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392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392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显然是低估了羊祜的能力,虽然晋军在兵力要比匈奴军差上那么一点,但在整体的战力上及部队的运筹布置上,晋军是明显地略高一筹,晋军突破匈奴人的太行防线之后,便将高都城团团地围困起来。

    镇守高都的是刘渊的心腹大将赵固,高都本来就是匈奴人内防蜀人外防晋人的重要关隘,刘渊一直在高都派驻重兵防守,委任赵固为高都守将,修缮城池,完备兵甲,将高都打造成上党南部最为坚如磐石的重镇。

    原本高都就有两万的驻军,齐万年、郝元度、彭荡仲率着两万残兵从河内逃回来之后,奉刘渊的命令也驻守在了高都,这样高都守军的兵力就达到了四万余人,有这么多的军队再加上高都坚固的城防,赵固是信心满满,根本就无惧晋军的来袭。

    当晋军的先头部队向高都杀来的时候,赵固甚至还派出了一支人马前去偷营劫寨,想给晋军来一个下马威,不过羊祜那里会给赵固这样机会,反倒是将计就计,将偷袭的匈奴兵引入了包围圈,匈奴人遂是大败,损失惨重。

    折腾了这一下之后,赵固也老实了,将兵力收缩到了高都的城内,凭险拒守,死活也不再出战了,羊祜趁势将高都城围了起来,在高都的东西南北四面,各扎下一座大营,将高都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羊祜并没有急于进攻,对高都也是摆出了一付要打长久战的准备,赵固精心地准备了那么多的防御工事和器械,居然一样也用不上,反倒是被晋军深壕高垒地困在了城中,赵固不禁是暗暗着急,急盼刘渊的援兵到来。

    刘渊当然也不能等闲视之,高都的安危那是性命攸关的事,一旦高都失守,晋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整个上党的防线就会全盘地崩溃掉。

    刘渊也是头疼,蜀军在上党已经折腾了两年了,自己屡次围剿,都不见成效,这前门的狼还未驱走,这后门又来了一只虎,那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为了救援高都,刘渊只能是暂时地放弃了进剿蜀军的计划,率大军南下,直扑高都。

    刘渊想着速战速决,很快地将围攻高都的晋军给解决了,这样才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蜀人,秋季的围剿计划落空了,但无论如何也不拖过这个冬天,必须要在年前,彻底地把蜀军给消灭掉。

    在刘渊看来,只要匈奴军南北夹击里应外合,晋军腹背受敌,必然支撑不住,打退晋军的进攻,不过是迟早的事。

    但刘渊没想到羊祜竟然会针锋相对,就在匈奴人抵达桃水河北岸的时候,羊祜也率军进驻到了桃水河南岸,与匈奴人隔河遥遥相对,准备打对峙战。

    而这场战役,一打就是两个多月,在时间上,远远地超过了刘渊的预期,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终于发生了。(未完待续。)

第834章 被迫撤退

    了。刘渊想着和晋军速战速决,羊祜却是深壕高垒以拒之,根本不给刘渊与之决战的机会,颇有一点反客为主的味道。

    羊祜的想法更是绝妙,接理说他远道而来,受困于粮草补给,自然地争取打速胜之仗,匈奴人做为防守的一方,以逸待劳,完全可以占据着主动。

    但羊祜对高都是围而不打,将主要的兵力都用来对付北面的援军上,隔着桃水河,晋军深壕高堑,让以骑兵占多数的匈奴军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羊祜这种反客为主的打法让刘渊很是头疼,他越想速战速决,羊祜就偏偏不给他机会,将匈奴人拖在高都城下,进退不得。

    羊祜之所以采用这种打法,因为他算准了刘渊要比他着急,高都之战越快解决,对匈奴人越有利,时间拖得越久,对匈奴人越不利,所以羊祜一到高都,就摆出了一付准备长期围困的打法,就连试探性的攻城举动都没有。

    高都再坚固的城防,再完备的防御此刻都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人家压根儿就没来打,这让赵固有些郁闷地想吐血,而主动出战,在经历了那次偷营失败之后,赵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其至他觉得,晋军是设好了圈套,就等他往里面钻了,只要赵固主动一击,晋军很可能会对高都城发起致命的一击,无论如何,赵固也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刘渊在桃水河北岸,不得寸进,无计可施,让他是愁眉不展。

    刘渊一直担心就是后方,当蜀军攻克寒山要塞的消息传来,刘渊的脸色顿时一片惨白。

    要知道寒山要塞是整个上党地区的防御中枢,寒山要塞的存在,可以将三处蜀军分割开来,只要三处的蜀军不汇合到一处,他们就很难形成气候。

    但刘胤瞄的就是这个急所,蜀军的第一次动手,目标就直指寒山要塞,并干脆利落地予以拿下,成功地实现了蜀军三军会师,整个上党的局势陡然间发生了变化。

    刘渊一直忧心于此,在他看来,寒山要塞防御坚固,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不好说,但两三个月应该是问题不大,只要寒山要塞那边能顶住个两三个月,那么或许一切还有些转机,可惜寒山要塞依然没能守得住,而且和上次失守一个样,连一天都没守下来,这样的惨败,让刘渊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完了!

    刘渊顿时便有眼前一黑的感觉,心头是一片的冰凉,他清楚地意识到,整个上党的形势已经是变得无可挽回了,寒山要塞的失守就如同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地压垮了刘渊。

    紧接着屯留也宣告失守,城中的羯人全军覆灭,被蜀军给屠族了。

    其实羯人的死活刘渊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无论是羯人、氐人还是其他的胡人,都不过是刘渊用来对付汉人的棋子,他们的存亡,对刘渊而言是无足轻重的,最多只是惋惜少了一个帮手而已。

    但屯留的失守却是意义非凡,屯留和壶关左近,屯留失守,那就意味着蜀军很快就会对壶关发起进攻,而做为上党郡城的壶关,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壶关失守,那么整个匈奴人的退路就会被掐断,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大王,不用再犹豫了,退兵吧,壶关可容不得有失啊!”崔游急谏刘渊道。

    刘渊确实在犹豫,要不要退兵一直让他犹豫不决,高都是上党的门户,一旦放弃,晋军长驱直入,整个上党恐怕都将保不住了。

    “大王,放弃高都,未必不是明智之举,如今蜀人已占据上党的一半地盘,如果此时引晋人入上党,晋蜀势同水火,或许会为争上党打个头破血流,大王正好可以收渔翁之利。”崔游又道。

    刘渊这才醒悟过来,晋蜀那可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以退为进,将上党南部全让给他们,晋蜀两军的水火难容,如果他们干起来的话,对匈奴人无疑是最为有利的,等他们打得精疲力竭之时,刘渊再出兵反击,这一仗那是稳操胜券。

    “崔大夫真是高招啊!”刘渊哈哈大笑,于是下定决心撤出高都。

    刘渊的军队撤离倒是没有难度,他想在就在,想走就走,羊祜可一点也难不住他,只不过驻守高都的军队麻烦一点,想要突破晋人的重重围困,显然不是那么一个容易的事。

    由于高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刘渊想和城里的守军取得联系还具是不容易,费尽周折,刘渊撤退的命令才传达到了赵固的耳中。

    赵固真是郁闷到了极点,要知道他就任高都的守将以来,一直忙着维护高都的城防工事,费尽心机地想要提高高都的防御等级,但到头来只不过是穷忙了一场,那些个防御设施,压根儿就没有用上,现在居然要白白地放弃,赵固真心有些舍不得。

    但刘渊的命令就是天,赵固必须要无条件地执行,不过他也清楚现在匈奴人的处境,但凡刘渊有一线希望,绝对不会轻易地放弃,现在高都的仗还没怎么打,刘渊就要放弃到以前的心血结晶,很显然是遭到了相当严峻的困难,让刘渊不得不放弃曾经寄以厚望的高都。

    是什么样的困难刘渊在书信之中并没有说,只是催促赵固接令之后,点狼烟为号,刘渊的大军,自会在外接应,匈奴人里应外合,进行突围。

    赵固和齐万年等人商议了一番,布置了突围的事项,由赵固率匈奴人率先开路,齐万年等杂胡的人马在后殿后,一齐地弃城而出,望北面进行突围。

    狼烟在城楼上点燃了起来,很快得到了对面的狼烟呼应,赵固一声令下,打开了高都的北门,四万诸胡人马,都已经是整装待发,由赵固率军先行,鱼贯而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高都城,向北发起了突围之战。(未完待续。)

第835章 突围之战

    匈奴人一心跑路,所以是轻装而出,所有的粮抹辎重都统统地抛掉了,赵固领军冲杀在前,试图一举突破晋军的防线。

    晋军对高都的围困并不是那种死贴着城墙的围困法,而是有一个长约一两里的缓冲地带,在这个缓冲地带上,晋军布置了无数的陷坑,陷坑之中,倒插着许多的利刃。

    陷坑是对付骑兵比较有效的手段,骑兵速度较快,一旦踏上陷坑,再想抽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了,连人带马跌落进去,瞬间就会被坑底的利刃给刺穿。

    赵固率军而出,打前战的基本上也全是骑兵,赵固就是想用骑兵的速度来摧垮晋军的防御阵地,但速度越快,跌落到陷坑之中的可能性就越大,许多的骑兵本来正在高速奔驰着,突然地马失前蹄,连人带马就消失了。

    前面的跌落进去,后面的收势不住,也会跟着冲下去,短短的一截路,匈奴军就损失了不少的人马。

    赵固一看情势不妙,再这么冲下去,损失只能是更大,他不得不下令匈奴骑兵放缓速度,并在前面派出探路的士兵,把前面有陷坑的地方标出来,好让骑兵绕过去。

    速度放缓之后,倒是再没有匈奴兵掉到了陷坑里了,但匈奴人的整体攻击速度,已经完全地降了下来,等他们推进到晋军大营的前面,气势已经是荡然无存了。

    这正是羊祜所要的效果,指望陷坑根本就不可能消灭多少匈奴兵,陷坑的真正用途,就是来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的,如果让匈奴人把攻击的速度提起来,以骑兵的冲击力,那是相当可怕的。

    而现在匈奴兵为了躲避陷坑,降低了速度,等他们到达晋军营寨的前面,面对的是一条极宽的壕沟和如雨的箭矢,匈奴人的突围之旅,注定不会太平坦。

    不过为了突围的成功,赵固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冒着箭雨,强填壕沟,不计伤亡代价地发起狂攻,试图从晋军营寨之中撕开一条道来。

    晋军当然不可能让匈奴人如愿,羊祜调动军队,采用积极的防御手段,拼命地阻挡着匈奴人的进攻,双方在晋军营寨的前沿阵地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刘渊这边也派出了人马来接应赵固,一个从里往外攻,一个从外往里攻,里外夹攻,拼了命的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高都城里,可是有着四万多人的军队,刘渊当然不可能放弃,不管用什么方法,也必须要撕开晋军的防线,将这四万多人解救出来。

    匈奴人这边不遗余力地突围,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力量,晋军四面围城,仅仅是北面的防守力量,肯定要薄弱的多,羊祜及时地将其他三处的军队调集过来,坚守阵地,以阻挡匈奴人的狂攻。

    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匈奴人每向前一步,都会付出相当惨重的伤亡代价,当然,晋军为了阻挡匈奴人的突围,也是竭尽全力,同样的也是伤亡重大。

    赵固完全是杀红了眼,他手使一把大刀,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这一战到匈奴人是至关重要的,高都丢了已经是一个最大的失败了,如果这四万人马再逃不出去的话,那匈奴人的损失就海了去。

    求生的**激励着每一个的匈奴兵,没有人愿意在高都这儿丢掉性命,所以几乎所有的匈奴兵都迸发出惊人的斗志,在赵固的率领之下,拼死而战,突破了晋军的一道又一道的防线。

    穷寇莫追,归师莫掩,羊祜也很清楚,如果拼尽全力来阻挡匈奴人突围的话,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这样的仗,显然不是羊祜所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双方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羊祜下令晋军主动地让出一条路来,避免与匈奴军发生过于激烈的交锋。

    有路逃命,谁还再拼命打仗,晋军让出一条路之后,匈奴兵是狂奔逃命,一刻也不敢再多做停留。

    但晋军所让出来的道路并不太宽,匈奴人再加上杂胡的人马,逃命起来,拥挤不堪,晋军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两侧予以掩杀,一路地进行追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