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巅峰-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对青藏铁路建设曾表示出不同意见。孙永福说:“千人之诺诺,莫如一士之谔谔。多听听不同意见没有坏处。”他派人两次登门拜访这位专家,还特意邀请他参加进藏铁路论证会。
可可西里公路两边热融湖溏星罗棋布,冻土融沉病害严重。孙永福来到这里,和工程技术人员仔细查看分析公路病害。在随后的冻土施工方案研讨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孙永福索性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草图,讲解以桥代路的思路。他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和设计人员一起研究桥式和设计参数,优化以桥代路方案,从根本上避开了特殊困难地带冻土给路基带来的病害。
首次上高原,孙永福看到40多年前修建青藏公路的取土坑内至今寸草不生,十分震惊。如果以高原自然环境为代价,青藏铁路建设将得不偿失。他提出青藏铁路建设环保创新制度,专门设立了环保监理。这在我国铁路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是一个首创。
为了做好青藏铁路的环保工作,孙永福先后3次组织铁道部、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的有关专家奔赴现场,就环保问题开展科学考察和调研工作。针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通道”等敏感问题,组织编写了专题报告,对高原植被的恢复与再造技术开展了现场试验。在孙永福的建议下,青藏铁路的环保投资达21亿元;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尽量避让主要环境敏感点。在西藏自治区境内线路先后避开了纳木错自然保护区、林周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延长线路多达30公里,为此多投入了3个亿;对无法避绕的可可西里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多方案比选后,采取了对保护区扰动最小、影响最小的线位通过。
在孙永福的领导下,青藏铁路的环保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指导方针。根据青藏高原的特点,将沿线地表植被、珍稀保护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原始景观、河流源头水质、冻土环境等放在保护工作的首位。
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位高原病专家断言,在高原修路,高原病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孙永福回答:“我们绝不让高原病夺走一个筑路人的生命!”孙永福的老伴是医生。他一回家就向老伴咨询高原病问题,直到把老伴的知识都挖空了,又让老伴找来高原病医学资料自己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记下来,多次抽空到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原病研究所向专家请教。每次铁道部邀请高原病专家来讲课,他总是坐在最前面的位置,遇到问题举手就问。青海省高原病研究所吴天一院士很有感触:“孙永福同志不是学医的,对高原病知识研究这么深,真是难能可贵。”
在孙永福的提议下,铁道部在格尔木铁路医院建立了全路第一个高原病防治中心。开工前夕,他专程代表铁道部党组看望和慰问医护人员。他说:“青藏铁路建设者离不开你们呀!我把几万名建设者全拜托给你们了!”说完,他深深地向在场的医护人员鞠了一躬。
每次随同孙部长跨越昆仑,登临唐古拉山,都能被他钢铁般的意志与深厚的亲和力所感染。
到青藏线检查工作,他总要钻进工人的帐篷里,钻进食堂的储藏室,看职工们能否吃到新鲜的蔬菜?品种多不多?只到看到芹菜、萝卜、韭菜等新鲜蔬菜和肉食品应有尽有,才放心地离去。由于缺氧,他的嘴唇发紫,脸色腊黄,然而他依然和职工们谈笑风生,问寒问暖,顾不上吸氧。“来一次工地不容易,应该多了解一些工程进展和职工的生活情况。”他说。
一次到唐古拉山中铁十七局集团指挥部检查工作,那里的海拔高度5030米,是全线最高的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下了车,孙永福就要上工地,同行的同志劝他:“部长,这里海拔太高,你就在下面和同志们见见面算了,不要上去了。”孙永福说:“那怎么能行?我要上去,看看他们的馒头能不能蒸熟。”
每次去工地,孙永福都要走进民工帐篷,摸摸被褥厚不厚,看看地面潮不潮。在一处工地帐篷,他看到民工睡通铺,立刻告诉指挥长,民工要一人一张床,不能睡通铺,也不能睡上下铺,更不允许打地铺,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他说:“农民工是我们的兄弟,我们要给他们兄弟般的关心,他们来参加青藏铁路建设,是我们的功臣。”他建议就民工管理作出专门规定,要求民工宿舍人均面积不得少于2.5平方米,每天给予10元的生活补助,并且划定了民工最低生活标准。这些规定在青藏线上都得到了落实。
开工以来,孙永福几乎走遍了全线各个工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2002年5月,孙部长患大叶肺炎,高烧不退。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会诊后告诉他,这等身体状况,千万不能再上高原了。孙永福虽然微笑着承诺,但他还是“我行我素”,因为青藏铁路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青藏铁路。一次发烧住院,铁道部铁路总医院的专家说:“你的病不上高原都是重病,怎么上高原?”为了对他负责,医院领导特意向傅志寰部长写了报告,要求他住院治疗。傅部长劝他:“暂时不要去高原了。”孙永福答:“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我不能不去。”住院9天后,他又奔上了雪域高原。他要去风火山工地,随行的同志劝阻道:“孙部长,你刚出院,就不要上去了吧。”孙永福笑着反问:“有那么严重吗?”他不顾随行人员的劝阻,又一站站地登临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
上过高原的人都知道,去的次数越多,高原反应越强烈。孙永福一次次上高原,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有时整夜睡不好觉,凌晨起来在房间踱步。沿线的指挥长看了,替他的身体担忧,有人建议,现在视频系统很发达,您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开个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坐阵指挥就行了。您要了解现场什么情况,可以把现场录象带给您,您就少上几次高原吧。他说:“我不上现场,心里就不踏实。”
2003年5月,他到海拔4500多米的沱沱河工地检查工作,医生看他脚步不稳,走路打晃,赶紧为他体检,测量他的血氧饱和度只有65%,肺部锣音严重,这已经是肺气肿的前兆。医生说,SARS病人要是这样,早就该上呼吸机了,让他卧床休息。他口头答应,可依然照常工作。
对于人们把他比作“青藏铁路之帅”,孙永福坚决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说:“青藏铁路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国家的正确决策、职工顽强拼搏、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第六章 世界屋脊上的“精神高原”二 身先士卒的带头人
卢春房,微命三尺献高原
一日四季阴晴转,草低水清天蔚蓝。
举目朝霞若临海,轻步线桥如爬山。
丹心一片报祖国,微命三尺献高原。
他日列车飞驶过,观光谁知筑路难。
2002年10月,卢春房在严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写下“自勉诗”表露心迹。
这一年,他46岁。这位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如今有了一张永远无法恢复的黑面孔,成为一个标准的“高原人”。一米八的个头,显得清瘦,棱角分明的脸上双腮微陷,长期的高原生活,使他强打精神的脸上总挂着一丝疲惫。
2001年,卢春房离开了铁道部建设司的领导岗位,受命出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在艰苦环境中,他代表全体青藏铁路建设者郑重立下军令状:横下一条心,干好青藏线!
卢春房有过难忘的铁道兵经历,始终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紧密相连,更与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结下不解之缘。面对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诸多新问题,卢春房参考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先后主持制定和完善了20多项管理办法。在他的领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普遍建立质量信誉评价制度,不断推广先进工艺和技术,初步形成建设单位统一管理、施工单位严格自控、监理单位认真核查、设计单位优化配合、使用单位提前介入、政府监督全面到位的运转模式。
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必须实现“质量环保创双优”,第一次在工程建设中把环保和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构筑了由青藏总指统一领导、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并承担责任、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理,环保监理单位实施全面监控的“四位一体”环境管理体系。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对优质样板工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等。
2003年6月,正值藏羚羊迁徙之际,卢春房十分关心刚刚建好的野生动物通道能否正常发挥作用。他专门赶到楚玛尔河工地,躲在隐蔽的地方观察藏羚羊活动情况。在最初,有的藏羚羊因为胆小,迟迟不敢通过野生动物通道,有的从路基上翻了过来,他急得只跺脚,恨不得把那些从路基上翻过来的藏羚羊抱起来,从野生动物通道重走一下,或者跑过去给他们带路。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有胆大的藏羚羊率先通过了通道,他从下午一直观察到天黑得实在看不见了才回去。尽管大批藏羚羊通过了野生动物通道,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毕竟还有一些藏羚羊没有从野生动物通道,这说明还需要改进设计。随后,他立即召集楚玛尔工地负责人商量如何做好藏羚羊迁徙的引导工作,还同设计单位就野生动物通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多次征求动物学家、可可西里保护站工作人员和当地农牧民的意见,制定了周密的改进方案。
卢春房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和健康保障问题,几乎每周都要去工地暗访一下,看一看他们伙食怎么样,能不能顿顿吃上肉;问一问有没有吃高原保健药,是否按时体检。摸一摸被子薄不薄,试一试暖气热不热。一次,他在一处工地发现有一座帐篷里没有氧气瓶,一向温文尔雅的他顿时发了火,他打电话给工地负责人吼道:“马上把氧气瓶搬过来,否则你今晚的宿舍就让职工住!”工地负责人说是工作失误,马上就把氧气瓶送来,请您放心。卢春房厉声批评道:“你的失误,可能会断送职工的性命!这样的失误决不允许,别让我看到第二次,否则你卷铺盖回家!”直到氧气瓶送了过来,他才放心地离去。卢春房对民工充满了关爱之情,把民工管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他要求把民工和职工一视同仁,制定了严格的工资发放办法,防止民工工资被拖欠,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由于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铁路全年的有效施工时间只有6个月。然而,卢春房每年在施工现场的时间却常常达到八九个月。无论是在风火山口还是夏日飞雪的唐古拉山巅,无论是朔风肆虐的三岔河畔还是寒冷刺骨的雪水河边,从勘测前沿、指挥一线、铺架现场到工地医院,处处留下卢春房风尘仆仆的身影……
在剧烈高原反应和连续长途奔波的双重折磨下,疲惫不堪的卢春房时常出现脑供氧不足、心肌缺血等症状。病倒在床上却想着工地,他就一只手输着液,一只拿着话筒,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了解施工情况。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他就服下一把抗缺氧药,吸上几口氧气,继续忍着身体的不适钻进隧道和涵洞,走向每一个施工点。
常年奔走在青藏高原,卢春房无法辅导帮助准备参加高考的儿子,更无法照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父母。父亲几次病危,他都无法抽身。
自古忠孝两难全,2002年11月,卢春房从工地赶回家中的第二天,慈爱的父亲便溘然长逝。悲伤之际,卢春房用“丹心一片报祖国”来自勉,重新踏上火热的青藏铁路建设工地。
昆仑山隧道贯通、风火山隧道贯通、羊八井隧道贯通……
三岔河特大桥竣工、清水河特大桥竣工、楚玛尔河特大桥竣工……
铺架挺进唐古拉、越岭攻坚取得突破……
在他的指挥下,一项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攻克青藏铁路建设“三大难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青藏铁路已完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涌现出160多项优质样板工程。他也因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畅想火车跃上世界“第三极”的壮美未来,卢春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