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继承-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龄:12岁和9岁
目前教育状况:小学;幼儿园
出国时间:计划将来出国
未来职业规划:未定
继承观:不会让女儿来接自己的班,这么大的企业会累死她的,我也不想让她受这个罪
张杰庭是北京锡华集团的董事长,拥有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层次的学校,并先后投资了7个多亿在教育上、投资了4亿在包头做房地产、俱乐部,投资了2亿在北京锡华俱乐部上;并且拥有中国第一家民企的机场和飞机,还有一家中央级的旅行社……
张杰庭还有一个身份是北京二十一世纪学校董事长。在这所有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校里,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张杰庭都会当着众学生的面给他们鞠躬,以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张杰庭有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9岁,都在自己的二十一世纪学校里上小学和幼儿园。张杰庭对两个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有着上亿元的身家,但很少让孩子有物质上的优越感。大女儿的同学很多都有了手机,张杰庭在不久前才给孩子买了一个小灵通。孩子也很节约,父母给的零花钱都攒着。据张杰庭说,孩子自己花钱一次性从来不超过20元。
“我和夫人对孩子都是很严厉的,别的孩子可能在家里有温存的感觉,我想我的孩子可能不会有。她们觉得不是很快乐,因为我们要求过严,有意识给孩子压力,这种严可能有点苦,将来她们会理解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的。”生意繁忙的张杰庭很少有时间跟孩子交流,不过有空的时候也给大女儿辅导功课,或者给小女儿讲讲故事,带她到公园、博物馆去玩一玩。
对于两个年少的女儿,张杰庭希望孩子有平常心态,身体健康,能受好的教育,懂得做人做事,不一定将来培养成什么人。“我们做父母的会为她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包括自我生存发展的条件,但不会让女儿来接自己的班,这么大的企业会累死她的,我也不想让她受这个罪。”
刘维志:“亡羊补牢”
刘维志: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董事长
子女:一儿一女
年龄:儿子30岁,女儿35岁
教育状况:儿子清华研究生毕业; 女儿本科毕业
出国时间:不到一年时间
职业规划:儿子在汉堡办公司; 女儿在证券行业
继承观:子承父业
刘维志和夫人都在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工作,一个担任董事长,一个担任总经理(刘的夫人现在改任总工程师),两口子把一个小厂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并且在国内占70%的市场份额,但繁忙的工作却让他们无暇顾及两个孩子的教育。
两个孩子“完全是一种放任状态”,学习成绩都不太好。女儿很小就由大姑带着,后来跟着四姑,小学在青岛上的,在东阿的刘维志夫妇根本就没有工夫照顾。女儿没能考上大学,后来通过在陕西一家大学上班的姑姑的帮助,才把女儿弄到这所学校,上完了大学。女儿毕业之后去了青岛,在证券公司工作。
刘维志的儿子求学的过程比较曲折。刘的儿子高中念了半年就不想念了,因为学习成绩差,在班上有压力,退学之后去了东阿阿胶干起了维修工,后来又去上夜校。工作半年之后,儿子又想去上学,因为刘维志在山东医药系统有很多关系,就把孩子送到山东一家中专。中专毕业之后刘的儿子去青岛医药站工作了三年,他又有了去上学的愿望。
刘维志觉得这是孩子最后的学习机会,“再不关注他,就把这个孩子给害了。”于是,刘维志把儿子送到了北京海淀走读大学读书。读了两年之后,他又去北京国际语言学校读了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维志碰到了一位大学教授,推荐他儿子去清华大学管理学院读研究生。这个研究生班“进去容易,出去难”,刘维志每次到北京出差就去看孩子,问他的学习情况,孩子也争气,最终拿到了毕业证书。研究生毕业之后,刘的儿子去了上海一家咨询公司工作。
刘维志对孩子亡羊补牢式的教育最终有了一个好的结果。刘的儿子后来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应聘到了父亲的公司,现在去了汉堡,在那里组建东阿阿胶的销售公司。
尹家绪:以身作则
尹家绪: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
子女:一个女儿
年龄:23岁
目前教育状况:英国罗宾汉大学
出国时间:4年
继承观:孩子自己决定
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把孩子当成朋友,给她自由,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长安汽车董事长尹家绪一直把女儿当成朋友看待,父女之间带有好朋友似的某种信任,有时候甚至给对方一种友谊的惊喜。
孩子正在紧张地复习,准备高考,父亲有一天忽然对孩子说,你不用复习了。女儿非常诧异地盯着父亲,觉得不可思议。原来,父亲为女儿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送她去英国读书,在办理签证前一天才告诉她。
在中介公司的安排下,尹家绪的女儿到了英国,住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一个多星期没跟人说话,觉得很孤单”,孩子打电话回来,父亲就安慰她说,你是出来学习的,不是出来享受的。女儿学习很刻苦,很快过了语言关,并考取了罗宾汉大学。
尹家绪自己11岁就失去了父亲,靠着自己的奋斗,从工人一直做到一家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父亲的人生历程对孩子是一种榜样。“孩子离开了父母,照顾不了她,看不了她,都得靠自己。”尹家绪的女儿在英国的生活非常自立,经常去当地的中国餐馆打零工,自己做饭吃,买东西常常货比三家,挑价格便宜的买。学费由父亲定期寄过去,她在存钱的时候也跑好几家银行,选择利率高的银行存款。
父女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有时候甚至让周围的人感动和羡慕。尹家绪去英国看望女儿的时候,那天走在伦敦的一座大桥上,天很冷,父亲就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女儿的身上,女儿一看父亲也会冷,就把这件外套一半搭在父亲身上,一半搭在自己的身上。这副场景让同行的一位重庆市副市长看见了,大赞这副“父女互相关爱图”。福特汽车的一位副总裁看见尹氏父女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非常羡慕,幽默地说看来自己还得再生一个女儿。
“要把孩子要当成朋友,她才愿意跟你说真心话,包括她喜欢哪个男孩子,不喜欢哪个男孩子,她都会像朋友那样跟你交流。孩子被管得太死了,她的逆反心理可能会更严重。所以要尊重孩子,遇事要征求她的意见。”尹家绪在回忆与女儿的往事的时候,脸上洋溢着一脸幸福。
女儿2004年毕业,准备考商科的研究生,将来想回到上海自己去找工作。尹家绪只是希望孩子“早一点成熟,可以真正像一只鸟那样自由飞翔起来”,对于孩子的选择,他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就像对一个朋友那样。
黄辉堂: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
黄辉堂:股票、期货投资人
子女:两个女儿
年龄:5岁;7岁
目前教育状况:幼儿园;小学
出国时间:计划将来出国
未来职业规划:无
继承观: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
黄辉堂自言自己的身份很难界定,他是一个自由投资人,做股票和期货有10多年,赚了很多钱,黄同时在北京和深圳各有一家公司,自己没有多大兴趣操作,请人在打理。黄辉堂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到全世界各地打高尔夫球上,“自由自在地过一种有品位的生活”,黄说这是他追求的一种生活观。
在子女的教育上,黄辉堂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把这种生活观传给孩子。
黄有两个女儿,都很小,在大女儿5岁的时候,为了孩子读书方便,黄辉堂花了200多万元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深圳分校买了套房子,房子和学校是一体的,黄辉堂举家搬到了新居。
“中国的教育是个大问题,不是素质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所以你没有什么选择,就是名校。”黄辉堂说这两个孩子将来肯定是要出国读书的,但是如果现在就把孩子送出去,得考虑如何照顾孩子,全家可能都要移民了。“小孩要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如果一年看不到两次,那养小孩干什么?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她在社会上学到的要多。”
黄辉堂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也买了套别墅,有时候周末带孩子过去度假,孩子们玩得很开心。黄辉堂希望孩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还其自然本性。
“我不想要求她们怎么样,这么小就让她们感受到压力,完全没有了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生命的快乐,这样不好。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生命缺乏生动,完全程序化,那就没有意思。生命的过程应该是精彩的,我希望孩子是这样的一个人生,我也按照这种人生观去要求她们。孩子将来能够达到多大程度的个人成功,这很难定义。如果失去了生活,能算成功吗?”
胡葆森:送辆宝马作女儿生日的礼物
胡葆森:建业集团董事长
子女:1个女儿
年龄:20多岁
目前教育状况:大学
出国时间:10多年
未来职业规划 无
在河南建业集团还没上市之前,对于胡葆森来说,建业永远是一个“一人企业”。“我没有个人的钱财。”—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业集团的资产等同于胡个人的钱财。
1992年,胡葆森带着在香港炒楼花赚到的一两千万元回到河南,和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两年后,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建业成为香港独资企业,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现在。在建业集团的董事会里,只有董事长兼总裁胡葆森、副总裁单六六和财务总监3人,胡葆森百分之百持有建业股权。
对于47岁的胡葆森来说,他要面临分配的鸡蛋是如此庞大,足够10个亿。他是如何打理的呢?
人们很难相信,这位在河南开发了58万平方米房屋的“房产大佬”只有一处单身蜗居,在郑州城市花园小区的会所中心,胡葆森的办公室、起居室与建业集团的总部办公室在一起。
在胡葆森的理财计划中,消费占其理财额度的10%~30%。“我个人爱好很多,现在打高尔夫,原来的爱好像篮球、排球、游泳、爬山、郊游、书法、音乐、话剧、电影都搁置了。我最喜欢中国字画,当然现在也收藏一些油画,收藏是兴趣所致,兴趣高的时候,可能买一些东西,有时候一忙,就没有时间买。”胡葆森写得一手好字,据说他在收藏上的投入在八位数以上。
在胡葆森理财的记忆中,女儿的教育和成长的支出是一个父亲必须面对的重要事项。胡的女儿6岁时去了香港,9岁的时候去了悉尼读书,初中的时候又回到香港读了3年,高中也在香港读的。现在,女儿在澳大利亚读大学,妻子也在澳大利亚。胡葆森为女儿在澳大利亚买了套房子,今年女儿过生日的时候,胡葆森送了一辆宝马车作为生日礼物。
“在河南那个环境里,很难全身心投入的读书,我想让孩子过非常安定的生活,能够不受干扰。女儿是非常好的女儿,物质条件她很满足,从不大手大脚,从小就很谨慎,一直到现在。”胡葆森每年为女儿支付10~2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
胡葆森衣着很朴实,长着一张建筑工人模样的脸。这位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外表的东西,他理财的最大兴趣在于投资,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商人的本色。从房地产、物业管理、足球、信息技术到教育,胡葆森乐此不疲。2001年,胡葆森举资2。3亿元拍下了破产清算的郑州亚细亚五彩广场,紧接着与北京华联签下租让合同。当然,胡葆森也有投资失败的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胡葆森在香港炒楼花时所交的整整420万美元的定金全部亏损掉了。
“我不相信我的企业会破产。如果破产是在假设的状况下,我相信自己会过得很好。我对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我可以回沈阳老家农村种地去。现在普通的下岗职工一个月200~300元钱,每个月300~500元人民币的生活我也能适应。
“我(对生活)看得比较淡,下过乡,在事业上吃过很多苦,没有过正常人的生活。如果让我穿得破破烂烂,吃白菜、咸菜、稀饭,甚至把菜叶子都吃了,也算是一种经历、体验,像现在这个年代的人都没有经历过。
“对于养老,我的要求也很低,有几万元就足够了。当然,人的要求是根据他的状况而变化。人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关键是心态,心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