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聊斋仙境 >

第134部分

聊斋仙境-第134部分

小说: 聊斋仙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老头呼吸着,似乎一下子紧张起来。

    “之后呢?”

    “呼——当时老大夫与他们单独谈,我没听太清。只见老大夫似乎去拿什么药。除了药之外,那老大夫还拿两大片的树叶子。他说这叫什么,芭什么叶。然后然后就是那娃子的叫声。娃子发了疯一样叫,那声音都不像是人能发出来的。门没关上,我就越过那医生,看到娃子缩在墙角,拼命挥着手,好像在打什么东西。他扯着嗓子叫,睁大眼睛,脸色却是煞白,那模样太吓人了。我当时一下子提不上气,直接坐瘫在地上。在场的人也都被吓到了”

    罗老头是真的被吓到了。就连周胤之也惊到了。他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过去的周胤之,也就是捡到铜镜之前的他,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完全全不知道村中还发生过这样的事。

    “嘶——呼——当时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记得那时候窗户就开了一条缝吧,我也没感觉到有风,那两片叶子就飘了起来,好像被风吹着,往娃子那边飘。那娃子拼命惨叫,但不再挥手了,抱着头,往墙角钻。那模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讲。呼——村人有人看不下去了,冲进去把那叶子给抓了,撕碎了。老大夫当时脸色一白,安慰着,连银子都不收,便离开了。村长媳妇就在那儿哭。当时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

    当时我们就只觉得,这真的是太奇怪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随后村长就搬走了,为儿子看病去了。至少我们是这么觉得。”罗老头说着,又忍不住回忆起来。

第265章 、官不修衙() 
罗老头并不知道村长家具体是怎么回事。至少当时他不知道。

    “老人家你是说村子是闹了鬼了?”公孙策发现一个细节道。

    少年说村子闹妖,而村老刚才说的人鬼。

    “那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我说的。当时这事折腾的有些大。大夫走了,保甲,差人们也来了。他们让我们请和尚道士什么的。又是一阵闹啊唉比起和尚道士什么的,还是那老大夫更负责,至少他拿出了两片树叶。可他们,除了跳,就是唱。什么用也不起,反而吓的娃儿又笑又哭,说那真是鬼。”

    “您相信那是鬼?”公孙策又问。他是发现了,这老头就是个话痨。

    这样的老人,他家中可是不少。还记得他小时候,很喜欢听老人们说故事,讲他们的过去。

    然而,当他大了之后,才发现……全娘希匹的在吹牛。

    公孙策不好说老人在吹牛,但是他却不得不怀疑老人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我不能不信。那娃子胆子那么大,吓鸡赶狗的,可是我们村子的小猴子,胆大包天的主,不会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而且,没多久,村子里面又有人看到了鬼。”

    “来来,木头,一个徐三,你们都来,跟大人说说。说说你们见到的鬼。”

    罗老头从后面叫过来两个村人来证明他的话。

    可惜没人回应他。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人站出来说:“叔爷,他们死了。”

    罗老头呆了一下,然后说:“是了,是了。死了,死了。”

    “什么?死人了?怎么死的?”公孙策看了包拯一眼,包拯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

    他本以为只死了周家人,但是现在看来,死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周家了。

    “呼——”罗老头在喘气,却一个字也不在说。

    “乡老?老先生?这点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您能说的话,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公孙策耐心安慰他,引导他。

    “哦呼——他们算是被我害死的。”罗老头又开口了。

    “嗯?”

    “当时,当时我就在想竟然那个鬼怕树叶子,而和尚道士们又没什么用。这是我们的村子,我们,我们”罗老头表现的有些急促,似乎随时会一口气喘不上来,咽了下走似的。

    “老先生,您还好吧?”公孙策赶紧拍他后背,为他顺气。

    然而这是什么样的人背啊。又硬又僵,似乎还有着一股莫名的寒意。

    他是太激动了吗?

    公孙策心想。

    “嗯,我没事。呼——”公孙策的拍按似乎很有效,让罗老头的气又喘了上来。

    “我我以为都是树叶,都是树叶啊!所以我就把村子中的人组织了起来,人人带树叶。不管那是什么?是鬼也好,不是也好。村子这么多的人,总是可以总是可以”

    “乡老,乡老”

    “哈我是那么的自以为是。有人反对,我说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都多害死了都是我的错这都是我的错”

    “叔爷,叔爷,这不是您的错。这是意外,您”罗家的亲人,立即过来安慰着他。

    罗老头双目泪花不断。他想起来了,他也记起来了。他自以为他很有经验。就把村子中相信自己的人组织了起来,让他们一起去灭鬼,杀妖。

    最最重要的是村长就是他的儿子。

    儿子搬出了村他为什么会不记得?什么时候搬的,又搬去了哪里?

    罗老汉隐隐约约想起了什么,但他宁愿没想起来。就当一个一无所知的糊涂老头子。

    罗老头叹了口气:“大人们瞧见那个大湖没有,就在几年前,这湖里突然就冒出了一只大妖,村子里人去湖里捕鱼,还有在湖边洗衣洗菜的人不知道被水妖吃掉多少,没有十几,也有二十几位了,我都记不清了,每个都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罗老头想起了很多,也记起了村子的繁华。他们这大湖村以打鱼为业,每天都要向汴京送鱼货。

    汴京是个几百万人的大城市,每天的物资消耗都非常惊人。每天的新鲜鱼虾,捉的都不够卖的。所以村子很是繁华,直到几年前

    “那个湖可以详细的和我说一说么?”沈石问道。

    “当然,当然,如果大人们感兴趣的话,如果大人愿意帮忙,或许运气好就能被哪个高人听见,来大湖村把这妖怪给收了。”提起湖里的妖怪,乡老就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

    悲伤,已经过去了。他已经伤心的忘记了几年的记忆。现在想起来了,当务之急只有一个,就是不管水中的是什么,都必须除去了。

    看一看吧!不过几年光影,他们这村子破败成了什么样子。如果再这样下去,这村子说不定就完了。

    其他的村民也是一脸的哀愁和无奈。

    别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大湖村已经过不下去。湖中有怪,他们不能打鱼,也就没有什么生计。再这么拖下去,怎么得了。

    而且官府也已经好久没派人来过了。这一回,好容易来了,自然是要牢牢抓住。

    对大湖村的人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们真的是一切的一切都努力过了。官府的法子,他们试过;自己的命也拼过。

    本来他们以为村子就这样了,也许会就这么毁了。他们默认“村长家搬走了”,其实又何尝不是他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搬出村子。

    然而,一个村子想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必须要让官府同意才行。

    然而,官府又怎么会同意搬迁村子这样的大工程。

    第一任县令还是一个做事的,让村子凑钱请和尚请道士,一直请到其升迁,便不再过问。

    而接任下一任县令到来后,一切停止,一切不再过问。他拿大湖村,直接当成了不修的县衙。

    著名的北宋城市风情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画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包括酒店、商店、茶坊、旅店、寺院、医馆、民宅等等,最气派的建筑非“孙羊正店”莫属,这么多建筑物中,也找不到一栋可以确认为官署的豪华建设,画中城门口有一个三开间的平房,算是清明上河图长卷唯一画到的一处政府机关——税务所,但这个税务所看起来也很简朴,跟普遍平居差不多,比起临街的酒楼商铺来,逊色多了。

第266章 、混乱的记忆,还是故意() 
后来成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州衙更是破败不堪,实在不像是官府办公的地方。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到杭州担任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发现州衙的屋宇“例皆倾斜,日有覆压之惧”。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府,其时“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但入宋之后“百余年间,官司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地方官只好在这“颓毁”的州衙内办公、生活。苏轼当了三年杭州通判,任期满另迁他州,期间未能修缮州衙。

    这也就是后来的“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一惯例延续至后来的明清时期。

    旧时“官不修衙”的惯例虽有种种弊端,比如可能导致地方官产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像杭州官衙那样破败到时刻有倒塌的危险,更是“不正常”。但“官不修衙”背后那种体恤民财、民力,以及将教育预算排在修衙项目之前的传统执政理念,毫无疑问属于永不过时的价值。

    一如这大湖村的事,闹鬼,闹妖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不会受到提倡的。官员们的做法通常也就是拖,拖过自己的任期,然后传给下一任。而下一任瞒,瞒到自己的任期结束。反正这是上一任的问题,不是他们的。

    从他们的角度想,他们处理不了,也就不再处理,等其自然结束,这事没毛病。

    一如一些官儿对受灾的态度一样。基本上是能瞒就瞒,直到瞒不过去了。

    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只不过是比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更愿意无病无灾的“太平盛世”。

    不出事,他们都是甲优的好同志。一旦出了事,能评个中庸,已经是他们朝中有人了。

    这什么鬼,什么妖的一出现,这可是比天灾还要严重的问题。

    儒家讲君子之道,路不拾遗。然而现在,不要说什么路不拾遗了,连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你这是想干什么?想抹黑大佬吗?

    大宋是的士大夫共天下。你是想说大佬们执政出了问题?

    修个衙,苏轼那么大的名气,都没成功。妖魔鬼怪一出,基本上这地方官儿就可以判个死刑了。

    大宋只是不杀文官,可不等于不折腾。发配个偏远的地方,一辈子也就交待了。

    “如果此事是真。本官一定要弹劾他们的不作为。”

    听了大湖村的事,众人便明白这估计可能是真的。包拯甚至要弹劾官员的不作为。

    这本就是他的性子。他不管那些官员有什么理由,又或者有什么样的潜规则。

    这样的话,差人们搭不上话。所以他们打扫起卫生。

    好在就一间屋破了瓦,其他的房间全是好好的。只是一些湿气,生了霉苔。扫一下,再点上火,室内也就暖和了起来。

    然而屋子是暖和了,但是随着夜色的降临,一股子鬼气也浓郁了起来。

    村子有如鬼村,阴气笼罩。

    随着这股阴气的出现,它们不断的分散,聚起,弯弯曲曲,阴森可怖。月亮被涌来的黑云遮盖,只从厚厚的云层后面透出一层含混的暗色光晕来。风在高高的树顶摇晃着,发出一阵阵庞然缓慢的沙沙声。像是头顶移动着沙漠般的树海,衬托着静谧的夜。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阴气降临的含义,一星半点儿的,悬浮在空气里,是露水或者冰屑,说不清楚,只是碰到皮肤的时候,会激起一阵小小的鸡皮疙瘩。

    “这天怎么突然冷的这么厉害?”

    差人不解,围着火更近了。

    “大人。村子没什么吃食。只有一些鱼虾。”而这个时候,罗老头带着村上献上了鱼虾。

    这一献,包拯也好,公孙策与王朝马汉他们全都看向沈石。

    这鱼虾有没有问题?

    他们一开始不是说过的吗,这湖里没有妖魔鬼怪的时候,鱼虾肥美,水产丰富,供货汴京,可谓是供不应求。这让大湖村的村民每年都能打捞到丰厚的鱼货,日子过的还比较富裕,可是自从几年前,他们就没办法打鱼了。

    那么,问题来了。没办法打鱼的村子,这鱼虾是哪儿来的?

    沈石看了下大湖村民带来的鱼虾。是真的鱼虾,很新鲜,甚至是刚从湖中捞上来的新鲜。

    差人们杀鱼去胆,或烤或煮,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要说唯一的问题,便是这些村民了。

    “你是说他们是鬼?他们已经死了?是了,几年没收入,是人都要死了。”听沈石的话,公孙策判断道。

    沈石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包拯。

    到底是人,还是鬼,包拯更专业。

    包拯沉吟着:“如果他们已经死了,是鬼物的话。那么白天,还有日头,他们不应该敢出来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