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牢关之后,黄崇就召集了一些工匠和调动军队,对虎牢关进行了抢修。只不过时间短暂,黄崇也只是修筑了一些比较紧要的地方,其它的工程,尚还来不及动工,吴军就已经杀到了虎牢关下,黄崇也只能是暂停了工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防卫作战之中。
张乐出击作战虽然比较惊险,不过最终的结果却还是相当满意的,阵斩了吴国的三员大将,收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小胜,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随着吴军主力人马杀到城下,张乐自然也断绝了再出城作战的念头,毕竟偷一次机已经是幸运的了,想在吴军的万军之中再偷机的话,幸运之神也不可能总能眷顾于他。更何况方才的场面也极是凶险,若不是赵卓带骑兵杀出,张乐恐怕回到虎牢关的机会都很渺茫了。
再战虎牢关的话,张乐就比较地安分了,黄崇将无当飞军安排在了虎牢关的东门位置上,赵卓的阳安军则在负责南段城墙的防守,罗袭的永安军负责北段城墙的防守,各军全力以赴,严阵以待。
虎牢关北濒黄河,南临嵩岳,南面的跑马岭壁立万仞,只有西南一条深壑幽谷通往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虎牢关的关城就建在黄河南岸和跑马岭之间,全关也只有两座城门,东门和西门,吴军由东而犯,汉军也只需在东城墙上摆出一字防线就足以抵御吴军的进攻了。
虎牢关原本就没有多少驻军,汉军到达虎牢关之后,接管了这里的防务,除了抢修残破的工事之外,守城的器械也大量匮乏,黄崇在修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准备守城的器械,除了大量的弓弩之外,滚木擂石也是必备之物,还好这里山石众多,林木遍野,黄崇派军队去伐木运石,半月之间,也是准备了充足的木石,这些滚木擂石,成为了防守虎牢关的保障,搭配着弩箭,虎牢关的防御力量,也变得足够强大了。
尽管汉军的兵力不足吴军的八分之一,但依托虎牢关,黄崇还是极为有信心打好这一仗的。更何况,吴军来犯的消息已经禀报给了刘胤,黄崇相信,洛阳那边很快就会派来援兵,自己这边只城抗得住吴军的前几轮进攻,便可保虎牢关无虞。
镇西将军朱琬领命之后,立刻是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朱琬是东吴名臣朱治之孙,朱才之子,东吴名将朱然是他的伯父,大将军施绩是他的从兄。朱然本姓施,后来过继给了朱治,到了儿子这一辈,又改回了原姓。不管怎么说,朱家可是东吴名门士阀,现在朱琬官拜镇西将军,在东吴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初战受挫之后,朱琬是挺身而出,颇有大将风范,他亲自站到了虎牢关的城下指挥攻城,这个位置,城上的弩箭射程远一点的,都可以射到这里。身边的副将感觉不安全,劝朱琬再后退一些,朱琬慷然地道:“我既为主将,自当与将士们同冒石矢,今日誓取虎牢关,拿下不城池,绝不后退半步。”
东吴的将士在朱琬的激励之下,群情激昂,斗志旺盛,向着虎牢关的关城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
虽然此次的进军匆忙,但陆抗还是准备了不少的攻城器械,比如床弩、投石机、攻城车、冲车这些重型的器械,当年,数量最多的还是云梯这种常规的攻城武器,吴军攻城的手段,还是倚仗着人多,准备用人海战术蚁附攻城的方式。
整个虎牢关东面的平原之上,已经被吴军的人海给填平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如蝗似蚁,扑天盖地,从虎牢关的城头向下望去,几乎成为了一片土黄色的海洋(吴军的军服就是土黄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第1162章 大战虎牢关(五)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左右………………………………………………………………………………………………………………………………………………………………………………………………………………就算拿不下虎牢关来,也可以提升一下吴军的战斗气势。
但没想到,刚打了一个接触战,自己派出去的三位大将就横遭团灭,而且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救都来不及救,画虎不成反画犬,也难怪陆抗的心情不好了。
身边的陈骞倒是一脸的淡定从容,吴军一下子损失了三员大将和数千人马,在陈骞看来,却仿佛是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不要低估了蜀人的战斗力,他们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个出乎意料的打击,和蜀人作战,”陈骞平静地对陆抗道。
陆抗默然无语,蜀人的厉害,他倒也是很清楚的,强大如厮的晋国不就是横遭覆灭了吗?陆抗也不是那种受不得任何挫折的人,更何况只不过是双方的一个小小的接触战而已,不过结局如何,对于陆抗而言都是无足轻举的,他手中握有二十五万的大军,这么一点损失充其量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就不值一提。
陆抗之所以郁闷,也不过是因为开局不利的这个形势,初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军队的士气,初战告捷和初战尽墨,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陆抗领军多年,自然心理素质是极强的,他很快就从初战失利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他回头扫了一眼,道:“谁可出战?”
镇西将军朱琬立刻拱手道:“末将愿领兵出战。”
陆抗点头应允,朱琬便挥兵向虎牢关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方才汉军出击,完全是因为趁着吴军先锋部队和主力部队有些脱节,才敢于胆大行事,现在吴军大兵压城,汉军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再出城应战了,只能是依托虎牢关的险要,固守关隘。
虎牢关由于处于魏晋国内,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年久失修,关城残破,此次黄崇奉命驻守虎牢关之后,并没有单纯地只是带兵驻守,到达虎牢关之后,黄崇就召集了一些工匠和调动军队,对虎牢关进行了抢修。只不过时间短暂,黄崇也只是修筑了一些比较紧要的地方,其它的工程,尚还来不及动工,吴军就已经杀到了虎牢关下,黄崇也只能是暂停了工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防卫作战之中。
张乐出击作战虽然比较惊险,不过最终的结果却还是相当满意的,阵斩了吴国的三员大将,收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小胜,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随着吴军主力人马杀到城下,张乐自然也断绝了再出城作战的念头,毕竟偷一次机已经是幸运的了,想在吴军的万军之中再偷机的话,幸运之神也不可能总能眷顾于他。更何况方才的场面也极是凶险,若不是赵卓带骑兵杀出,张乐恐怕回到虎牢关的机会都很渺茫了。
再战虎牢关的话,张乐就比较地安分了,黄崇将无当飞军安排在了虎牢关的东门位置上,赵卓的阳安军则在负责南段城墙的防守,罗袭的永安军负责北段城墙的防守,各军全力以赴,严阵以待。
虎牢关北濒黄河,南临嵩岳,南面的跑马岭壁立万仞,只有西南一条深壑幽谷通往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虎牢关的关城就建在黄河南岸和跑马岭之间,全关也只有两座城门,东门和西门,吴军由东而犯,汉军也只需在东城墙上摆出一字防线就足以抵御吴军的进攻了。
虎牢关原本就没有多少驻军,汉军到达虎牢关之后,接管了这里的防务,除了抢修残破的工事之外,守城的器械也大量匮乏,黄崇在修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准备守城的器械,除了大量的弓弩之外,滚木擂石也是必备之物,还好这里山石众多,林木遍野,黄崇派军队去伐木运石,半月之间,也是准备了充足的木石。
尽管汉军的兵力不足吴军的八分之一,但依托虎牢关,黄崇还是极为有信心打好这一仗的。更何况,吴军来犯的消息已经禀报给了刘胤,黄崇相信,洛阳那边很快就会派来援兵,自己这边只城抗得住吴军的前几轮进攻,便可保虎牢关无虞。
镇西将军朱琬领命之后,立刻是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朱琬是东吴名臣朱治之孙,朱才之子,东吴名将朱然是他的伯父,大将军施绩是他的从兄。朱然本姓施,后来过继给了朱治,到了儿子这一辈,又改回了原姓。不管怎么说,朱家可是东吴名门士阀,现在朱琬官拜镇西将军,在东吴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初战受挫之后,朱琬是挺身而出,颇有大将风范,他亲自站到了虎牢关的城下指挥攻城,这个位置,城上的弩箭射程远一点的,都可以射到这里。身边的副将感觉不安全,劝朱琬再后退一些,朱琬慷然地道:“我既为主将,自当与将士们同冒石矢,今日誓取虎牢关,拿下不城池,绝不后退半步。”
东吴的将士在朱琬的激励之下,群情激昂,斗志旺盛,向着虎牢关的关城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
虽然此次的进军匆忙,但陆抗还是准备了不少的攻城器械,比如床弩、投石机、攻城车、冲车这些重型的器械,当年,数量最多的还是云梯这种常规的攻城武器,吴军攻城的手段,还是倚仗着人多,准备用人海战术蚁附攻城的方式。
整个虎牢关东面的平原之上,已经被吴军的人海给填平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如蝗似蚁,扑天盖地,从虎牢关的城头向下望去,几乎成为了一片土黄色的海洋(吴军的军服就是土黄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第1163章 大战虎牢关(六)
朱琬今天一战并没有拿下虎牢关,他还隐隐有些担忧明日再战之时,陆抗会把他拿下,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陆抗对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这让朱琬是兴奋不已,慷然地道:“大司马放心,末将当誓不辱命。”
陆抗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就算是观战,他的身体也是勉力维艰,但现在仗到了关键的时刻,却也容不得陆抗来休息,他轻轻地点点头,道:“行军打仗,要学会扬长避短,以已之长,克敌之短。”
朱琬不解其意,道:“请大司马明示。”
陆抗道:“我军善于水战而蜀军善于陆战,今虎牢关南倚峻岭,自非我所长,而北倚黄河,水路之上,却可以巧作文章。”
朱琬恍然大悟,想破虎牢关,如果从正面强攻的话,自然是出力不讨好,如果能从侧翼迂回到虎牢关的后面,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虎牢关南面是崇山峻岭,爬山可不是吴军的强项,而虎牢关的北面,却是滔滔的黄河,论起水战来,吴国若说是排牝第二,天下没人敢称排第一的。
见过了长江的浩荡澎湃,这黄河水在吴人的眼中,不过是一条小水沟而已,陆抗略一提点,朱琬便心领神会,当即告辞,下去准备了。
虎牢关的城墙,一直延伸到了黄河的南堤之上,整个虎牢关的北面城墙,都是临河而筑,这样的构筑,可以有效地防范敌人从侧面迂回到了虎牢关的后面,以避虎牢关遭受到腹背攻击。
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正面强攻肯定不如两面夹攻,如果吴军可以迂回到虎牢关的后面进行攻击的话,便可以分散汉军的兵力,减轻正面强攻的压力。
得到陆抗的提点之后,朱琬是如获至宝,亲自跑到黄河边上查看,现在黄河的桃花汛刚过,加上这段时间降雨偏少,黄河的水位明显地有所回落。
东吴最不缺的就是水军,不过长江和黄河的水系不同,想要调战船过来,难度很大,想要渡河,也只能是征调黄河上的船只或者临时绑一些木长筏。不过朱琬思虑再三,认为使用船只的话,动静太大,想必虎牢关上,必定会全天十二个时辰有巡哨之人,不想被发现偷渡的话,几乎是很难的。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泅渡,虎牢关这一段并不太长,只有两三里的距离,对于水性极好的东吴水兵来说,跟玩似的,稍微不利的条件就是黄河的水中含沙量大,水流稍急,但这些困难对于朱琬来说,并不难克服。
探查完水情,朱琬便回到了营中,此时夜色已沉,吴军士兵们已经吃过了晚饭,正三三两两地在营帐内歇息。
朱琬扫了一眼,吩咐中军紧急集合,不多时,全营的吴军便齐刷刷地排起了长队,朱琬沉声地道:“会水的站到左面,不会水的站到右面。”
一阵忙乱之后,吴军士兵分作了两部分,左边那一堆站满了人,而右边只有廖廖数人而已,到底是江东出身的子弟,会水的占了绝大部分,而不会水的只有极少数。
朱琬对这个结果相当地满意,他从会水的士兵之中抽调了两千名水性极佳的士兵,由偏将徐存率领,于午夜时分,在虎牢关东北方向下水,武装泅渡,偷渡到虎牢关的西北方向,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