及作坊,说不定还要在两汴水交界处兴修一个小型码头,做为国家码头未来的补充。那么就会产生一些商铺,以及一些广场,那最少得两三十顷地。现在河南地价不是很贵,但前面一圈,后面就涨起来,还会圈到一些村庄,房屋补偿也用许多钱帛,甚至还有一些坟墓,几个作坊也必须重新迁移。正建设一座飞桥,西河洲与河南河堤也要建役规划,微臣估计最少还得三十几万缗钱。”

    “那明年还分不了多少钱出来。”

    “是啊,今年虽诸契股分了一些钱,实际真正算起来,包括储酒与流动资金,既做为契股,这个钱就与我无关,诸衙内还要掏近七万缗钱出来填空。其实分的钱,不是真正的分红钱,而是微臣的那些钱,前年垫会的一万缗钱,以及今年分得的近十二万缗钱。因此才分了六万缗钱出去。但这些钱我早迟要掏出来用的。甚至马上就要支付五万缗钱来做另一项试验。”

    “什么试验?”

    “真正的水泥,速固,强度高,耐火。它技术难度更高,试验成本也更高,五万缗只是起步价,甚至还要垫付十几万缗,才能成功。然而我钱一抽,明年诸衙内再加上陆续的投入,分红必然减少。”

    “是不是急了一些?”

    “也不算太急,这样陆续的投入,我的契股在里面始终不会超过四成。”

    “为何你不主动降一降?”赵匡义问道。当然宋九交税朝廷欢迎,可所得也确实让人眼红,赵匡义看到后都眼红了。

    “二大王,不妥,这些钱在二大王手中还能做正事,分给诸衙内也就胡乱花掉,若是给国舅,说不定让他多害了几个无辜的女子。但在微臣手中,就可以用来试验各种技术,又将技术交给朝廷,最终使宋朝富强起来。所以宁肯变相地控制微臣的契股比例,也不能做退让,这一让,以后会有更多人逼微臣一让再让。”

    “那这几项钱支付下去,以后又怎么办?”

    “还是可以的,比如盖房屋,只要书院建设起来,空手套白狼也能将房屋盖起来,我的契股就不会减少,若想让,先盖房屋,而非是先卖房屋,我的契股自然会下降。再加上河南一些地。等到河南也建设好了,还有金铺。就算金银单独预算,河南建设也要好几年时间,拖一拖,拖到微臣契股变成四百万时,其他契股也会超过六百万。”

    这样说赵匡义就明白宋九打算了。

    宋九也不怕他,他想的不是这个契股一年能分多少钱,而是整个天下……

    过了一会,赵匡义说道:“明年想办法控一控,让大家多分一些钱吧。”

    “这有点儿不妥……”宋九忽然停下,他明白赵匡义出来打猎用意,钱啊。

    王全斌得的多,未全部在他腰里,赵普钱更多,也未全部在他腰里,就象反诬冯瓒的那个死士,那冒着多大的风险,冯瓒不是傻子,稍有不慎,在巴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赵普收买了这个死士,让他做出“壮举”,得付他多少钱?但赵普还有一个木材生意。赵匡义的钱却在明处,薪酬,赏赐,赏赐赵匡胤还能控制,给得多就多,不给一文也没有。冯瓒这件事过后,赵匡胤还能再给他赏赐么?要么就是原先的分赏的一些皇庄御园,这个收益会有,但不是太高。

    然而赵匡义豢养了许多人,用钱同样厉害。不然不会让冯瓒带钱过来,让赵普抓个正着。

    赵普种种反击,赵匡义很难受,现在他缺钱用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一章 思念

    这才是政治斗争,残酷无比,宋九心道,说:“二大王,微臣除河洲的钱没有理由不大好抽动,琉璃作坊与缝织作坊还赚了许多钱,微臣用费惊人,一些试验软贴了近万缗钱,学舍又贴了几千缗钱,订亲花了一万多缗钱,马上聘礼还要用近四万缗钱。但这样用法,别人也不大好算微臣的支出。要么微臣将它化为金银,还能抽出一万多缗给二大王。”

    宋九决定要站队了,不站得那么明显,但站了,这个钱就要掏的,换作几月前,宋九万万不会说出这句话。

    “勿用,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你说的。不要说一万多缗钱,就是几千缗钱,说不定也会让皇兄得知,产生误会。因此我有时候在朝堂刻意刁难你。”

    “微臣知道,这是二大王对微臣的一种变相保护。”

    “我还要继续保护你,不能让你出事儿,皇兄过于讳忌……”

    宋九心中不耻,不是过于讳忌,而是防范得轻,不然你那能得逞?

    “但没有想到你能赚这么多。”

    “是啊,微臣也没有料到,所以不久后就将这两个产业主要利润一起交给河洲。但控制权仍在我手中,不然以后诸衙内必会不服。这也不能做退让的。”

    “需要这样。”

    宋九又说道:“要么这样,明年河洲绿化必须开始,不然以后来不及,那只能在三月,过了三月又要拖到后年。竞技场也拖不得。这两项投入不会太多。用不了二十万缗,还能继续保持我契股不高于四成。再吸纳十万缗外股。那么会分得多一点。其他的放在下半年进行。二大王,你那些钱当中。你出了多少?”

    那批钱有赵匡义的,还有赵匡美的,两人究竟多少,无人可知。

    赵匡义答道:“若按照你的计算,是一万四千余缗。”

    “那样啊,”宋九心算了一下说道:“那现在大约在三万一千缗钱,若无意外,能分一万四千缗钱以上。”

    告诉赵匡义,是交一个底子。让赵匡义能有一个财务预算。然而赵匡义苦笑起来,当初是无心之举,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指望着这个分红钱。

    宋九又说道:“二大王,一个国家内斗避免不了,若是严重内斗成了内耗,这个国家必然强大不起来。可以有私心,但私心不能太重。”

    他的话略有些隐晦,对于赵匡义等于是告白了,赵匡义打了他一下头。笑道:“你以为人人都象你啊,没有进取心。人心难测啊。”

    宋九是指赵普的,以前看史书,说赵普是宋初第一名相。现在看起来未必,只能说赵普很好地执行了柴荣政策,或者让宋朝顺利平安渡过。但说执政,为了争权。也将宋朝内部搞得乱蓬蓬的一团,甚至没有赵普。都未必有赵匡义的野心。宋朝大一统有多种原因,人心所向,柴荣留下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他几国皇帝不争气,赵匡胤是军事家,真正赵普在里面起的作用很小。

    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手段高明,将赵匡义打压到如今地步,开口向自己要钱了,以后还能继续当首相。宋九可不想出现这个结果。

    宋九又问道:“二大王,微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

    “问。”

    “微臣略感到楚使司有点不大称职。”宋九说道。才来三司使,宋九以为就是那样,后来因为公事,偶尔去其他衙门交差,包括到枢密院与政事堂,无论李崇矩或者赵普都在认真办公,只有楚昭辅每天喝茶聊天,王判官也学习之,才去不懂,现在渐渐能断事务了,实际王判官也同样在敷衍了事。宋九认真管事,王判官与楚昭辅很欢迎,不吃味。但关健三司判官宋九不是当成主要职责,事务往他头上摞,往后五天压成一天,他就成了替死鬼。又不知当说还是不当说。

    “你是判官,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不用说!”赵匡义喝道。

    宋朝几个三司使皆有些悲催,第一个就是沧州那个张美,他是前周三司使,做得称职,李筠反叛时,宋初经济不大好,赵匡胤出动十万大军平叛,张美居然将后勤维持下来。然而他是前周旧臣,手下还有一个副使王赞又是一个猛人,与张美不大合适,里外一夹,赵匡胤让张美领节度使之职知华州。明升暗降,职高了权少了,要么薪酬多了,节度使的薪酬比宰相还要高。不过王赞更悲催,赵匡胤想让他主持扬州事务,做得好升为枢密使的,他在赴任途中船翻溺死。本来想让懂经济的沈义伦为第二任三司使,但他与赵普关系不和,在赵普捣鼓下,赵匡胤没有用沈义伦,用了李崇矩。实际李崇矩对经济不大善长,于是赵匡胤直接绕过三司使,发号施令,加上李崇矩性格温和,倒也没有出大漏子。现在做了枢密使,李崇矩反而合适了。这个人用好了,沈义伦没有用好,他这个人胆小怕事,做什么枢密副使?连宋九都看不习惯这次用人。

    再到赵玭,实际他也不想与赵普对着来,只是看不习惯东府过份插手,但让赵普不断的抓小辨子,连续罚薪,逼得赵玭下台。若不是因为宋九的变故,各项金属课量激增,不得不需要三司使,赵匡胤在赵普反复捣鼓下,都不想设三司使,一度空缺了五年之久。

    而且宋九不明白另一件事,赵匡胤需要人来掣肘赵普,可得有一个度,因为赵普对赵匡胤很忠心,在五代混乱的情况下,这个忠心尤为重要。所以赵匡胤权衡轻重,选了一个不是太作为的楚昭辅为三司使,主要就是考虑用楚昭辅与东府不会发生冲突。

    军事赵匡义不懂,但在内政上或者权谋上赵匡义是一把好手。宋九随着点头。

    “宋九,知道吗。你下去看过后皇兄准备再赐你官职,让我拦了下来。”

    “谢过二大王。”宋九高兴地说。

    “你啊,不愧如皇兄所言,不思进取!”赵匡义无奈道,他也误会了宋九的高兴,与不思进取无关,是不想官职太高,沾染乱七八糟的事,又道:“我主要是考虑你现在的局面。楚昭辅不作为,对你是一件好事。做好了是楚昭辅的功劳,做不好也与你无关,但无论做好不做好,皇兄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正是他这种不作为,给了你独立理政磨勘的难得时机。”

    宋九呵呵一乐,确实在楚昭辅这个boss下边不想承担多少责任,做gma是一件比较舒服的事,例如王判官。

    “就这样吧,”赵匡义说完。重新上马,带着手下去“打猎”。

    宋九返回,没有回家,到了河洲试验室。有学生在。

    他一人是忙不过来的,于是将实用课调到下午最后一节来上,学生一分为四。一部分是露天教育。实际随着进入学舍的学子越来越多,加上几年的露天教育打下的底子。两河露天教育也可以逐步取消。不懂,随时可以问学子。但在书院未开学之前。它还要继续存在。

    由部分三年级学子带着部分二年级一年级学子继续计算根学表与三角函数,它太重要了,不能放下。一部分学子又带着低年级学子在各个工程上实习,或者对工匠帮助。还有一部分学子带着低年级学子做试验。并且互相轮流。让他们在基础知识上能做到一个全面。往上去就要细分了。

    试验宋九也做,但主要是指导,他指导,学生来完成,记录结果。

    中秋节外面放假三天,但学舍在两个博士坚持下,只学假一天,因此学子们又来到试验室。

    其实宋九都看不下去,这样学习太过紧张。反观两个大舅子在太学,简直比渡假还要舒服。但新试验又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