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咏春拳初学者须知 >

第3部分

咏春拳初学者须知-第3部分

小说: 咏春拳初学者须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 圈步
依循上式,雙拳不動,身微向右轉,面向正方(即開拳時的位置),而右腳貼地劃弧形向右後方掃去,右腳掌以45度放好,腳尖指向中線,左腳掌亦隨勢微轉使左腳尖指向中線成正身二字拑羊馬,再將左腳拖近右腳邊貼地劃弧形向左方掃去,左腳掌以45度放好,腳尖指向中線。
22。 左跪肘
依循上式,身微右轉成右側身拑羊馬,面向右方,同時將左臂屈曲,左拳變掌,放鬆手腕,左肘上提高及耳,以對角線向右前方斜線劃下,高及胸部,劃下時將手背貼著胸口,同時將右拳變掌,掌指向前,掌心向地,至於左腋下。
23。 肘底右標指
依循上式,右掌由左腋下向前方中線直線標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左掌亦隨即變拳收回左胸側,面向右方。
24。 側身左鏟頸手
依循上式,左拳變掌向右前方直線撐出,掌心斜向前,掌指向正方(即開拳時的位置),高及喉部,右掌隨即變拳收回右胸側,面向右方。
25。 正身左橫殺頸手
依循上式,身微左轉成正身二字拑羊馬,面向正方(即開拳時的位置),左掌隨即回收於胸前成左攔手續向左方打橫掃去,掌心向地,高及喉部,左手伸盡時須與肩平和身體成一直線。
26。 正身左抌手
依循上式,將左手用肘底力拉回胸部中線再微向前切出,左肘微曲,掌心向右,掌指向前,放鬆手腕。
27。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先將右拳變掌靠於左抌手肘上,掌心向天,隨即右掌沿左手橋面向前直標成標指手,掌心向左,高及喉部,左手隨即變拳收回左胸側,當右 臂伸盡時,將右手向外翻成掌心向天,再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右拳收回右胸側。
28。 右跪肘
依循上式,身微左轉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同時將右臂屈曲,右拳變掌,放鬆手腕,右肘上提高及耳,以對角線向左前方斜線劃下,高及胸部,劃下時將手背貼著胸口,同時將 左拳變掌,掌指向前,掌心向地,至於右腋下。
29。 肘底左標指
依循上式,左掌由右腋下向前方中線直線標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右掌亦隨即變拳收回右胸側,面向左方。
30。 側身右鏟頸手
依循上式,右拳變掌向左前方直線撐出,掌心斜向前,掌指向正方(即開拳時的位置),高及喉部,左掌隨即變拳收回左胸側,面向左方。
31。 正身右橫殺頸手
依循上式,身微右轉成正身二字拑羊馬,面向正方(即開拳時的位置),右掌隨即回收於胸前成左攔手續向右方打橫掃去,掌心向地,高及喉部,右手伸盡時須與肩平和身體成一直線。
32。 正身右抌手
依循上式,將右手用肘底力拉回胸部中線再微向前切出,右肘微曲,掌心向左,掌指向前,放鬆手腕。
33。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先將左拳變掌靠於右抌手肘上,掌心向天,隨即左掌沿右手橋面向前直標成標指手,掌心向右,高及喉部,右手隨即變拳收回右胸側,當左臂伸盡時,將左手向外翻成掌心向天,再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左拳收回左胸側。
34。 左跪肘  
35。 肘底右標指  
36。 側身左下路鏟手  
37。 正身左抌手  
38。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39。 右跪肘  
40。 肘底左標指  
41。 側身右下路鏟手  
42。 正身右抌手  
43。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裕А。骸≈夥ü彩
44。 左右上下耕手三式  
45。 正身左伏手  
46。 正身右殺頸手 
47。 標指、圈手、收拳  
48。 左右上下耕手三式  
49。 正身右伏手  
50。 正身左殺頸手  
51。 標指、圈手、收拳  
52。 側身問手三式  
53。 正身左抌手  
54。 圈鐮手三式  
55。 正身左伏手  
56。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57。 側身問手三式  
58。 正身右抌手  
59。 圈鐮手三式  
60。 正身右伏手  
61。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62。 正身標指三式  
63。 側身左鏟頸手  
64。 正身左橫殺頸手  
65。 正身左抌手  
66。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67。 正身標指三式
68。 側身右鏟頸手  
69。 正身右橫殺頸手
70。 正身右抌手  
71。 脫手、標指、圈手、收拳  
72。 正身擒拿手
73。 左轉身摔  
74。 左勾拳  
75。 左底掌  
76。 標指、圈手、收拳
77。 正身擒拿手  
78。 右轉身摔  
79。 右勾拳  
80。 右底掌  
81。 標指、圈手、收拳  
82。 鞠躬車輪手三式  
83。 正身連環衝拳三式  
84。 標指、圈手、收拳 


 
咏春拳之千斤重锤功   
  话说咏春习者,大都是秀士书生,自古书生多壮志。在吟风弄月仰或经国济世伏案之余,活动活动胳膊腿,以博个文武双全之修。可能在偶然时发现这个练法不错,就一代代传了下来,但今人多视之简单而轻之,或晒然嘻笑,却不知内中玄妙,明珠暗投,岂不惜哉。 
  这个练法,简易至极,但其功用却极宏著,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发拳力度,誉之千斤,当然太过,但也说明其力度不可小视,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穿透性力理的养成最有好处。体悟得透,拳到人飞并不为难。更能增强上肢结体强度,以令形值强化,人攻我不入,我攻人莫御。并能初步明白力由何来?当何驭之?又如何左右互换?不然纵顷洞庭之水为墨,也未必能让初学者知个一二。 
  练法嘛,说出来大家不要笑,更不要骂我故弄玄虚,因其中确有玄虚须要细细说明。 
  咱们都在地上练过伏卧撑吗?现在不在地上练,在桌上练。以双拳撑桌,间开一掌左右,双臂撑到略直,注意把身体悬空撑起,脚离地,把重量全压在拳上。唉,说不定已经开始有人骂了,这样的东东谁不会呀。且慢骂,关键就在这里了。当以双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之时,有意让双臂双肩肌肉全部放松,越松越好。这时,你会感觉力量全撑到了双肩背部之中心夹脊处,这就对了,这时,你试试动动双膀扇子骨,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注意双臂放松,不可丝毫用力)撑一撑劲,把身体撑起。初学时有点困难,但几天之后就会得心应手了。当你能随意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把自已的身体撑起放下时,可试着用单一面的扇子骨撑一撑,左撑撑、右撑撑,当用一面的扇子骨也能随意把身体撑起放下并能左右随意转换时,恭喜你,力由根发、阴松阳紧(因双臂要保持一定姿态,处于受力状态,在放松的意念指指导下,自然就会阴松阳紧,当松的松,当紧的紧,肌肉高度协调)、力由内换、通肩达背等等东西,你就掌握大半了。 
  这个练法简单得让人好笑,所以人们总不太重视,殊不知,大道本也是平常的。 
  我曾教过一个因瘦小体弱面常常被人欺负的在校学生,因见面时间太短,不能教得太多,只好让他每天这样撑十来分钟,其它的一概未教,未想到,在二个月后,他忍无可忍之下,一举手,将一个长期欺负他的大个社会青年下颌骨击碎,以至让人括目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