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枪-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伏威经过一番思索后,立即召开御前会议,调整官职,任命阚棱为左大将军,王雄为右大将军,封辅公祏为尚书令左仆射,并假意询问这些人的意见。
这些人谁都不是,一看这阵势全都跪倒山呼:“万岁圣明,臣等遵命谢恩。”
杜伏威满意地点了点头,几天后的早朝,文东武西,大礼参王拜驾之后,杜伏威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辅公祏,当众让殿头官宣读了正式圣旨,这件事就定下了。
阚棱和王雄,这两个人均是杜伏威的义子。杜伏威自跟李子通闹分裂以来,在军中挑选有识之士,收为义子,达三十余人,最有名望者,就是此二人。
很明显,这等于让阚棱和王雄接管了辅公祏的兵权,而辅公祏被削去兵权,只弄了个尚书令左仆射,表面上官职很高,相当于左丞相,地位上也是仅次杜伏威,但是这是个文职,在乱世没有兵权等于形同虚设。
辅公祏自然不满意,但表面上默不作声,从此后他游山玩水,结交了一个出家人人称长发道,并把这个长发道人请到府上,学起了道法修术。杜伏威也不闻不问。
时针指向617年的春天。经过近两个月的调兵遣将,备战工作已经就绪。
杜伏威让右大将军王雄亲率兵马二十万出淮北攻打河南。王雄勇武绝伦,而且很会用兵,这是个跟宇文成都相比有过而无不及的牛人,武力上敢与天宝大将比肩,熟读兵法战策,是个知勇双全的帅才。
每每打了胜仗,王雄都会将所得的战利品全都赏给部属,很会体恤将士,手下将士全都以死效力。因此,王雄的部队战斗极强,一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取。
吴军势不可挡,一路上连克要塞,兵锋直抵南阳城下。
现在的南阳守将是蔡桓,此人原是隋将,最初效忠于薛举父子,归顺杨勇后一直是忠心耿耿,跟随杨勇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屡立战功。杨勇很器重他,曾委任为大兴、咸阳等地的主将,这次跟随张公瑾坐镇河南,眼下奉公瑾之命,带兵两万据守南阳。
得知吴军犯镜后,蔡桓勃然大怒,一面派人向洛阳的张公瑾报信,一面出城迎敌,双方在南阳城外摆开战场。
蔡桓大战王雄,没三合,被王雄一戟斩于马下。义军大败,王雄取了南阳后,马不停蹄,又连克几座州郡后,进逼许昌。张公瑾带兵三万坚守不战,派人向杨勇求救。
。。。
。。。
第504章 伐江南两路用兵()
杨勇接到河南的战报吃了一惊,他正准备谋划攻伐李唐之事,只得暂时停下,与三个智囊商议应对之策,还没商议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巴蜀的战报又至,江南梁国的萧铣派大司马董景珍为帅,起大兵十五兵发巴蜀,连克巴东、巫山和万州,安康告急。
这真是雪上加霜,李靖、魏征和徐茂公三个智囊分析后一致认为这是李家父子诡计,他们要三路兴兵,合围义军,大唐的兵马肯定也要有所行动,义军看来要面临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但别无他法,只有兵分三路拒敌。
杨勇赞同他们的看法,妈的,这不弄成四国演义了吗但同时与这三家开仗,杨勇心里真有些发怵,李唐的实力就不用说了,那是一统天下,开创几百年盛世的苗子,虽然年前吃了败仗,但根本未伤元气。江南的萧铣和江淮的杜伏威几占据了半个中国,他们的综合实力并不比自己差。
尤其是,相比之下义军的地盘是不小,兵员也不少,但这几年几乎是不间断地征杀,财力人力消耗巨大,尽管这是冷兵器时代,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仍然是触目惊心,无论什么时候,打仗打的归根结底还是人和钱,不管胜负,结果都经济的萧条,人口的急剧减少,发展受阻甚至倒退。
但这种仗不打还不行,杨勇和三个智囊只好商议三路分兵派将的事,这时有人来报,大唐使者李神通带着李渊的诏书已经到渡过黄河。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杨勇等人猜不透此时李渊遣使所为何事,传令让所有关隘一路放行,第二天上午,李神通便进了大兴城。
在义勇王府,杨勇和李靖等人接见这位大唐的使臣。
见李神通约三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头,身材削瘦,窄长脸,微微有些三角眼,颌下黑胡须,卸去戎装一身文官打扮,但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现在的他在李渊驾下官拜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
李神通不卑不亢,给杨勇躬身施完礼后,杨勇命人给搬把椅子让他坐下,有人献茶。
李神通表示感谢,然后把李渊的诏书拿出来举过头顶,这时有人接过来转承给杨勇。
杨勇展开一看,其实就是一封信,细读内容深感意外,大致意思是:
义勇王阁下,大唐与贵军连年征战,未果,更有各地割据势力,多年来纷争不休,致使民生凋敝,大片田园荒芜,无数百姓背井离乡,生活于水火,苦不堪言。鉴此,朕有意休兵罢战,维持现状,永修和好,还民众以太平。特委淮安王下书,若无异议,请签署印记为盼。
杨勇看完信,一脸疑惑地又看向李神通,李靖等人不知信的内容是什么,看着杨勇的表情也感纳闷。
李神通和善地笑着向杨勇微微点了点头,杨勇又仔细看了两遍书信,将信放下问李神通:“贵使辛苦了,唐王爱民之心拳拳,令人钦佩,容本王三思后给予答复,如何”
“王爷客气,理应如此。”李神通点头,有人把他领到了驿馆休息。
然后,杨勇将书信让三位智囊传看,李靖、魏征和徐茂公三个看信之后交给杨勇,三个人也深感意外。
杨勇问三个智囊:“休兵罢战,维持现状,永修和好,还民众以太平。忽悠谁呢这不是李家父子的作风啊,虽然本王也听说过李渊父治国安邦的确有一套,可这封信明显是他们的政治托词,他早干什么去了他与薛举、与李轨、与刘武周、与罗艺和刘黑闼交兵时怎么不这么说呢去年他们三路大军四十余万云集临邑一带,实施铁臂合围,妄图让山东成为老子的棺材,怎么不这么说呢你们给本王分析一下,李渊这货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李靖点了点头,笑道:“王爷说得太对了,属下以为这肯定是李渊的阴谋,江南的两家肯定中了李渊的招儿,与我们开兵见仗,让我们三家打,李家父子坐山观虎斗,养精蓄锐,待我们三家打得头破血流,筋疲力尽时,他再出来一个一个收拾,清收渔翁之利。”
魏征和徐茂公点头称是,杨勇哈哈一笑道:“萧铣和杜伏威两个裁逼被李渊当猴耍了,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答应跟他休兵罢战,永修和好,趁机灭了这两个裁逼。”
徐茂公手拈胡须赞道:“王爷英明。等我们统一了江南,实力必然大增,到那时再与李唐交兵,如老叟戏玩童耳”
现在的魏征跟着杨勇混得已经还俗了,说话前也不无量天尊了,魏征皱眉道:“王爷,只是萧铣和杜伏威这两家也不是好弹弄的,他们地盘不比我们小,兵力不比我们弱,两家联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杜伏威的军队作战勇敢,萧铣的水军居多,我们须谨慎对待,精心准备,不可轻敌。”
李靖点头道:“玄成之言甚是,另外我们须提防李渊父子出尔反尔,不宣而战。”
一切已经明朗了,杨勇在李渊的书信后面写下几个字:同意休兵言和,望信守诺言。签字用印后封好,将诏书交给李神通。李神通又客气了几句,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并州复命去了。
打发走李神通,杨勇开始调兵遣将,兵分两路:第一路令李靖为帅,秦琼副将,带精兵十五万迎接萧铣的兵马,大将单雄信、程咬金、丁天庆、张英、赵晟等随军听用,丁天庆负责督运粮草。
第二路人马由杨勇亲自率领,徐茂公为军师,大将罗松、尉迟恭和四个美女老婆随军听用,罗士英负责督运粮草。起精兵十五万开往南阳,对付杜伏威的人马。
杨勇走后,将政务全部交给魏征负责。军事上,让大将公冶长坐镇大兴,侯君集为副将,共同主持陕西和山西南部的军务。让苏定方坐镇衡水,屈突通为副将,共同主持山东、河北南部的军务。给公冶长和苏定方二将留下十万可调用人马,主要负责防范李唐的兵马突然南下。
十天之后,粮草备齐,人员到位,各路人马一切就绪,李靖和杨勇两路人马相继离开了大兴城,一路往西南,一路往东南,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老百姓一看,杨勇又要出征了,全都自发来出来相送。
眼下,已经是公元617年的春天,北方窄暖还寒,但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江南已经草长莺飞了,百木吐绿,大地回春,鲜花盛开,风景如画,非常适合行军打仗。
杨勇的人马刚进洛阳城,张公瑾带着几千残兵败将便逃回来了,张公瑾跪倒在杨勇面前请罪,杨勇勃然大怒。
。。。
。。。
505。第505章 想单挑?你没这个资格!()
张公瑾跪倒在杨勇面前请罪,杨勇吃惊之余没有怪他,把他拉起来问及详细。
张公瑾一脸愧色道:“王爷,不是属下找借开托自己,而是那王雄实在是厉害,有勇有谋。此人论勇武不次于秦琼和罗士信,论智谋不敢说神机妙算,但深谙用兵之道。而且,他手下的兵将战斗力极强,不怕您不高兴,一对一,我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属下带三万人马坚守待援,无论他耍什么花招,属下就是不出战。王雄没办法了后来传令强行攻城,只一天城便破了,三万人马只回来几千人,属下无能,实在是愧对王爷”
“哪他娘的冒出个王雄他王雄算什么东西本王这次非灭了他不可”杨勇一听勃然大怒,眼珠子都红了。
不是杨勇目中无人,杨勇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人,隋唐年间有名望的人物,或文或武,穿越前的见识也好,穿越后的经历也罢,他的脑海里没有王雄这一位。
而且人大都是这样,脾气跟他的才能和地位成正比,能耐大了脾气自然就大,有钱有势了,脾气也大。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会,一贫如洗,他根本没有脾气,但是如果他浑身上下都是本事,财大气粗,前呼后拥,脾气自然也是冲天的,正所谓恃才傲物。
杨勇现在有了激情神枪,把名动天下的李渊父子都赶跑了,年轻气盛的他现在难免会有几分骄狂。特别是这次不仅丢了南阳和许昌等地盘,还死伤了几万名将士,连忠心耿耿的蔡桓也阵亡了,杨勇恨不得一枪桃了这个王雄。
看杨勇余怒未消,徐茂公劝道:“王爷,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不算什么。有道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个王雄属下倒是有些耳闻。”
“哦,军师就是军师,遇事先知,不妨对本王讲讲。”杨勇也觉得自己有点暴躁了,这是带兵主将的大忌,听徐茂公说得有理,忙调整心态收敛了些。
从徐茂公的嘴里,杨勇知道吴国最厉害的有两个人,一不是杜伏威,二不是辅公祏,而是杜伏威的两个义子,一个就是王雄,这是吴军的台柱子,擅使一杆方天画戟,勇武过人,是真正的万人敌。吴军的另一个台柱子是阚凌,擅使一口三尖两刃刀,杀法骁勇,他还训练了一支长刀队,所摆的陌刀阵所向披靡,吴军能有今天的规模,杜伏威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依仗他这两个干儿子。
杨勇听得有神乎其神,脑子也凉快下来。是呀,张公瑾那也是历史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上有名的人,连张公瑾都吃了败仗,可见这个王雄的确非同一般,自己还真不能小瞧了他,骄兵必败嘛,看来还得对这个杜伏威重新再认识,只靠一些道听途说是不成的。
杨勇做到心中有数后,让张公瑾带兵守住洛阳,杨勇和徐茂公带着大队人马前去迎敌,双方在嵩山脚下遭遇。
杨勇立马横枪往对面军阵观看,见吴军甲衣鲜明,队列整齐,旌旗遮天蔽日,杏黄色的主帅大旗下,一个斗大“王”字迎风飘舞,旗下立着一员大将,个头不高,但长得短粗壮,像半截缸一样,看年纪不超过三十岁,圆胖脸,细而尖的眼睛格外有神,头顶铁盔,身披铁甲,坐下一匹乌龙驹,鸟翅环得胜钩上持着一杆超大号的方天画戟。此人坐在马上比普通的大将能矮着一头,但威风却压过别的大将三尺。
此人正是王雄,杨勇在打量吴军的同时,王雄也没闲着,也在打量杨勇的人马。
他早就接到报告了,说是义军来了援兵,带兵主将是义勇逍遥王杨勇,这个名字太响亮了,王雄听完先是一惊,接哈哈大笑,想不到自己是有福之人,在这里遇贼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