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313部分

三国第一强兵-第313部分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州的五员大将。主公不是很看好其中二人么?”贾诩一手在下巴上摩挲着,一手指向鄃城,笑道:“那麹义性子颇傲,龙凑之战后。又不知所踪,姑且不论,可另一位,却正在此城之中。”

    “哦?”王羽眉毛一挑。兴致大起。

    尽管他麾下人才已经不少了,但名将这种资源。总是多多益善的。张颌的名声、武艺,虽然比赵云、太史慈略逊一筹,但其军略却不一般,能收入麾下自是再好不过。只是这人也是个倔强脾气,自己不是没试过,但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现在,听贾诩这意思,似乎是……有门?

    “计从何出?”

    “当然是……”贾诩轻轻吐出两个字:“反间!”

    ……

    平静了一个多月的鄃城,再次陷入了紧张气氛之中。

    严格来说,自从困守以来,城内的气氛一直就很紧张。城外有敌军的时候,担心敌人攻城;没人的时候,又进退两难,不知是出城寻找战机的好,还是继续守城,保全实力的好。反复折腾几趟,便也有了庸人自扰的苦恼。

    让将士们庆幸的是,张将军最终还是没有冲动,没把大伙儿拉出去,面对可怕而神秘的青州军,以及莫测高深的未来。

    然而,庆幸,只限于士兵和普通士官,军中的高层对此都忧心忡忡。

    事到如今,已经很明显了,近两个月来接到的情报之中,大多数是伪令,但也有少量真命令,只是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罢了。

    延误了军机,能否得到主公的谅解,会不会影响到整个战局,都是未知之数。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困守一隅的惶惑混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气氛,或许可以称之为焦虑。

    此刻,当城外再次大军云集的时候,这种焦虑达到了。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张颌面前。

    “元皓先生,您怎么……”张颌大吃一惊,看向辛毗时,从对方眼中看到的是同样的情绪。田丰是在袁绍入主冀州前离开的,听说是回了巨鹿老家,现在却突然以青州使者的身份出现,怎能不让人惊讶和猜疑?

    田丰一边拱手见礼,一边笑道:“呵呵,儁乂有所不知,吾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在青州了,春天的时候,蒙王君侯不弃,在幕府中辅佐参赞。”

    张颌脸色顿时一变:“末将敬先生的为人和才学,故而敬之,谁想先生竟然私通外寇,却是让末将失望之极。既然先生在青州久矣,想必困扰末将数月的伪令,也是出自先生之手吧?念在旧日情份,末将今日不与先生为难,若再见时,你我便似敌非友,休怪张颌无情!”

    张颌这番话,丝毫不留情面,田丰却不以为意,淡然一笑道:“两国交兵,尚且不斩使臣,将军与丰同为大汉之臣,何来如许深仇大恨耶?况将军困守久矣,已是危在旦夕,就算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也不顾父母妻子吗?”

    “先生休得危言耸听!”张颌大怒,冷喝道:“大丈夫既然上了沙场,马革裹尸便是本分,青州兵马虽众,王将军计略虽奇,冀州却也没有投降的软骨头,只有断头将军!先生若言止于此,还当速去,不要逼末将翻脸,坏了旧日的情分才是!”

    “愿与将军共生死!”在场的除了辛毗之外,还有守军军司马以上的将官。张颌固是万夫敌的猛将,这些将官也同样是久经沙场的悍勇之人,齐声呼喝时,一股凛然的杀气扑面而来,连一边旁观的辛毗都是一阵心神摇曳,首当其冲的田丰感受如何,也是可想而知。

    “哈哈哈哈……”田丰不惊反笑,竟是全然未受影响,结果倒把张颌等人给搞愣住了。

    “儁乂智勇双全,治军严谨,深得军心,连王君侯那样的英杰,对儁乂也是赞赏有加,丰虽不才,又岂会以威凌之?儁乂之危,在内而不在外,岂不闻: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乎?”

    说着,田丰在袖中一探,摸出一卷书简来,递给张颌,道:“儁乂困守孤城数月,消息不通,想必外间发生了什么事,尚不得知,看信便知。”

    见张颌面露疑色,田丰知道对方是被假情报搞怕了,于是补充道:“如今两军正在议和,青州大军很快就会退回黄河以南,鄃县很快就能和冀州恢复联系,是真是假,到时一问即明。”

    拍拍竹简,田丰目视张颌,意味深长的说道:“吾知儁乂忠勇,可只有忠勇,不得明主,却也只是明珠暗投罢了。若他日有变,只望儁乂莫要忘了丰今日这番忠告才好。”

    说罢,他拂袖转身,告辞而去。

    望着田丰的背影,张颌嘴唇微动,但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将目光投注在手中的竹简上,神情凝重,仿佛那上面写着关乎未来的预言一般。()

三六零章 诱敌深入() 
一般来说,秋收后往往是征战的好时节。秋天收获的粮草很丰厚,可以为大军提供足够的供应。

    不过,秋天开始的战争,往往不会延绵太久,特别是在北方。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大雪封路之后,军队的机动力一下就会下降到让人抓狂的地步,运输自然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所谓人定胜天,只要为将者愿意,冒着落雪的风险,甚至在大雪中作战,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刻的河北,就上演着这样一幕。

    “启禀主公,冀州大军分兵三路,中军已过贝丘,并不停留,长驱直进,往平原而来!”

    “哦?”王羽眉头微微一挑,问道:“三军各由何人为将,行军路线如何?”

    “北路是张杨的一万河内军,经清河,过夏津,兵锋直指鄃县;南路是曹仁的一万兖州军,在贝丘与中军兵分两路,经博平,过灵县,兵锋直指高唐;冀州本队和高干的并州军做一路,共计马步五万余,行军路线与我军相同,直取平原而来。”

    “果然来了,而且还分了兵,而且还分得这么远!”太史慈大喜,高声请战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催敌锋锐!”

    “子义莫急,先问清楚再说。”徐晃拉了太史慈一把,低声道:“吃了这么多亏,袁绍怎么可能随便分兵?以某观之,其中必有缘故。”

    “不分兵,他怎么护得住侧翼?这么多兵马,难道会不顾粮道的安全吗?”太史慈撇撇嘴,显然没往心里去。

    华夏的战争史相当漫长,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也是数不胜数。不过,交战的人数超过十万的战役中,实际参战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罢了。

    比如还没发生的那场淝水之战,苻坚的西秦大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参战的人数可能连十万都没有。根据历史记载,苻坚的先锋到达襄樊的时候,后队的兵马还远在长安城没动身呢。

    所以说,兵多不见得就强,不能将兵力调配妥当。合理安排,兵越多,战斗力反而越差。

    想想看,若真是十万人挤成一团,那行军速度得慢到什么地步?此外。河北虽然地势相对平坦,可是,想找个能展开十万以上兵力作战的战场,还真就不怎么好找。

    更重要的是,将所有兵力缩成一团,也不利于防守粮道,很容易被人给迂回过去。

    所以。正常情况下的行军,都会将部队分成几个部分,前锋开路,主力居中。侧翼呼应,屏蔽敌人的迂回路线。

    “而且,主公一直也强调说:战术可以千变万化,战争的思想却永远如一。战争中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调动对方,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弱势兵力,蚕食对手等一系列手段,创造出局部胜利,然后通过对局部优势的扩大来获得最终胜利。无论战术怎么变,其实都是为了这一核心思想而服务。”

    他振振有词的说道:“前阵子咱们又是议和,又是撤兵的,不就是为了调动袁绍,让他露出破绽吗?现在他来了,难道不是中计了?文举公,你刚从袁营回来,所见应该比咱们这些人多,你怎么说?”

    “中计与否,尚不好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融沉吟道:“因为主公的计策,冀州内部的确出现了纷争,袁绍不接受合议,悍然进兵,是冀州内部斗争妥协的结果,说是中计,倒也没错。”

    他不肯接太史慈的话茬,而是避重就轻的回答了最简单的那个问题。

    “先不要争这些,”王羽一抬手,拦住太史慈不让他继续争论,转向那斥候问道:“可有发现匈奴人的踪迹?”

    “暂且没有发现,但敌后是怎样的情况,尚不得而知。”

    “嗯。”王羽微一皱眉,心念电转。

    引蛇出洞,寻机决战,是他的既定战略,眼下看来,计划比想象中顺利得多。驱逐匈奴人,很可能是袁绍和冀州士人达成的妥协。解决了这个最大的威胁,袁绍的三路大军,就没之前那么可怕了。

    可话说回来,事情会这么简单吗?他组织的盟军屡战屡败,被自己各个击破,都是因为分兵惹得祸。袁绍再怎么自大傲慢,也不可能完全不吸取教训。

    所以徐晃才说,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王羽的想法也和徐晃差不多,其中可能有诈。

    袁绍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呢?

    要知道,马上就是十二月了,隆冬时节,随时会降下大雪,运气不好的话,袁绍的三路大军甚至会被困在路上。

    可他还是来了,来势还很凶猛。

    “不急进兵,还是按照原定策略行事。”一时想不出所以然,王羽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太史慈小声嘟囔道:“那样会不会太慢了啊?”

    于禁皱起眉头,肃声道:“军国之事,岂能儿戏?子义,你僭越了。”

    “嗯,嗯,知道了。”太史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于禁这副严肃的表情,缩着脖子不吱声了。

    “子义你也用不着失望,仗,还不多得是?”王羽倒是很能体谅太史慈的心情,他会心一笑,轻轻抛出一句话。

    太史慈的眼睛顿时一亮:“是让某守平原城么?”

    王羽摇摇头:“平原城倒是用不着你,你的任务是率骑兵向北面迂回,设法迂回到冀州军的身后去。”

    “是要劫粮?”太史慈的劲头更足了。

    “袁绍有备而来,劫粮恐怕不很容易,而且,现在兵力紧张,你能带走的兵也不多。能劫得下最好,劫不下也不要勉强,这次任务没有硬性指标。”王羽再次摇头。

    太史慈听得直迷糊:“不多是多少?”

    王羽竖起三根手指,悠然道:“三百。”

    “这么少?”太史慈眼睛瞪圆了,三百轻骑。别说扩大战果了,就算粮队摆在面前,他也未必吃得下。

    毕竟三百人是在敌后,要警戒,要侦察,冬天作战,还要考虑严寒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非战减员,说不定还要寻找补给,杂七杂八的一分配。实际能作战的,有二百就不错了。

    “就这么多。”王羽点头,进一步补充道:“你具体如何作战,我不干涉,不过。有个小要求,临阵之时,你不要用戟和槊,只用一支长枪,怎么样,能做到吗?”

    “只用枪?”太史慈眼珠转了转,眼中狡黠之色一闪:“这是要李代桃僵?”想了想。又自我否定道:“可这样一来,不是让人有了防备吗?”

    王羽晒然道:“你不去,人家就没防备吗?”

    “那倒也是。”太史慈挠挠头,不继续打哑谜了。而是很委屈的说道:“费这么大力气,就为了这点目的,似乎,好像……是杀鸡用了牛刀啊。”

    “那也未必。”王羽神秘兮兮的一笑。冲着太史慈招招手:“除了虚张声势外,还有个秘密任务。子义,你且附耳上来。”

    太史慈迟疑着走上前去,跟王羽凑在一处,嘀咕了一阵子,很快就眉花眼笑起来,连连点头,口中‘嗯嗯’有声,适才那点委屈顿时就不翼而飞了。

    搞定太史慈,王羽又点起裴元绍:“裴头领,这次就委屈你做个副将,与子义同行。”

    “君侯说得哪里话来?”裴元绍连忙辞谢道:“末将虽出于草莽,但也明大义,君侯乃是天子钦赐的当朝骠骑将军,末将此番来投,实乃诚心诚意而来,绝无虚假,天地可鉴!君侯有令,但管吩咐,火里来,水里去,俺若是眨眨眼,就不是娘生爹养的!”

    听说话就知道,这人不是什么文化人,前面的台词八成是别人教了,背下来的,后面那几句话才是出于本心。看他拍着胸脯,口中高叫,面红耳赤的样子,确是诚意十足,投效之意出自真心。

    王羽呵呵一笑,意味深长的道:“裴将军的意思,本将已经清楚了,不过,易帜一事,却是不急,还是等到尘埃落定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