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573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573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刘谌却不怎么认为,只要是前线所需的,一律无条件供应,蜀锦今年没了,明年还可以再织,但江山社稷丢了,那就真的没有办法挽回来了。

    有了足够的冬衣,汉军在这种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之中,才会行动自如,而鲜卑人大多身着单衣,冻得簌簌发抖,可想而知他们的战力如何了。

    汉军三路齐出,从三个方向上同时对鲜卑大军发起了围攻,这不禁让慕容涉归是脸色铁青,他也没有想到汉军竟然是如此地胆大妄为,这完全是意图全歼鲜卑大军的节奏啊!

    如果不是遭逢大雪,慕容涉归很可能会嗤之一笑,汉军这叫什么,人心不足蛇吞象,拿**万人来就想着一口吞掉人家二十万大军,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现在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让慕容涉归反击的心机划为了无有。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反击了,能够抵御得住汉军的进攻已经是很不错了,现在断后的有乌海,左路有慕容吐谷浑,右路派谁去抵挡呢?

    幼子慕容主动请命道:“父汗,就由儿臣去挡住汉军的进攻吧,确保父汗可以渡漳河成功。”

    慕容涉归轻轻地摇摇了头,慕容毕竟还太年轻,这个时候,未必能担得起如此重大的责任,而右翼一旦失守,汉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鲜卑人的防御而攻到中军来。

    更何况,慕容涉归对这个幼子非常地溺爱,早已是暗下决心,自己在百年之后,便传位给慕容,由他来统领慕容鲜卑部。别看慕容吐谷浑是长子,但却是庶出,和嫡出的慕容地位相差太远,所以慕容涉归对慕容吐谷浑并不太重视,反全观慕容,却是钟爱之极。

    如果说在比较顺利的时候,慕容涉归是很乐意让慕容带兵出去锻炼锻炼的,但此刻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慕容涉归是断然不会派慕容出战迎敌的。

    “乌山”慕容涉归瞅了一眼眼前诸将,道。

    乌山是乌海的弟弟,虽然比起草原十大勇士的哥哥乌海差了那么的半筹,但乌山也还算是慕容涉归帐下的一员悍将,此刻慕容涉归亲自点名,乌山是立刻出列道:“末将在。”

    慕容涉归吩咐道:“命你率一部人马,前去抵御右翼之汉军,不得有误。”

    乌山领命,率军前往右翼与汉军交锋。

    三路人马都有各自抵挡得鲜卑军,此刻的慕容涉归略略地有些放心了,毕竟此前与汉军交战,汉军所拥有的成建制的骑兵也就是六个军九万人马,如今这六个军三路齐出,汉军骑兵可是倾巢而出呀。

    “这刘胤还真是舍得下血本。”慕容涉归感叹道,汉军总共就这么一点骑兵,若是战败了,岂不是没有了再战的本钱,不管刘胤是如何想的,反正慕容涉归是不可能理解的。

    有这三路大军阻击,慕容涉归很快地就率领大军赶到了漳河边上。

    此时天地苍茫一色,完全分不清哪儿是河,那儿是岸,慕容涉归在堤上,吩咐士兵去探看漳河的冰层。

    两名鲜卑兵专门地踩到了冰面上,用力地跺跺脚,看到冰层很厚实,便回去复命道:“启禀大单于,漳河结冰,可以横渡。”

    慕容涉归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本他还担心漳河河面上的结冰不太结实,如果无法直接横渡的话,确实是困难重重,首先渡船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现在既然漳河结冰,那就省下了建造浮桥的时间,鲜卑大军,便可以顺顺利地回到幽州去了。

    慕容涉归显然不想耽搁任何的时间,立刻下令鲜卑骑兵踏兵步行。

    漳河并不太宽,最宽处,也不过才一里多的距离,窄的地方,只有百十来丈的宽度,现在还没有到数九寒天,纯粹是因为突降大雪导致天气寒冷河面才结冰的,远没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地步。

    慕容涉归派人查探完冰情之后,这才放心地率军开始踏冰渡河,一次河面上承载不了太多的人马,慕容涉归就将人马分开,分批渡河。他亲自一马当先,率军踏上了冰面。

    起初的时候,冰面上没有任何的异常,鲜卑兵不禁是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很快地,他们距离北岸已经是很近了。但还尚来不及登岸,就听得脚底下的冰层突然地发出喀嚓嚓冰层断裂的声音。

    慕容涉归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地拨转马头向后退去,但冰层断裂的速度相当地快,转眼之间就已经是碎裂成了一大片,方才还好好站在冰面上的鲜卑士兵,瞬间就掉入了河水之中。

    慕容涉归也不例外,他刚跑了几步,轰隆的一声,连人带马,陷入了河水之中。(未完待续。。)

第1225章 北进幽州

    漳水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和俘虏慕容鲜卑十八万之多,战果辉煌,整个漳水南岸的积雪都被染红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慕容鲜卑大单于慕容涉归逃走了,这让汉军诸将是耿耿于怀,纷纷地向刘胤请命追击。

    刘胤只是微微一笑,道:“逃得好,逃得妙,本来我还计划着送他一程,既然他己经先走一步,那却是再好不过了。”

    诸将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刘胤是何意,这擒贼先擒王,斩草必除根,让慕容涉归逃掉,简直就是后患无穷,刘胤没动怒反而是拍手叫好,这不禁让众将是莫名其妙。

    有心思敏捷的认为刘胤说的这是反话,似乎是对众将没有擒获慕容涉归不满,但从刘胤的态度来看,似乎又不象,众人皆是如坠雾里,不明觉厉。

    罗宪问询道:“如今慕容鲜卑已溃退而去,冀州之患平定,那么下一步我们又该当如何?是原地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以罗宪的意思,打败了鲜卑收服了冀州,又正好赶上严寒隆冬,也该是汉军休整的时候了,就算是北征鲜卑,也得明年开春再做计较。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大军该留在冀州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其实原地休整和回师洛阳都各有利弊,明年春天对鲜卑进行北伐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回师洛阳的话,明年春天还得从洛阳出兵,这一来一回,势必会耽搁不少的时间。但原地休整的话,二十多万大军又将面临粮草补给的困难,毕竟这么多的军队,所需的粮草数额甚大,粮草来回转运,光是路途上的消耗就是极为地惊人的,大军在冀州呆上几个月的时间,对后勤补给也是一个比较大考验。

    这也就是军队为什么在常规驻防的时候不采用集中驻防的原因,固然其中有防务上的考虑,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方便后勤供应。行军打仗,尤其是那种跨越数千里的远程作战,对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无法解决粮草辎重的补给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军队的作战半径。

    这时,诸将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刘胤的身上,等着他回答罗宪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人也有各人的打算,有人倾向于原地休整,也有倾向于回师洛阳,但他们都知道,只有刘胤才是最终的决断者。

    刘胤微微地一笑道:“怎么才有两个选项?冬歇休整,那是必然之事,不过这休整的地点,我倒是选了一处,不过既不在冀州,也不在洛阳。”

    诸将皆是一脸的疑惑,虽然说季汉的版图现在已经横跨十几个州了,但从明年出征鲜卑的最佳位置来看,唯有冀州和洛阳两个地方为合适,难不成刘胤还有别的考虑?

    罗宪道:“不知雍王考虑到何处休整大军?”

    刘胤手指地图靠北的位置,简短而有力地沉声道:“幽州!”

    “幽州?”诸将是面面相觑,幽州现在还控制在鲜卑人和前晋的残余势力手中,刘胤要去幽州休整大军,岂不是要继续地向鲜卑人开战吗?而且幽州靠近北疆,乃苦寒之地,在幽州休整,真的就那么的明智吗?

    刘胤环视了一下众人,道:“你们或许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偏偏选择去幽州?确实,按现在的天气和环境,此刻去幽州,并非是上上之选。不过幽州除了蓟县、渔阳、昌黎三城之外,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到了鲜卑人的手中,此番慕容涉归吃了败仗,肯定会逃回幽州,试图重整兵马,来年再战。如果我们就此罢兵休整,等到明年春天北伐之时,慕容鲜卑恐怕已经又在幽州集结起了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次消灭了慕容鲜卑的十几万军队,就可以让其一蹶不振,事实上,这些胡人全民皆兵,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就足以能再造出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来,而且战力绝对不俗。所以我们必须要乘势而进,乘着鲜卑此次战败的时机,北进幽州,将慕容鲜卑彻底地逐出幽州去。”

    张乐奇道:“那我们方才主动请战追击慕容涉归大哥你又不许,慕容涉归吃了败仗,定然不会逃得太远,我们一路追去,斩草除根,岂不正好?大哥你偏要放虎归山,此刻却又要攻打幽州,到底是几个意思?”

    刘胤呵呵一笑,道:“北进幽州和斩草除根,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张乐瞪大了眼珠子,道:“两回事?北进幽州不就是为了消灭慕容涉归吗,怎么可能是两回事?”

    刘胤故意地卖了一个关子道:“这个你就不用细究了,等到了明年,你自然会明白。”

    张乐是一头雾水,不过刘胤不说,他也不好再追问了。

    随后刘胤调整了军队,已经换上了冬装的无当飞军、阳安军和骑六军组成了北进的一个临时军团,剩余的军队则在冀州原地休整。

    毕竟用蚕丝和皮毛制做的冬装代价相当地昂贵,几乎都快把国库给掏空了,饶是如此,运送到前线的冬装也只能满足装备八个军,剩下的七个军只能是换上普通的冬装。

    普通的冬装说穿了也就是普通的麻衣由单衣换成夹衣而已,称之为“褐衣”,至于名贵的裘皮大衣,那只是官宦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刘胤的军队近半数人员穿上了“奢侈品”,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身着褐衣的军队冬天自然没法打仗,冰天雪地里,站上一会儿就冻僵了,更别说去行军打仗了,所以刘胤把这七个军统一留在了冀州进行休整,由罗宪和蒋斌统率,等到来年再做安排。罗宪和蒋斌的任务也比较简单,就是每日午时前后进行一些操练,以维持军队的正常秩序即可。

    至于已经换好冬装的这八个军,则在刘胤的率领之下,越过漳河,踏雪而进,一路向北,向幽州方向开进。

第1226章 楼桑村祭祖

    生怕刘胤的大军会追来,慕容涉归逃得十分仓皇,到了渤海之后,也不敢停歇,一路向北,晓行夜宿,一直逃到幽州边境上易水河畔之时,这才算是略松了一口气。

    慕容鲜卑的大军在漳水之战失败之后,原先驻守在勃海、安平、中山和常山这几个郡的鲜卑军也是望风而逃,根本不用等汉军攻来,他们就已经是主动地撤离了冀州。

    所以刘胤的大军一路北进,倒也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收复冀州四郡,简直如同是信马由缰。

    此次进军汉军虽然是骑兵占据了大多数,但刘胤并没有刻意地要求汉军全速前进,反而是走走停停,一日只保持着大约四十里的行进速度,每日也只选天气比较暖和一点的午时前后的几个时辰行军,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安营扎寨,围火取暖。

    刘胤如此不急不徐,主要是为了节省士兵的体力,冬天行军打仗,体力消耗是最大的,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而后勤供给则是困难重重,再加上此去幽州,也非急务,所以刘胤才徐缓而进,保存体力。

    走了大概十余日,到了冀州和幽州的交界处易水河。这个季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自然也领略不到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景致,体会不到荆轲离别燕国时那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不过刘胤踏足幽州地界,到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怀,因为刘备的故里,就在离易水河不远的涿县城外。

    刘备的祖籍就是幽州涿郡涿县楼桑村,幼时刘备家境贫寒,以织席卖履为生,黄巾乱起之后,进犯幽州,刘备毅然投身平定叛乱的洪流之中,从此便离开了涿郡故里,离开了楼桑村,半生颠沛,以其坚不拨的意志,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不过刘备自从离开家乡之后,便终其一生,也未能再回到楼桑村,就算他贵为天子,称雄一方,却也未能在宗庙祖祠父母坟前敬上一柱香,每年冬至祭祖之日,也只能是遥拜于涿郡方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今天,他的这一份遗憾,却让他的孙子刘胤在这儿给弥补上了,刘胤进入幽州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平敌灭寇,而是前往楼桑村,给刘家的列祖列宗烧上一柱香。

    以前的涿郡,现在更名为范阳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