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陈骞抽剑在手,仰天而叹,横剑自刎。
┄┄┄┄┄┄┄┄┄┄┄┄┄┄┄┄┄┄┄┄┄┄┄┄┄┄┄┄┄┄
马隆突围之时,选择的方式根陈骞是完全不同。陈骞是不舍弃每一个豫州兵,只要他们还能走的,就必然会加入到逃亡的队伍之中,以致于被伤病疲兵所累,走得快不起来,被终为追兵追上,殒于乱军之中。
马隆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带所有的青州兵突围,汉军马快,如果单纯地论速度,大部分步兵的青州兵一点逃亡的机会都没有,如果马隆带着这些人上路的话,其结果肯定是被汉军追上,全军尽墨。
所以马隆很果断地将步兵全部抛弃掉,将所有的骑兵部队都集合到一起,强行地冲出一条血路来,剩下那些落入汉军骑兵阵中的青州兵,也只能是听天由命去了。马隆深知,在这个时候,绝不容许有半点的妇人之仁,一时心软导致的后果很可能就是致命的。
青州军的骑兵集合起来也是一个数量不算少的队伍,足足在万人之多,有了这么一支骑兵战队,马隆的突围计划便已经成型。
利用骑兵来反制骑兵,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骑制骑,在这乱军之中,不是汉军的骑兵好使,青州兵的骑兵同样的有强大的攻击力,这不仅可以正面怼汉军骑兵,还可以比较轻松地撕开汉军的包围圈,从而逃之夭夭。
在逃亡途中,马隆还撞到了吴军张咸部,当时张咸被汉军所围困,正是马隆快速出手,解救下张咸来。不过他与张咸是殊途不同归,没办法走一条路,马隆便与张咸拱手作别,张咸投东南,而马隆望东北而去了。
马隆正是凭借着这么一支骑兵,生生地突破了汉军的重重围困,到达了酸枣,尔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了青州,欲回青州重整兵马,改日再战。
马隆的这一番举动,反倒是激怒了右军团都督车骑将军罗宪,得到了马隆在酸枣率军突围的消息之后,罗宪是勃然大怒,好歹汉军是数路配合,步骑皆备,居然还能被马隆给钻了个空子,这简直就是右军团的奇耻大辱。
罗宪当即下令,要青龙军和白虎军立刻停止在洛阳以东的冲击任务,立刻向酸枣进行集结。不过当青龙军和白虎军赶到酸枣的时候,马隆带着青州骑兵已经是逃之夭夭了。
不过本着除恶勿净的原则,罗宪并没有放弃,而是一路尾追着马隆,双方你追我赶,斗得是不可开交。(未完待续。。)
第1203章 三王殒落(六)
马隆最后死的非常壮烈,万箭穿身而死,只要身上能插上箭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显然汉军为了对付马隆,动用了最为恐怖的大杀器元戎弩,几十把元戎弩齐射之下,马隆几乎没有半点逃生的机会。
马隆一死,青州兵便彻底地崩溃了,死的死,降的降,在汉军的包围圈之中,全军净没,无一人逃出。
在追击马隆的过程之中,汉军已经是横扫是兖州的大半郡县,这些郡县是望风而降,毕竟马隆此次进攻洛阳,两次抽调兵力,已经把青兖二州的兵力差不多都抽空了,以现在这些郡县的防御能力,根本就无法抵挡得住汉军的进攻。少数没有投降的郡县,也在泰山之战后迅速地递来了降书。
邓朴和傅募顺利地拿下兖州之后,继续地挥师东进,进入了青州。
马隆死后,青州诸郡早已是一盘散沙,不等汉军杀到,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早早地就已经是竖起了白旗打开了城门,洒水扫街,献城出降,青龙军和白虎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不战而胜。
这也怨不得邓朴和傅募打得太轻松,现在整个儿的青州,情况和兖州几乎一样,守城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象临淄、济南、北海这样的大郡尚且拿不出一千的兵马来,东莱、城阳、乐安这样的偏远郡国守军就更加是廖廖无几了,每座城池无兵守御,而汉军则是气势滔天兵强马壮,不投降的话,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其次,青兖之地的这些士家大族可都是魏晋时代的士家大族,晋国灭亡,他们依附和支持青州刺史马隆在青兖之地自立,城头上虽然飘扬着的是吴国旗帜,但并没有人有任何的认同感,认为自己是吴国的人,在马隆死后,也不会有人为了吴国的这面旗帜而抗争到底。
而地方上的士家势力大多又是墙头草,不管天下是姓曹姓司马还是姓刘,对他们而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能保住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而刘胤给汉军下达的命令就是,凡主动投降归顺的,所有官员,一律留任,官居原职,汉军入城,于民秋毫无犯,妄取一物者,斩!妄杀一人者,斩!而负隅顽抗者,一律格杀勿论,抄没一切财产。
如此一来,无论是官吏还是士家甚至是平民百姓,投降的是趋之若骛,都生怕投降的晚了,性命财产无法保全。
邓朴和傅募轻轻松松,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兖州和青州,而后又奉命挥师南下,进攻徐州淮南之地。
而徐淮之地,现在同样是百城无主,因为徐淮之地的正主石苞,现在正在逃亡的路上,对自己的辖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统治力和管控力了。
相比于陈骞和马隆,石苞则是要幸运的多,他的人马,在刚逃离洛阳的时候,就被汉军骑兵给冲散了,石苞根本无瑕顾及去收拾残兵,而是一路乔装改扮,把自己化装成大头兵的模样,拼命地向东南而逃。
正因为石苞的目标小和他刻意地隐藏了身份,所以才得以逃避了汉军的重拳打击,象陈骞那样召集起部下试图结阵对抗汉军,最终反倒是第一个送了性命,象马隆那样挑选精锐,试图夺路而逃,但也遭到了汉军死死的跟踪追击,最后身殒泰山脚下。
而石苞则比他们要聪明的多,反正汉军太强大,就算自己集结所有的力量也不是对手,那到不如化整为零,各自突破,汉军攻击的时候,找不到要攻击的目标,反倒容易脱身。
石苞这一个明智的举动,给他的逃亡倒是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不过这样做同样也是风险很大的,因为汉军对包围圈里的绝大多数被分割开的吴军和关东军实施的是无差别的攻击,也就是说如果石苞不走运撞到汉军的攻击队伍的时候,他们这一支规模比较小的部队也是容易被汉军所歼灭的。
当然这种概率是远小于身份暴露之后遭到的攻击的,石苞完全是在赌一把,只要遭遇不到汉军主力的袭击,他还是有机会逃出包围圈的。
石苞的运气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遭遇到了几支汉军部队的袭击,但并没有汉军主力,这样小规模的袭击对于身边留下精锐卫队的石苞而言,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
一路碾转,石苞到了许昌一带。自从曹丕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许昌城的地位就每况愈下,最后沦为了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县。石苞赶到这里,虽然身后追兵渐远,他却也不敢入城歇息,只是在许昌城东的十里庄短暂的休息了一下。
孙铄对着石苞拱手道:“恭喜大王顺利突围。”
石苞望着北面远远散去的尘烟,呵呵地一笑道:“也是本王急智,化整为零,让蜀人摸不清虚实,方才有机会脱身。如果象陈休渊那般,试图跟蜀人硬抗,这回儿恐怕早已是葬身于洛阳了。”
孙铄道:“大王妙计,纵然是张良再世,诸葛重生,恐怕也不及万一。”
石苞微笑道:“过奖了,本王如果真有张良诸葛亮的本事,这一仗也未必会败得如此之惨,不过败战亦有败战之计,如果不是本王略施小计的话,想脱身还真是不易。”
孙铄道:“大王,此地也并非是久留之所,还是早些起程,回奔淮南吧,只有回到淮南,众将士方得安心。”
石苞点点头,道:“不错,许昌离洛阳尚近,如果我们久做盘桓的话,蜀兵定然会追人,也只有回到淮南,方为根本。传我之令,即刻起兵,向东而行。”
孙铄不禁是一头雾水,道:“大王是不是搞错了,此去淮南,须得往东南而行。”
石苞狡黠地一笑道:“本王当然知道去淮南得往东走,不过这条路你知我知蜀人未必不知,如果我们投东南而行的话,说不定蜀人早已在半路设下埋伏了,先往东走,寻机再南下,这样才可避开蜀人。”(未完待续。。)
第1204章 三王殒落(七)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几十把元戎弩齐射之下,马隆几乎没有半点逃生的机会。
马隆一死,青州兵便彻底地崩溃了,死的死,降的降,在汉军的包围圈之中,全军净没,无一人逃出。
在追击马隆的过程之中,汉军已经是横扫是兖州的大半郡县,这些郡县是望风而降,毕竟马隆此次进攻洛阳,两次抽调兵力,已经把青兖二州的兵力差不多都抽空了,以现在这些郡县的防御能力,根本就无法抵挡得住汉军的进攻。少数没有投降的郡县,也在泰山之战后迅速地递来了降书。
邓朴和傅募顺利地拿下兖州之后,继续地挥师东进,进入了青州。
马隆死后,青州诸郡早已是一盘散沙,不等汉军杀到,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早早地就已经是竖起了白旗打开了城门,洒水扫街,献城出降,青龙军和白虎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不战而胜。
这也怨不得邓朴和傅募打得太轻松,现在整个儿的青州,情况和兖州几乎一样,守城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象临淄、济南、北海这样的大郡尚且拿不出一千的兵马来,东莱、城阳、乐安这样的偏远郡国守军就更加是廖廖无几了,每座城池无兵守御,而汉军则是气势滔天兵强马壮,不投降的话,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其次,青兖之地的这些士家大族可都是魏晋时代的士家大族,晋国灭亡,他们依附和支持青州刺史马隆在青兖之地自立,城头上虽然飘扬着的是吴国旗帜,但并没有人有任何的认同感,认为自己是吴国的人,在马隆死后,也不会有人为了吴国的这面旗帜而抗争到底。
而地方上的士家势力大多又是墙头草,不管天下是姓曹姓司马还是姓刘,对他们而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能保住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而刘胤给汉军下达的命令就是,凡主动投降归顺的,所有官员,一律留任,官居原职,汉军入城,于民秋毫无犯,妄取一物者,斩!妄杀一人者,斩!而负隅顽抗者,一律格杀勿论,抄没一切财产。
如此一来,无论是官吏还是士家甚至是平民百姓,投降的是趋之若骛,都生怕投降的晚了,性命财产无法保全。
邓朴和傅募轻轻松松,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兖州和青州,而后又奉命挥师南下,进攻徐州淮南之地。
而徐淮之地,现在同样是百城无主,因为徐淮之地的正主石苞,现在正在逃亡的路上,对自己的辖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统治力和管控力了。
相比于陈骞和马隆,石苞则是要幸运的多,他的人马,在刚逃离洛阳的时候,就被汉军骑兵给冲散了,石苞根本无瑕顾及去收拾残兵,而是一路乔装改扮,把自己化装成大头兵的模样,拼命地向东南而逃。
正因为石苞的目标小和他刻意地隐藏了身份,所以才得以逃避了汉军的重拳打击,象陈骞那样召集起部下试图结阵对抗汉军,最终反倒是第一个送了性命,象马隆那样挑选精锐,试图夺路而逃,但也遭到了汉军死死的跟踪追击,最后身殒泰山脚下。
而石苞则比他们要聪明的多,反正汉军太强大,就算自己集结所有的力量也不是对手,那到不如化整为零,各自突破,汉军攻击的时候,找不到要攻击的目标,反倒容易脱身。
石苞这一个明智的举动,给他的逃亡倒是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不过这样做同样也是风险很大的,因为汉军对包围圈里的绝大多数被分割开的吴军和关东军实施的是无差别的攻击,也就是说如果石苞不走运撞到汉军的攻击队伍的时候,他们这一支规模比较小的部队也是容易被汉军所歼灭的。
当然这种概率是远小于身份暴露之后遭到的攻击的,石苞完全是在赌一把,只要遭遇不到汉军主力的袭击,他还是有机会逃出包围圈的。
石苞的运气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遭遇到了几支汉军部队的袭击,但并没有汉军主力,这样小规模的袭击对于身边留下精锐卫队的石苞而言,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
一路碾转,石苞到了许昌一带。自从曹丕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许昌城的地位就每况愈下,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