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456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456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会点点头,道:“好,那就劳烦夏侯将军再跑一趟吧。”

    夏侯咸道:“大王,恕末将直言,此番末将前往蜀营,定然是要和姜维摊牌的,那么末将必须知道大王的最后底线,以便同姜维讨价还价。”

    夏侯咸这个要求倒也不过分,毕竟他是要去和姜维谈判的,那么他就必须要知道钟会的底牌是什么,这样才能和姜维讨价还价的时候,守住底线,要不然姜维漫天要价的时候,夏候咸就没办法就地还钱了。

    钟会沉吟片刻,道:“好,事已至此,本王就给你透个实底,称臣献地都可以,但本王的兵权不能丢,蜀汉那边随便给个将军封号即可,只要能让本王依然统领这支军队就可以了。如果姜维不答应这个要求,那么便作罢吧,本王宁可战死于襄阳城中,也绝不寄人篱下,残延苟话。”

    钟会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失去兵权,那就真的一无是处,只有将兵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他才能够拥有话语权,不管向吴称臣也罢向蜀称臣也罢,没有兵权,自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砧板之肉,将自己的生死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种滋味绝对不好受。

    正因为如此,钟会才会拒绝司马炎的召见,不顾一切地在襄阳起兵造反,难道钟会不知道造反的后果吗?他当然是清楚的很,但那个时候,钟会别无选择,如果放弃兵权前往洛阳,那他就将自己的生死唯系在了司马炎的一念之间,司马炎让他生,他才能生,司马炎让他死,那他就绝无活路。

    不甘心自己命运被别人的掌握的钟会只能是悍然地起兵而反,这样的话,他就无需再仰人鼻息,看人脸色。但这样做的后果,却是要遭到司马炎的疯狂报复,钟会也自然清楚的很,不过权衡利弊,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路。

    现在他现在又面临着同样的决择,不管向谁投降,交出兵权都是对方首选的条件,任何一方的势力都很难做到让属下臣子拥有一支不属于朝廷调遣的军队,吴国已经是率先是表明了态度了,钟会请降可以,但必须要交出兵权来,所有军队由东吴方面统一指挥。

    似乎很合情理的要求在钟会看来,却是极其地严苛的,钟会是不可能把兵权交出去,让自己身处险境的,所以他一直迟迟没有答应陆抗的要求。

    蜀国这边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姜维乃至蜀国皇帝是否可以容忍钟会继续拥兵自重,还不得而知,不过做为钟会的底线,这一点是必须要坚守的,无论如何,钟会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只要有兵权在,钟会不管降谁,就都还是有实权的,如果失去兵权,钟会宁可选择与襄阳共存亡,也不愿受别人的挟制。

    夏侯咸听清楚了钟会的要求,便立刻离开了襄阳,前往房陵,去求见姜维。

    由于襄阳的特殊地理位置,三面环水,只有一面靠陆,晋军的攻势完全地集中在了西面,这样夏侯咸便可以从容地乘船从汉水上离开襄阳,绕道宜城,前往房陵。

    虽然这条路比较绕远,但却是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完全可以避开晋军的封锁,让夏侯咸顺利地到达蜀营。

    ┄┄┄┄┄┄┄┄┄┄┄┄┄┄┄┄┄┄┄┄┄┄┄┄┄┄┄┄┄┄┄

    姜维顺利地拿下了上庸三郡之后,并没有邹于地再向东进军,不光是因为晋军的杜预率领一支人马在山都一带进行阻击,试图拦截蜀军的东进。

    对于杜预的这点人马,姜维还真没放在眼里,如果姜维下定决心要进军襄阳的话,杜预是绝对挡不住的。

    之所以姜维迟迟地盘桓在房陵没有前进,更主要的原因是姜维在等待机会。

    如果此时刻进军的话,解襄阳之围倒是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就算姜维解了襄阳之围,能从钟会那儿得到更多的东西吗?

    显然是不能的,钟会名义上割让上庸空虚的三个郡给蜀国,就等于是付出了代价,在双方未达成一步的协议之前,姜维出兵解围之后,再难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了。

    所以姜维并没有急着进军,而是再等等看看,现在羊祜的大军已经全部渡过了汉水,对钟会的军队展开最后的围攻,如果不出所料的,钟会的坚持也只是强弩之末,如果钟会不甘心于坐以待毙的话,那么他就只能是选择出路。

    留给钟会的选择余地并不太大了,除了南面的吴国之外,主是西面的蜀国了,姜维判断吴国的条件太狠了,这样钟会才会舍近求远的试图结交蜀国。

    那么要怎样做才会让钟会归降呢?

    姜维眯起眼,暗暗地盘算着,有时候谈判桌的激烈交锋并不会次于战场上的真正交手,这儿的较量,更多的是智慧地较量。

    这时,蒋斌大步流星地迈入帐中,道:“大将军,先前的那个夏侯咸又来了,正在帐外候见。”(未完待续。。)

第972章 谈判的结果

    姜维一听,微微一笑,道:“来得正好。有请!”

    中军很快地将夏侯咸迎入了帅帐之中,夏侯咸发现,这回帅帐之中,可就没有上次的人多了,也少了几分威严,就连大将军姜维,都亲自上前相迎,唬得夏侯咸是受宠若惊,连声称不敢不敢。

    双方在帐中坐定,寒喧了几句之后,很快地就切入了正题。

    “闻大将军已兵至房陵,在下特来拜见。上庸三郡,已尽归大将军所有,可喜可贺。”夏侯咸首先向姜维致贺道。夏侯咸先前便有进献上庸三郡之意,但似乎姜维没怎么领情,并声称上庸三郡早在姜维的股掌之间,现在姜维得了上庸三郡,也不知道算是夏侯咸送的,还是自己凭武力夺下来的,反正上庸三郡,已经是尽归蜀国所有。

    姜维呵呵一笑,道:“看来钟镇西果然对上庸三郡并不上心,得失之间,浑不在意,还特意地遣夏侯将军前来道贺,姜某拜领了。”

    姜维的话语之中,暗含一丝的嘲弄之意,这上庸三郡,原本就是钟会的地盘,这回被姜维轻取了,按理说夏侯咸应该是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才对,可现在看来,夏侯咸完全没有在意上庸三郡的得失,谈笑风声,仿佛那三郡的得失与他们没有关系,夏侯咸只是一个吃瓜看戏的观众而已。

    夏侯咸做为钟会的特使,自然是代表着钟会的态度,不过这倒也不难理解,上次夏侯咸出现,便已经是爽快地试图将上庸三郡送给姜维,以换取姜维出兵救援襄阳,在夏侯咸那边,早已经是将上庸三郡放弃掉了,只不过姜维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这笔交易才没成功。

    不过不管是姜维应允没有应允,反正蜀军已经是轻取了上庸三郡,夏侯咸此来,不光是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反而倒是连声称贺,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姜维却很清楚,夏侯咸此来,应该是另有所图的,根本就没有在上庸三郡的问题上过多的纠结,便是证明现在钟会的态度了。

    想想也正确,现在钟会那边承受着晋军破城的危机,又岂会在乎无关大局的上庸三郡的得失。

    “看大将军的气色,当是心情舒畅之至,不知上次大将军所言,还是否有效?”夏侯咸很快地道。

    姜维淡然一笑道:“气色好坏与心情无关,上次与夏侯将军所言心情之事,可惜姜某一直以来都是心情不佳,恐怕无法遂夏侯将军之愿了。”

    原本上次姜维在夏侯咸的面前尽是胡扯一通,什么心情好心情坏,那纯粹太主观了,一点评判的价值也没有,反正都是姜维随口一说,现在我就是心情不好,你又能咋地?

    夏侯咸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反正蜀军已经取得了上庸三郡,现在再来讨论姜维兑现没有兑现先前的承诺已经是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何况姜维原本也没有承诺过什么,所谓心情好与不好,也只不过是在姜维的一念之间而已。

    襄阳危在旦夕,如果蜀军的援兵不能尽快地到达,那么襄阳城破之时,一切都晚了,所以这就注定了夏侯咸在这次的谈判别之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来拖延,尽快地达成与姜维的协定,才是最重要的。

    夏侯咸道:“如果请大将军出兵襄阳的话,不知需要怎样的条件?”

    姜维看了夏侯咸一眼,果然他沉不住气了,姜维这回没有思索,同样以最直接的方式回答了他:“称臣、献地、交兵!”

    夏侯咸闻言,心便是凉了半截,姜维不加思索地就给出了答案,很显然在此之前,姜维早就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姜维的要求和东吴陆抗的如出一辙,完全是在钟会的底线之外,这不禁让夏侯感在心甘情愿底暗暗地叫苦。

    在来之前,钟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什么都可以答应,就是不能答应交出兵权,而姜维的第三个要求恰恰是索要兵权的,这让夏侯咸很是担忧,难道这次的谈判又将会流产吗?不过本着不放弃的原则,夏侯咸继续地道:“只要能满足大将军的三个要求,大将军定然会出兵救援吗?”

    姜维饶有兴致的看着夏侯咸,道:“本将军一言九鼎,当然是说话算数。只不过本将军的这三个条件,你们可要想好了,缺一不可!”

    夏侯咸道:“大将军此次东征,目标应当不只是拿下上庸三郡或襄阳郡就满足了吧,依在下之见,大将军其志青云,必有直捣洛阳之意,不知在下之言,是否唐突?”

    进军洛阳,这也不算什么军事秘密,姜维微微颔首,道:“不错,本将军正在此意。”

    夏侯咸泰然地道:“恕在下直言,大将军其志宏远,但想实现进军洛阳,却也绝非易事,现在摆在大将军面前的,就是要拿下襄阳,这是进军洛阳最初的也是首要的条件。但大将军可曾知晓,大将军所提之三项要求,与吴人完全相同,既无半点优势,大将军如何能让魏兴王拱手而降?其二,羊祜兵马十余万,是阻碍汉军前进的障碍,据我所知,大将军所率之兵,不过八万,如何能攻破羊祜的防线,大将军是否有所考量?”

    姜维轻哦了一声,道:“那依夏侯将军之意,又当如何?”

    夏侯咸道:“吴人不肯让步,故魏兴王有求于汉,其实魏兴王也别无所求,欲自削王位,向汉称臣,所辖诸城领地,皆可献于大汉。只求将军一职,能统率本部人马,甘愿为大将军的马前卒。大将军若可应允,则荆北四郡之地,皆归大将军所有,麾下人马,也尽归大将军驱策,大将军得之,则兵强地广,完全有能力与羊祜之军一较长短,大将军若失之,也就止步于上庸三郡矣,更有甚者,此三郡也未必能轻易保得住。不知大将军钧意如何?”

    这回姜维沉思了良久,终于朗声道:“成交!”(未完待续。。)

第973章 挥兵东进

    夏侯咸对姜维的爽快不禁是暗暗地吃了一惊,在他看来,姜维至少会再讨价还价一番,毕竟这样的谈判,就是一种拉锯战,为了多争取一点属于自己的利益,拖一拖还是有好处的。

    但姜维却要爽快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姜维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向中原进军的突破口,这样蜀军就可以在两条战线上同晋国作战了,有刘胤在黄河以北一带牵制晋军的主力,姜维非常有理由相信,直捣洛阳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拿下襄阳,如果无法拿下襄阳的话,就算已经得到上庸三郡的蜀军依然无法突破晋军的防线。

    襄阳可是一块肥肉,吴国的陆抗,晋国的羊祜都在这儿盯着呢,姜维想从这儿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关键是钟会的态度如何。

    钟会的小心思姜维又焉然不明白,就算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形下,钟会也不舍得放弃兵权,兵权就是他的命根子呀。

    但对于每一个受降者来说,几乎又不可能让投降的人继续地掌管兵马,因为降者其心叵测,谁都无法保证还有一支军队在他的手中,在关键的时候会不会再起叛乱。

    夏侯咸也提到了吴国也曾提出了类似的条件,显然陆抗也是有着同样的担忧,钟会的投降可以接受,但前提条件就是交出地盘和兵马,高官厚禄可以,但是就是不能执掌兵权。

    而双方矛盾的焦点也就恰恰地集中在这里,钟会是那种权力欲极强的人,没有兵权就没有安全感,苛刻的投降条件必然会让他拒绝投降。

    姜维最先提提出“称臣、献地、交兵”三个条件,其实也是试应手而已,就连姜维都觉得这三个条件过于的苛刻,钟会这边未必会答应。

    让钟会保留兵权,姜维也不是没有想过,但这样做风险太大,钟会是那种野心极大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现在势穷而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