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255部分

武则天大全集-第255部分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鋈司托械模煜履苡薪袢罩笔⒛舜筇迫弁踔Γ橇粝碌哪艹己凸笃莨倘欢宰约翰豢赡苋木≈遥斯┌裁窕故且谩

    经过连日思考,媚娘终于理智地做出决定,任命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地官尚书韦方质同三品——苏良嗣自不用言,裴居道乃孝敬皇帝正妃裴氏之父,其女至今独居恭陵陪伴李弘坟茔;韦方质是李治晚年提拔的新锐,颇有吏干之才,但是与武承嗣关系不睦。这份名单一公布,满朝无不拱手称服,到底还是天皇拔擢起来的人,就是有威望!媚娘望着这一幕,心里酸溜溜的,怎么这些官员还对天皇念念不忘,就不能换换老脑筋?

    虽然媚娘在任相问题上憋了口气,好在政务总算井井有条了,在韦方质的主持下,很快《垂拱格》就修订完成,更细致的“式”的部分则有待长期完善。科举考试也如期举行——由于叛乱的影响,本年来赴科举的人少了一大半,尤其南方考生,因为兵荒马乱根本没几人来。进士科要考五道策论,举子们的成绩不甚理想,据考功员外郎刘廷奇上奏,合格者仅河北邺县考生吴师道一人。媚娘正欲争取天下人心,立刻大笔一挥,写了篇诏令:“略观其策,并未尽善。若依令式,及第者唯只一人。今意欲广收其材,通三者并许及第。”此令一下录取资格放宽,最终录取进士二十七人,明经科也取中张嘉贞(武则天时名声不显,后成唐玄宗开元时期著名宰相)等一大批青年才子。这一举措不但使那些侥幸得中的考生感激涕零,也使天下读书人都感受到太后招贤纳士的诚意,故而努力读书准备来年赴考。

    总的来说政务还算有条不紊,媚娘对这几名宰相大体还算满意,而面对边庭战事她就一筹莫展了。杀程务挺、流王方翼,固然消弭了她个人的威胁,但对国家安危而言无异于自毁长城。处置二将之后,战局很快恶化,驰往朔州助战的夏州军因失去主帅只得半路折回,骨笃禄顺利脱身,朔州军没有能谋善断的主将,尾随追击反被杀得大败。很快突厥大军就转寇代州,又开始肆无忌惮地烧杀劫掠。

    自己惹出的祸还须自己扛,媚娘无奈之下任命黑齿常之为左鹰扬大将军(即左武卫大将军),想用这员名将摆平突厥,可是诏令刚颁布就接到河源军奏报,吐蕃大将噶尔钦陵又来了!与来势汹汹的吐蕃大军相比,东突厥不过是窜来窜去的强盗,万事顾当前,只好让黑齿常之速回河源防备大敌。

    代州的乱子怎么办?这时恰巧武懿宗来荐贤,向姑母推荐了一位将才,左玉铃卫郎将淳于处平,夸此人治军严明、文武双全,可委以重任。媚娘正愁找不着合适的将领,当即晋升淳于处平为中郎将,任命其为阳曲道行军总管,火速领兵赴代州。淳于处平接到命令就傻了——他哪有那么大本事?原本只是贿赂武懿宗,想升升官,继续在京中卫戍军中厮混,哪知弄巧成拙,武懿宗牛皮吹大了。他没办法解释推托,只好硬着头皮领兵上路,还没赶到代州与骨笃禄大军交锋,就在忻州与突厥别部遭遇,以多敌少还被人家打得大败,折损五千多兵力,屁滚尿流逃回神都。媚娘这才知受骗,又把武懿宗一顿痛骂,将滥竽充数的淳于处平流放岭南。

    半个月后骨笃禄终于收兵了,带着从大唐州县抢夺的牛羊马匹、珍宝财物以及沦为奴隶的数百大唐子民,高唱牧歌扬长而去,只留下一抹不屑的嘲笑……

    无论好歹突厥之乱总算暂时结束了,可大唐的边境却没有平息,因为朝廷的用兵无能,加之吐蕃的挑拨怂恿,臣服唐朝已久的铁勒、同罗、仆固等部也举旗造反,西北之地狼烟四起。媚娘无可奈何——天皇晚年朝廷一直缺将,仅剩的三员大将又叫她除掉俩,现今勉强能出征的将军也都是李唐亲信,她用着不放心;丘神、郭齐宗之流她倒是放心,可有打赢突厥的本事吗?张虔勖原本与程务挺也有关系,但他在程务挺死后立刻请罪,并诚心投效,甘愿为武氏所用,所以如今已是羽林军最重要的将领,肩负着扩充禁军、保卫皇宫的任务,不能随便派出。至于现今风头无二的李孝逸,莫说他未必有远征塞外之能,即便有也不能再用,他现在已是李唐宗室的一面旗帜,怎能再助长其声望?媚娘想不出内外两全之策,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问题总不能拖下去,苏良嗣、魏玄同、韦方质等宰相联名上疏,推荐左豹韬将军刘敬同。媚娘知道此人乃裴行俭旧部,跟自己不是一条心,但别无选择只好答应。刘敬同虽非一等一的将才,却也不辱使命,立刻发河西之兵出居延海,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平定了铁勒诸部。于是在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设立安北都护府,以刘敬同担任都护,镇守其地防止复叛。与此同时河源传来出人意料的消息,黑齿常之、娄师德已做好御敌的准备,然而前来进犯的吐蕃大军行至一半竟自行撤退了,原因不明。

    巧合也好侥幸也罢,边庭一切战斗都平息了,媚娘又渡过一劫,但她却高兴不起来,通过这场风波她认清了自己的劣势。自古帝王成大事者,没有不建立武功的,她要想让天下人诚心顺服,也必须这么做。然而这实在太难,一者李治在世时好大喜功、四面扩张,造成了现在叛变反噬的局面,她接手的就是这么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再者她毕竟是女人,对军队的控制有限,男子掌国大不了还可以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她一个女子怎方便到军中?况且现在这种局势下她又怎能放心离开朝廷?

    纵然媚娘志比天高、无所畏惧,有些事注定力不从心,这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必须要承认的,正因如此她唯有默默隐忍等待时机……

    三、千金良方

    时至八月金风骤起,催黄万千草木,深宫中传出喜讯,皇帝李旦得了一个儿子。

    在此之前李旦已有两个儿子,长子乃皇后刘氏所生,即东宫太子李成器,如今已经七岁;次子李成义年方三岁,却险些招来一场杀身之祸。襁褓之童当然不会犯罪,麻烦出在母亲身上,他生母柳氏是一低贱宫婢,偶得李旦宠幸。这也不算什么,问题是这位柳姑娘乃昔日王皇后舅父柳姡У乃锱

    显庆四年无忌一党败亡,柳姡П淮λ溃渥右嘣庵炅庇性性谏砻蝗胍赐ィ乱桓雠杂自诠形涣弦蛟导驶岵χ猎ネ醺肜畹┤站蒙椤C哪锼乩错霰乇ǎ裨赋鹑搜鋈谌胱约遥烤瓜氚迅粘錾睦畛梢迥缢馈P叶笔崩钪蚊至糁剩行矶嗌涝诠心罹砀#形淮缺母呱弥⒑笞郧胛畛梢蹇聪啵荡俗幽宋饔蛄骶溃Ψ币睹梢砘な肿阈值埽哪镎獠帕羲幻还献匀坏貌坏饺魏畏馍停谰墒且唤楣尽

    这次生育的是德妃窦氏,乃高祖太穆窦皇后一裔,司礼少卿窦孝谌之女。李旦甚是喜悦,为这第三子起名李隆基,惜乎窦孝谌却因此被媚娘外放为润州刺史。满朝文武都已得知皇子出生的消息,却无人朝贺,连贺表都没人上——王德真见了皇帝一面即被流放岭南,谁还敢向李旦献殷勤?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有一人听到消息立刻梳妆打扮、入宫道喜,此人便是千金公主。这位公主乃高祖李渊之女,论辈分算是天皇的姑母、李旦的姑祖母,快七十岁了,在两京也是威风赫赫的人物,但一入宫便似依人小鸟,常在二圣面前讨欢心。李治活着时她专拍李治马屁,现在又“转攻”媚娘,说是入宫向皇帝道贺,根本没到李旦那边去,直接来到武成殿,又是作揖又是奉承,还献了五匹锦缎,说是给李隆基洗三时用的。

    媚娘怎会不晓得这是个什么人?今日求田问舍,明日请托吃贿,大小便宜没有不占的。她肯送五匹锦缎,还不知憋着捞点儿什么呢!不过一来念她是长辈,二来母亲杨氏在世时与她关系不错,三来最近心内烦躁,便把她留下吃顿饭,随便聊两句解解闷。

    千金公主从不管什么社稷不社稷,谁当权就奉承谁,就为谋自己那点儿私利,如今朝廷既在媚娘掌握,当然不吝惜美言:“前两天我听说太后又在朝上发了一通脾气,这可对身子不好。太后乃天下人之倚仗,可得好好保养身体啊!”

    “唉……”提起此事媚娘皱眉,“生气不为别事,乃因岭南獠人造反。真不知那些州县官怎么搞的,岭南隔三岔五便有人反,虽不是什么大患,终究烦扰不断,朕已派王杲出任广州都督,平叛去了。”王杲算是她心腹,将之派出后身边信得过的大将更少了,不禁感慨,“当今之世怎就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青年豪杰?倘有其人,朕必加以重任,也省得那帮本事不大、脾气倒不小的老骨头占据高位。”

    此言正中千金公主下怀,赶忙赔笑道:“太后莫急!功德都是一天天积出来的。逮羊不及养羊,与其满天下选才,何不着力栽培几位年轻将领,日后为国建功?”

    媚娘万没想到她也能说出这等见识长远的话,便问:“你知当今百僚子弟中有何可堪造就之人么?”

    千金公主嘻嘻一笑:“臣妾要是说出来,未免有自夸之嫌。我家克乂就不错,在千牛卫司阶多年,您若能晋升他为郎将,加以历练,将来……”这算是把她入宫的图谋兜出来了——千金公主早年嫁与贞观名相温彦博之子温挺,不幸守寡;再嫁荥阳郑氏的郑敬玄,没过几年敬玄也死了,幸而这次婚姻生有一子郑克乂,母子相依为命。

    “咳!”媚娘闻听此言不禁发笑,却是自嘲——果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敢情给她儿子求官来啦!我也真糊涂,跟她谈论朝廷大事,这不瞎耽误工夫吗?于是直言相告,“您别再白费心机,咱们在一处不过是说笑解闷,至于子侄前程之事,朝廷自有诠选法度,您老免开尊口。”

    “呵呵呵……”千金公主被她硬顶回来,未免有些尴尬,好在她颜面甚厚,没滋没味地夹了两筷子菜,又转而道,“近来太后可曾召高僧入宫讲法?”

    “哪有那工夫?”媚娘叹息一声,“如今我被这金銮殿拴得死死的,天底下的事哪件少得了我?”烦恼皆因自取,固然是天下少不了她媚娘,更因她媚娘舍不得权力。

    千金公主见藤就爬,立刻奉承道:“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太后整日为苍生忧劳,这才是大功德啊!”

    媚娘略感宽慰,却也不无遗憾:“话虽如此,却也因两京的高僧纷纷圆寂,自从那年长安大兴善寺失火,法华宗式微,前几年善导、窥基两位大师已去,上个月听说德业寺法灯大师亦入涅槃。昔日天皇钦封道成、薄尘、明恂等十位大德,如今已走得差不多,剩下两三位也都是不敢惊动的老比丘,当今之世唯禅宗弘忍大师门下繁盛,可称翘楚者一乃江陵玉泉寺之神秀,一乃岭南法性寺之慧能,惜乎两者皆道路遥远未能一见,而今政事未清,日后有机会再说吧。”

    千金公主自不晓得她所谓“政事未清”是何寓意,只道:“太后所言甚是,不过名僧大德又岂止禅宗一家。远的不说,如今东魏国寺就出了一位沙门新秀,名唤法藏,将将四十岁便已修行有成,声名竟在住持法明和尚之上。这也是良田育高麦,若非东魏国寺佛法昌盛、功德广远,岂能培养出这等高僧?”这也是阿谀之言——所谓“魏国寺”,其实就是当初媚娘为给母亲追福而修的太原寺。因为那时武士彟的爵位是太原郡王,杨氏乃太原王妃,故以此命名;然而一年前追尊武氏五代祖宗,武士彟晋升为魏王,该寺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更名魏国寺。媚娘又下令,寺址由洛阳教义坊一隅迁至更宽阔的积德坊,并在长安杨仁恭旧宅另建一座别院,故而又有东西之别,在洛阳者称东魏国寺,在长安者称西魏国寺。千金公主将高僧辈出归因于魏国寺功德广远,分明又是拍媚娘的马屁。

    媚娘对她奉承之言没太在意,但听到“法藏”二字,不禁一怔:“此僧可是西域康居国人?”

    “正是,太后亦有耳闻?”

    媚娘笑了:“昔日太原寺初成,此人正式剃度,朕曾亲眼见证。记得他还是太白山‘华严尊者’智俨的关门弟子,料想他《华严经》的造诣不俗吧?”

    “可不?太后料事如神。他时常开坛,每逢讲经说法之时大半个洛阳都轰动了,人挤人、人挨人的,就连京中其他寺庙的弟子也赶去求教;还有些人并非信众,就为了一睹其容,真是个俊逸人物。我是每次都去,那庄严法相,观音在世、龙树临凡也不过如此了吧?”

    媚娘不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