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责-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心。”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肖彦梁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对他来讲,这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
“简单来说,国共两党的矛盾,就是阶级矛盾,中国现在反抗日本人的侵略,这就是民族矛盾。”余鸿春解释道:“当民族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我们国共第二次合作就有了基础,也才能得以实现。”
“哦。我懂了。”肖彦梁恍然大悟,对余鸿春竖起了大拇指:“阁下真是不简单,明白这么多事理。想你这样的人,在贵党里面还有很多吧?”
“肖局长过奖了。”余鸿春笑着摇摇头:“不是我明白这么多事理,是我们一有空,政委就给我们上课。这些道理,都是我从课堂上学到的。”
肖彦梁越听越惊奇了。不仅这个什么“政委”没听过,就是这个“上课”也是闻所未闻。当兵的只知道打仗就是了,还要上课!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你们每个人都要上课吗?”肖彦梁问道。
“当然要上课。政委说过,没有知识的武装,是不能打胜仗的武装。只有战士们知道为什么去打仗,如何去打仗,我们才能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余鸿春非常自豪地回答道。
一番话,肖彦梁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
“对了,”余鸿春想起来什么,问道:“你说的‘军统’是什么组织?它在你们中间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呵呵,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这个‘军统’是什么样的组织,就是它的全称,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是委员长掌握的一个情报机构。现在在各个沦陷区,都有它的人马。对了,”肖彦梁顿了顿说道:“它还组建了一支‘锄奸队’,专门对那些汉奸败类下手,很是刹住了一股叛变和当汉奸的歪风。”
“哦?还有这种事?”余鸿春不敢相信国民党也会组建“锄奸队”,笑着说道:“看来这个‘军统’也不简单啊。面对凶恶的侵略者,不管是我们还是你们,都是中国人,都在为我们的这个国家流血牺牲。现在我是彻底明白什么叫‘民族矛盾’了。”
“不错,这个‘民族矛盾’说的还真是好。对了,不知道你们在这里还要待多长时间?”肖彦梁问出这个关键问题。
余鸿春看了肖彦梁一眼,想了想才说道:“还要待几天吧,肖局长有什么指教?”
“没其他的意思。”见对方起了戒心,肖彦梁苦笑了一下,说道:“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需要我肖某帮忙的话,尽管开口说。”
“谢谢,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的。”余鸿春笑了笑,感慨地说道:“刚进城,原先还以为肖局长是个铁杆汉奸,却没想到你却打死了日本人救了我们。”
“被人当成铁杆汉奸也不是你一个人,这城里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我已经习惯了。”肖彦梁再次苦笑着回答:“不过这样也好,可以更加隐蔽地为抗日服务。”
余鸿春点点头:“你说的一点没错,越被朋友误解,越容易让敌人信任。” 想起刚才的经历,余鸿春心里打了个突,疑惑地问道:“奇怪,日本人怎么没有跟着枪声过来?”
“这阵子前方来的难民太多,好多日本人以杀人为游戏。这些枪声,已经让人麻木了。”肖彦梁说话间,语气里透出了一股子深深的悲哀。
余鸿春沉默了。以杀人为游戏!这是一个怎么疯狂的军队!
“狗日的,小日本拿咱中国人不当人。”余鸿春狠狠地骂了一句,痛心地说道:“你说的那些难民我也看到了,我问了一下,都是因为黄河决口才流落到这里的。他妈的,日本鬼子竟然会丧心病狂地炸开黄河!”
“日本鬼子?”肖彦梁有些惊讶余鸿春的想法,不过马上就明白了他是受了《中央日报》等政府报纸的影响。要不是大介洋三曾经在自己面前抱怨和吴志伟的分析,说不定他也会相信是日本人炸开的黄河。
“不过这黄河决口,给我们的同胞带来灾难的同时,也阻止了日本南下武汉的计划,更是让几十万从徐州、兰封等地的国军可以安全转移,保存有生力量。”肖彦梁没敢说出是国民政府自己炸了黄河的猜测。
“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余鸿春轻蔑地撇撇嘴,接着痛心疾首地说道:“炸了也好。十几万所谓的精锐,竟然无法消灭两万多日本鬼子,反而被鬼子象撵兔子一样到处赶着跑。妈的,把这些逃跑军队的武器给我们,小鬼子还不被我们消灭?鬼子大概也想不到黄河水的厉害吧。可惜了几百万受苦受难的同胞了。”
见对方如此看不起国军,肖彦梁想反驳,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反驳,人家说得可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向余鸿春告辞出来,肖彦梁越想越兴奋,刚才关于国军的一点点不快早已被抛在了脑后,他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索性收起雨伞,任凭清凉的雨丝洒在身上。
大介洋三站在一边目送最后一辆军火卡车离开,活动了一下发酸的肩膀,向旁边的仓岛做了个请的手势:“仓岛君,我们随处走走。”
大介洋三语气中的无奈,仓岛听得清清楚楚。也难怪,不仅身为宪兵队队长的大介洋三,就是他这个特高课主任,现在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巡视军火库。这倒不是说他们担心军火库的安全,而是必须监督满足前线的军火供应。
按理说这些本应是驻军的事情,可是大介洋三说了一句“就让我们将功折罪吧”,就造成了巡视这里成为两个人每天的必修课。
“仓岛君,”大介洋三停下脚步,伸手接着雨点,说道:“你看多美的雨啊,和家乡的一模一样。”
“是的。江南春雨,哦不,是梅雨。”仓岛尴尬地纠正了自己的口误。说实话,仓岛并没有太高的所谓文化素质,搜肠刮肚想出来的一个词居然还是错的。尽管他自认为阅人的本事不错,可是和大介洋三相处久了,他反倒越来越看不透这个人。
说大介洋三这个人多愁善感,喜欢说一些伤感的话吧,他对待那些支那人的命令却是冷酷无情,毫不含糊的。
看着大介洋三有些憔悴的脸庞,仓岛再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才三十多岁的人,竟然已经呈现出一种老相。看来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把他折磨得够呛。
“这该死的雨!”不好和大介洋三直接唱反调,仓岛只能在心里面骂了一句。
“仓岛君,”见仓岛陷入了某种沉思,大介洋三以为他很欣赏或者很认同自己刚才对雨的看法,又说道:“你看在这些雨里的景色中,要是再出现成片的樱花树,那可就和家乡完全一样了。”
樱花!
显然这个词也深深地触动了仓岛,跟着大介洋三,嘴里轻轻地哼起了“樱花歌”。
歌声哼到一半就停止了。不远处一个士兵被湿滑的土地摔了一跤,引来了其他同行的同伴一阵嘲笑。
“唉,樱花虽然美丽,但是太短暂;江南的梅雨尽管充满了诗情画意,我却希望它不要出现。”仓岛看到这些,忍不住感慨道。
“噢?哦!”大介洋三一愣,旋即明白地点点头。刚才只顾着抒发情感,却没有想到现实的残酷。
“我刚才的表现真是让人感到惭愧。”大介洋三不好意思地说道:“这雨天对行军打仗真的是一种折磨。”
“对比起前线的士兵,我们的确很幸福了。”仓岛回答说:“不过队长阁下的思乡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唉。”仓岛抬头看了一下已经暗下去的天色,叹了口气,说道:“就是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攻下武汉。”
“攻下武汉?我看至少还要四个月以上。”大介洋三想了想说道:“支那炸开黄河,用水阻挡我军前进。这一条计策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河水顾及之处,不仅是我军人员损失惨重,物资损失更是惨重,尤其是战车。想不到为了阻止我军前进,支那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这次炸开黄河,其实不仅仅是阻挡了我军的步伐,更重要的,就是让原本已经被我们包围的支那主力得以安全转移。大日本皇军想要占领武汉,怕是要费些周折。”
“我看,更重要的是士气。”仓岛接着话题说道:“你也看到了从这里西去的部队,精神比以前差了好多。听说第106师团将从上海登陆过来,希望这支生力军能鼓舞士气。”
“唉,没办法,黄河决口,南下武汉已经变得遥遥无期了,现在我们对武汉的进攻只能采用西进的方式。”大介洋三说到这里,转头看着仓岛,微微苦笑了一下,说道:“你刚才说起106师团,我可是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为什么?”仓岛十分奇怪。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特设师团。”大介洋三详细给不是军人出身的仓岛解释道:“现在在华的部队,战斗力强的部队,在军部统一称之为‘常设师团’,而由这些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就称之为特设师团,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人数、编制、规模都差不多。”
“也就是说,特设师团就是预备役师团。这个106师团,就是第六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的。”仓岛明白了大介洋三的意思。预备役部队怎么也无法和正规部队相比的。
“不过,大介君,”仓岛继续说道:“第六师团是我军的精锐师团,他的预备役人员应该不会差吧。”
“呵呵,仓岛君,话不是这么说的。”大介洋三再次解释道:“所谓第六师团的预备役部队,并不完全是从第六师团退役的官兵。军部一般会把同一地区的预备役士兵事前编制好,一旦有战事,可以立刻形成战斗力。预备役师团的编制,完全按照常设师团的编制进行。所以这个106师团和6师团,除了名字上的关系,其他的没有一点关系。”
“原来是这样。”仓岛点点头。
“实际作战时,这些特设师团,一个最大的作用,是作为预备队,随时给主力师团补充人员和装备。”
“大介君,所以你认为106师团仅仅是补充其他主力师团的作用吧。”仓岛笑着问道。
“是的。”大介洋三摇摇头,说道:“我得到的情报,支那现在在长江里面布置了非常多的水雷。这些水雷让第三舰队和波田支队寸步难行。其他的部队现在也和支那军队相持着,谁也无法前进一步。北面的部队虽然正在南下,但是士气、精神力、装备、集结速度都无法在短时间满足前线的需要。106师团的到来,正是补充人员,修整再战的机会。所以,仓岛君,我估计要拿下武汉,至少也要四个月以上。”
“说得有道理。真不愧是情报员出身啊。”一番分析让搞反间谍工作的仓岛佩服不已。
大介洋三没有因为仓岛的恭维而高兴。说实在的,在他的心目中,真正向往的,是军旅,是战场!从军校毕业,就一直在搞情报分析,到今天作为宪兵队队长,虽然也算带了兵,却和自己的理想差得太远。
“支那军队的坚持越来越强了啊。”大介洋三也看着天色,重重地叹了口气。对于他忽然夸起了对手,仓岛也没有表示什么惊讶。
确实,当初皇军攻下满洲,也就不过1万多人,用了四个月时间。(“9·18事变”爆发时,东三省的日军正规军只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6个守备大队共1。04万人,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共2。34万人。能迅速支援的日军只有驻朝鲜的2个师团,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多万,平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主力部队,可以迅速回师关外。因此兵力方面中方占绝对优势。――作者注。具体参见本书《资料-9。18事变”的反思——中国为何三日亡国?》)
整个占领满洲的过程,给仓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即便是接下来的上海之战(即1932年“1·28事变”),四次易帅(即:第一任:日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官兼驻沪特别陆战队司令官监泽幸一、第二任:2月2日日海军编成第3舰队,野村吉三郎任司令官,岛田繁太郎任参谋长,协同进犯上海、第三任:2月7日 日海军侵沪屡败,司令官监泽幸一被撤职,野村吉三郎继任、第四任:2月14日 日军新司令植田谦吉率援军3万多人到沪。),损失近万人也不能改变他关于“支那军队不堪一击”的看法。可是,随着近一年时间的战事,支那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