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为宝贵,但却极为少见。每一个激扬澎湃的政党都酿造一个神话的茧,在这个茧里思想平静地睡去了。激情通常扼杀理智;相反,在知识分子中,理智常常扼杀激情。我要避免这两种不幸。激情只要不具有破坏性,就是可取的;在同样的条件下,理智也是可取的。我希望基本的政治热情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理智能为这种激情服务。但理智必须在客观上真正为热情服务,而不仅仅是一种幻想。当现实世界不能令人欢欣时,我们往往到想象的世界中寻求庇护,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愿望能够轻易得到满足。这是歇斯底里症的根源所在。它还是民族的、神学的以及阶级的荒诞说法的根源。它表明一种普遍的性格弱点。与这种性格弱点作斗争应该是后期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与性格弱点作斗争有两种尽管在某种意义上相反但却不可缺少的方法。一个方法是增强我们判断在现实世界中能得到些什么的能力;另一个方法是弄清什么样的现实才能消除我们的迷梦。这两方面在客观上而非主观上存在于生活原则中。
主观主义的最好例子是唐·吉河德。他第一次做了头盔的时候,检验了头盔抵御拳头的能力,结果把头盔打得走了样;第二次他没有进行检验,却“相信”它是一个很不错的头盔。这种“相信”的习惯统治着他的生活。但每次拒绝面对冷酷的现实,其结果都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多少都有点像唐·吉河德。如果堂·吉河德在学校学过制作真正的头盔,而且如果他周围的伙伴拒绝“相信”任何他希望相信的东西,它就不会那样行事了。生活在幻想中的习惯在刚步入童年时是正常而恰当的事,因为小孩子有一种并非病态的能力不足。但随着他们逐渐步入成人生活,就必须有一种越来越清醒的认识,梦只有在迟早能够变为现实的情况下才有价值。男孩子能纠正彼此间纯属个人的主张值得称羡;在学校中,要同学们对某人的能力产生错觉并不容易。但是制造神话的能力在其他方面依然活跃着,而且经常得到教师的帮助。某人的学校是世界上最好的;某人的国家总是正确而且无往不胜;某人所属的社会阶层(如果他富有的活)比其他任何阶层都好。所有这些都是让人讨厌的无稽之谈。这使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好的头盔,而实际上某人的利剑可以将它一劈两半。这样就助长了懒惰并最终导致灾难。
要纠正这种思维习惯,就要像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样,用对不幸的理智预见代替恐惧。恐惧使人不愿面对真正的危险。一个犯有主观主义的人如果在半夜被“救火”的喊声惊醒,可能认为那一定是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因为这一事实太令人恐怖了,他可能因此失去逃走的机会。这当然只能发生在病态者的身上;但政治中的类似行为却很普遍。在一切只要动动脑筋就能发现正确方法的情况下,恐惧,作为一种情感,就是不幸的了;因此,我们要毫无畏惧地预见不幸的可能,并运用我们的才智去避免那些并非不可避免的不幸。那些真正不可避免的不幸只能待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但我不准备谈论这一点。
我不想重复在前一章谈到的有关恐惧的话题;现在我只关注思维领域中阻碍真实想法的恐惧这种情感。在这一领域,年轻时征服这种情感比在今后的生活中征服它要容易得多,因为观念的变化给孩子带来严重灾难的可能性与将生活建立在某些假设上的成年人相比要小些。因此,要在大孩子中鼓励思想论战的习惯,即使他们对我们认为的重要事实提出疑问,也不要给他们设置障碍。我们要将教授思维方法作为目标,不是正统观念,甚至也不是异端学说。而且绝不要去维护那种想像的道德利益。人们普遍认为美德的教导需要假像的不断灌输。在政治中,我们把本党杰出政治家的丑行掩盖起来。在神学中,天主教徒掩盖了教皇们的罪行;新教徒则对路德和加尔文的不义之举避而木谈。在性问题上,我们在年轻人面前谎称美德比目前看到的要多得多。在世界各国,即使成年人也不允许知道某些警察认为不体面的事实;英国的检察官不允许戏剧反映生活,因为他认为只有靠欺骗才能诱使公众行善。整个观点暗示了某种软弱。不论事实怎样,都要让我们知道,然后才能合理地行动。掌握权力的人希望对他们的奴隶隐瞒事实真相,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将奴隶带上歧途,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是老百姓情愿让别人制定法律以免自己知道真相。这是集体的唐哈河德式行为:他们决定不让人们告诉他们头盔不如他们希望的那样好。这种可怜的胆小鬼式态度是自由人不应有的。在我的学校中不会存在任何求知的障碍。我要靠得当的情感训练和本能训练寻求美德,而不是靠撒谎和斯骗。在我要求的美德中,对知识无畏而不懈的追求是基本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其余美德就没什么价值了。
一言以蔽之,我的意思是:培养科学精神。许多卓越的科学工作者在池们的专业外缺乏这种精神;应该努力使这种精神普及开来。科学精神首先需要一种发现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越迫切越好。此外,它还包括某些智力品质。一开始会半信半疑,然后根据论据作出判断。千万不能预先设想我们已经知道了论据将会证明的东西。绝不要满足干懒惰的、认为客观真理不可知和所有论据都没有说服力的怀疑态度。应当承认即使是那些最有根据的信念可能也有某些修正的必要;但就真理可以靠人力获得这一点来说,它只是一个程度问题。现在的物理学与迎例略以前相比,谬误肯定要少。我们的儿童心理学也肯定比阿诺尔德博士的更切合实际。在每一种情况中,科学的进步都经历了用观察所得知识代替偏见和激情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最初的半信半疑才如此重要。因此,必需让学生学会这一点以及整理论据的技巧。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对抗的宣传者不断散布谬误以引诱人们用药丸自杀或用毒气自相残杀。这种批判的思维习惯也就显得极为重要。轻信不断重复的主张是现代世界的祸根之一,因而学校要尽力防止它。
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要有一种智力探险的感受。在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后,就要给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指定的任务不能太重。只要应该表扬就一定要表扬,尽管必须指出错误,但绝不要指责。绝不要让学生为自己的愚蠢感到羞愧。让学生感到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是对教育的巨大激励。那种让学生感到无聊的知识毫无用处,而学生迫切掌握的知识却能成为他们长期的财富。要让你的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并让他们明白知识可以改变世界。让老师永远成为学生的盟友,而不是他的敌人。如果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这些训诫就足以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求知的乐趣。
第十七章 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究竟应该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是一个在各种情况下都必须根据环境和性格作出决定的问题。每一种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制度优点多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那种制度优点多些。在这一章中,我打算阐述在为我自己的孩子作出选择时会考虑的几点理由,而且我想它们可能也为其他认真的家长密切关注。
首先要考虑健康问题。现存的学校不论实际上怎样,显然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使它们比大多数家庭更合乎科学而且更加周全,因为它们可以聘用拥有最新知识的职业医生、牙医和护理人员,而相比之下忙碌的父母可能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于住在大城市的人来说,仅此一点就足以使他对寄宿学校持大力支持的态度。显然,年轻人在农村度过大部分时间要好些,因此如果他们的父母不得不住在城市,让孩子到其他地方去接受学校教育可能会令人感到满意。这种说法也许不久就会变得欠妥当了:比如,伦敦的健康状况在不断改善,而且通过人工使用超紫外线,可能会达到农村水平。但即便疾病真正降低到农村水平,仍然会存在大量的精神紧张。持续的噪音对孩子和大人都没好处;农村的风光、泥土的潮湿气味、风和星星应该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因此我认为,不论城市的健康状况可能得到怎样的改善,年轻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仍然重要。
另一个赞成寄宿学校的论点,尽管它要次要得多,是它们能节省花在来回路上的时间。大多数人家门口并没有真正优秀的走读学校,可能要走好长的一段路程去上学。这种理由在农村最具说服力,就像另一种理由在城市最具说服力一样。
当需要试行教育方法的时候,几乎总是首先在寄宿学校进行,因为赞成寄宿学校的家长不可能都住在附近。这一点不适合于婴儿,因为他还不完全受教育当局的支配;因此,蒙特梭利夫人和麦克米伦小姐能够利用穷人家的孩子进行她们的试验。相反,在人们认可的学校教育时期,只有那些富裕人家才得到允许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教育试验。自然,他们大多数都喜欢旧式传统教育;少数主张其他教育方式的人一般住得很远,几乎很难坚持上走读学校。巴达拉斯那样的试验只可能在寄宿学校进行。
然而,另一方面的论述也非常重要。在学校中,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不会出现;学校是一个其问题不同于一般外部世界的人为世界。对一个只在假期回家的男孩来说,当大家都对他大加吹捧时,他所取得的生活知识可能比一个早晚都在家的男孩少得多。现在,这一点对女孩子略有不同,因为许多家庭对她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随着女孩子受教育逐渐达到男孩子的程度,她们的家庭生活也会变得与男孩子相似,而且她们会丧失现在掌握的较多家务知识。孩子在十五六岁后分担家长的一部分工作和忧愁是有益的——木能太多,因为那样会影响教育,但还是要分担一些,这样他们就不至于认识不到老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价值了。在学校中,只有年轻人才重要,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在假期中,家庭气氛容易受年轻人控制。结果他们逐渐变得骄傲和冷漠起来,不知道成年人生活的问题,而且对他们的父母也敬而远之。
这种情况容易使年轻人的情感受到不良影响。他们对父母的爱萎缩了,他们从来用不着学着适应那些兴趣和追求与他们不同的人。我认为这会导致极端的自私,一种自己的个性就是一切的情感。家庭是这种倾向最自然的矫正物,因为它是一个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职责各不相同的人组成的有机体,这与一个相同个体的组合完全不同。父母爱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太多的心血;如果父母不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不会重视他们。但他们付出的心血必须合情合理;它只能是那种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尊重别人的权利是年轻人应当学会的一件事,这在家里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学到。孩子父亲会为麻烦事情烦恼,母亲会因许许多多的琐事疲惫不堪,了解这些对孩子是有益的。让孩子的孝心在青春期内有所表现也是值得称道的。一个没有家庭之爱的世界会变得恶劣而粗俗,它的每个成员都作威作福,而一旦受到挫折,又畏缩不前。这些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恐怕是由于让孩子上寄宿学校造成的,并且我认为其严重性已足以抵消寄宿学校的巨大优点了。
正像现代的心理学家坚决主张的那样,父亲或母亲的过多影响是一件很有害的事情,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我认为如果让孩子从两、三岁起就上学,正像我建议他们应该做的那样,这种现象就不可能出现了。在我看来,孩子很小就进入走读学校恰当地调和了家长操纵一切和家长无所作为的倾向,就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理由来看,显然,如果再有一个好的家庭,这似乎是最可行的办法。
对那些敏感的男孩来说,将他们丢给一个由清一色的其他男孩组成的排外团体是有一定危险的。12岁左右的男孩多半处于一个相当粗野而又感情迟钝的阶段。就在最近,一所主要的公学发生了~起一个男孩因为同情工党而严重受伤的事情。与一般人的观点和兴趣不同的男孩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即使是在现存最现代化和最进步的寄宿学校,支持布尔人的男孩在美布战争时期也处境维艰。任何一个喜欢读书或不厌求学的男孩毫无疑问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在法国,最聪明的男孩上了一所专门开办的学校,而不再与一般孩子待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