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斩断吾辈的脊梁,是要断吾文化,毁吾衣冠,坏吾礼节,是要亡天,亡地,亡中华!”
李泰祯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听王彦的诉说,他不禁思考起来。
事情真如王彦所言,满清武力虽盛,却并不令他向往,甚至从骨子里蔑视这群残暴的野蛮人。
那一条条金钱鼠尾,那一声声奴才、主子,那弯曲的脊梁,李泰祯都不能接受,都不能想象,满清统治下的汉民,在失去那份骄傲后,会变得何其死沉。
中华在,则民风博大,知礼而明义,谦逊而自信,整个民族便不会没落太久,迟早要昂扬向上。
“未有吾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吾之后,家国仍永存。”王彦接着说道:“中华便是值得吾等去拼命守卫的东西,只要吾等能唤醒万万汉民对于中华的认同,那大明就是强大之中华!”
众人从王彦言中,体会到一股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感情每个心中都有,只是以前不曾触及,现在被王彦的话唤起,心中顿时一阵激荡,对整个汉民族和大明生出一股别样的情感,慢慢形成一股凝聚力。
大明的中华文化,衣冠礼仪,就是这股凝聚力。
大明如果能将这股凝聚力唤醒起来,便可以将万万汉民团结起来,发挥出汹涌澎湃的力量,令四方夷狄不敢窥视!
王彦麾下的军队如果有了凝聚力,知道为何而战,便可万众一心,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也能百战不溃!
只是眼下的大明,却没有利用这股凝聚力,也没得到普通百姓和士卒的认同,官绅阶层重私利而轻社稷,空有民万万众,财万万两,却不能转化为战力,被区区满族欺凌!
王彦与李泰祯诉说这么多,实在是心有所感,被满清屠戮的扬州百姓,让他心中愤恨,“堂堂****,何至于此!”
如果大明再不奋起,扬州便只是开始,之后还会有更多城池,更多的百姓遭受屠戮。王彦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便从身边之人,从这扬州开始,去凝聚每一份力量。
李泰祯在忠义营有些时日,但他与王彦的关系却一直平淡,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谈不上什么忠心,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李泰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报达邢夫人对他的恩惠,如今徐州镇已经倒向清庭,他心中也是一阵茫然。
现在听了王彦之述说,他心中却生出了另一种情怀,一种比之私情,更加伟大和澎湃的情感。
王彦见李泰祯若有所思,便真诚的开口说道:“李将军可愿与吾一同,救国救民,为保中华存续,尽一份力!”
李泰祯被王彦唤起的家国情怀和那份责任,让他不能逃避,因而十分诚恳的回道:“末将愿随指挥使,救国救民!”
对于邢夫人的恩惠,李泰祯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报答。私情与整个天下万民之间,李泰祯已经有了他的答案。
王彦也知道从泗州收编开始,李泰祯对他便是例行公事的态度。王彦对他也一直心存戒备,今日一番交谈,能使之归心,身边立马便多了一名靠得住的大将,心里十分欣慰。
城内,就在王彦收拢人心,掩埋尸体时,城外清军帅帐里,多铎却正准备着再次攻城。
扬州城坚固,城内青壮众多。
如果给王彦足够的时间,让他整编人马,修补城墙,那再想破城便十分艰难。多铎深明此理,知道不能让守军站稳根基,所以在大军不曾休息一日,便重新发兵攻城。
只是真满州在昨天一战中损失近两千人,却不可能再参战,便只有靠投诚的汉军,充当炮灰和攻城的主力。
一阵炮声响起,昨夜何刚带人连夜垒起的城墙,再次被清军火炮轰垮。
清军依然是四门佯攻,主攻西城缺口,汉奸部队在真满州的督战下,如潮水般的向扬州涌来。
城内的王彦等人,只得匆匆赶往城上,指挥防守。
扬州城外的清兵多是多铎入江北以来,新投之人,清庭还未来得及整编,名册都没得及登记,家眷自然也没有控制起来,因此战斗起来,自然不会拼尽全力。
扬州城内的情况却正好相反,青壮们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少训练,但他们却有决死之心,拼死作战,以保全城内的家人和乡亲。
一方用命,一方却有所保留,这次攻城的结果,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
多铎尚未完全掌控新投的汉军,因而不敢逼迫太狠,恐怕引发哗变,甚至反正加入城内明军,所以只得忍着心中怒火,无奈让大军退回大营。
城内明军靠血气之勇,靠顽强的信念守住了城池,可缺少训练,准备不足的弱点也暴露出来,能够守住西北角的缺口,几乎就是拿人命在填。
如果不是之前清兵入城屠杀,要断绝扬州百姓得生路,激起全城的反抗之心,使得守军人人不畏生死,扬州混乱的防守,未必能扛得住清军的进攻。
昨日城内被屠百姓的尸首还未清理掩埋完毕,今日一战又添新尸近三千具,让王彦倍感迫切。
(本章完)
第53章 整军民,手握重兵()
轰隆,轰隆的炮声不曾停歇,西北角的城墙,白天塌了,晚上又被重新堆砌起来。
自从二十五日,王彦夺回扬州以来,清军的进攻就未曾停止,明军与清军反复的在城上拉锯,特别是西北角坍塌之处,几乎已成尸山血海。
多铎知道仅靠投诚的汉军,是很难攻破扬州,但他又不能给城内明军喘息的时间,真满州打不了这种死伤惨重的消耗战,便只有敦促着汉军绿营每日攻城。
绿营兵意志不坚定,多铎又不能逼迫太紧,虽然连日攻打,丢下近万具尸体,确始终无法攻入扬州,士气开始一天天懈怠。
扬州城内的守军则不同,他们从最初的慌忙应对,慢慢有了配合,反而在连日的战斗中得到磨炼,从乡勇民壮向一只军队转变,防守也越发纯熟,使得绿营清兵很难登上城墙。
连日的大战,让王彦根本没有时间训练扬州青壮,但战争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付出血的代价后,在清兵的进攻中,王彦终于完成了对扬州城内的官员和军队的整编。
清军二十五日破城之时,扬州城内的朝廷高官,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虏,一部分逃出扬州。
扬州乃是江北防御的指挥所在,朝廷官员众多,可是经历这一番劫难,武官与文官却所剩无几。
史可法不屈而死,总兵刘肇基和其麾下的参将,也统统战死,文官中自杀投井者也不在少数。
如今城中最高品级的朝廷官员,却成了入城救援的正三品参将王彦。文官方面,连个三四品大员都不剩,最高品级只是兵部职方郎中何刚,杨州同知曲从直和王缵爵,三位正五品的官员。
自宋以来,中原王朝重文轻武,然乱世之时,武将的地位却有所提升,加之王彦有举人功名在身,又有重夺扬州之功,扬州城内的文武自然唯他马首是瞻。
经历一场浩劫后,扬州城中还有民众近七十五万,其中大多是清军南下时,从城外躲入城中的百姓。
七十五万百姓中,青壮有近十万,王彦从中挑选三万五千名可战之士,在加上五千官军,整编为四万扬州守军,剩下的青壮则作为协助防守的预备队。
这时王彦虽是一参将,可手中掌握的兵马,却已经比一般总兵还要多,堪比藩镇。
如今王彦除了少一个名分,其地位已经是堪比镇臣的存在,只是他的地位只在这扬州城中算数,出了扬州,他依然还是一个参将。
四万兵马,王彦分为五军,每军八千人,李泰祯、何刚、曲从直、王缵爵各领一军,分守四门,王彦则带着另一军居中,随时策应。
为了掌控这只大军,王彦带进城的一千骑兵,几乎都得到提拔,但即便如此,军官依然十分缺乏。
城内的一些诸生,有能力的乡勇民壮也被提拔起来。
如戴之藩,张有德,高孝缵、王士琇、王绩、王续等人都被委以重任,武艺高强的胡为宗甚至被直接提拔到王彦身边统领千人。
这些人,少则统领十人百人,多则统领千人,只是都是王彦安排,朝廷目前还不会承认。
为了名正言顺,王彦一边让人编制名册,一边写下奏报,向朝廷索要扬州之权,他相信这样的时刻,朝廷定然会满足他的要求。
在政务方面,七十五万军民困于扬州城中,粮草消耗,银钱器械,每天都是天文数子,处理起来无比繁杂。
原来史可法的幕僚,扬州府三班衙役,师爷,等等,都或死或散,政务无人料理,使得城中颇为混乱。
短短几日之间,王彦从管着几千人的营指挥使,到现在肩负七十五万军民生死的扬州主帅,其中事务和压力岂止增加百倍,以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完成扬州的军政事务,所以只能将担子放下去,交给其他官员。
王彦不是没想过招募幕僚,只是如今没有名份,也没有遇见合适之人,所以只能依靠江都县承王志端,江思诚等人,管理扬州政务。
军队得以整编,挤压的政务得以处理,城内百姓得到安置,让扬州开始恢复秩序,大大增强了王彦守卫扬州的信心。
王彦在重整扬州城防时,多铎也在进行反思,清庭入关不久,根基尚不稳固,特别是多尔衮在关内推行圈地、投充、逃人三法后,北地已有不稳之象。
满清人口不过几十万,要想征服万万之众的大明,便要速战,以雷霆之势,打垮大明,若陷入久战,随便消耗几万真满洲,他们也承受不起,甚至要退到关外。
多铎率领清军南侵,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他攻城已有数日,却无法再次破城,反而有陷于持久的危险,若是时间一久,他很难保证不生出什么意外。
连日来攻打,都不见效果,反而让扬州明军日渐凝聚,绿营不尽全力,让多铎担心的同时,心中也满是怒火。
为了改变局面,多铎首先逼迫诸多汉将交出营中名册,而后快马送往京师,对扬州城外的汉军降军进行世兵制的改革。
世兵制起源于春秋齐国,现在却成了满清控制绿营汉军的利器,一旦改编完成,士卒家眷全入兵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为满清效力。
入藉之后,兵与民分离,不允许改为民籍,兵士的家属,则集中居住,集中管理,成为满清人质。
将名册送走后,多铎不禁一阵冷笑,只要改编完成,将绿营汉军的家眷握入手中,他就不怕绿营,不拼命死战!
当然在多铎心中,汉人始终不值得他相信,也不值得他依靠,只有真满州,只有旗人,才能让他安心。
之前真满州正白旗和汉军正蓝旗损失不小,使得城外的旗人不足一万人,让他心中不安,所以在逼迫汉将交出名册后,他又立马写下奏报,请多尔衮速发山东之兵,南下助战。
王彦虽然暂时守住了扬州,但是一场更加凶猛的攻击却在酝酿之中,扬州定然要迎来一场惨烈的大决战。
(本章完)
第54章 风云变,天下时局()
王威同王彦分开后,便催着忠义营的四千步军往扬州赶,但是因为携带炮队和辎重,加上连日阴雨,所以行进的十分缓慢。
王威一路冒雨拖泥,奔至镇江时,却已经是五月一日,扬州城内王彦已经坚守了六天。
在王威到达之际,刘良佐部也赶至扬州城外。
刘良佐是山西大同左卫人,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农民军作战,升为总兵官,北都覆亡时,他驻军河南正阳附近,便不曾勤王。
甲申之变后,凤阳总督马士英为了防备顺军攻打江淮,招刘良佐率部入卫南直隶,他便一路烧杀抢掠,进入江淮地带。
刘良佐兵至临淮时,百姓闻他军纪极差,沿途都被他麾下兵马淫劫,不敢让他入城。
刘良佐见百姓固守城池,顿时大怒,发兵攻之,却久攻不下,马士英连忙出面调停,让他移住寿县一带。
福潞之争时,刘良佐觉得拥福有利可图,得封广昌伯,划分驻地后,便一直以武力要挟朝廷,要钱要粮。
左部东下时,他也未尽全力,虽然刘良佐名义上是大明之臣,本质却是一投机军阀,根本没有什么忠义之心。
刘良佐降清并非偶然,除了他本是投机之人,趋利避害之外,他的弟弟刘良臣也起来很大作用。
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役时,刘良臣是祖大寿麾下的游击将军,战败后,就投降了清廷。
清军南下,兵围扬州,刘良佐觉得大明大势已去,适逢清庭派遣其弟刘良臣前来说降,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