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阵居坤为地门,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坎为云门,飞龙居震为飞龙门,武翼居兑为武翼门,鸟翔居离为鸟翔门,蛇盘居艮为蛇盘门。天、地、风、云,为四正门,龙、虎、鸟、蛇,为四奇门。乾、坤、艮、巽,为阖门,坎、离、震、兑,为开门。〃首先对这些玄妙臆说进行辩证的是唐李靖。
他指出:〃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号;风云者,本乎幡名;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后世误传,诡设物象,何止八而已乎!〃(《李卫公问对》卷上)现存最早专门记述古阵法的兵书是《握奇经》,系统研究古代阵法的兵书是明赵本学的《续武经总要》。
阵法一般都有阵图。《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图43卷(今计50卷),其中就包括有阵图,然全部亡佚。现在所能看到的都是唐宋以后绘制的阵图。
阵法,用现代话说,就是行军作战和宿营的队形。〃队法即阵法。〃(《江南经略》卷一上《练兵》)阵法和营法是一致的,〃营也者,止之阵也。阵也者,行之营也。〃(《江南经略》卷一上《练兵》)所以古代往往营阵并称。《通志艺文略》中收录阵法阵图的类名就是〃营阵〃。
第二节握奇经
《握奇经》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所谓〃幄机〃,宋高似孙解说:〃幄者,帐也。大将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人。故云'幄机'。〃旧题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太公加以引申,汉公孙宏解。另附《握奇经续图》未著撰人,《八阵图总述》题晋西平太守封奉高侯加授东羌校尉马隆述。
关于此书的真实作者和具体成书年代,学术界众说不一,不可详考。八阵之称古已有之,《周礼·郑玄注》认为孙武有八阵,《孙膑兵法》有《八阵》一篇,汉代曾用八阵训练军队,窦宪〃勒以八阵〃(《后汉书·窦宪传》)击败匈奴,诸葛亮八阵更是尽人皆知,《李卫公问对》中有〃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之说。说明此书自有渊源,但称尚无书契的传说时代的风后所撰,伪托无疑。书目著录最早见于《宋史·艺文志》。南宋朱熹认为〃唐李筌为之〃(《朱子语录》);《四库总目提要》则认为是唐以来好事者,根据诸葛亮八阵之法和唐独孤及的《八阵图记》推衍出来的,理由是《八阵图记》〃所说乃一-与此经合。疑唐以来好事者因诸葛亮八阵之法,推演为图,托之风后;其后又因及此记推衍以为此经,并取记中握机制胜之语以为名。〃也有的认为成书应早于唐,至今尚无定论。
《握奇经》是中国古代专论阵法的兵书。经文一卷,380余字(一本360余字),阐述八阵的布列方法、各部分的名称、功用,以及取这些名称的用义等。《握奇经续图》一卷,仅存其目,图已失传。《八阵总述》一卷,是对八阵的具体阐述。
《握奇经》所述八阵,实际上就是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变化的一种战斗队形,后世学者多悬测臆说,甚至涂以阴阳八卦迷信色彩,令人惑闷莫解。其实,天、地、风、云、龙、虎、鸟、蛇是八阵的八个代号,作为军队配置在八个方向上的旗号。《握奇经》将八阵分为正兵和奇兵两大部分,外加〃余奇〃,即机动兵力。以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大将居阵中掌握机动兵力,称〃握奇〃。八阵的特点是〃以正合,以奇胜〃,与敌作战时,根据金鼓、旗帜等指挥信号,出奇兵歼敌,机动部队策应,并据〃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作战时,〃可握则握,可施则施,千变万化,敌莫能知。〃(《八阵总述》)史籍中对《握机经》有多种解释,其中《李卫公问对》解释得较合原文本意,指出:〃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井字,开方九焉。五为阵法,四为闲地,此所谓数起于五也;虚其中,大将居之,环其四面,诸部连绕,此所谓终于八也。〃(《李卫公问对》卷上)这就是说,八阵中有〃阵地〃和〃闲地〃,前后左右中为〃阵地〃,即〃五为阵法〃,五阵的中央是将帅的指挥位置,前后左右是战斗部队的位置;战斗部队的间隙地带为〃闲地〃。在〃实地〃作战的部队就是〃正兵〃;利用〃虚地〃实施机动的部队就是奇兵,这就是所谓的〃动则为奇,静则为阵〃(《八阵总述》)。但这个奇兵不属经文中所说的〃余奇〃之兵。大将在方阵的中央指挥四块〃实地〃的部队利用四块〃虚地〃实施机动,就是所谓的〃四为正四为奇〃,奇正之变,如环之无端。整个大方阵是一个完整而又能灵活变换的整体,在平原旷野合而为一象一座坚城;在山川狭谷复杂地形每个小方阵又可独立作战,这就是所谓的〃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八阵中,不仅大方阵按前后左右中排列,而且每个小方阵内部也是按前后左右中排列的;一个大方阵包括多少个小方阵,将由大方阵的人数和序列的多少来定,〃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
《握奇经》虽然是伪托之书,其经文也很简略,但是所记八阵布列较合古代阵法实际,用〃奇正〃之说阐述八阵中的战术变化也较深刻,继承了《孙子》〃奇正之变,如循环之无端,不可胜穷〃的思想。宋高似孙评论说:〃《风后握奇经》三百八十四字,其妙本乎奇正相生,变化不测。〃《八阵总述》中还对古代一些优秀军事思想进行了继承和阐发,如〃治兵以信,求圣(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兵体无形,形露必溃,审而为之,百战不昧〃,〃上兵伐谋,其下用师;弃本逐末,圣人不为〃,〃乐与身后,劳与身先〃等。
《握奇经》多以丛书本传世,比较重要的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小十三经本、四库全书本等。另外,清代有单刻、单抄本流传。
第三节续武经总要
题明赵本学撰。本书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赵本学所著《韬钤内外篇》,另一部分是俞大猷著《韬钤续编》。赵本学,善以易演兵,倾全力撰写《韬钤》二篇,〃赵虚舟翁平生钻研惟在易书,顾不遑他务,独以其大旨发挥于《韬钤》二篇,虽工亦善阵与战尔。〃(俞大猷《续武经总要》跋)俞大猷(1504-1580),字志辅,又字虚江,福建晋江人,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著有《正气堂集》。他是赵本学的得意门生,深得赵本学之真传。赵本学完成力作《韬钤》二篇之后,〃隐括是编,秘藏不露,对人口不谈兵,临终不授其子〃,最后传给了他信得过的学生俞大猷。俞大猷在平倭中,活用赵氏阵法,打了许多漂亮仗。他自称打败倭寇全依赵氏学说。明王询认为:〃俞公笃信师说,领其玄致。标其洞涉,用以南征北伐,所至成功,殊熏伟烈,腾今照古,不有征于言之已行乎?〃(王询嘉靖丁已《续武经总要》序)明宋继祖在本书跋文中也说,观俞公八罗山、五指山之捷,谋略自《韬钤》中来,俞大猷不负师传,将此书刊刻传世,并将自己的研读体会和自著《剑经》、《射法》编为续篇附在其后。
《武经总要》是宋代官修的一部综合性兵书,而本书是私人系统研究古代阵法的兵书,为什么却取名《续武经总要》呢?
明王询在本书序言中解释了这个问题:〃宋曾公亮综诸家方略为书曰《武经总要》,用兵者仿焉。近世南闽虚舟君本学著《韬钤内外篇》七卷,其门人都督虚江俞公大猷为之发微,并著《剑经》、《射法》等篇,合之,凡八卷,以续于《武经总要》校刻之。〃(王询嘉靖丁巳《续武经总要》序)另外,曾公亮《武经总要》所采阵法多为汉唐以后文士俗儒所杜撰,非为古法,需加辨正,又有继续此项工作之意,所以叫《续武经总要》。
《续武经总要》共八卷。
卷一至卷四为《韬钤内篇》,卷五至卷七为《韬钤外篇》,卷八为《韬钤续篇》。具体篇目如下:
《韬钤内篇》:卷之一:天积卒阵记、轩辕黄帝握奇阵记、太公五行三才阵记、周公农兵阵记、郑国鱼丽阵记。
卷之二:楚国荆尸阵记、晋国崇卒阵记、吴国鸡父阵记、齐国内政阵记、齐国司马穰苴握奇阵记、孙武子乘之阵记、战国象棋阵记、汉韩信垓下五军阵记。
卷之三:汉诸葛亮八阵记、晋马隆偏箱车阵记、唐李靖六花阵记。
卷之四:唐李靖四门斗底阵记、唐李靖十二将兵阵记、唐李靖十二辰阵记、唐太宗皇帝平戎万全阵记、宋真宗皇帝常阵记。
《韬钤外篇》:卷之五:太乙阵辨、风后握奇阵辩、穰宜握奇营辨、孙武子常山蛇阵辨、孙武子八阵辨、诸葛亮瞿塘方阵辨、诸亮葛八阵八形辨。
卷之六:诸葛亮新变八阵八形辨、诸葛亮六阵辨、诸葛亮五行阵辨、诸葛亮八阵六阵钩连蟠曲辨、诸葛亮十二将兵阵辨、马隆偏箱车阵辨。
卷之七:李靖六花阵辨、李靖五花阵变为六花阵辨、宋神宗皇帝九军新阵辨、许洞四阵辨、诸葛亮阵法正宗十八势。
《韬钤续编》:卷之八:剑经、射法、营阵四形、发微四章。题俞大猷编辑。
《韬钤内篇》的主要内容是辑录古代〃圣正贤将〃所作的二十二种阵法,并详细考证、解说、绘图。篇前有小序:〃内篇天人世次为序,得阵二十有二,首无非仁义节制,攻守便利,皆古之圣王贤将所作者也。为天道所秘识之者。寡学不避泄漏之谴,集为内篇。各名而记之,绘为图,纂为法,合系于各记之下,其与阵法相为表里,可证其义者,并图其间,所以入索其理也。是书也,因古无传,故为内篇。〃本篇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对古阵法解说详细而又清晰,如对李靖的六花阵,先以大量笔墨记述,溯源竟委,然后绘制多幅阵图相印证。认为〃六花之阵唐卫公李靖开国之所作也。本孔明八阵图而变之。其中心一二层,十有六点为中军,此不易者,惟以外三四层四十八点,钩连而有六阵,左右总管各二阵,左右虞侯各一阵,各皆八点以相从,所谓八阵为六,孔明之旧法即此图也。李靖因之,内方环之以圆,外直画之为方,疏而开之其形六出,故号为六花,中一如花心,外六为花瓣,杜佑《通典》因述为七军阵,正六花之别名也。其教阅恒用三万人,分左右六箱,一箱为营法,五箱为方圆曲直锐之形,安营布阵以六花为正,中军为奇。斯阵也,以开唐家之运制,服夷狄,其功伟矣。若以为尽孔明之阐奥则犹有间矣。〃(《李靖六花阵记》)还绘有〃偶落钩连曲折相对八阵为六图〃、〃诸葛亮八阵为六旧法图〃、〃六花形教阅图〃、〃六花方阵〃、〃六花圆阵〃、〃六花曲阵〃、〃六花直阵〃、〃六花锐阵〃等阵图。对古代阵法的解释,摒弃了阴阳五行生克之说,较合实际,如对〃五军〃的解释:〃五军布于中央:四隅以为阵法,前后左右四区立表,其中以为闲地。〃(《五行三才阵记》)此论颇有见地。但把许多古阵法认定为传说中的人物所创,显然不确。
《韬钤外篇》记述了汉唐以后出现的十七种阵法,并详加辨驳,认为皆为后世文士俗儒附会伪托,冒充古阵法,欺世惑众,应予批驳,以正视听。他在小序中说:〃外篇天人世次为序,得阵十有七,首形势奇巧,法度繁琐,有图有法,皆汉唐以后文士俗儒所演者,世人不知,相指为古兵法,其实误也。学恐太平已久,终于迷惑,故取其图与法,集为外篇,各假辨以非之,余意复演孔明阵法为正宗,一十八势附于卷末终焉。是书也,因世有之,故为外篇。〃本篇对后人伪托的阵法一一指明伪撰人,并进行有见地的批评,如他批评裴绪、李筌的五行阵图说:〃是则外画之方,外环之圆者,节制之所在,非如裴绪、李筌五行生克之说矣。〃批评张烨杜撰的〃李靖六花阵图〃说:〃张烨拘拘以地轴天冲内外转移之末而求六花之理,不亦迷且惑哉。〃但是,此篇对于伪撰人的时代间有记错者,如将宋代许洞错记为元代。
《韬钤续篇》共有四篇:《剑经》论述练剑法的要领,共140余条;《射法》讲练弓的要领;《营阵四形》记述四种营阵的布列方法;《发微四章》是俞大猷学习赵氏阵法的体会,一章讲握奇阵及孔明八阵,二章讲九军阵,三章讲以易演阵问题,四章讲阵的奇正问题。
《续武经总要》在阵法的运用方面,一是强调整体性,指出:〃古人制阵,虽有不同,其中要妙之法,惟在乎表里相应,首尾相救,阵队相容,形名相别,冲之不乱,撼之不动。〃(《营阵四形》)二是强调奇正变化,〃制阵,有奇正,有分合〃,〃临机制敌,变化无常,奇亦为正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