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也就泯灭了。
涪城失守,最直观的后果就是粮道被截断,如果姜维此刻手中还能有一两个月的粮草支持。他定然要与吴魏放手一搏,但现在他的手中,只有十几天的粮草了,十几天能干什么,须臾即过,如果真得到了援尽粮绝的地步,再想走出剑阁。恐怕真没有那么容易了。
现在留给姜维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姜维必须要当机立断才行,要走要留。此刻就必须下定决心,多一刻的迟延,便多一份的危险。
这无疑是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剑阁。就等于是引狼入室。姜维很清楚,失去了剑阁的倚仗,蜀中大地恐怕再难抵挡魏人的铁骑雄兵。
不过,这样也好,魏人突破剑阁天险之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蜀都成都,而横亘在他们前进途中的,就是据守涪城的吴兵。二虎竞食,想必也会有一番惨烈的厮杀。鹤蚌相争,最后得利的却是渔翁。
姜维不想做被人包夹的鱼腩,而是想做在后的黄雀,也唯有放弃剑阁。这和他一贯坚持的敛兵聚谷之计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引狼入室,诱而歼之,所不同的是敛兵聚谷倚仗泊是敌人粮道受阻补给困难,而二虎相争之计却是让魏吴两国争个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传令诸军,今夜三更时分,全部撤出剑阁!”
┄┄┄┄┄┄┄┄┄┄┄┄┄┄┄┄┄┄┄┄┄┄┄┄┄┄┄┄┄┄┄┄┄┄┄┄
天刚蒙蒙的时候,魏军就投入了新的一轮进攻。
连钟会都早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对剑阁关发起攻击了,整条狭隘险峻的山路上,布满了魏军的尸体和骸骨,尚未腐烂的尸体是最近几日刚刚倒下的,那些白森森的人骨却可以追溯到去年冬天的时候,那些遗体都是在蜀军弓弩的射程覆盖之内,根本就没人敢前来收尸,所以只能是暴尸荒野,以致于骸骨越来越多,都快填满了这条山间之路。
以钟会的计划,就是要退守汉中,同时引诱姜维前来追击,半路设伏袭杀之。不过钟会的计划并没有得司马昭的首肯,司马昭一面派贾充带兵五万,进军汉中来援助,一面加大了运粮的力度,不管蜀道有多么的艰险,都将钟会大军的粮秣所需分毫不差地发往剑阁。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魏蜀之间的军事差异,这么几年来,魏国为了准备灭蜀,在关中集合了大批的后勤保障物资,现在,真正能运抵前线的,也不过是区区九牛一毛而已,可见大魏的底蕴是何其地可怕。
有司马昭的吩咐,钟会自然不敢抗命,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钟会也就能全力地投入到进攻之中。
不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关,却绝非是可以轻易拿下的关隘,姜维用兵如神,虎距于剑阁之上,魏军云集了十几万的人马,竟然是半年之内不得寸进。
镇西将军府长史杜预今日是主动请缨来攻打剑阁的。长史属文官,原本就算是钟会的幕僚,不过征战数月,一直负责前军攻击的胡烈庞会等将心生倦怠,疲惫不堪,杜预主动请缨出战,让钟会好生高兴。
杜预文武全才,写得一手漂亮文章,从这一点上来看,倒和钟会有几分相似,所以深得钟会赏识,担任最重要的长史之职。
发起攻击的时候,天光微亮,崖边的野草之上还沾满着露水。杜预率领五千人马在狭隘的谷道中蜿蜒前行。
不过很快杜预就发现今日的山谷异常地静谥,悄然无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厮杀,如果在平时,这个位置已经进入了蜀军弓弩的有效射程,从路边的那些白骨就可以看得真切无比。
杜预心生警惕,心中暗道;这莫不是姜维设有埋伏?
不过杜预却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派了一支斥侯队,沿着陡峭山路攀上了去,一探消息,而五千人马,则在谷底按兵不动,谨慎小心,谨防蜀军可能的埋伏。
斥侯攀岩而上,进入了蜀军的营地,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大吃一惊,整个的蜀军营地居然是空无一人,除了半燃的灶火证明蜀军离开不久,完全找不到一个人影。
“启禀杜长史,蜀军营寨之内空无一人!”
杜预愣住,这是何种的状况啊,他立刻率军前行,进入了蜀军的营地,果然营地内再无一人,杜预又派人四处搜寻了一番,终于确定蜀军没有埋伏,是真的退兵了。
“快去禀明钟都督,剑阁拿下了!”(未完待续。。)
第233章 退兵梓潼
ps: 正版读者十分钟再看,都不容易,请多包涵
天光微亮的时候,刘胤刚从箕谷口返回道观,尚未来得及喘口气,下面的人便进来禀报,称汉中都督胡济有请。
刘胤心念一动,莫不是沓中的姜维有回信了?当下也顾不得吃饭,立刻是打马进城,直奔汉中都督府。
胡夏早已奉命在都督府的门口迎候刘胤,看到刘胤过来,立刻是上前亲自给刘胤拉住缰绳,满脸堆笑道:“右丞大人,我家都督早在大堂相候了。”
这个胡夏的嘴脸,刘胤早就见识过了,前倨后恭,典型的小人作派,不过刘胤可没心思理会于他,径直到中堂来见胡济。
胡济此时在中堂上独自一个人背着手踱步,神色凝重,看不出是悲是喜,看到刘胤进来,拱手作揖,道:“刘右丞来了,还请上座。”
刘胤道:“胡都督急召,可是大将军那边有回复了?”
胡济点点头,面色凝重,将案上的书信拿了起来,递给了刘胤。
刘胤注意到了胡济的神色,隐隐然就觉得这份回复不太寻常,接过来一看,刘胤不禁是眉头紧皱。在书信中姜维只是口头上训斥了一下,对汉中都督府遗失布防图并没有太过在意,也没有给胡济任何实质性的处罚,对胡济提出的是否调整汉中布防的问题,姜维答复的很直接,一切按原计划执行。姜维指出,汉中防御体系已然成型,就算魏军掌握了汉中的布防情况。以汉中的防御实力。也完全可以应付。切不可因防务图的丢失而自乱阵脚。同时姜维命令胡济,务必于三日之内迁出南郑,将汉中都督府迁往汉寿。
刘胤愕然了,原本刘胤对姜维还是抱有一丝的幻想,认为姜维会极为重视此次汉中布防图失窃之事,最起码会对整个汉中的防御体系进行微调。
但姜维的回复,彻彻底底地击碎了刘胤的幻想,姜维在明知魏军极有可能掌握整个汉中布防体系的情况下。依然固持己见,拒绝对汉中防御体系做丝毫的修正,并勒令胡济尽快迁离南郑,完成防御计划的最后部署。
姜维对自己敛兵聚谷的计划真的就有这么大的信心?
对这段历史熟知的刘胤感到一阵悲凉和无助,改变历史真的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蝴蝶,纵然费力地扇动翅膀,也未必能掀起多大风浪来扭转乾坤。危机就在眼前,刘胤却不知道如何来拯救它,或许蜀汉真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吗?
“刘右丞。很遗憾,这是大将军的决定。也是最终的决定。”胡济很是无奈地道。
平心而论,胡济对刘胤提出的调整汉中防御布署的建议是比较赞同的,在敌人已经全盘掌握汉中布防体系的情况下,坚持固有防御体系无疑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但胡济身为汉中都督,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姜维没有追究他丢失汉中布防图的已经是很庆幸的事了。
从这一点来讲,对于姜维的宽容,胡济还是心存感激的,这已经不是胡济第一次犯错了,延熙十九年的时候,姜维北伐中原,与胡济相约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因故失约,导致姜维在段谷为邓艾所败,星散流失,死者甚众。此役也成为姜维北伐以来为数不多的惨败之一,回朝之后,姜维乃效武侯旧事,自贬为后将军,才算平息了朝野的非议。但胡济却没有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也就是说姜维独自一人将负责揽了过去,胡济一直是心存感激。
姜维的命令很明确,于公于私胡济都没有抗命不遵的理由,所以就算是他认为刘胤的建议很合理,也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刘胤苦笑一声,叹道:“汉中危矣!”
胡济沉默片刻,道:“刘右丞,本督将奉大将军的命令,三日之内离开南郑,迁往汉寿,所以阻截和缉查魏国细作之事就只能拜托刘右丞了。”
刘胤也是黯然地点点头,道:“胡都督请放心,此乃在下的份内之事,自当尽力而为。只是恕在下直言,汉中布防一日未改,汉中便有存亡之虞。”
胡济叹了一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事已至此,刘胤也明白再无挽回的余地,留在都督府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于是拱手告辞。
胡济却摆摆手,对刘胤道声稍候,令中军传令召堂下之人进来。
不多时,一名全身披挂铠甲的将领上得堂来,黑紫脸膛,浓眉重目,冲着胡济弯腰行礼。
胡济引见给刘胤道:“此乃游击校尉卢逊,本督此番撤离汉中,除了王舍守乐城、蒋斌守汉城,傅佥守阳安之外,尚有游军四支,每支千余人,由四位游击校尉统领,南郑一带便是由卢校尉来镇守,刘右丞缉查魏国细作之时,倘若人手不够,可征调卢校尉的人马来协助。”
回头又对卢逊道:“卢校尉,本督令你全力协助刘右丞缉查捕奸,随时听候刘右丞的调遣,不得有误。”
卢逊立刻躬身道:“末将谨遵都督之令。”
刘胤听闻此人便是卢逊,不禁暗自打量了一番,在汉中诸将之中,卢逊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是一员少有的悍将,历史上钟会进攻汉中之时,卢逊在南郑与之交战,差一点就斩了马失前蹄的钟会,差一点就改写了历史。
“多谢胡都督。”刘胤拱手向胡济称谢。
胡济却是十分落寞地摆摆手道:“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刘右丞又何须言谢?就此别过,异日相逢,胡某定当置酒设宴,再与刘右丞把酒言欢。”
刘胤心底暗暗苦笑一声,鬼才晓得,他们还有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了,风雨欲来,大厦将倾,不光是汉中,整个蜀汉政权行将进入风雨飘摇之中,等待他们的,也许只有未知的命运。
第83章
沿着秦岭的南坡而下,行十余里,地势陡然直降,便是嘉陵江的河谷。三国时的嘉陵江名为西汉水,自秦岭奔腾而下,冲刷出一处既窄又险的山谷。
山谷的一侧,一条蜿蜒曲折……(未完待续。。)
第234章 反包围
ps: 正版读者十分钟之后再看,谢谢
沿着秦岭的南坡而下,行十余里,地势陡然直降,便是嘉陵江的河谷。三国时的嘉陵江名为西汉水,自秦岭奔腾而下,冲刷出一处既窄又险的山谷。
山谷的一侧,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道一直向着巍峨挺拔的大山深处蔓延着,这条古道就是著名的陈仓道。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时诸葛亮北伐中原,也屡次走的是陈仓道。陈仓道是联结汉中和关中之间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
杜家坪就位于陈仓古道的南入口处,左面是波涛汹涌的西汉水,右面是连绵起伏的秦岭余脉,直接隶属于汉中都督府的卫所关卡就设立在这儿。
由于接到了汉中都督胡济的命令,原本兵备松驰的杜家坪卫所突然之间变得戒备森严起来,当路的道口上竖起了两道高高的木栅,原先偶尔才露一下的面的卫所官兵此刻全副武装表情严肃地守在卡口上,枪尖闪着寒光,让那些过往的商旅不寒而栗。
虽然魏蜀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但两国间的贸易却从来没有因为战火的存在而停止,魏国需要蜀国的井盐、蜀锦、蜀姜,蜀国则需要魏国的药材、骡马、手工制品,一些小规模的商旅频繁地来往于汉中和关中之间进行贸易,尽管这种行为一直不为官方所鼓励,但许多年来就这么一直存在着,两国的边防驻军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许这种商贸往来。
但今天从南郑出来准备走陈仓道去关中的商贩吃惊的发现。原本很好说话的卫所官兵今天象变了一张脸似的。任凭他们软磨硬泡。甚至将平素只需几十文钱的贿赂加了几倍,这些官兵却始终巍然不动,丝毫也不肯通融。
给他们的答复也只有一句,这是汉中都督府的命令,禁止一切行人商旅通过关卡。至于何时恢复通行,上面没说,暂时维持现状。
一位姓于的商人贩运的是瓜果,如果不能及时的运抵关中。只怕在半路上就全烂了,一听关卡复通遥遥无期,当下是捶胸顿足,号陶大哭,其状甚惨。
守卫关卡的官兵之中为首的是一什长,为人随和,倒是挺同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