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初唐少年侦查录 >

第21部分

初唐少年侦查录-第21部分

小说: 初唐少年侦查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夫人,你没有足够的证据,也只能等候本府进一步的排查。苏河,将你做法所用符纸交由县衙,待查验后再行审判。”

    “是……大人。”苏半仙有一丝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退堂。”

    县衙后院

    “狄贤侄,王公子,不知二位对本案有何高见?”

    “崔伯父,高见不敢,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前辈,方才还以为您会动用刑讯呢。”

    “王大人,这些江湖术士,行事有自己的一套,毕竟也是一门求生技能,道具也好,符水也罢,都有不传之法。普通的刑讯逼供,恐怕也不能让他轻易道出行业间的秘密,所以还不如先搜查证据,再做下一步判断。”

    “伯父所言极是。”

    “前辈,我们想看看朱老爷的尸身。”

    “这边请。”

    验尸房中。

    “经仵作检验,朱老爷是因心肌过损而死。”

    李婉清和童梦瑶观察了一阵子尸身。

    “朱老爷并无外伤,而照朱夫人陈述,朱老爷的死因极有可能是中毒。”

    童梦瑶叹一口气:“婉清姐姐,看来我们这一路,是和毒药杠上了,以后不懂用毒,都不好意思行走江湖了。”

    李婉清眉头一皱。

    “这是……?”

    “婉清,发现了什么?”

    李婉清翻开朱老爷的左手。

    “朱老爷的食指有一道刀痕,未愈合。”

    “婉清姐姐,一个小刀伤,有什么异常吗?”

    “说不上来,暂时也没有其他发现。”

    这时,一位衙役在走到门前。

    “县令大人,苏河做法所用符纸已经带回,检验需要点时间。”

    崔稹拂了拂袖,衙役退去。

    “婉清,梦瑶,你们留意一下证物,我和元芳出去一趟。”

    朱宅

    狄仁杰和王元芳来到朱宅,大门站着的仍是昨日的那两个门值。

    “小哥,我们想见见朱夫人,麻烦通报一声。”

    “原来是……昨日的两位公子。好的,我马上去通传。”

    狄仁杰和王元芳看着大门外仍旧是零零落落的纸钱,只可惜,这些纸钱昨日是施予游魂,今日主人自己却成半阴人,真是人生无常。

    堂内。

    “朱夫人,请再仔细想想,这几日朱老爷有没有去过哪里,或者见过什么人?”

    “没……”朱夫人停顿了一下,“哦,昨晚,老爷收到一张字条,就出去了一趟,没说去哪,但是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前后不到半个时辰。”

    “字条?”

    “是的,老爷看了后脸色不太好,他把字条揉烂,就出去了。”

    “朱夫人,您知道字条的内容吗?”

    “我刚好看了一眼,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只写着一个字:威。”

    “威……是什么意思啊?”

    狄仁杰摇摇头,也是一头雾水。

    “是名字吗?”

    朱夫人摇摇头。

    “这不是老爷的字,也不是名讳……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爷不说,我也不敢多问。”

    “两位公子,请你们一定要让县令大人彻查那个苏半仙啊。”

    “朱夫人,你好像对苏半仙很有成见。”

    “是的,我不否认。老爷也不知道被他灌了设么迷魂汤,对他言听计从。早前苏半仙常到府中,和老爷私下秘谈,而老爷不止一次地给了苏半仙数目不小的钱,连我都不能过问……你说,他是不是个骗人钱财的神棍?!”

    “……”

    “朱夫人,朱老爷的食指上有个未痊愈的刀痕,应该是新伤,您是否知晓伤从何来?”

    “食指……那应该就是苏半仙划的,他要为老爷驱逐恶灵,这是做法过程中的一个仪式。”

    “原来如此。”

    “诸多打扰,在下告辞。”

    “两位慢走。送客——”

    戌时,驿站上房。

    “什么?不是毒药?”

    “是的,我们发现在苏半仙用的咒符纸上,被抹上了一层药粉。不过不是毒药,是由黄芪、柴根等等几种药材混合而成的。”

    “那是什么?”

    “是一种补药的配方,吃了可以提神醒脑。”

    “这么说来,这苏半仙虽然耍了些小手段,但确实是清白的咯?”

    “应该是,崔前辈已经说了将案件先行搁置。”

    “可即使是这样,那也难保苏半仙没有用其他药粉啊,为何不对他的住址进行彻底搜查?”

    “这……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可能觉得没这个必要吧……毕竟说白了,苏半仙并没有杀人动机啊。”

    “那朱夫人说的钱,又怎么解释?”

    “假设苏半仙有用药物控制朱老爷,以要挟钱财,那就更没有杀人的理由了吧……”

    “那……会不会是朱家里的人干的?”

    “这个可能性也不大,今日我们去了朱宅,发现朱家里虽然下人多,但家庭成分简单,似乎没有什么理由非要加害于朱老爷……”

    “狄仁杰,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讲?”

    “元芳,你跟我还婆鸡什么,说。”

    “我觉得崔前辈,似乎有些袒护那个苏半仙。”

    “……”狄仁杰一阵沉默。

第五章 中元节(上)() 
中元节当日

    清早,主事僧人就在放置“灯蒿”的街口搭起了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陪坛为竖放的两排条案,案上放着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鱼、铙钹、手鼓等。

    而施孤台是专门给县里的人们供奉果品的。午时,台上已经是满满的发糕瓜果,可前来献贡的人,仍是络绎不绝。

    接近黄昏时,法师敲响引钟,僧人们身披袈裟,在条案上相对而坐,“放焰口”的仪式便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了。

    法师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

    驿站

    “梦瑶,在吗?”

    “进来。”

    王元芳推开童梦瑶的房门,径直走了进来。童梦瑶在桌边忙活着,头也没抬起来。

    “梦瑶你这是……?”

    “元芳,你来得正好。”童梦瑶把她的劳动成果递给王元芳。

    “快帮我看看,这个河灯做得怎么样?”

    王元芳看着手中的河灯,底座上,是用篾条撑起来的掌状花瓣,左右对称放置交叠,与其说是一朵花,倒不如说像一对火红色的翅膀。

    “这个……”王元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是觉得很特别。

    “这是什么花?”

    “呃……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脑海中突然想到,就做出来了……”童梦瑶也开始想自己做的到底是什么花……

    这时李婉清路过,看见童梦瑶的房门开着,便走进来。

    “梦瑶。”

    听到声音,童梦瑶赶紧把花灯一把抢过来藏在身后。

    王元芳则一脸不明所以。

    “元芳你也在,对了,你们有看到狄仁杰吗?”

    “没有啊,可能出去了吧。”

    王元芳和童梦瑶都注意到李婉清手中拿着的花灯,是莲花的造型,颜色用粉色染成渐变,

    层层叠叠的花瓣,晚上看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婉清,这花灯你做的吗?挺好看的。”

    “是吗?很久没做了,手都笨了……”这时李婉清看到桌上的材料和工具,“咦?梦瑶你也有做花灯吗,灯呢?”

    “呃……”

    见童梦瑶有些难堪,王元芳赶紧转移话题:“对了,婉清,要不你先去找找狄仁杰,我们一会在河边崔前辈的棚子里会合。”

    “哦,也好,那一会见。”

    李婉清一出门,童梦瑶就不高兴地把花灯从身后拿出来,嫌弃地看了看,然后仍在地上。

    王元芳赶紧捡起来,拍拍灰尘:“你这是怎么了?”

    “不要了,好丑。”

    “怎么丑了?”

    “你没见到婉清姐姐那个吗?再看看我这个,丑死了。”

    “不会啊,我觉得你们的花灯各有千秋。”

    “怎么会,婉清姐姐那个是漂亮的荷花,我这个……四不像……”

    童梦瑶撑着下巴,一脸的不开心。

    “梦瑶你想想看,荷花很多人都会做,拿出去可能大家做的都差不多,你这个呢,如此特别,别人肯定没有。”

    面对童梦瑶,王元芳永远有十二分的耐心,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地修炼哄功。

    “真的吗?”

    王元芳认真地点点头。

    “好像说的也有道理。”

    “那我们走吧。”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远处的山峦染上一层瑰丽的颜色,天上一朵朵绯红色的云彩,镶着金色的边,仿佛随时可以燃烧起来。

    两人走出驿站,发现从大街小巷往外涌出三三两两结伴的人群,手中拿着大大小小的花灯,都往一个方向走去。街道上发着微微白光,整个县城上空,都飘荡着嘁嘁喳喳的欢声笑语,一下子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

    童梦瑶和王元芳手牵着手,童梦瑶一个人使劲将两人的手晃来晃去,几乎是欢快地跳着小步前行。

    走到湛河,才发现河岸边早就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后到的,只能找找熟识的人,然后挤进去,挤不进去的,也只能无奈地蹲在远离河岸一些的地方,更迟来的估计就要一直在后边站着了。

    大家坐下来,护着手中的花灯,谈天说地起来,齐心地等候着月亮高高升起时,放河灯的那个美好时刻。

    河岸正中间搭了十多个棚子,最中间的棚子是县令一家,两边分别是叶县里富商或名士的雅座。

    “元芳,梦瑶,这边!”

    看到狄仁杰打手势,王元芳护着童梦瑶从拥挤的人群中突围而出。

    “呼——”童梦瑶呼出一口气,“没想到竟然会如此热闹。”

    “崔前辈。”

    “王公子,童姑娘,请坐。你们来了就好,人总算齐了。”

    “崔前辈,叶县真是商人云集,难怪如此繁华。”

    “呵呵,王公子说的不错,我们叶县,四通八达,是汝州的中枢所在。”

    “兴儿,我们又见面咯。”童梦瑶朝崔文兴摆摆手。

    兴儿挣脱小葵的手,跑过来,拉了拉童梦瑶的裙摆,羞涩地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崔伯父,这户人家好大的排场。”狄仁杰指了指旁边不远处一户人家摆满了贡品,可席下却冷冷清清。

    “狄贤侄,这是为昨日因故身亡的朱家老爷摆设的,朱夫人在宅中守灵,今夜恐怕是不会参与这热闹的河灯会了……”

    “原来如此……”

    狄仁杰不经意瞟到王元芳手中的河灯。

    “这……这是什么玩意!?”狄仁杰抬起王元芳的手肘,再对比看了看李婉清的荷花灯,“天呐,这么丑的河灯,是在哪里买?”

    童梦瑶羞愧地想找个洞钻进去,她退到王元芳的身后,掐了他一把。

    接到童梦瑶的旨意,王元芳只好硬着头皮道:“狄仁杰,你竟然敢质疑我的作品!”

    “你做的?”狄仁杰看了看童梦瑶,一脸戏谑,“元芳……你是本来手工就很差,还是因为和梦瑶走得太近,品位整个直线下跌啊……?”

    王元芳正要反驳,崔稹抢先开口了。

    “狄贤侄,此言差矣,河灯不论样式如何,承载着皆是人们的一片心意,所以不可亵渎。”

    “就是,狄仁杰,你太肤浅了!”一下底气足了,王元芳用折扇拍开狄仁杰揪着河灯的手。

    “是是是,崔世伯教训得是,是晚辈肤浅了……”

    狄仁杰朝崔稹作揖,还不忘玩味地看了童梦瑶几眼。

    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崔稹的棚子里,商贾们一波接一波地,或来寒暄,或变相地送上贴心薄礼,祈福的挂饰啊,或者茶点、茶叶什么的。

    “崔大人!” 这位走进棚子的商贾,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是个独眼,身材高瘦。

    “袁老爷,别来无恙。”

    “这几位是?”

    “这几位都是我的客人。”

    “崔大人,诸位既然是崔大人的贵客,我等岂敢怠慢,我带来了上好的茶叶,请各位一起品鉴。”

    “袁老爷,客气了。”

    众人依次入座。崔夫人拉着兴儿坐在一旁,小葵腾出手来和其他下人在泡茶。

    “崔大人!”在人群的嘈杂声中,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声如洪钟。

    “哟,听声音就知道是曹老爷。”

    “崔大人。小人晚来了,这大街真是水泄不通啊。”

    只见这个曹老爷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朝崔稹作揖道。

    他也和方才到来的袁老爷点头致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