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432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432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今司马骏不光顶着汝阴王的头衔,而且还掌握了冀并二州的军权,地位高高在上,众将是敢怒不敢言,对羊祜的遭遇皆是极为同情。

    “大都督,朝廷怎么可以这么做,您立下了多少的功勋,到头来却是落得这般下场,岂不让人寒心!”周旨一脸愤愤不平之色。

    办理完交割之后,羊祜便返回自己的营帐收拾行囊准备回京,周旨和陈元是羊祜的心腹,赶过来帮忙。大庭广众之下,周旨没法公然地表示不满,私下却是憋不住心里的火气,一吐为快。

    羊祜淡然地道:“首先,我不再是大都督了,你们无须再这般称唿我,以免被别人误会。其次,你们也无须抱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朝廷有令,我们自当遵从便是,打了好几年的仗,我也正好想清闲一下,此时回洛阳,正合我意。”

    “大都……羊公,朝廷这是欺人太甚,分明就是卸磨杀驴吗,啊,呸呸呸,羊公,是我口无遮拦,比得太不恰当了。”周旨信口粗话,说完了才觉得不妥当,卸磨杀驴,岂不是把羊祜比作是驴吗,周旨满脸通红,赶紧道歉。

    羊祜淡笑一声,道:“周旨,你这口无遮拦的习惯可得改改了,在我这儿你想说什么都无所谓,但以后在新大都督面前,可不能再这么信口开河了,这祸从口出啊。”

    周旨眼圈一红,有些哽咽地道:“羊公,在您麾下我们当差惯了,出生入死,枪林箭雨,我们毫无怨言,如今你左迁而去,末将心里,空荡荡的,不知这一别,我们何时才能再见?”

    羊祜轻拍了一把他的肩头,道:“都是汉子,又何须如此伤感,不管是在冀州,还是在别处,都是为朝廷效力,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是可以见面的。”

    陈元一直在一旁没吭声,这时他才突然地道:“羊公,此次回洛阳,您就不有所担心么?”

    羊祜微微诧异地道:“你这话是何意?”

    陈元压低了声音道:“羊公,此次朝庭突然地派汝阴王来接替你的职位,将您召回洛阳,分明是对您极为不信任,这几年来,为了驱逐匈奴,我们一直与蜀国刘胤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与朝廷的一贯主张相背离,而此次圣上决意伐蜀,羊公您却据理力争反对出兵,如此定然是触怒了圣上,才会导致您被撤职。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接替你职位的,不是旁人,却是汝阴王司马骏。司马骏当年失了蒲津关,一直是耿耿于怀,羊公,主疑臣臣必死,此去洛阳,末将真的很为羊公担心。”

    羊祜坦然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羊祜自认为无愧于朝廷,至于圣裁如何,我当悉心听命便是。”

    陈元面有忧色地道:“羊公虽然心怀坦荡,但奈何朝中小人当道,就算圣上英明,也架不住那些奸佞之臣的构陷,羊公需三思而后行。”

    羊祜呵呵一笑,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自问心无愧,又何惧毁谤?”

    陈元环视了一下四周,用更低的声音道:“羊公此次回洛阳凶险万分,依末将之见,何不效钟会自立,以免身遭不测。羊公若是起事,我等皆是誓死相随,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何必受那朝廷的窝囊气!”

    羊祜脸色顿时沉了下去,道:“陈元,你如何敢说如此无君无父之言,我羊祜何人,岂是那钟会可比?就算朝廷要治我之罪,也绝不会行叛逆之事,我身是大晋之人,死亦为大晋之鬼,这种大逆不道之言,权当我没有听过,尔等也绝不可再提及,小心自取杀身之祸。”

    陈元汗颜无比,拱手而退,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次日,羊祜准备停当,起身赴京,文鸯、周旨、陈元等一干旧将出营相送。

    此刻正是秋叶飘零之时,举目而望,四野苍凉,一片萧瑟之景,如此黯然而别,众人的心头皆是无比的压抑,相顾无言,只有默声叹息。(未完待续。。)

第920章 再起烽火

    羊祜对文鸯道:“次骞,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会,冀州的军务,就劳烦托付给你们了。汝阴王就任讨逆都督,伐蜀之战,势不可免,与刘胤作战,切不可掉以轻心,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轻兵冒进,行奇弄险,大晋这存亡,唯系于此一役,若胜或平,还可勉强维持,倘若战败,则天下危矣,切记切记。”

    文鸯拱手道:“羊公教诲,鸯时刻铭记在心,必不敢忘。”

    羊祜环视了一下众人,淡然一笑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说罢,羊祜长揖一礼,踏上了马车,消失在了一路的尘烟之中。

    文鸯等人伫立良久,直到羊祜的车驾彻底地消失在天际,众人这才在唏嘘感叹之中,各自回营。

    司马骏当然没有去送行,一来两人之间没有私交,二来司马骏的身份地位是高于羊祜的,自然也无须他放低身段却给羊祜送行,不过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去给羊祜送行之时,难免也是有些酸熘熘的,他喃喃自语道:“想不到羊祜居然这么得军心?”

    司马骏身边的站着的,是他的心腹首席谋士赵伦,听到司马骏的感叹,呵呵一笑道:“君命大于天,羊祜还是挺识时务的,恭喜汝阴王,顺利接掌冀州军权。”

    司马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实话,有着钟会的前车之鉴,司马骏此行的风险还是极大的,如果羊祜效仿钟会,来一个前线兵变的话,那么司马骏的人头,很可能就和他兄长司马亮一样,不会再呆在他的脖子上了。

    不过相对于权力的诱惑,司马骏决定还是要来赌上一把的,钟会光棍一条,造反没有后顾之忧,而羊祜却有家人亲人在洛阳,除非他舍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身首异处,否则他绝没有胆量去造反。

    为了不触怒羊祜,这次司马骏来冀州前线,表现的十分的低调,对羊祜也是极尽谦和之态,摆出一付根本就不计前嫌的姿态,其实司马骏心里很虚,如果羊祜象钟会一样不计后果地抗旨叛乱的话,那他司马骏可真就是跳到火坑里了,要知道羊祜领军多年,这些部下对他肯定是言听计从,钟会又给天下人带来一个极坏的榜样,所以在羊祜离开之前,司马骏一直是提心吊胆,总担心有事会发生。

    不过还好,总算羊祜离开了,这冀州的天下,真正是归他司马骏了。

    只不过现在司马骏掌控的,也仅仅只有冀州南部的几个郡,冀州北部的那些郡县,还尚控制在刘胤的手中,司马骏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高举伐蜀大旗,将蜀人彻底地逐出冀州并州。

    司马骏的上任,是得到司马炎全力支持的,这一点让司马骏信心十足。丢掉蒲津关可谓是司马骏最大的耻辱,为了挽回颜面,司马骏就必须要在这场伐蜀之战有所作为,来一雪前耻。

    司马炎的支持可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付诸于实际的,洛阳方面筹措了足额的粮饷还有军械辎重给养等物资,在源源不断地调往冀州。

    在副都督的人选上,司马炎给司马骏配备的是冀州刺史文鸯和青州刺史马隆,文鸯自不必说,先前就有朝中第一悍将之谓,此番在冀州打得也是十分地出色。而马隆则是在青州作战中新进提拨起来的一员大将。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自幼智勇兼备,好立名节,曾任兖州武勐从事,匈奴起兵叛乱,进犯青州,由于青州是晋国的后方州地,守备较为松懈,匈奴人从平原郡渡过黄河,横扫青州诸郡,晋军莫敢攒其锋,当时晋国的朝廷已经是焦头烂额,主要的精力和兵力都放在南北两线上,对于东线的青州自然是鞭长莫及,只能是招募乡勇来抵抗匈奴人的入侵。

    马隆响应朝廷的号召,在当地招募勇士,马隆所选之兵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能拉得开三十六钧的弩和四钧的弓,后来马隆募得了三千五百人,组织了一支乡勇军,进军青州与匈奴人作战,连战连捷,收复了东莞郡和北海郡,打击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后来马隆因功升迁为司马督、青州刺史,平虏将军。

    在刘渊败亡之后,马隆也在青州完成了大反攻,走投无路的五万匈奴军被迫向马隆投降,青州战乱彻底地平息。

    此次司马骏的麾下,除了羊祜原有的十五万晋军之外,马隆还带来了五万的青州军,再加上归降晋国的五万冀州匈奴兵和五万青州匈奴兵,司马骏所掌控的军队,超过了三十万人,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司马骏自然是踌躇满志,信心大涨。

    司马骏相信,就算刘胤的蜀军再强悍,那也敌不过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晋军,冀州这一仗,无论如何自己也是稳操胜券。

    羊祜一路南下,渡过黄河直抵洛阳,还没等他进入洛阳城,冀州的大战,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秋高气爽,正是用兵的最好时机,司马骏对司马炎的心思还是琢磨得透彻,在粮草辎重及青州兵马尚未到位之前,司马骏就率先地向信都发起了攻击,并口出狂言,“三个月内将逆蜀逐出并冀二州。”

    蜀军水淹信都之后,信都一带的千顷洼沦为水乡泽国,后来才逐渐地让洪水消退,信都才算是露出真容。目前信都尚在蜀军的控制之中,不过三十里之外,就是晋军所控制的南宫,双方在这一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做为冀州的中心要地,信都必然会成为双方争夺的要点,司马骏将目光锁定了信都,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只要拿下信都,就等于大涨晋军的士气,在接下来的伐蜀作战之中,晋军必将占据到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上。

    烽烟再起,刚刚平息战乱的冀州之地,又将沦入到战乱的泥潭之中,中原逐鹿,谁主沉浮?(未完待续。。)

第921章 对手

    拿到了刘渊的人头,刘胤是微微地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这次也真够悬的,蜀军布下了三路人马围追堵截,还是被刘渊逃到了易水河边,跨过了易水,那可就是进入到了幽州的地界,如果让刘渊逃到幽州,那就等于是泥牛入海,再无机会可寻了。

    比较幸运的是,最终刘渊没有能跨过那一步,并不宽阔的易水挡住了他的去路,四面追兵如潮,刘渊自知无路可逃,拨剑自杀,五胡之乱的帷幕终于是落了下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蜀军进入到了休整之中,俘虏到了匈奴兵,将会被陆续地押解回关中去屯田,蜀军各军的兵员缺额,也在补充之中,筹集粮草,修缮兵甲,这个秋天,蜀军各军各营也是忙得不宜乐乎。

    刘胤已经是责令各军加快进程,并派出专人进行监督,之所以如此地急迫,是因为刘胤很清楚,匈奴虽灭,但也绝不代表天下就会太平,根据青松从洛阳传回来的情报,司马炎已经下旨给羊祜,要他即刻发起进攻,收复冀州,一场晋蜀之间的最终对决,已经是悄然地进入了倒计时。

    刘胤除了积极地布防之外,就是密切地关注着晋军那边的动向,派出去的斥侯,几乎要覆盖到整个的冀州地区,在晋军的内部,那些蜀军的密探也积极地活着,探听着一切的消息。

    羊祜显然没有遵从司马炎的旨意,上表陈情,请求司马炎收回成命。但司马炎却是一意孤行,不但没有同意羊祜的劝谏,反而是撤掉了羊祜的职位,由汝阴王司马骏代之,而且除了冀州原有的驻军之外,青州的驻军也开始向冀州方向移动,一切的迹象表明,晋军已经是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开战了。

    刘胤也没有想到司马炎竟然是如此地独断,羊祜好歹也是立了大功的人,没有羊祜,到现在匈奴人还在中原大地上肆虐,可就是羊祜稍微地拂逆了他的旨意,便立刻被打入了冷宫。

    也许司马炎是怀疑羊祜和蜀军有所勾结,但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司马炎此举岂不是逼着羊祜完全地倒向蜀国吗?

    事实上,羊祜根本就没有同刘胤有过任何的交集,双方的关系,也仅仅只是相互利用而已,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不得不虚于委蛇,暂时地维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因为羊祜很清楚,仅仅依靠晋国的力量,是不足以平灭匈奴叛乱的,而如果此时与蜀国交恶,后果更是雪上加霜。

    羊祜是识大体明大局的人,同蜀国保持怎么样的关系他清楚的很,但同时为了防止朝中有用心不良的人恶意地诬陷,羊祜还是很理智地保持着与刘胤的距离,次的战役,最多也是双方心照不宣的配合,从来没有进行过事先的沟通,更没有达成过任何书面上的协定。

    但尽管如此,司马炎最终还是将羊祜调任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朝中忌恨羊祜的大有人在,在这个敏感时期,还是很轻易地就可以改变司马炎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