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众心理学系列?
人际关系心理学
' 日' 是本哲雄 著
颜文君 译
经济管理出版社
… Page 2…
著作合同登记号: 图字:01 … 2004 … 1724 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际关系心理学/ ( 日) 是本哲雄著; 颜文君译。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ISBN 7 … 80207 … 163 … 1
Ⅰ。人。 。 。 Ⅱ。①是。 。 。②颜。 。 。 Ⅲ。人际关系学:
社会心理学 Ⅳ。C9 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4) 第137430 号
出版发行: 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 号中雅大厦11 层
电话: ( 010 ) 5 19 15602 邮编: 100038
印刷: 北京求实印刷厂 经销: 新华书店
责任编辑: 卢小生
技术编辑: 杨 玲
责任校对: 静 洁
880mm ×1230mm/ 32 6。5 印张 100 千字
2005 年2 月第1 版 2005 年2 月第1 次印刷
印数: 1—5000 册 定价: 18。00 元
书号: ISBN 7 … 80207 … 163 … 1/ G·1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凡购本社图书; 如有印装错误; 由本社读者服务部
负责调换。联系地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 号
电话: (0 10 ) 68022974 邮编: 100836
… Page 3…
目 录
序 “人际心理”的理论与实践 / 1
第一章 认识人际关系 / 1
1。1 世界各地的民族特性/ 3
1。2 民族性与人际关系/ 17
1。3 T 组的体验/ 2 7
第二章 解读人格的变化 / 3 7
2 。1 人格变化的含义/ 39
2 。2 人格的研究方法/ 49
2 。3 怎样理解 “成长”/ 5 7
2 。4 从变化探讨人类的性格/ 6 7
第三章 真实的感受———共同体验 / 7 7
3 。1 “集体”的真正含义/ 7 9
3 。2 什么是 “体验时间”/ 93
1
… Page 4…
3 。3 时间和空间/ 107
3 。4 时间体验的状态/ 117
3 。5 集体的体验/ 127
3 。6 自己和他人/ 137
第四章 社会文化与人际心理 / 14 9
4 。1 孤独和寂寞/ 15 1
4 。2 自己、他人与世界/ 157
4 。3 现代人口与家庭结构/ 165
4 。4 亲子关系心理学/ 17 1
第五章 思考 “真正的”人际关系 / 18 1
5 。1 好的人际关系和真正的人际关系/ 183
5 。2 追求真正的人际关系/ 195 … 器
2
… Page 5…
序
“人际心理”的理论与实践
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关于 “人际关系”方面的
论述; 内容相当多; 但是; 其中所提到的人际关系
虽然同样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范畴或者说领域; 但当
讨论到人际关系时; 又有别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
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通常都是使用与其
他范畴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讨的。而
且; 其中所介绍的学说和资料也基本上是欧美学者
的产物。
我认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 从事心
理学研究的东方学者们; 特别是日本; 因为对此方
向的发展较西方文化为晚; 便容易流于承袭、沿用
其学说精神; 而形成了向自然科学一边倒的现象;
但是; “橘逾淮为枳”; 任何学术文化均会依其不同
的时空背景与民族而产生差异; 特别是心理学这种
1
… Page 6…
行为科学。
本书内容可说是我近十年来专心研讨这个课题
得到的实践经验。通过进行群体训练; 使我有机会
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 亲身感受到他们各种感情的
瞬间变化和过程。本书的目的之一; 就是希望能将
这些亲眼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东西; 从东方人的
角度; 在理论上稍微变得明朗一些。但是身为一个
心理学者; 只要致力于此; 就不得不对心理学的研
究历程进行反省; 换句话说; 就是不由得我不对心
理学这门学问的真实含义再一次去认真体会。因
此; 本书的观念和性格与坊间其他相同的主题、相
同的类型书籍的方向会有些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想将人际关系在理论上解
释清楚; 毫无疑问是一件极端愚蠢、困难的事; 但
若能通过本书; 让读者及社会大众开始对此问题有
所认知与发现; 我也是非常高兴的。
作者
2
… Page 7…
第
认
一
识
章
人
际
关
系
人际关系并非只是沟通应对的技巧
而是在自己与群体的互动之间
建立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 Page 8…
1。1 世界各地的民族特性
发生过的某一纠纷
像我这样经历过战争时期的人; 即使已经过了
近3 0 年; 但对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称为 “过去”
这一点; 心理上仍然存在着抵触情绪。话题就从
“过去”曾读过一本美国心理学书籍里的内容开始
吧; 很遗憾; 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现在我已经记不
起来了; 也没有留下任何笔记。
战争结束后不久; 世界各地还驻扎着很多美国
军队。驻扎在伦敦的军队与当地市民之间发生了其
他地方所没有的纠纷。这样的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
着; 美国政府对此十分担心; 特别委托了有名的文
3
… Page 9…
化人类学家马格瑞特·米德 ( M 。 M ead ) 对发生的
原因进行了调查。在他的调查报告中; 有一段话是
这样的: “这样的纠纷之所以发生; 其原因之一是;
英语在英美两国是相通的。”
这件事可以说是促使大家考虑 “语言到底是什
么”的一个非常恰当事例; 不仅如此; 它同时也在
不知不觉中暴露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上一个习以为常
的误解。
总而言之; 同样是 “英语”; 英式英语和美式
英语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当我们在查阅英文辞典
时; 经常会看到一箭双雕在解释语义时有 “在英国
……”; “在美国……”这样的区分。看起来; 就是
这些微妙的区别; 在经常使用这些语言的英国和美
国人之间制造出了微妙的阴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我
们这一代; 英语就和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是英国的语
言; 而不是美国的语言。196 7 年我第一次访问伦
敦的时候; 在那里遇到的好几个英国学者都说:
“你说的应该是Brit ish ; 不是A m er ican 吧。”之后;
我到了美国; 也更加体验到英语不 同的变化与
差异。
4
… Page 10…
米德的理论
让我们回到米德的理论 ( 推论) 。这也是在过
去从一位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年长女传教士口中来
的。在表达 “哦; 我明白了”这样一个意思时; 美
国人通常都是用 “oh ; I see ! ”这与对方是否比自
己年长、是否比自己地位高丝毫没有关系。“但在
有些时候这样是相当失礼的。”这位年长的女传教
士说; “当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或比自己年长的时
候; 必须说 I un derst an d ”。
大部分英国人;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持有
与这位传教士相同的观点; 我不得而知。但是; 我
想; 当米德在伦敦进行调查的那个时候; 至少在年
长的英国人中间; 一定有人与这位女传教士有着相
同的观点或感觉。
举个例子来说; 当我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
如果对方用; “喂; 是这样吧?”用这种不礼貌的说
法向我提问; 我多半会生气。因为我认为对方应该
5
… Page 11…
用 “请问; 是这样吗?”或者回答 “谢谢; 我明白
了。”但是; 如果对方是到 日本来学习的外国人;
勉强粗通日语; 那么情况又有所不同了。如果发生
了同样的情形; 我会忍住怒气并微笑地教他: “用
‘请问; 是这样吗?’这种说法比较好。”
米德所指出的; 也应该是同样的情况。无论对
英国人还是对美国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