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307部分

武则天大全集-第307部分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愿船到桥头自然直,日后看情况再说吧……

    当然,眼下还有个问题,既然“代武者刘”有了最终解释,流人谋反的事就必须得察,因而她派监察御史万国俊、右翊卫兵曹参军刘光业、司刑评事王德寿、苑南面监丞鲍思恭、尚辇直长王大贞、右武卫兵曹参军屈贞筠等六人分赴诸道,巡察不轨、安抚流人。

    万国俊本是司刑评事,因攀附来俊臣得以升任监察御史,但他心性贪婪,本想在推鞠东宫时立点儿功劳再图晋升,无奈此案告吹不了了之。现在女皇派他巡察流犯,等于又给他一次机会,怎能不“尽心竭力”?他日夜兼程赶奔岭南,到达广州后立刻召集三百多流犯,根本不加审问,矫诏命他们全部自杀。流人哪里肯从?纷纷抱屈鸣冤。万国俊意狠心毒,索性命士兵把他们押至河边尽数斩杀,然后上疏称:“诸流人咸有怨望,若不推究为变不遥。陛下虽在庙堂洞悉万里,圣明至致!”御史在外勘察逆情,若得实据可当即处决,万国俊算盘打得清楚,“谋反”之人杀得越多他的功劳就越大,而且还能证明女皇有多圣明,反正洛阳不了解广州实情,这么容易到手的功劳岂能不取?武曌览奏果然信以为真,晋升他为侍御史。

    万国俊升官之事传开,正在剑南、山南、安南等地巡察的其他五位使者大受启发——既然杀人能升官,那就敞开杀吧!一时间巡察变成了屠杀竞赛,刘光业杀了九百多,王德寿杀了七百多,鲍思恭等三人也均在百人以上。数千条性命顷刻而亡,天下为之轰动!

    武曌不过一时被蒙蔽,岂会相信有这么多人谋反?固然流犯中有不少李唐族裔和违逆过她的臣僚,但绝大部分是家眷和平民,她下达使者的命令是探察不轨、安抚流犯,不是不分好歹一律处决。这与以往的杀戮性质截然不同,是大失民心之事。于是她的态度立刻翻转,六道使回京之际即以枉杀无辜之罪将刘光业、王德寿处死,鲍思恭、王大贞、屈贞筠三人革职除名,已经升职的万国俊也被贬官,这回连监察御史也做不成了,又被降回司刑评事。但朝野对此事还是多有议论,有人猜测女皇原本就想杀戮流犯,只是事情闹大了委过于下;还有人骂当初首倡其议的傅游艺,说他活着的时候不行善,死后三年还余毒未尽。

    恶劣影响已造成,武曌只能设法挽回声望,好在机会就在眼前,科举的时候又到了。恰巧此时担任知贡举的考功员外郎正是李秦授,他因六道使之事也有幸被扣了个“禽兽”的绰号,为洗去恶名自然很用心,经过精心的选拔,此年共录取进士十八名,虽说人数不多,却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礼部放榜后顺势又开制举,参考官员亦甚踊跃,武曌大开明堂,召见了这些前来应考的官员,并提出一个问题:“何者为忠?”

    忠乃五德之首,这是人尽皆知的,皇帝会提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吗?当今之世福祸相倚、李武莫定,究竟怎样才算是对女皇的忠诚呢?数百名应考的官员面面相觑,无人敢贸然开口,正在此时人群后方走出一名绿袍官员,朗声回答:“忠者,外扬君之美,内匡君之恶。”

    “很好。”武曌点点头,“卿叫何名?现居何职?”

    “汤阴县令郑惟忠。”

    “你不必考试了。”武曌吩咐侍立阶下的天官侍郎姚令璋,“此人擢升一阶,调入京城任职。”

    “谢陛下。”郑惟忠叩谢皇恩。

    众官员都以嫉妒的眼光盯着此人,心里不服气,原来真这么简单,竟叫此人捞了便宜——是啊!武曌要的答案就这么简单,无须非分之想,无须算计未来,无须担忧祸福,只要对她这个女皇尽到人臣该尽的职责就够了!

    二、眯目圣皇

    无论科举还是制举,虽属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却也是帝王笼络人心之法,李世民曾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对皇帝而言把有才之人纳入官场,置于自己的法度之下,总比让他们流散民间安全得多。而对于武曌来说,除了这两点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视科举的原因。

    首先,武曌自幼喜好诗文,对文学之士备感亲切,因而在她统治下科举有了微妙变化。李唐建立以来原本重明经、轻进士,因明经考的是儒家经典,倡四书五经、忠孝节义,而且《论语》《孝经》是必考的,这样选出来的人当然受皇帝信赖;进士则是考时政策论,选出的人固然有用,但是否忠顺纯良却不好说。自天皇李治扳倒长孙无忌,肢解关陇一派,科举制日益勃兴,至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谏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以往考过的题目很多,应考者背诵成功者的范文,稍加修改就能通过,这便丧失了选才的意义,所以他建议在考策论前加试杂文两篇,通文律者才能正式应考,于是箴、铭、颂、表之类的文艺作品纳入考试范畴(唐朝正式将诗赋纳入考题是在唐中宗以后),这正合武曌的兴趣。从此文采渐渐成了考察重点,看举子们的优秀答卷也是女皇一大乐趣,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科举怎会不兴旺?

    再者,武周革命致使大批的官员被诛戮、罢黜,武曌也急需为朝廷补充人才,开科取士是极为有效的办法。而出于打破关陇贵族的一贯理念,和提拔忠于武周之人的新需要,她重视进士科胜于明经科。因为儒家经典自两汉以来就是世家子弟的专长,魏晋门阀无不以经学起家,贫寒子弟恐怕连书都买不起,更不消说疏论探究了。而做策论和文艺作品主要靠实务才能和文学天赋,未必要有儒经基础,这便为寒门敞开了仕途之路。寒门子弟既没有可以威胁皇权的家族势力,又因骤然富贵感念皇恩,不正是武曌一心想要的人吗?

    而科举仅是武曌网罗人才的手段之一,此外她几乎每年都向各道派遣存抚使,既是考察地方,也为搜罗人才,政绩优异、德行高尚、文章优美、才能出众者都可以被推荐到朝廷,酌情予以升迁。后来她觉得这个办法也太慢了,干脆下诏向全天下求贤:

    朕闻璧月珠星,实为丽天之象;他波翠岳,爰标纪地之形。是知正位辨方,体元建极,不凭群彦,孰赞皇猷。事总万机,心覃亿兆,恒靡遑于寝食,诚罔惮于忧勤。伫贤良则终肖失寝,询政道则竟日停餐……有文可以经邦国,武可以定边疆,蕴梁栋之宏才,堪将相之重任,无隔士庶,具以名闻。若举得其人,必当擢以不次,如妄相推荐,亦置科绳。所冀多士袭于隆周,得人逾于盛汉。布告遐迩,知朕意焉!

    求贤诏颁布后举荐人才不再单单是存抚使的职责,天下所有官员都有义务,甚至自荐也蔚然成风——垂拱年间设立铜匦,四面皆有开口,天授之前总是北面的通玄匦钵满盆盈,里面塞的全是告密文书;现在告密之人少了,东面的延恩匦却塞得满满,皆是自荐求仕的。武曌来者不拒,无论何种形式荐举而来的人总会给他们个职位,自那次她一口气增授一百三十名官员之后,这几乎成了定例,凡求官者多授予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之类的职务,但暂不给予全俸,期年之后察其政绩再决定任免,名曰“试官”。

    在这些举措下,原本朝廷缺人严重,几年过来反而人满为患,尤其左右肃政台,官员多得坐都坐不开,遇事商量起来比朝会还热闹。那些身在高位的老臣对这种情形很看不惯,但女皇的脾气他们都是清楚的,哪敢说什么呢?而喜好戏谑的风流文人就不一样了,多有嘲讽时弊者……

    这一日朝会已毕,武曌刚回到武成殿,通事舍人沈佺期紧跟着送来奏疏,正欲阅览之际,监察御史纪先知求见,上殿施礼已毕,立刻献上一张纸。武曌定睛一看,是一首颇为滑稽的诗:

    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

    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

    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补阙、拾遗多得车载斗量,侍御史多得可以拿耙子搂,校书郎就像用模子扣出来的,司刑寺的官不懂律条,太学博士不通经典,糊里糊涂的存抚使,有眼无珠的女皇!

    纪先知本身就是个试官,这首诗也骂到了他,岂能不怒?于是他气急败坏道:“朝廷选才乃为社稷,岂容无状之徒讥讽?况陛下用人何尝不加甄别?试官又何尝有评事、博士?这分明是讪谤朝政、辱骂陛下,实在有伤国体,臣恳请将作诗之人交付有司,严惩其罪。”

    武曌倒没什么反应,只是问:“此诗何人所作?”

    “国子监生沈佺交,已被我捉到肃政台,待陛下发落……”

    一语未必,侍立在旁的沈佺期匆忙跪倒:“臣请罪。”

    纪先知愣住了,武曌却似有所悟:“佺期……佺交……这沈佺交是你什么人?”

    “乃是舍弟。”沈佺期冷汗都下来了,“微臣管教不严,致使舍弟狂言无状,请陛下治罪。”沈佺期乃是上元年间进士,如今才三十六岁,他曾任协律郎(太常寺官员,正八品上,掌管太乐音律),有幸帮女皇润色《明堂乐》,故而得到提拔。以文学之才跻身六品,而且还这么年轻,他因此颇为自得,以为大好前程可望;哪知弟弟嘴欠,偏做了这么首歪诗,就凭“眯目圣神皇”这一句,判个斩首都不过,万一下狱后再落入酷吏之手,自己这条命也搭进去啦!

    哪知武曌依旧毫无愠色,反而揶揄道:“有其兄必有其弟,看来你们沈家人都挺会作诗的嘛!你回头告诉令弟,他要是觉得这帮试官无能,朕大可也给他一个职务,叫他亲自试试,何必嘲笑别人?”又转而对纪先知说,“这点儿小事还至于闹到朕面前?只要你们的官当得不烂就行了,何必在乎旁人说闲话?快把人放了吧。”

    “是……”两人皆是又羞又愧,战战兢兢告退了。

    武曌再度审视那首诗,看到“眯目”二字,不禁窃笑——难道朕不知道的官太多了?

    官场的门虽然向所有人敞开,可任免权还在她手里牢牢攥着呢!别忘了试官毕竟不是正式的官,尚在考查之中,自荐之时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到时候拿不出政绩可就要算账了,庸庸碌碌者黜,犯了错的杀,若是荐举上来的人连推荐者也要一并受罚,只有真正名副其实的人才能留下。求才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考课贵在严格,这样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贤能者骤升,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才能选拔出治国安邦的良臣。

    “眯目、眯目,这两字用得切!”武曌悠然自得——眯目并非有眼无珠,而是半明半晦。如今已不是争权夺位的革命时代了,当皇帝有时就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心里有数,关乎社稷的大事把握住就行了,下面的事自有百官处置。更何况现在有一位才智超群、雷厉风行的宰相,把政务交给他绝对可以高枕无忧……

    三、铁腕宰相

    唐高宗以来宰相制度悄然变化,因李治心性猜忌又鉴于长孙无忌之事,对宰相缺乏信任,故而自李义府倒台之后再未出现独揽大权的宰相,即便许敬宗、刘仁轨、郝处俊、薛元超之类的名臣也处于权力制衡中,一群宰相共同执政成了常态。武曌从丈夫身上吸取不少权术,性情又比丈夫狠厉,在她统治下竟会出现一位大权独揽的宰相,这堪称奇迹!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宰相并非文质彬彬、端庄矜持之人,而是有着“愣头青”称号的憨直之臣。李昭德本来不被人看好,并不是因为他没才干,而是性格使然。他性情耿直、疾恶如仇,说话直白不会拐弯,处事又有些莽撞急躁,在同僚看来他哪是当宰相的材料?现今这世道谨小慎微尚不能避祸,他这种人怎会吃得开?然而所有人都想错了,女皇并非不能容人之主,但前提是这个人必须足够忠诚,绝不会阳奉阴违巧言欺瞒;所以在这动辄得咎的时代里,李昭德反而以他的坦诚直率赢得了女皇的器重,在立嗣风波暂时平息后他的才智也得以迅速展现。

    首先是修缮都城之事。昔日隋炀帝构建洛阳,虽规模宏大,但重点是修筑皇宫,宫城的城墙高达四丈八尺,外郭城却只是三丈短垣,尤其东侧城墙在隋末王世充与李密征战时多有破坏,三座城门的门楼都已损毁。大唐定鼎后李渊痛斥隋炀帝大兴宫室、劳民伤财,为表示勤俭爱民,未对洛阳进行修缮;李世民之时开始修复,但所涉及的也仅是皇宫;李治虽然确定洛阳为东都,兴建乾元殿、上阳宫,对城坊道路做了进一步规划,却也没考虑城墙问题。现在情况不同了,武曌以洛阳为神都,乃首善之地、天下第一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